監護宣告說什麼?

文:雷皓明(認證法律人)

、張學昌(認證法律人) 健康‧醫療‧銀髮族 / 銀髮族 ‧ 34 7
刊登:2018-10-24 ‧ 最後更新:2022-11-18

本文

一、監護宣告、輔助宣告目的

監護宣告與輔助宣告的用意,在於保障當事人不會因為判斷、表達能力下降,而做出有害於自己的行為。當成年人因為精神障礙或心智缺陷,影響獨立判斷或表達的能力,親人、家屬就可以替這些人聲請監護宣告或輔助宣告,由法院選任監護人、輔助人來代替並且協助當事人處理法律事務,保護他們不會因為欠缺判斷能力而做出不理性的法律行為或是被詐欺受害[1]。
至於當事人的判斷表達能力是否喪失、下降,需要由聲請的人向法院提出證明(例如證人、醫療證明、心智評量表等),由法官決定是否需要作出監護或輔助宣告。

監護宣告說什麼?
圖1 監護宣告 VS. 輔助宣告
資料來源:雷皓明、張學昌 / 繪圖:Yen

二、什麼時候可以聲請監護宣告、輔助宣告(見圖1)

在當事人有「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的時候,依照判斷、表達能力的不同,可以分別向法院聲請監護宣告或輔助宣告。
如果「完全無法進行判斷、表達」,則依照民法第14條[2]聲請監護宣告;

如果只是判斷、表達能力「降低」,但不至於完全喪失,則依照民法第15條之1[3]聲請輔助宣告。

例如老人家罹患失智症、腦中風,或是已經重病在床無法回應外界的情形,都是常見的精神障礙或心智缺陷情形。

三、監護宣告、輔助宣告的效果

依照民法第15條[4],「監護宣告」會讓當事人變成不能自己進行法律行為的「無行為能力人[5]」,必須由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進行法律行為。

依照民法第15條之2[6],「輔助宣告」會限制當事人做以下行為的時候,必須得到「輔助人」的事前同意或事後承認:

(一)擔任商家、公司或企業的負責人

(二)借錢、為他人作保、贈與以及信託

(三)打官司

(四)與他人和解、調解

(五)不動產、汽車等重要財產的買賣、抵押、出租或借貸

(六)遺產分割、拋棄繼承權以及在遺囑中特別贈與某人財產

(七)其他經家屬或輔助人特別指定禁止的行為

依據當事人判斷能力的不同,可以選擇監護或輔助宣告。

四、誰可以聲請監護、輔助宣告

依照民法第14條、15條之1,這些人可以替當事人聲請監護或輔助宣告:

(一)當事人本人

(二)當事人的配偶

(三)當事人四親等內之親屬

(四)最近1年與當事人同居的其他親屬

(五)檢察官、主管機關[7]或社會福利機構[8]

五、由誰擔任監護人、輔助人

依照民法第1111條[9],法院會依照個案判斷,從有權聲請監護、輔助宣告的人之中,選一個或複數個監護、輔助人。如果法院認為另有恰當的人選,也能選擇有權聲請人以外的其他人來當監護、輔助人。

註腳

  1. 關於代替或協助「未成年人」處理法律事務的說明,可以另外參閱:雷皓明、張學昌(2020),《未成年人可不可以簽契約?》。
  2. 民法第14條:「
    I 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檢察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
    II 受監護之原因消滅時,法院應依前項聲請權人之聲請,撤銷其宣告。
    III 法院對於監護之聲請,認為未達第一項之程度者,得依第十五條之一第一項規定,為輔助之宣告。
    IV 受監護之原因消滅,而仍有輔助之必要者,法院得依第十五條之一第一項規定,變更為輔助之宣告。」
  3. 民法第15條之1:「
    I 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其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者,法院得因本人、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檢察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聲請,為輔助之宣告。
    II 受輔助之原因消滅時,法院應依前項聲請權人之聲請,撤銷其宣告。
    III 受輔助宣告之人有受監護之必要者,法院得依第十四條第一項規定,變更為監護之宣告。」
  4. 民法第15條:「受監護宣告之人,無行為能力。」
  5. 依民法第75條、第76條,無行為能力人自己所做的意思表示無效,須由法定代理人代為進行與接受意思表示。
  6. 民法第15條之2:「
    I 受輔助宣告之人為下列行為時,應經輔助人同意。但純獲法律上利益,或依其年齡及身分、日常生活所必需者,不在此限:
    一、為獨資、合夥營業或為法人之負責人。
    二、為消費借貸、消費寄託、保證、贈與或信託。
    三、為訴訟行為。
    四、為和解、調解、調處或簽訂仲裁契約。
    五、為不動產、船舶、航空器、汽車或其他重要財產之處分、設定負擔、買賣、租賃或借貸。
    六、為遺產分割、遺贈、拋棄繼承權或其他相關權利。
    七、法院依前條聲請權人或輔助人之聲請,所指定之其他行為。
    II 第七十八條至第八十三條規定,於未依前項規定得輔助人同意之情形,準用之。
    III 第八十五條規定,於輔助人同意受輔助宣告之人為第一項第一款行為時,準用之。
    IV 第一項所列應經同意之行為,無損害受輔助宣告之人利益之虞,而輔助人仍不為同意時,受輔助宣告之人得逕行聲請法院許可後為之。」
  7. 例如身心障礙者,依照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81條,衛生福利部與縣市政府可以協助當事人聲請監護或輔助宣告。
  8. 依照社會福利機構及法人執行身心障礙者監護或輔助職務管理辦法第2條,指合法立案並受政府監督的社會福利組織。
  9. 民法第1111條:「
    I 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依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II 法院為前項選定及指定前,得命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進行訪視,提出調查報告及建議。監護之聲請人或利害關係人亦得提出相關資料或證據,供法院斟酌。」

34

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的話,請給我一個讚,謝謝。

網站採用CC授權,內容歡迎轉載分享。

監護宣告說什麼?

監護宣告是什麼?

監護宣告是民法上很重要的一項制度,根據民法§ 14 第 1 項的規定,如果是「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那麼本人、家屬或相關機構就可以向法院聲請監護宣告。

簡單來說,監護宣告其實是一種保護受宣告人的措施,因為受宣告人可能無法理解自己的行為所代表的意義、也不理解別人的行為會對自己產生什麼影響,所以藉由監護宣告制度暫時剝奪受宣告人的行為能力,避免他們因為理解能力和判斷力不足,做出不利自己或他人的事。

受監護宣告會怎麼樣?

如同上面所說,依據民法§15的規定,受監護宣告之人等同於無行為能力人,所為的任何法律行為都是無效的

延伸閱讀:行為能力是什麼?跟責任能力差在哪?1 分鐘法律名詞解釋

而法院在做出監護宣告時,也要替受監護宣告的人指定一位或數位監護人,代替受監護宣告人為法律上的行為;同時,也要再指定另一人跟監護人一起開具受監護宣告人的財產清冊,以此保護受監護宣告之人的財產權和法律上利益(民法§ 1110 、 §1111 )。

誰可以成為監護人?

按照民法§ 1111 規定,原則上會從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之中選出合適的對象擔任監護人,但法院也可以審酌事實選定其他合適對象當監護人。

監護宣告說什麼?

監護宣告要怎麼聲請?

首先要說明的一點是,監護宣告的聲請是一種向法院請求作成某個決定或宣告的行為,因為是向法院請求,所以正確的用字是「聲請」而非「申請」喔。

依據民法§ 14 第 1 項規定,可以由以下這幾種人向法院聲請監護宣告:

  1. 當事人本人

  2. 配偶

  3. 四親等內之親屬

  4. 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5. 檢察官

  6. 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

  7. 輔助人

  8. 意定監護受任人

  9. 其他利害關係人

要向法院聲請監護宣告,需要準備以下資料,並提交至將受監護宣告人居住地的法院

  1. 家事聲請狀(聲請監護宣告),可以自司法院官網下載書狀範本

  2. 將受到監護宣告之人、聲請人、將成為監護人和共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的戶籍謄本

  3. 醫生診斷證明或殘障手冊影本

  4. 其他法院依個案情形要求提出的文件

  5. 聲請費用新台幣 1,000 元

監護宣告 V.S. 輔助宣告

還有一個監護宣告相似的制度,就是輔助宣告。

但相對於監護宣告,輔助宣告適用的對象是精神或心智上障礙程度較輕微者,對於受輔助宣告之人的限制也較少,僅是受輔助宣告人在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時,需要有輔助人從旁協助,並且在為某些特定行為時,需要輔助人的同意。

延伸閱讀:輔助宣告是什麼?怎麼申請?和監護宣告有何不同?1分鐘搞懂

結語:本文簡介了監護宣告的意義、受監護宣告的效果以及向法院聲請監護宣告的流程,希望能幫助大家更了解監護宣告制度的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