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 產業

面板 產業

面板大廠友達推出新建廠計畫,究竟面板業還有哪些利多?張智傑攝

面板大廠友達預估,2022年資本支出將來到450億元的新高,且推出新建廠的計畫,同一時間夏普也規劃擴大對面板廠的持股,台、日兩地瘋面板,虧損了這些年,為何他們還有放不下的面板夢?

「8年沒辦實體法說會了,現在聽到現場掌聲,還是讓人有點懷念,」友達董事長彭双浪的一席話,揭示友達走過的波動歲月,以及人們的生活終於從疫情中慢慢復甦。

私下想來開心,但從產業的角度,也意味著疫情下的居家商機告終。

面板雙雄近日分別舉辦法說會,總結去年(2021)營運,EPS群創達5.53元、友達則為6.44元,紛紛寫下新高點。

然而法說會上更讓人關切的,卻不是好成績,而是當疫情不再、商用IT產品進入正常循環,消費品又面臨通膨衝擊,面板業還有哪些利多?

回答這個問題,就得先看,2021年群創稅後淨利575.34億元、友達613.3億元、彩晶82.89億元,台灣面板產業累計賺到手的千億現金,經營層到底想怎麼用?投資未來,決定了台灣面板產業的前景。

睽違十多年,面板擴廠潮再現

友達財務長曾煜智透露,董事會近期新通過一筆280億元的資本支出,友達將在中科后里擴建一座相當於8.5代線規模的面板廠,今年先花其中的50億元,用於廠房勘查與土建,並未涵蓋廠內設備。

加上去年友達陸續在台灣擴增的6代線、8.5代線、中國昆山LTPS(低溫多晶矽)6代線,經營層預估,2022年的資本支出,將從去年的337億元,大幅成長到450億元,創下多年新高。

友達蓋新廠的消息一出,在業界也引起不小的波瀾。

法人難免擔心,面板業不是才剛靠疫情走出供需循環的泥淖,短時間內選擇擴產,是否風險太高?

友達董事長彭双浪緊接著解釋,友達上一次在台灣蓋新廠已是14年前,2008年動工至2年後投產,但直到去年,才真正的「裝滿」廠房裡的產能,加上現在建設期程拉長,目前只是先蓋建築,裡面填多少產能、填哪種產能都還沒有定錨。

這也是為何,友達宣布擴產看似「大動作」,但其實這筆資本支出僅包含建築及機電,且預計最快也要到2025年才會開始有產能加入,整體來看,並不躁進。

彭双浪分析,全球產能快速擴張的時代已經過去,像中國大陸政策的補貼便移往半導體。另一方面,建造一座新的8.5代面板廠,得花約1000至1500億元,如今友達僅通過280億元,便是過去飽嘗過度擴張、供需失衡的苦果後,方才領悟到投資得看見明確需求後才值得執行。

面板 產業
圖/友達董事長彭双浪分析全球產能快速擴張的時代已經過去。賴永祥攝

曾煜智也說明,新廠資本支出的規模較大,原因在於友達在后里中科規劃的第三廠是一個綠地工程(greenfield project),意味著友達必須從無到有,規劃、興建廠房,而不是接收、購買現成的不動產。

好處在於,友達規劃廠房內的產能種類時,有更大的彈性,意味著新廠有機會容納如Micro LED等新一代技術所需的設備。

大量、低成本,仍是面板競爭甩不開的格局?

無獨有偶,近期加碼面板工廠的企業,不只友達。

去年7月彩晶通過170億元的資本支出,用於興建南科廠區5.5代級新廠。「台日混血」的夏普,也加大投入,2月中,夏普社長戴正吳宣布增加持有在大阪投資的堺工廠(Sakai Display Product,SDP)股份。

曾經的面板龍頭三星,將在今年6月退出LCD產線,幾乎意味著韓國全面棄守LCD,但三星也有電視品牌,若面板無法自產,勢必得向供應鏈採購。看到新的需求,台廠、日廠紛紛加碼,一時間,為許久未有波瀾的面板廠帶來話題。

不過,有別於面板廠自己對未來信心爆棚,TrendForce光電暨顯示器研究處副總邱宇彬則提醒,友達與夏普雖然同時間擴張,但原因不同,難以論斷擴產就是競爭的主旋律。

邱宇彬分析,友達擁有淨資產,Micro LED仍未成氣候,若新廠定位在用資通訊產品與陸系對手較量,雖然合理,但多年不靠增產「秀肌肉」的台廠,若想揮別電視,進軍這個領域,市場上也已有惠科、華星等新秀崛起,這一仗將不會輕鬆。

至於夏普,邱宇彬則認為,業者具體併購的原因外人難以窺見,但過去喊出整合多年也不見起色,足以證明面板廠想賺錢,還是得回歸到大量、壓低成本的競爭格局,至今依舊如此,「廠商或許不想說,但產業就是這樣的現實,」邱宇彬說。

2022年,面板市場韓國退出,中、台分食,日廠也想分一杯羹,所有人都想到砸下資本,但正如彭双浪所言:「擴產,看的是紀律。面板業質變,已經回不去了。」

平面顯示器的上中下游可分為:
* 上游包含化學品材料、背光源、光罩、ITO 導電基板、塑膠框、稜鏡片、擴散膜、增亮膜、導光板、背光模組、及驅動 IC 等零組件的供應商。
* 中游則為液晶面板、顯示器模組組裝及相關生產製程與檢測設備的供應商。
* 下游為平面顯示器各類應用產品如筆記型電腦、液晶監視器與液晶電視等供應商。

在台灣,平面顯示器產業主要發展的顯示技術是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簡稱 TFT-LCD),薄型電晶體液晶顯示器為液晶顯示器的其中一種,被應用在電視、平面顯示器及投影機上。

目前平面顯示器的上游產業雖然在國際供應鏈上有舉足輕重的位置,但有許多上游材料如玻璃基板、ITO 靶材及偏光板的 PVA 膜等,目前還是需要仰賴日系廠商供應。

中游的廠商所需要進行的製程有三個,前段為 Array,中段為 Cell,後段為 Module Assembly,藉由這些製程得到理想的電極基板,生產出符合各種需求的顯示面板。中游要面對下游的產品需求,因此不斷地開發以及研發新技術、擴張產線,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是非常重要的。

將液晶面板根據大小分成大尺寸液晶面板(含10.4 吋以上)與中小尺寸面板(10.4 吋以下)。大尺寸面板的應用產品主要包含:筆記型電腦、液晶監視器與液晶電視等,目前在發展的產品有夏普大力推廣的 8K 電視,而台灣的面板雙雄也正在發展 Micro LED 技術;中小尺寸面板應用產品則為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及車載運用等等。

面板業低迷 這項應用成救市唯一亮點

面板 產業
車載面板成為各項面板應用當中唯一的亮點。圖/本報資料照片

在宅經濟退燒及通膨衝擊購買力之下,不論是液晶電視、還是筆電、智慧型手機,買氣全面走弱,面板產業的展望乏善可陳。只有汽車產業因為消費者走向戶外、以及電動車推波助瀾之下,需求逆勢成長,成為主要面板應用當中的唯一亮點。

面板廠陸續舉辦法說會,對於下半年都釋出保守的看法,因為通膨陰影之下,消費者可支配所得減少,電視、PC、手機等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疲軟,而且先前電子業因為塞港庫存升高,品牌紛紛下修訂單,下半年進入庫存調整期。樂觀一點的預期今年底將是這一波液晶循環的底部,悲觀一點的則是認為庫存調整會延續到明年第一季。面板廠也大踩剎車,第三季平均產能利用率下探5~7成。

但是車載面板成為各項面板應用當中唯一的亮點,友達看好汽車產業走出缺料陰霾,宣示會加大在車用市場的努力和投資,投資整合式觸控、異形切割和貼合的產能,也會和車廠客戶合作,往系統整合做出差異化的設計,期望車用成為未來幾年重要的成長動能之一。

群創也強調車用面板成長不只是面積擴大,從過去的7~8吋到20吋以上,車用面板因為智能化功能出現,必須整合進車用面板上,帶動商機成長。群創瞄準20吋以上車用一體化市場,車用系統整合平台相較於傳統型面板產品價格和利潤更好,磨刀霍霍要搶車載商機。


延伸閱讀

面板景氣 年底可望觸底

面板雙虎大分紅 給員工各30億元起跳

面板雙虎7月業績 同遭腰斬

相較股價在去年如日中天的面板產業,如今面板走勢可以說慘不忍睹,面板報價不斷下修,而代表著台灣面板產業的面板三雄:群創、友達、彩晶,股價紛紛腰斬。究竟面板產業鏈是由甚麼構成?台灣面板產業排名又是如何?面板產業發展在未來會何去何從?今天Dr. David就來和大家聊聊面板產業吧!

如果大家喜歡我的文章內容,可以點讚支持我和追蹤我的帳號,感謝各位🙏

注意:以下分享內容為Dr. David個人的觀察與資訊分享,並不能成為各位投資判斷的依據,也不會因此負責各位投資的損益,請大家獨立思考並為自己的投資負責!

先幫大家整理結論,如果想看更詳細的說明歡迎繼續閱讀文章內容!

小結

1. 台灣的主力面板三雄,主要負責產業鏈中的中游面板製造。

2. 台灣當前面板產業發展鎖定技術較為高階但尚未成熟的Micro LED市場,短期內難見成效。

3. 當前大環境處於經濟趨緩、通膨嚴重的階段,讓面板下游廠商的拉貨意願降低,進而對台灣主力的面板中游有所影響。

面板產業供應鏈與面板股票

面板產業鏈可以簡單的切分成上中下游,具體的分工為以下:

A. 上游:相關零組件與配件,EX 玻璃基板、背光模組、液晶材料等等

B. 中游:面板製造

C. 下游:終端運用,EX筆電、電視、手機平板、車載面板等等

而台灣面板產業著名的面板三雄:群創、友達、彩晶,都是位於面板產業鏈中游的位階,面板龍頭股則是群創。

台灣面板廠排名

在面板產業當中,面板的種類太多了無法一一的做分析,不過就以台灣主力生產出口的大尺寸面板來說,群創及友達兩間公司的出貨量紛紛佔據全世界排名的第二與第三,具體是佔可參考下圖:

面板股可以買嗎?

現階段來看,雖然在大尺寸面板的出貨排名的成績非常亮眼,但面板的種類畢竟不是只有大尺寸面板。以當前趨勢來說,應用層面來說當前主流為OLED技術的面板以及Mini LED技術面板,之後一段時間的產品大多都會優先使用這兩種技術。

然而,台灣面板產業當前發展重點並非是這兩種技術,而是鎖定的是比起這兩種技術更為進階的Micro LED。這個技術不是說不好,甚至這個技術代表著未來性,但現階段這種技術尚未成熟,目前面臨著許多待解決的問題像是大面積化、巨量轉移、良率等技術難題,因此台灣面板產業想靠Micro LED翻身估計短期內無法看到成效,而且在當前也比較沒有針對OLED和Mini LED去做布局的狀況下,未來能吃到的市場可能會越來越小~

而在大環境方面,過去在疫情的背景下宅經濟盛行,和IC產品息息相關的面板產業自然跟著受惠。然而當前疫情已經相對趨緩,宅經濟的話題性也相對消失,且當前環境處於經濟趨緩、通貨膨脹又十分嚴重的背景下,下游廠商其實拉貨意願非常低 (生產成本高、消費端需求又下降),因此面板報價不斷的在下修,因此看到面板三雄的股價如此疲弱也不意外了。

PS 4月具體價格變化可以參考以下新聞連結:

相關新聞閱讀連結:

1. 友達法說Q2營運吹逆風!外資看空面板後市 重申「賣出、減碼」評等
面板大廠友達(2409)昨(26)日法說會中釋出第2季營運保守看待,兩美系外資在最新出爐的報告中也保守看待友達後市,其中一美系外資重申「賣出」評等,目標價下看15元;另一家美系外資重申「減碼」評等,目標價下看14.5元。

出處:ETtoday財經雲

2. 〈友達法說〉通路庫存高 估Q2面板價量同降

面板大廠友達 (2409-TW) 今 (26) 日召開法說會,展望本季,董事長彭双浪說,受俄烏局勢、中國疫情、通膨等不確定因素影響,終端需求轉趨保守,且現階段通路庫存水準偏高,品牌客戶優先進行庫存調整,因此友達估,第二季整體面積出貨量將季減 1-3%,價格則季減約 6-9%,產能稼動率將依市場需求動態調整。

出處:鉅亨網

3. 外資看空面板成主流 友達群創目標價超低

友達(2409)公告第一季獲利,外資並不買帳,持續對面板產業前景憂心忡忡,摩根士丹利證券對雙虎啟動降評「劣於大盤」,友達、群創(3481)推測合理股價各僅14.5與12.2元,引動面板股下挫。

出處:Yahoo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