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白海豚絕種的解決方法

珠江三角洲一帶水域孕育着相信是全球最大的中華白海豚 (Sousa chinensis) 種群。然而, 此珠三角種群的白海豚數目因各種人類活動持續下降,到現時只剩下約二千隻白海豚,表示白海豚種群已達到甚至低於維持種群可恢復的最低水平,情況令人非常憂心。按照目前的下降趨勢,珠三角白海豚種群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面臨本地滅絕。​

香港水域是整個珠三角白海豚種群活動範圍一個非常重要的部份。但由於受到棲息地喪失及退化、魚類消耗和繁忙的海上交通等威脅,本地白海豚的數目在過去 17 年間暴跌逾八成。​

WWF與本地著名生態攝影師及紀錄片製作人黃遂心 (Daphne Wong)共同製作《聲之海 Sea of Noise》紀錄片,帶領觀眾進入海浪之下神秘的海底世界 ,揭示水底噪音問題以及相關人為威脅對中華白海豚造成的干擾。紀錄片透過聲波實驗、水底片段、動畫、不同持份者的訪問片段等講述中華白海豚在嘈雜生境下面臨的困境,以及現有的解決方案,並探討保育香港本地自然生態的重要性。

我們急需保障中華白海豚的未來。

大嶼山水域各重要的白海豚棲息地已被識別,但並非所有重要棲息地均受到法例保護。​

因此我們敦促政府成立海洋保護區 (Marine Protected Areas, MPAs),並在2024年或以前成立不受任何人為發展影響的海豚保育管理區,以保護大嶼山西面和南面水域的重要海豚覓食及社交棲息地。​

我們需要你的支持,加強與本地持份者的合作,並推動政府實施相關的保育管理策略。​

透過參與我們的聯署,你的支持將會促進 WWF 與政府的對話去實行建議的緊急保育行動及措施,以穩定及恢復珠三角白海豚種群。​

早於2000年,漁農自然護理署已制定對中華白海豚的保育及行動計劃,但除了進行長期監察外,其他措施少有付諸實際行動。舉例說,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雖名為「海豚保護區」,原本應是保護計劃的主要部份,但該區仍有發展項目進行,保護成效有限。此外,海岸公園內仍然准許領有許可證的商業捕魚活動,海豚因此要與漁民競爭食物,海岸公園因此未能為中華白海豚創造有利的生存條件,提供食物。

縱使如此,至少三個中華白海豚的重要棲息地仍未獲得任何法定保護。

香港及珠江河口的中華白海豚正備受以下威脅︰

  • 沿岸發展令生境地消失
  • 水質污染
  • 海底的聲音污染
  • 海豚意外撞向船隻
  • 過度捕魚

1. 沿岸發展令生境地消失
中華白海豚一般在近岸水深不超過十米的淺水處覓食。過去以至即將進行的大規模填海,如赤鱲角機場、港珠澳大橋和第三條機場跑道等工程項目,都令海豚重要的生境消失,令牠們要遷移到較遠的、可能是不太合適的生境。沿岸蓬勃發展,更直接擾亂牠們的繁殖、生長及覓食等。填海工程亦可能干擾,甚至中斷海豚的遷徙通道。

2. 水質污染
挖泥期間,海水內沉積物數量會增加,令魚鰓更易堵塞,減慢魚類生長速度,及阻礙魚卵及幼魚的生長。魚類及甲殼類動物是海豚的主要食物,因此沉積物增加會導致海豚的食物減少,影響了海豚的食物鏈。挖泥亦會令水裡的溶氧濃度降低,導致魚類死亡,遂令中華白海豚的食物供應減少。

現時於沙洲東部,及未來於大小磨刀以南的海上污泥卸置設施所進行的污泥傾倒活動,會影響附近一帶的生態,危害中華白海豚的生存。污染物的有機氯及重金屬等,會溶解到海裡去,繼而在中華白海豚體內積聚,成為牠們的潛在健康隱憂。

中華白海豚亦受珠江河口區的污染困擾。不過,水質污染對中華白海豚的整體影響,仍有待更多研究作確定。

3. 海底的聲音污染
海豚依賴回聲偵測距離,進行獵食、溝通及定位。與聲納原理相似,海豚發出聲音,並依靠聲音反射,判斷同伴、魚類及其他物件的位置。海底工程有時會使用撞擊式打樁(南丫島南部的風力發電機組將採用此方式興建),這類聲音會擾亂海豚對聲音的判斷,有機會導致死亡。

海上交通愈來愈頻繁,亦會令中華白海豚接收回聲更困難,令牠們難以用聲音溝通。船隻發出的高噪音,可令牠們受到騷擾或傷害,改變生活習慣及使用聲音的方式。

4. 意外撞向船隻
填海令海面更窄,加上香港的海上交通愈來愈頻繁,每日有多艘高速客船穿梭香港、澳門及珠江三城市,令海面更覺擠迫。自1999至2009年,香港西部海域的交通流量,增加了1倍。現時高速客船的行線,正橫越大嶼山附近、主要的海豚生境,海豚被船隻撞傷的機會大增。有時,在中華白海豚的鰭上、身體上,可見到疤痕,這些疤痕有可能是由螺旋槳造成的。

5. 過度捕魚
現時,在香港並無規例或管制,限制漁獲數量。海裡魚兒數量逐漸減少,由觀察魚獲亦可略知一二,以往本地魚獲,以大條、生長期長、高價值的魚為主,現時則以細小、生長期短、低價值的魚佔多。除過度捕魚外,部分漁戶使用的捕魚方法,令漁業未能持續發展,例如拖網捕魚持續破壞海床生態。魚的數量減少,即海豚的食物減少。

設立保育管理區,救救中華白海豚!

最後更新: 06/08/2019

中華白海豚絕種的解決方法

糟了!今年在香港水域出沒的中華白海豚只有32條!

中華白海豚絕種的解決方法

© Stephen Chan,Cetacean Ecology Lab, SWIMS, HKU

根據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於8月1日發表的《海洋哺乳類動物監察報告》,本港水域出現的中華白海豚數目急劇下降至32條,較去年公布數字減少30%,創歷史以來新低。此外,報告亦指出去年研究期間只目撃16條幼豚出沒,是自2003年以來最低數字,意味海豚繁殖率持續下降。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認為最新數字是嚴峻的警號,揭示海豚或將於香港水域消失的問題已迫在眉睫,保護中華白海豚僅有的重要棲息地已刻不容緩。不同保育團體都強烈促請政府馬上就此採取重點補救措施及保育行動,挽救面對存亡一線的中華白海豚。

WWF倡議盡快在大嶼山南部及西部水域設立海豚保育管理區,嚴格管理海上交通、水底噪音及觀豚活動,以保護海豚覓食及休憩的重要棲息地。大嶼山南部及西部水域是較為不受人為活動影響的範圍,WWF相信它能成為中華白海豚僅有的重點棲息地,同時亦建議將現有中華白海豚重點棲息的海岸公園連接及擴增,建立一個以科學為本、互相貫通和管理完善的保育網絡,以幫助穩定並恢復中華白海豚的數目。

人為活動嚴重干擾大嶼西面及南面

中華白海豚絕種的解決方法

© Lindsay Porter

根據漁護署的監察報告,中華白海豚的棲息地自2015年起逐漸向南遷移,相信這與北大嶼山及東北部水域的大型工程,例如香港國際機場第三跑道填海工程,所帶來的嚴重干擾有密切關係,但WWF認為棲息地遷移至南大嶼山水域並未紓緩海豚所受的威脅。自2016年起,WWF開始進行海底聲音研究,發現人為活動對大嶼西面及南面造成大量噪音干擾,對本地鯨豚動物,特別是海豚及江豚發出的聲音及回聲定位訊號構成損害,阻礙牠們覓食、溝通、探索環境及休息,增加與船隻相撞的機會。

另外,在大嶼山南部索罟群島鄰近水域建設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LNG)亦為物種帶來干擾及構成威脅。WWF去年委託專家就有關工程製作初步聲音傳遞模型,發現即將開展的打樁工程所發出的噪音,將嚴重干擾海岸公園的完整性及保育效能,導致為保育海豚及江豚而設的索罟群島海岸公園的保育效能名存實亡。 WWF此報告的結果與政府發表環境評估報告(EIA) 所得出工程對海豚及江豚影響輕微的說法南轅北轍。

政府環境評估報告(EIA) 方法未能完全反映工程噪音的影響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研究員兼WWF水底聲音及噪音傳遞模型專家Matthew Pine博士建議政府採納聲音傳遞模型此可靠的科學工具,作為未來環境影響評估的必要程序。聲音傳遞模型是評估水底噪音對海洋生物影響的標準做法,亦為國際廣泛採用。它能夠量化及估計水底噪音對海洋生物的影響,從而推算相關工程帶來的實際嚴重性。興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與政府最初成立索罟群島海岸公園的工作背道而馳,環評報告嚴重低估打樁噪音對海豚造成負面影響,亦可能使香港水域的中華白海豚數目進一步減少。

WWF海洋保育主管Laurence  Mc Cook 博士表示:「在珠江河口一帶的中華白海豚是香港及廣東共同享有的自然遺產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亦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易危」品種,受到全球關注。WWF相信香港的南大嶼及西大嶼水域,是中華白海豚在整個珠江河口範圍內僅餘少數的其中一個重要棲息地,在香港水域發現的中華白海豚亦是整個珠江水域中的關鍵族群。然而,多個大型發展項目進行的海上工程在香港及廣東水域同時進行,將中華白海豚推向瀕危的邊緣。因此,兩地政府跨境合作是不可或缺,兩地相關部門應制訂有效的保育及管理計劃,以保護整個珠江水域的中華白海豚族群。」


本文由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提供。

作者簡介

中華白海豚絕種的解決方法

來自非洲,熱愛大自然,喜歡小動物。創意無限,想法天馬行空的藝術愛好者。喜歡鑽研烹飪和園藝,喜歡學習一切古靈精怪的東西。

關鍵字詞: 海洋生物 |可持續發展 |保育 |海洋 |海豚

相關機構

中華白海豚絕種的解決方法

相關文章

中華白海豚為什麼會絕種?

中華白海豚生活在人類活動相當頻繁的岸邊,棲地十分容易受到人類干擾。 像中國廈門海域及珠江口在1980年代以前,常可目睹中華白海豚躍出海面的景觀,之後因為海岸工程建設、水產養殖過度開發、水質污染等原因,使得棲地縮小,中華白海豚數量也大幅銳減。

如何拯救中華白海豚?

計劃建議對一系列覆蓋白海豚主要棲息地的核心區和緩衝區進行管理,包括劃定大嶼山的海豚保育管理區,以將對白海豚的人類干擾和威脅減至最低。 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梁美儀教授表示:「香港、澳門、廣東三地的跨區域合作對白海豚保育至關重要。 《緊急保育行動》為快速展開和推廣白海豚保育奠定了基礎,政府應該帶領各方及時落實相關措施。

中華白海豚絕種了嗎?

未滅絕中華白海豚 / 存活狀態null

如何保育中華白海豚?

大嶼山南部及西部水域是較為不受人為活動影響的範圍,WWF相信它能成為中華白海豚僅有的重點棲息地,同時亦建議將現有中華白海豚重點棲息的海岸公園連接及擴增,建立一個以科學為本、互相貫通和管理完善的保育網絡,以幫助穩定並恢復中華白海豚的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