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 咽 癌 第 三 期 存活 率

鼻咽乃一位於鼻腔最後端之小空腔,它的上方為鼻竇的一部份,稱之為蝶竇,下方為口咽部,後方則為第一頸椎,而鼻咽兩側有耳咽管的咽部開口(即連接中耳與咽部的管道),因此鼻咽腔是耳、鼻、咽喉相連的唯一通道。鼻咽腔並不大,最寬處約略3.5公分,在此處黏膜表層發生的惡性腫瘤,我們稱為鼻咽癌。鼻咽癌在歐美國家極為少見,即便是亞洲的日韓及大陸長江以北各省份,也都沒有像南方華人地區常見。中國廣東、廣西、福建、臺灣、香港及新加坡這些地區是全球最好發的地帶。台灣一年約有1500人罹患鼻咽癌,以男性居多,約為女性3倍,依衛生福利部統計,它是民國100年台灣地區男性癌症第十大殺手,是僅次口腔癌的男性第二常見的頭頸部癌。各年齡層皆有可能罹患,但以40-60歲年齡層居多,平均年齡為50歲左右。

它的發生原因仍不清楚,除了前面所說的種族、地區及性別因素外,遺傳因子也可能相關,患者一等親內的家屬得病機會遠高於一般人。而環境因子如鹽漬或煙燻的食物、燒香或抽菸等都有報告認為與鼻咽癌有關。香港的研究指出他們過去在嬰兒斷奶吃的鹹魚,其製作過程中因未掏出內臟,以致容易衍生致癌性的亞硝酸鹽化合物有關。至於EB病毒方面,雖然許多學者高度懷疑EB病毒即鼻咽癌的致病原,也發現EB病毒的產物能影響許多癌化路逕,但幾乎每個台灣人都很早就感染過,身上也可能潛伏一些EB病毒,為什麼僅少數人會得鼻咽癌?因此EB病毒與鼻咽癌之因果關係仍不十分明朗。

症狀

鼻咽癌的症狀大致可分下列六大類:

  • (1) 頸部淋巴腫大: 鼻咽處有非常豐富的淋巴循環管道,因此頸部淋巴腫塊成為最常出現的症狀之一,約有三至四成的患者是以頸部淋巴轉移為初發症狀,而在病患確診並經影像檢查判定頸部淋巴轉移的機率更高達八成以上。必須注意的是鼻咽癌的頸部淋巴轉移剛開始大都沒有痛感,因此也不易被察覺,之後即使被摸到,病患常不在意,甚至服用抗生素或中草藥都可能使之暫時縮小,造成有些病患延遲就診,等到頸部腫大非常明顯才就醫,療效大打折扣。
  • (2) 鼻部或口部的出血: 鼻咽癌也有頗多細小血管,所以鼻部或口部的出血是常見的臨床症狀,尤其當鼻咽癌表面發生潰瘍時,通常病患會於早晨第一口痰中帶有血絲,偶而伴有輕度鼻出血或鼻涕帶血絲,但少有以大量鼻出血的方式表現。
  • (3) 鼻腔、鼻竇及鼻咽症狀: 鼻腔、鼻竇及鼻咽症狀則類似鼻炎或鼻竇炎的臨床表現,如鼻塞、膿鼻涕、惡臭分泌物、鼻涕倒流、鼻音過重、嗅覺減低等,主要是由於鼻咽腫瘤堵塞鼻孔、鼻腔或因腫瘤潰爛而產生。
  • (4) 耳部症狀: 耳部症狀則以聽力障礙、耳鳴、耳悶塞感等為主,主要是因耳咽管功能受到腫瘤壓迫或直接侵犯而產生相應症狀。
  • (5) 頭痛: 當鼻咽癌腫瘤往上方侵犯到鼻竇、腦膜或頭顱骨時,就會造成頭痛現象,尤其常發生於單側的頭痛。
  • (6) 神經症狀: 嚴重的鼻咽癌除向上直接破壞顱骨外,也可經顱骨的裂隙或孔洞鑽入腦內,進而壓迫腦神經產生症狀。例如壓迫第五對顱神經會出現臉部麻木感,第六對顱神經受侵犯則出現複視,第十二對顱神經受影響則舌頭不靈活或麻痺萎縮,影響說話或吞嚥功能。除顱神經外,脊髓神經、自主神經等也都有可能被侵犯。

由於鼻咽位於頭頸部深處,要早期發現鼻咽癌確實不容易,再加上其症狀多樣化也不具特殊性,因此大多數病人診斷時,腫瘤已是第三、四期。唯一的辦法是提高警覺,多注意自己五官功能的變化,一旦上述的症狀兩三週未消失或反覆發作就應盡早尋求耳鼻喉科醫師診查。

診斷

鼻咽癌的診斷主要靠耳鼻喉科醫師用反射鏡檢查或鼻咽內視鏡檢查合併鼻咽部切片。有時候轉移到頸部的淋巴腺已很大,但原發部位仍很小,因此初次鼻咽切片結果仍未找到腫瘤,少部份病患可能因此需要兩次以上的切片才證實有惡性腫瘤。

放射線學檢查如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對於決定腫瘤大小、侵犯範圍十分重要。其他如肺部X光檢查、肝臟超音波及骨骼核子醫學或正子電腦斷層等,除有助於治療前臨床分期的判斷外,對於療效的評估及追蹤複查也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治療

由於鼻咽癌原發位置鄰近顱底及顏面重要器官及血管,因此手術完全切除且有足夠的安全距離幾乎不可能,再加上鼻咽癌多為未分化的細胞,雖然非常容易發生頸部淋巴轉移,但對放射線治療的反應還不錯,因此放射線治療就成為鼻咽癌治療的主力。二三十年前常用的鈷六十治療機早已被淘汰,目前我們大都以直線加速器或螺旋斷層放療儀並結合用現代化強度調控或影像導引科技,精準地利用高能量X光來治療腫瘤。目前第一期鼻咽癌的治療可單獨採用放射治療,但中晚期(即第二期、第三、及未發生遠處轉移的第四期)就需要併用化學及放射治療。針對已發生遠處轉移 (常見骨、肝、肺等部位) 者,則以化學治療為優先,之後再視情況於鼻咽及頸部給予放射治療。

預後

第一期的鼻咽癌單用放射治療有九成以上的治癒率,而中晚期尚未轉移者,經放射治療合併化療後仍有高達六至八成的成功率。拜醫學進步之賜,使得鼻咽癌的五年整體存活率由過去的50-60%,大幅提升至75%左右。

過去鼻咽癌治療失敗的主要部位以鼻咽或頸部復發為主,然而現代化放射治療併用化學治療已能明顯改善鼻咽腫瘤及頸部淋巴轉移的控制率,因此遠處器官轉移反而成為治療失敗最主要的部位。而不論是局部復發或遠處轉移,有八成於治療後三年內發生,因此,治療後的定期追蹤檢查非常重要,若為局部復發則仍可接受內視鏡手術或再次放射治療,仍有半數以上患者獲得根治的機會。

高危險因子的預防

雖然前面已說過遺傳、EB病毒感染以及環境因素等可能與鼻咽癌的發生有密切的關係,但是目前在台灣並沒有一個實際可行的方法找出高危險的人,但若近親有鼻咽癌患者,則建議40歲後可考慮定期做耳鼻喉科檢查。當然青壯年,尤其是男性,若發生頸部淋巴腺腫大,不明原因的流鼻血、鼻塞、耳阻塞、聽力障礙或頭、頸部疼痛,都應儘快就診。現代化放射線或合併化學治療也已大幅改善治癒率並降低如口乾、腦部壞死及牙關緊閉等併發症。

《鼻咽癌高危險群自我檢查表》
喜歡煙燻的食物或鹹魚?    
家族中有鼻咽癌之患者?    
無痛性頸部淋巴腫塊?    
成年人有單側中耳炎或聲音悶塞感超過兩週?    
原因不明之鼻出血、早晨第一口痰中帶血、鼻塞    

※上列問題若有任何回答為「是」者,即代表您是高危險群。

【鼻咽癌】初期及末期症状?不同期數的存活率?

2022年8月18日


吸煙容易致癌1,其中鼻咽癌更是本港常見的癌症之一2,初期症狀與感冒及鼻敏感等相似,故較容易被忽視。下文將詳解鼻咽癌病徵,以及提供簡單的鼻咽癌自我檢查的方法。

鼻 咽 癌 第 三 期 存活 率

鼻咽癌是什麼?

鼻咽位於鼻腔的盡頭,處於頭部中央並連接喉嚨,是呼吸道必經部位3。而在鼻咽的黏膜表層形成惡性腫瘤,破壞鄰近組織,便稱為鼻咽癌。由於鼻咽與頸部兩邊的淋巴腺相連4,故鼻咽癌形成後,可透過淋巴網絡擴散至頸部的淋巴結,甚至其他器官5。由於鼻咽位置隱蔽,加上鼻咽癌的部份病徵與鼻炎、鼻竇炎等呼吸道疾病相似,往往令患者較難發現病情。

鼻咽癌成因有什麼?

鼻咽癌是本港最常見的頭頸部癌症。有研究顯示3,全球八成鼻咽癌患者都來自亞洲,特別於廣東和香港等華南沿岸地區,大部分為男性患者,反而西方國家則較少發病。而鼻咽癌的成因主要可分為以下三大方面3:

  1. 家族遺傳: 如果直系親屬(父母及兄弟姐妹)曾患上鼻咽癌,自己患上鼻咽癌的機會比一般人較高。
  2. 受病毒感染: EB病毒(艾巴氏病毒)是鼻咽癌較常見的成因之一。雖然EB病毒在世界各地都普遍,但一般只會引起類似輕微傷風的症狀6,讓人不易察覺。
  3. 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經常吸煙,進食煙燻和醃製類食品如鹹魚,患上鼻咽癌的風險亦相對較高7,另外亦有研究指出經常接觸高濃度的甲醛8或燃燒香燭9也有可能引發鼻咽癌。

鼻咽癌自我檢查3

認識鼻咽癌初期症狀,作初步的鼻咽癌自我檢查:

  • 鼻塞
  • 流鼻血,鼻水或痰帶有暗紅色血絲或血塊
  • 耳鳴、聽力下降及局部失聰5
  • 無故頭痛、視覺出現「重影」
  • 頸部淋巴突然出現無痛腫塊
  • 面部突然麻痹

由於鼻咽癌初期症狀及鼻咽癌病徵與呼吸道疾病相似,常常讓人難以察覺,容易被輕視而耽誤檢查,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為保障自己,除了平常按鼻咽癌的病徵作鼻咽癌自我檢查,也可透過鼻咽癌測試如EVB DNA血清測試(別稱:鼻咽癌病毒抗體測試)作為早期鼻咽癌篩查儘可能及早發現病情及進行治療,增加存活機會。

鼻咽癌不同期數有什麼分別?

醫生會根據腫瘤大小、影響範圍、有沒有出現淋巴擴散或至其他身體部分而界定鼻咽癌期數。以下為鼻咽癌一至四期的各症狀發展。 

一般而言,鼻咽癌擴散速度到後期便會愈快。在醫生判斷鼻咽癌第一/二/三/四期能活多久後,需時刻關注鼻咽癌指數及病情變化,選擇合適的鼻咽癌治療方案。

鼻 咽 癌 第 三 期 存活 率

此時,醫療保險能讓您安心面對疾病,減輕醫療費用的負擔。FWD富衛香港的揀易保癌症保障計劃(經濟計劃)針對不同階段受保癌症11,包括原位癌12,由診斷、監察檢查、手術、癌症治療以至藥物費用均受保障,高達150萬港幣的終身癌症保障限額,日後更可於指定條件下轉換至指定全面醫療計劃。轉工期間更可享長達6個月臨時醫療保障,以應對您人生不同階段的變化和需求。立即了解更多!

上述產品資料不包括保單的完整條款及受相關計劃之條款及細則約束,有關上述產品特點、保障權益及完整之條款、不保事項及主要產品風險詳情,請參閱富衛網站、相關產品小冊子及保單條款。

相關文章:

《【冠心病】年輕化 一文看清症狀及治療方法》

《 【肝癌】先兆包含胃痛?!上班族需注意 》

《 【肺癌】風險潛伏身邊  詳解成因及治療方法 》

備註:

  1. 資料來源:癌症網上資源中心,《肺癌》,2022
  2. 資料來源:衞生防護中心,《鼻咽癌》,2022
  3. 資料來源:香港防癌會,《鼻咽癌》,2021
  4. 資料來源:香港癌症基金會,《鼻咽癌》, 2017
  5. 資料來源:香港癌症基金會,《認識癌症 鼻咽癌》, 2017
  6. 資料來源:智友站,《鼻咽癌》,2022
  7. 資料來源:衞生防護中心,《男性常見疾病 - 鼻咽癌》,2020
  8. 資料來源: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Formaldehyde》,2019
  9. 資料來源: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非傳染病處,《鼻咽癌預防及篩查》,2019
  10. 資料來源:醫院管理局,《2019年香港癌症統計概覽》,2021
  11. 受保癌症指首次徵狀出現在保單簽發日後不早於 90 日,並且隨後由專科醫生確認為符合相關定義的癌症或原位癌。我們將不會接受僅基於病歷、身體上、臨床,細胞學或放射學檢查結果的診斷。癌症是惡性腫瘤具有惡性細胞不受控地生長,並侵略其他細胞組織的特徵。癌症包括白血病(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RAI 零期除外),但不包括非侵入性原位癌,或任何 AJCC 癌症分期第I 期或以下的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癌症之診斷必須獲得組織病理學,細胞病理學模式,放射性測試,血液測試及其他化驗結果的支持。
  12. 原位癌是局部自行增生而尚未突破上皮基底膜侵入正常組織之新生癌細胞。就子宮頸原位癌而言,必須屬 CINIII。原位癌之診斷必須獲得病理活組織檢測報告的支持。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不能詮釋為在香港以外提供或出售或遊說購買任何保險產品。市場上不同保險產品的保障範圍、條款及細則、不保事項和產品風險各有不同,除了在投保前瞭解清楚自身需要和負擔能力外,還要仔細閱讀保單檔以清楚瞭解保障內容及條款和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富衛金融有限公司、富衛人壽保險(百慕達)有限公司(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及其聯繫公司或各自的董事或雇員並不就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或是適合任何特定用途,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說明、陳述或保證。對於在任何因使用或依賴此文章引致的後果,富衛金融有限公司、富衛人壽保險(百慕達)有限公司(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及其聯繫公司或各自的董事或雇員概不負責並無須負上法律責任(包括第三者責任)。使用者應自行評估此文文章內容所載的全部資料或尋求獨立的專家意見。

相關產品

備註

有關保障權益及不保事項的詳細資料,請參閱產品小冊子及保單條款。

刊載於本網站的內容及資料經第三方醫療資訊供應商的專業認可。富衛金融有限公司(「富衛」對資料之準確性概不負責。上述所有資料及分析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會被考慮為專業意見、建議、要約或遊說,因此不應據之作為投保決定。

注意:本網站之資料僅作參考用途,不應視作內容提及的任何產品或投資之建議或要約。富衛保留權利隨時更改及修改本網站載列之意見及資料,而毋須發出任何預先通知。如對醫學相關資料有任何問題,建議向適當的專業人士(如醫生或執業精神科醫生等)尋求獨立意見。富衛明確表明概不因他人使用或詮釋本網站載列的資料而承擔任何責任。相關保險計劃由富衛承保,並受保單相關的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參閱相關產品小冊子及保單條款的條款及細則。投保相關產品需經銷售和核保程序及規定,如有任何問題或疑問,可聯絡您的理財顧問或致電我們24小時服務熱線 3123-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