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意思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源于《礼记·大学》。《礼记》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所以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礼记》与孔子教授弟子的《诗》《书》《乐》《易》《春秋》等共称“六经”,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人生哲学的论文,该文先提出学习的目的在“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接着认为只有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其文曰:“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意思

“修身”很好理解,就是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修养,这是为人立世之本。而后文的齐“家”治“国”与平“天下”,则必须先要了解孔子说这句话时所处的时代及其政治制度,这样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这句儒家经典。孔子的生活时代,是我国的春秋末期,春秋时期有两个重要的政治制度,一个就是立嫡长子的宗法制度,另一个是继承西周的分封制。所谓“分封制”,是我国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商代已开始分封诸侯,称号有侯和伯。西周灭商后,周武王基本上控制了商朝原来的统治地区,又征服了四周的许多小国。但如何牢固控制东方的大片领土,成了武王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于是,他采“分封亲戚、以藩屏周”的政策,就是把他的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盟国的首领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这一个个诸侯国成为对一方土地进行统治的据点,它们对周王室也起到拱卫的作用。据史书记载,当时有800多个诸侯国。诸侯的等级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意思

周王室称王、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指的就是这个意思。诸侯称国,首领叫公,如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等之类。也就是说,天下指的是周王室所主宰下的华夏大邦,而“国”则指的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之邦,是为诸侯国,位于“天下之下”。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意思

而在诸侯国之下,还有“家”。这里的“家”并不是指普通的个体家庭,而指的是卿、大夫的食邑。食邑又称采邑、采地、封地,是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卿、大夫在食邑内享有统治权利并对诸侯承担义务。食邑是可以世袭的,但是,到了战国时期,食邑主相互兼并,世袭制度才渐渐废弛。

卿、大夫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夏朝就有。据《礼记》载:“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在诸侯国里,卿的地位非常崇高,他们甚至可以左右国之一切,比如历史上有名的“三家分晋”的故事,讲的就是卿的巨大作用力的。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意思

三家分晋,是指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三家分晋”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是春秋战国的分水岭。

由此可以看出,上文所谓的“家”,是仅次于诸侯的个人封地,是“大家”。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意思

因而,上述那段文字的大致意思,用现代汉语的表达就是:古时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采邑;要想管理好自己的采邑,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采邑;采邑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講話中談及中國知識分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情懷。近期,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學習小組”刊發的《習近平的文學情緣》一文披露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脫稿講述的15個故事,其中他深情地說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這代人自小就受這種思想的影響。”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出自《大學》。《大學》講“大學之道”,論述如何成就崇高德性和人格,怎樣成為經國濟世的人才。

  “修身”為“修齊治平”之始。《大學》特別強調修身:“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概括了修身與社會和諧之間的關系,它包含有兩層含義:

  其一,儒家主張“天下為公”,人們應該共擔社會責任。既然社會成員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就必須考慮自己的社會性內涵,講求公共意識和公共道德,不論身處社會基層的民眾,還是屬於貴族階層的大夫,乃至國君、天子,都要自覺修身。

  其二,由個人而家、國、天下,由身修到家齊、國治、天下平,這是一個具有內在邏輯聯系的過程。社會要取得大同與和順,人們就必須自覺修身,由“明德”而“新民”,進而實現社會的“至善”。這與孔子所說“修己以安人”一致,突出了“修己”或“修身”的價值與意義。

  怎樣修身?《大學》給出的方式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格物”要求“即物窮理”,在具體行為中增長見識﹔“致知”是在實際行動中探明本心,求得真知﹔“誠意”是在推致事物之理的基礎上誠實意念﹔“正心”是去除各種“未安”的情緒,保持心靈的寧靜。修“身”落腳於修“心”,由此提高品德修養,整齊家族家庭,實行仁政德治,最終求得天下太平。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以視為對“大學之道”的概括,它也是儒家學說的精髓所在。儒家“修齊治平”之道也是自堯舜以來古聖先賢智慧的凝練與總結。因此它才能夠在歷代士人的心中深深扎根。無數的志士仁人都胸懷天下,心系蒼生,他們有崇高的價值信念和高尚的理想追求,如北宋儒學家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歷史上,不少人把《大學》看成中國的“聖經”,顯示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儒家思想體系中的核心地位。儒學教人“成人”,具備人的社會性內涵﹔更教人成為“君子”,成為社會管理人才。“君子”一詞本義是為政者和貴族男子的統稱,引申義則是道德上的高尚。孔子說“君子之德風”,既然責任大,就該要求高﹔既然是尊貴的人,就應是高尚的人。“大學之道”強調人的全面成長,培養“大人”“君子”。

  近代以來,中國落后挨打,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嚴重受挫,在反思傳統時出現了很大偏差。孫中山先生說,“修齊治平”之道“本屬於道德之范圍”,有時卻不得不“把它放在智識范圍內來講”。事實上,“我們祖宗對於這些道德上的工夫,從前雖然是做過了的,但是自民族精神失去了之后,這些智識的精神,當然也失去了。所以普通人讀書,雖然常用那一段話做口頭禪,但是,那是習而不察,莫名其妙的”。直到今日,雖然人們常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應該更加清楚它作為中國傳統政治哲學的豐富意涵,了解它對於中華民族數千年和睦和平的巨大意義。

修身齐家:所谓整治自己的家族在于先修养自身的品德,是因为人们 对于自己所亲爱的人往往会过分偏爱,对于自己所讨厌的人往 往会过分看不起,对于自己所敬畏的人往往会偏敬,对于自己 所同情的人往往会偏护•对于自己所轻视的人往往会偏傲。因 此•喜欢一个人而知道他不好的方面,讨厌一个人而又知道他 好的方面,这样的人天下少有啊。

齐家治国:所谓治理好国家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族,自己的家族没 有教育好,而能教育好别人的,那是没有的事,所以君子不出 家族也能成功地教化于阐民。家族中所讲求的孝道,就是用来 侍秦国君的道埋;悌道•就是用来侍奉长官的道理;爱护子女,就是用来役使民众的道理。

治国平天下:所谓使天下大平在于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君主孝 敬老人,在百姓中就会兴起孝顺之风;君主尊重长者•在百姓 中就会兴起敬上之风;君主体恤孤儿,在百姓中就不会兴起相 互背弃之风。因此,君子应该以身作則,在道德上起到觇范和 示范的作用。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平定.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修身”为“修齐治平”之始。《大学》特别强调修身:“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概括了修身与社会和谐之间的关系,它包含有两层含义:

  其一,儒家主张“天下为公”,人们应该共担社会责任。既然社会成员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就必须考虑自己的社会性内涵,讲求公共意识和公共道德,不论身处社会基层的民众,还是属于贵族阶层的大夫,乃至国君、天子,都要自觉修身。

  其二,由个人而家、国、天下,由身修到家齐、国治、天下平,这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过程。社会要取得大同与和顺,人们就必须自觉修身,由“明德”而“新民”,进而实现社会的“至善”。这与孔子所说“修己以安人”一致,突出了“修己”或“修身”的价值与意义。

  怎样修身?《大学》给出的方式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物”要求“即物穷理”,在具体行为中增长见识;“致知”是在实际行动中探明本心,求得真知;“诚意”是在推致事物之理的基础上诚实意念;“正心”是去除各种“未安”的情绪,保持心灵的宁静。修“身”落脚于修“心”,由此提高品德修养,整齐家族家庭,实行仁政德治,最终求得天下太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视为对“大学之道”的概括,它也是儒家学说的精髓所在。儒家“修齐治平”之道也是自尧舜以来古圣先贤智慧的凝练与总结。因此它才能够在历代士人的心中深深扎根。无数的志士仁人都胸怀天下,心系苍生,他们有崇高的价值信念和高尚的理想追求,如北宋儒学家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历史上,不少人把《大学》看成中国的“圣经”,显示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儒学教人“成人”,具备人的社会性内涵;更教人成为“君子”,成为社会管理人才。“君子”一词本义是为政者和贵族男子的统称,引申义则是道德上的高尚。孔子说“君子之德风”,既然责任大,就该要求高;既然是尊贵的人,就应是高尚的人。“大学之道”强调人的全面成长,培养“大人”“君子”。

  近代以来,中国落后挨打,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严重受挫,在反思传统时出现了很大偏差。孙中山先生说,“修齐治平”之道“本属于道德之范围”,有时却不得不“把它放在智识范围内来讲”。事实上,“我们祖宗对于这些道德上的工夫,从前虽然是做过了的,但是自民族精神失去了之后,这些智识的精神,当然也失去了。所以普通人读书,虽然常用那一段话做口头禅,但是,那是习而不察,莫名其妙的”。直到今日,虽然人们常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应该更加清楚它作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丰富意涵,了解它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和睦和平的巨大意义。(作者系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

平天下是什么意思?

《说文解字》解释字为“亏八”也,亏为亏损、消除,八就是分别,因此“平天下”就是天人合一,消除一切分别,达到大同世界的理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谁写的?

修身齐家是后世经归纳而成的一个词语,语出《礼记·大学》,其中说道:“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朱熹在《大学章句》中归纳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人称之为《大学》八条目。

齐家是什么意思?

齐家意思,是使家族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 字有治理、整理的意思。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欲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