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二 因緣 法 的 真實 義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兼論唯識學的最早根據」。

在上一次的節目當中,我們已經把解脫道的修行原理說明完畢。今天我們接著要說明「十二因緣是假號法」。什麼叫作假號法呢?也就是說這十二因緣的內容,它都是假名言說,它沒有實質的內容;也就是說它沒有真實不壞的內容,這個在《長阿含經》的卷10裡面,有提到這些內容。《長阿含經》的卷10裡面,它大概的內容是這樣子的︰阿難尊者他是 佛的侍者,他聽完 佛有關十二因緣的開示以後,他回去了。當天晚上他就這樣子想:佛祂所開示的這個十二因緣法,這個內容聽起來蠻容易懂的,我這樣子一聽了以後,我就懂了,所謂的無明緣行、行緣識等等,這個道理很簡單。

所以他想了一個晚上,確認說他所認知的這個十二因緣法是很簡單了以後,第二天早上他就去跟 佛稟白。他說︰「世尊啊!您昨天所講的那個十二因緣法,我聽起來這很容易,這個並沒有什麼困難,並沒有什麼難懂的地方。」佛就馬上跟他講說︰「止!止!止!」就連說了好幾個止,就是說︰「阿難!你不要這樣講、你不要這樣子、你不要這樣講!這個十二因緣法,它是甚深極甚深的,不是你所想像的那麼簡單的內容而已。」

接著 佛就再作了詳細的開示,這個詳細的開示的內容,祂就這麼講的;祂說這十二因緣法裡面,它有法說,法說的道理就是說:「此起故彼起,此有故彼有。」也就是說:「有了這個東西以後,就有接著後面的東西會生起;這個東西起來了以後,它就會引生下一個東西會起來。」這是十二因緣它的法說。那它的義說,就是它詳細的內容是什麼呢?十二因緣的義說,它的詳細的內容就是「無明緣行,然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苦惱。」

那我們就來說明這個內容︰「無明」,第一個最前面的無明,因為有情眾生對於三界以及蘊處界本身是無常的,以及有情眾生他的六道的輪迴等等,這一些相關的所有佛法裡面的知見他不知道。有情眾生因為無明了以後,對於那些虛妄、無常的東西就會產生貪愛,所以因為無明產生了貪愛、產生了執著之後,就會有了身口意「行」,身行、口行、意行這三個就出現了。有了身行、口行、意行了以後,就會去造就身口意的業,有了上一世的身口意行的業果報,就會產生了這一世的熏習,那這第三個「識」祂是七轉識。也就是說,有了前面的第二個的身口意行了以後,就會有七轉識的熏習;七轉識的熏習了以後,就會有了下一世的「名」跟「色」的出生。

名跟色這兩大類,色主要指的就是色身,也就是說,實際上有物質的這個身體;除了這個有物質的身體,這物質身體上面還有這個意識覺知心、還有這些情緒等等這些,所以這個名就代表五蘊裡面的識、受、想、行。簡單地來講,名色就代表這個有情他已經出生了;有情出生了以後,他就會有「六入」──六種從外面所進來的這些資料;這六入簡單地來講,就是從最外面的六塵,透過有情眾生的六根,然後進到有情眾生的六識的了別。有了六識的了別,就是有了六種資訊進來之後,接著就會有第五個因緣法的「觸」,觸的意思就是接觸,跟這外面的境界接觸。跟外面的境界接觸了以後,就會有後面的「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等這些覺受。有了這些覺受了以後,心裡面會產生貪愛、會產生執著,所以對於這些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會產生「貪愛」。產生了貪愛了以後就會去「執取」,執取這些覺受,外面境界的這些覺受。有了覺受了以後,就會有下一世的三界「有」,造就下一世三界有的這個因。有了這個三界有的因了以後,就會產生下一世的投胎、出生;那投胎、出生了以後,接著就會有「老、病、死、憂、悲、苦惱」等等的。

所以,以上從無明乃至於到最後第十二個因緣法的老、病、死、憂、悲、苦惱,總括來講,我們可以說這十二因緣法,它是一個三界的輪迴的現象。前面的無明緣行、行緣識這三個,無明、行、識它是屬於上一世。上一世因為有了無明、身口意行,然後產生了七轉識的熏習,然後就會有第四個名色,以至於到第十個的三界有的因──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到這裡為止是這一世的。在這一世的時候就會產生名色,乃至於有六入等等,乃至於產生、造就了三界有的這個原因,最後面兩個生、老病死憂悲苦惱──這是下一世的,就會造就了下一世的老、病、死、憂、悲、苦惱等等的這一些。所以簡單地來講,這十二因緣法其實就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界輪轉,三界輪迴沒有辦法出離的現象。

在同樣一段的經文裡面,佛就接著開示︰【阿難!緣識有名色,此為何義?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長阿含經》卷10)因為阿難說這個道理很簡單,所以 佛就特別針對阿難說︰「阿難啊!緣於這個識有名色,這實際上是什麼意思呢?如果這個識祂不進到母胎去的話,會有名色嗎?」阿難接著就回答說︰「無」沒有這個名色。這裡「識」不入母胎,我們說明一下,剛剛有講過名色就包括色─這個色身─有情眾生這個色身,以及這個色身所產生的意識覺知心等等,既然名色已經包括了身體,以及這些意識覺知心,緣於這個識,這個識祂如果不入母胎就不會有名色。所以簡單地來講,識要進去母胎,所以才會有名色的產生,名色裡面包括了意識覺知心,所以這個識,祂不是意識覺知心的識。阿難回答說︰「不會的。識如果不入母胎就不會有名色。」接著佛就再問阿難︰「若識入胎然後不出來,識進去母胎然後就不再出來母胎了,會有名色來出生嗎?」阿難回答說︰「不會有的。識要跟著名色一起出生。」接著佛再問阿難︰「若識出胎,不住在母胎裡面的話,那這個母胎裡面的嬰孩會敗壞掉,這樣子的話,母胎裡面的名色能夠增長嗎?」阿難回答說︰「不會的。」接著 佛就總結說︰「如果沒有這個識的話,會有名色嗎?」阿難回答說︰「不會有的。有名色的存在,一定要有識的存在。」所以最後 佛作了一個結論︰「若是這個識,祂不住在名色裡面的話;這個識如果沒有住處的話,則會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嗎?」阿難說︰「不會有的。」也就是說從這個識,佛接著問阿難的這一個識──祂從入胎開始,以及在母胎裡面嬰兒整個生長的過程,都必須要有這個識;乃至這個識在嬰兒出生,出了母胎、出生了以後,這個識也要跟著這個嬰兒一起出生。這個嬰兒出生了以後,他有老、病、死、憂、悲、苦惱這些現象,這個識要不要跟著他呢?也需要!也就是說,在十二因緣法裡面,雖然現象界我們看到了「無明緣行、然後行緣識」,這是在過去世;接著在這一世的時候,「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乃至於緣有」,這是在這一世;乃至於「有緣生、老病死憂悲苦惱」,這在下一世;三界的輪轉都必須要有 佛最後問阿難的這一個識的存在,才能夠運作的。也就是說十二因緣法,一直在運作的這個過程裡面,它的底層、它的最下層,必須要有這一個識的運作,才能夠成就上面現象界所看到的這十二因緣法的運轉。所以在《長阿含經》裡面,佛已經這樣子開示了:十二因緣法前提必須要有這一個識能夠運作,才能夠說十二因緣法,它現象界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等等,乃至最後的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等等,以上這個是在《長阿含經》裡面所講的。

我們之前有講過四部《阿含經》它的結集,以及它的說法的先後順序。第一部是《雜阿含經》,《雜阿含經》裡面,它是一個總綱、它是一個總持,把解脫道所有修行的內容,全部統統在《雜阿含經》裡面,全部統統都把它作了一個總綱的、完整的提示;然後接著第二部才有《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增壹阿含經》,漸漸地愈來愈深細,然後愈來愈廣泛。所以既然《雜阿含經》是總綱,我們來看看《雜阿含經》的內容︰《雜阿含經》有一部叫作《央掘魔羅經》,《央掘魔羅經》這一部裡面,它裡面直接就提到了有情眾生都有如來藏。所以在初轉法輪解脫道裡面,佛在一開始總綱的時候,它已經函蓋了全部的佛法,包括如來藏在《雜阿含經》裡面就已經有講了,這個是實際上在《央掘魔羅經》裡面,就有講到如來藏--這個第八識心。接著我們來看看《雜阿含經》的卷12,它有講到因緣法,也就是說,更詳細地來講解這個因緣法,這時候講的因緣法,它就不是十二因緣,它是十因緣。我們前面講到十二因緣是假號法,在《雜阿含經》裡面所講的十因緣法,它是真實法、它是真實的。

這個內容 佛是這樣子開示的︰「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也就是說這一個識,它到了識以後,它就必須要還回來,不能夠超過這一個識,所以稱為「齊識而還,不能過彼」。佛接著講︰【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雜阿含經》卷12)也就是說在《雜阿含經》裡面,講總綱的時候,它講到這一個識,因緣法裡面這一個識,它一直往前推,推到識了以後,就不能夠超過識。也就是說這一個識,祂不是在十二因緣法裡面—假號法裡面—所講的那個七轉識,這一個識祂是第八識如來藏。所有的十因緣法裡面的,從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等等,乃至最後的老、病、死、憂、悲、苦惱,都是由這個第八識的如來藏所產生的;所以十因緣法是真實法,真實法是因為它一開始的這個識,是第八識如來藏。

那十二因緣法為什麼稱為假號法呢?因為它最前面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所以這時候,行緣識所緣的這一個識,祂是七轉識,七轉識祂是生滅的法,是可以被消滅的;所以因為祂這個識──祂是七轉識,所以整個十二因緣法,從無名緣行、行緣識,乃至最後的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它都是假號法。十因緣裡面,它是從識開始,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乃至於到最後緣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它這個地方一開始的這個識──祂是第八識如來藏,「齊識而還,不能過彼」,所以後面往前推,推到這個識了以後,它就不能夠超過這一個第八識如來藏,因此十因緣法它是真實法。我們可以說十二因緣法,它是現象界的假號法,它的底層有一個第八識如來藏,當作它的前提在底下實際上運作,所以從現象界來看十二因緣法的話,它是假號法;把這個底層實相界的如來藏合併到因緣法裡面來,就變成十因緣法。十因緣法裡面,如來藏已經包括在裡面,而且如來藏是最前面的主導的識,這一個識就是第八識如來藏,因此在《雜阿含經》裡面講「齊識而還,不能過彼」,不能夠超過祂。所以因緣法,它在初轉法輪裡面已經有講到了,現象界看起來是生滅法、是假號法,但是實相界來看,它已經預埋了後面二轉法輪、三轉法輪所要講的有情眾生的本心——第八識如來藏。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說明到這裡,非常謝謝大家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身心康泰,離苦得樂,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佛教
十 二 因緣 法 的 真實 義

基本教義

  • 四圣谛
  • 八正道
  • 十二因缘
  • 五蘊
  • 緣起
  • 空性
  • 因果
  • 戒律
    • 毗奈耶
    • 尸羅
    • 五戒
  • 禪那
  • 业处
  • 轮回
  • 波罗密
  • 涅槃
  • 真如
  • 佛性
  • 皈依
  • 三寶
  • 三法印
  • 佛教共識宣言

修行成就/果位

  • 菩萨
  • 辟支佛
  • 四向四果
    • 阿罗汉
    • 阿那含
    • 斯陀含
    • 須陀洹

人物

  • 释迦牟尼
  • 十大弟子
  • 迦多衍尼子
  • 馬鳴
  • 龍樹
  • 提婆
  • 无著
  • 世亲
  • 覺音
  • 鸠摩罗什
  • 慧遠
  • 菩提达摩
  • 智顗
  • 玄奘
  • 惠能
  • 蓮花生
  • 宗喀巴

宗派、國家和地區

  • 部派
  • 大乘
  • 金剛乘
  • 上座部
  • 三乘
    • 大乘
    • 中乘
    • 「小乘」
    • 一佛乘
  • 漢傳
  • 藏傳
    • 藏傳佛教史
  • 印度
  • 斯里蘭卡
  • 緬甸
  • 泰國
  • 中國大陸
  • 台灣
  • 日本
  • 新加坡
  • 马来西亚
  • 蒙古國
  • 歐美

歷史

  • 佛教历史
    • 佛教時間線
  • 集结
  • 原始佛教
  • 初期佛教
  • 根本分裂
  • 部派佛教
    • 大眾部
    • 上座部
  • 阿育王
  • 南傳佛教
  • 北傳佛教
  • 於印度衰落
    • 法難
  • 佛教現代主義
    • 人間佛教
    • 左翼佛教

經籍舉要

  • 大藏经
    • 巴利大藏經
    • 漢文大藏經
    • 藏文大藏经
  • 阿含經
    • 南传尼柯耶
  • 法句經
  • 大般若经
  • 心經
  • 金剛經
  • 法華經
  • 解深密經
  • 華嚴經
  • 維摩經
  • 涅槃經
  • 楞伽經
  • 大悲咒
  • 楞嚴經
  • 圆觉经
  • 藥師經
  • 地藏經
  • 阿彌陀經
  • 坛经
  • 瑜伽論
  • 大智度論
  • 俱舍論

聖地

  • 佛寺
    • 精舍
  • 八圣地
  • 四道場
  • 汉地寺院
  • 佛塔列表

相關主題

  • 艺术
  • 修学制度
  • 組織
  • 人物
  • 佛教模板
    • 佛教主題
    • 上座部佛教
    • 巴利聖典
  • 批評
  • 論諍
    • 大乘非佛說
    • 十方諸佛

佛教大綱
十 二 因緣 法 的 真實 義
佛教主題 佛教专题

 十二因緣 
無明
名色
六入
老死
 

十二因缘(梵文、巴利文:निदान Nidāna)也称十二缘起支十二有支(梵文:pratītya-samutpāda-aṅga,巴利文:paṭicca-samuppāda-aṅga),佛教重要的基礎理论之一,是釋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证得到的真理。此十二緣起支分別是:1.無明、2.行、3.識、4.名色、5.六入、6.觸、7.受、8.愛、9.取、10.有、11.生、12.老死。它們都是緣生法,都是無常的,它們之間是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緣起關聯。十二因緣因果相续而无间断,使人流转于生死轮回大海,而不能得以出离。佛陀、辟支佛、阿羅漢,都依「四聖諦」三轉十二行,覺悟十二因緣而了知生死輪迴真相,達到究竟解脫。

部派佛教闡述[编辑]

說一切有部迦多衍尼子《發智論》提出了“時分緣起”學說,《大毘婆沙論》將其詮釋為三世二重因果的“分位緣起”說,這就是最常見的“十二因緣”理論,在說一切有部內還有“剎那緣起”、“連縛緣起”和“遠續緣起”等說法[1]。

說一切有部[编辑]

《大毘婆沙論》將《發智論》所確立的時分緣起,按三世二重因果釋義為分位緣起,此十二因緣學說為《俱舍論》所繼承:

  1. 无明,过去世烦恼带来的惑,蒙蔽了真如本性,所以叫无明。
  2. 行,过去世身口意造作的一切善業或者不善业,其中包括身行、口行、心行。
  3. 識,其中包括六種: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2]。
  4. 名色,名即是心,指心只有名相而无形质;色指身体,指托胎后至第五个七日,身体各部分如手脚等都已形成。
  5. 六入,指在名色之后,各种感觉器官和思维功能都已产生,叫做六入,即六根。
  6. 触,出胎以后,至三四岁时,六根虽能接触六尘,但是未有苦或乐的想法,叫作触。
  7. 受,从五六岁至十二三岁时,六根能分别六尘中的好恶境界,但是沒能起贪淫之心,叫作受。
  8. 愛,從十四五歲至十八九歲時,貪求享樂等境界,但是未能廣遍追求,是名為愛。捨受的本性是寧靜的,而這也能成為愛的目標。
  9. 取,從二十歲後,貪欲變多,到處追求五塵境,叫作取。
  10. 有,因为追求诸境而引起善恶业,积集牵引,产生三有的结果,叫作有。
  11. 生,指因为现世的善恶之业,未來世还在六道四生中受生,叫作生。
  12. 老死,指在未来世受生之后,五蕴之身,成熟后又开始败坏,叫作老死。

其中涉及人類年齡的詮釋出自《俱舍論記》和《俱舍論疏》[3]。

南傳上座部[编辑]

南傳上座部佛教的經律源出於斯里蘭卡分別說部傳統,在覺音尊者《清淨道論》中有一種叫做「有輪」的時分緣起[4],採用了三世二重因果解說,但並不等同於《俱舍論》等詮釋的分位緣起。

下面簡述引自達摩難陀長老《佛教徒信仰的是什麼》,是對《巴利經藏》有關經文的直接解讀:

  1. 緣於「無明」[5](貪、嗔、癡等煩惱)而產生「行」[6][7](造作諸業)。
  2. 緣於「行」(造作諸業)而產生「識」[8](業識)。
  3. 緣於「識」(業識)而產生「名色」(物質與心理現象)。
  4. 緣於「名色」(物質與心理現象)而產生「六入處」(眼、耳、鼻、舌、身、意)。
  5. 緣於「六入處」(眼、耳、鼻、舌、身、意)而產生「觸」[9](外境接觸)。
  6. 緣於「觸」(外境接觸)而產生「受」[10](苦、樂的感受)。
  7. 緣於「受」(苦、樂的感受)而產生「愛」[11](對境生愛欲)。
  8. 緣於「愛」(對境生愛欲)而產生「取」[12](追求造作)。
  9. 緣於「取」(追求造作)而產生「有」(業因完成)。
  10. 緣於「有」(業因完成)而產生「生」[13](在受於身)。
  11. 緣於「生」(在受於身)而產生「老死」[14](未來身之老死)。

大乘佛教闡述[编辑]

大乘佛教龍樹《大智度論》解釋為:說十二因緣有三種,凡夫所見,二乘及未得無生忍法菩薩所觀,從得無生忍法乃至坐道場菩薩所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深觀第三種十二因緣,觀諸法實相,畢竟空,無所有無所得,亦不著是事故,於眾生中而生大悲。[15]

中觀學派[编辑]

龍樹《大智度論》記載:

十二因緣生法,種種法門能巧說,煩惱、業、事法,次第展轉相續生,是名十二因緣。是中無明、愛、取三事,名煩惱;行、有二事,名為業;餘七分,名為體事。是十二因緣,初二,過去世攝,後二,未來世攝,中八,現前世攝。是略說三事,煩惱、業、苦,是三事展轉更互為因緣:是煩惱業因緣,業苦因緣,苦苦因緣,苦煩惱因緣,煩惱業因緣,業苦因緣,苦苦因緣,是名展轉更互為因緣[16]。
  1. 過去世一切煩惱,是名無明。
  2. 從無明生業,能作世界果故,名為行。
  3. 從行生垢心,初身因,如犢子識母,自相識故,名為識。
  4. 是識共生,無色四陰,及是所住色,是名名色。
  5. 是名色中,生眼等六情,是名六入。
  6. 情、塵、識合,是名為觸。
  7. 從觸,生受。
  8. 受中心著,是名渴愛。
  9. 渴愛因緣求,是名取。
  10. 從取,後世因緣業,是名有。[17]
  11. 從有,還受後世五眾,是名生。
  12. 從生,五眾熟壞,是名老死。

老死生憂、悲、哭泣,種種愁惱,眾苦和合集。若一心觀諸法,實相清淨,則無明盡,無明盡故行盡,乃至眾苦和合集皆盡。

龍樹《中論》有類似記載[18],梵志青目釋其為「聲聞法入第一義道」,清辯論師釋其為「世諦緣起」。

瑜伽行唯識學派[编辑]

《瑜伽師地論》記載:

緣起義云何?謂:離有情義,……復、無常義,……復、暫住義,……復、依他義,……離作用義,……復、因果相續不斷義,……復、因果相似轉義,……復、自業所作義,是緣起義。問:為顯何義,建立緣起耶?答:為顯因緣所攝,染污清淨義故。緣起差別云何?謂:

  1. 於前際無知等,如經廣說。……如是略說,十九種無知。復、有七種無知。……復、有五種愚。……復次、無知,無見,無有現觀,黑闇,愚癡,及無明闇,如是六種,無明差別。……
  2. 身行云何?謂:身業,若欲界、若色界,在下名福、非福,在上名不動。語行云何?謂:語業,餘如前應知。意行云何?謂:意業,若在欲界,名福、非福,在上二界,唯名不動。
  3. 眼識云何?謂:於當來,依止眼根,了別色境識。所有福、非福、不動行,所熏發種子識,及彼種子所生果識。如眼識,如是乃至意識,應知亦爾。……
  4. 受蘊云何?謂:一切領納種類。想蘊云何?謂:一切了像種類。行蘊云何?謂:一切心所造作意業種類。識蘊云何?謂:一切了別種類。……四大種云何?謂:地、水、火、風界。……四大種所造色云何?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此亦二種,謂:識種子所攝受種子名色,及於彼所生果名色。
  5. 眼處云何?謂:眼識所依淨色,由此於色,已見、現見、當見。如眼處,如是乃至意處。……此亦二種,謂:名色種子所攝受種子六處,及彼所生果六處。……
  6. 眼觸云何?謂:三和所生,能取境界淨妙等義。如是餘觸,各隨別境,說相應知。此復二種,謂:六處種子所攝受種子觸,及彼所生果觸。……
  7. 樂受云何?謂:順樂諸根、境界,為緣所生,適悅受,受所攝。苦受云何?謂:順苦二,為緣所生,非適悅受,受所攝。不苦不樂受云何?謂:順不苦不樂二,為緣所生,非適悅、非不適悅受,受所攝。……此亦二種,謂:觸種子所攝受種子受,及彼所生果受。
  8. 欲愛云何?謂:欲界諸行,為緣所生,於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欲界苦果。色愛云何?謂:色界諸行,為緣所生,於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色界苦果。無色愛云何?謂:無色界諸行,為緣所生,於無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無色界苦果。
  9. 欲取云何?謂:於諸欲,所有欲貪。見取云何?謂:除薩迦耶見,於所餘見,所有欲貪。戒禁取云何?謂於邪願所起戒禁,所有欲貪。我語取云何?謂:於薩迦耶見,所有欲貪。……
  10. 欲有云何?謂:欲界前時有,業有、死有、中有、生有、及那落迦、傍生、餓鬼、人、天有,總說名欲有;此復由先所作諸行,煩惱攝受之所熏發。色有云何?謂:除那落迦、傍生、餓鬼、人有,所餘是色有應知。無色有云何?謂:復除中有,所餘是無色有應知。……
  11. 生云何?謂於胎、卵二生,初託生時。等生云何?謂:即於彼,身分圓滿,仍未出時。趣云何?謂:從彼出。起云何?謂:出已增長。出現云何?謂:於濕、化二生,身分頓起。蘊得云何?謂:即於彼諸生位中,五取蘊轉。界得云何?謂:即彼諸蘊,因緣所攝性。處得云何?謂:即彼諸蘊,餘緣所攝性。諸蘊生起云何?謂:即彼諸蘊,日日飲食之所資長。命根出現云何?謂:即彼諸蘊,餘壽力故,得相續住。……
  12. 衰云何?謂:依止劣故,令彼掉動。老云何?謂:髮色衰變。……此老略義者,謂:依止變壞,鬚髮變壞,充悅變壞,火力變壞,無病變壞,色相變壞,威儀變壞,無色諸根變壞,有色諸根變壞,時分已過,壽量將盡,略義應知。……終云何?謂:諸有情,離解支節而死。盡云何?謂:諸有情,由解支節而死。壞云何?謂:識離身。沒云何?謂:諸色根滅。捨壽云何?謂:氣將盡位。捨煖云何?謂:不動位,棄捨諸蘊。命根謝滅云何?謂:時死。死云何?謂:遇橫緣,非時而死。時運盡云何?謂:初死未久位,又死魔業,名時運盡。……如是名為緣起差別應知。

此說在詮釋《雜阿含經·二九八經》同時,介入了五種子(識、名色、六處、觸、受種子),唯識學派中曾流行以五種子為五緣起支的二世一重因果學說。

現代學術及教派闡述[编辑]

現代學術界和新興教派直接分析《阿含經》和《巴利經藏》等,也會有自己的見解。因各式說法眾多,其關注度與傳統說法不可比擬,下文不再詳細羅列。

水野弘元[编辑]

水野弘元在《原始佛教的特質》中稱:「由於原始經典本身,對十二緣起沒有一定的明確解說,且部派佛教以低俗的形式誤傳,所以今日不論是西洋學者之間,或東方佛教學者之間,對十二緣起沒有一定的解釋,而産生種種說法,甚至曾在學界中展開熱烈的論戰。」

原始佛教(中道僧團)[编辑]

隨佛尊者,2008年在其編著的《相應菩提道次第》及2014年公開發表的、《十二因緣之原說與奧義》中,根據漢譯《雜阿含經》、南傳《相應部》當中七事修多羅的古老共說,提出原始佛教教義,指出十二因緣是「以六處為分位」,不是部派所傳說的「以識為分位」,不同於《舍利弗阿毘曇論》、 《發智論》、《大毘婆沙論》 、《俱舍論》、《清淨道論》、與《大智度論》、 《瑜伽師地論》等論之定義。

参见[编辑]

  • 緣生
  • 緣起
  • 因緣

參考文獻[编辑]

  1. ^ 《大毗婆沙論》:「《品類足論》作如是言:『云何緣起法?謂一切有為法。』問:此(《發智論》)與彼論,所說何異?答:此說不了義,彼說是了義。……復次緣起有四種:一、剎那,二、連縛,三、分位,四、遠續;此說分位遠續,彼說剎那連縛。」
    眾賢《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又諸緣起,差別說四:一者、剎那,二者、遠續,三者、連縛,四者、分位。……
    • 彼前所說:『如貪俱起發業心中,具十二支。』依何而說?為依發業因等起心?為依剎那等起心說?若依發業因等起心,瞋癡相應為因等起,亦應具足有十二支,有瞋癡為轉,愛為隨轉故,不應但說貪俱起心。若依剎那等起心說,有愛為轉,何故不論?
      有作是言:依因等起,以此於業是決定故,非愛為轉,所發業中決定,還用愛為隨轉,瞋癡等心,亦容有故。
      今謂:此據剎那等起。即由此理,作如是言:無身語業見所斷起非因等起,心所發身語業,離剎那等起,而有未生故,若異此者,舉心起逆,爾時則應得無間罪。又因等起,時有遠故,非愛為轉,業決定生故,此於業亦非決定,由此定據剎那等起。剎那緣起,如是應知。
    • 遠續緣起,謂:前後際,有順後受及不定受業煩惱故,無始輪轉。如說:『有愛等本際不可知。』又應頌言:『我昔與汝等,涉生死長途,由不能如實,見四聖諦故。』
    • 連縛緣起,謂:同異類因果,無間相屬而起。如契經說:『無明為因,生於貪染;明為因故,無貪染生。』又契經說:『從善無間染無記生,或復翻此。』
    • 分位緣起,謂:三生中,十二五蘊,無間相續,顯法功能。謂如經說:『業為生因,愛為起因,如是等類,功能差別。』」
  2. ^ 《緣起經》:「云何為識,謂六識身,一者眼識,二者耳識,三者鼻識,四者舌識,五者身識、六者意識。是名為識。」
  3. ^ 普光《俱舍論記》:「已至三和至總名為觸者:出胎已去,三兩歲來。……已了三受至此位名受者:四歲五歲已去,十四十五已來。……貪妙資具至此位名愛者:十六十七已去。……為得種種至此位名取者:年漸長大,為得種種上妙境界,周遍馳求,不辭勞倦,然能未為後有起善、惡業。此中間位,所有五蘊,總名為取。此位取勝故,別標名。故《婆沙》二十三引《施設足論》云:『云何取?謂由三愛,四方追求,雖涉多危嶮,而不辭勞倦,然未為後有起善、惡業,是取位。』……愛、取別者:『初起名愛,相續熾盛,立以取名。』」
    法寶《俱舍論疏》:「已至三和至總名為觸:……出胎已後,隨性聰昧,至未了已前,名之為觸,不可定其年歲,即是《婆沙》云,觸火食毒位也,大分五歲六歲已上。……已了三受至此位名受:……大分即在十歲已還。……貪妙資具至此位名愛:……此位初能愛於資財,及婬境故。……為得種種至此位名取:……准《婆沙》云:『五支(無明、識、愛、取、生)時,心、心所法染污,餘是染、不染者。』故知起染時,名為取支,餘位非也,愛亦如是,初能馳求資財,及婬境故,名為取。」
  4. ^ 葉均譯覺音《清淨道論·十二緣起的雜論》:「(2)(三世兩重因果)①(二種有輪的三時)如是已知,則應更知:有輪的根本是無明與渴愛,過去等是它的三時,依照十二支中的自性,分為二、八、二的諸支。……在聖典中,從它們的自性說:無明與行二支為過去時,以有為最後的識等八支為現在時,生及老死二支為未來時。」
  5. ^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12章2):“諸比庫!無知於苦,無知於苦集,無知於苦滅,無知於趣苦滅之道,諸比庫!以此謂之無明。”
  6. ^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12章2):“此等有三行:身行、口行、心行是。諸比庫!以此謂之行。”
  7. ^ 注意:此处的“行”与五蘊的“行蘊”是有區別的:“行蘊”除了此處的“行”,還包括了與果報心、唯作心、道心、果心相應的思。
  8. ^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12章2):“此等有六識身: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諸比庫!以此謂之識。”
  9. ^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12章2):“諸比庫!何為觸?諸比庫!有六觸身: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是,諸比庫!以此謂之觸。”
  10. ^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12章2):“諸比庫!何為受?諸比庫!此等有六受身:眼觸所生之受,耳觸所生之受,鼻觸所生之受,舌觸所生之受,身觸所生之受,意觸所生之受是,諸比庫!以此謂之受。”
  11. ^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12章2):“諸比庫!何為愛?諸比庫!此等有六愛身: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諸比庫!以此謂之愛。”
  12. ^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12章2):“諸比庫!何為取?諸比庫!此等有四取: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諸比庫!以此謂之取。”
  13. ^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12章2):“諸比庫!何為生?於各種眾生之類,各種眾生之出生、出產、降生、誕生、諸蘊之顯現,諸處之獲得,諸比庫!以此謂之生。”
  14. ^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12章2):“諸比庫!何為老死?於各種眾生之類,各種眾生之老衰、衰耄、朽敗、白發、皺皮、壽命之頹敗、諸根之耄熟,以此謂之老。於各種眾生之部類,各種眾生之歿、滅、破壞、死、破滅、諸蘊之破壞,遺骸之放棄,此謂之死。如是此老與死,諸比庫!以此謂之老死。”
  15. ^ 龍樹《大智度論》:「【經】舍利弗!色空中無有色,受、想、行、識空中無有識。舍利弗!色空故,無惱壞相,受空故,無受相,想空故,無知相,行空故,無作相,識空故,無覺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異空,非空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如是。舍利弗!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空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亦無智,亦無得。無須陀洹,無須陀洹果,無斯陀含,無斯陀含果,無阿那含,無阿那含果,無阿羅漢,無阿羅漢果,無辟支佛,無辟支佛道,無佛,亦無佛道。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習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問曰:若無無明,亦無諸行等。云何說十二因緣?答曰:說十二因緣有三種,
    • 一者,凡夫肉眼所見,顛倒著我,心起諸煩惱業,往來生死中。
    • 二者,賢聖以法眼,分別諸法,老病死心厭,欲出世間,求老死因緣由生故,是生由諸煩惱業因緣,何以故?無煩惱人則不生,是故,知煩惱為生因,煩惱因緣是無明,無明故,應捨而取,應取而捨。何者應捨?老病諸苦因緣煩惱應捨,以少顛倒樂因緣故而取。持戒、禪定、智慧,諸善根本,是涅槃樂因緣,是事應取而捨。是中無有知者、見者、作者,何以故?是法無定相,但從虛誑因緣相續生,行者知是虛誑不實,則不生戲論,是但滅苦故,入於涅槃,不究盡求諸苦相。
    • 三者,諸菩薩摩訶薩,大智人利根故,但求究盡十二因緣根本相,不以憂怖自沒,求時不得定相,老法畢竟空,但從虛誑假名有。……如是等種種因緣,求老法不可得,不可得故,無相如虛空不可盡,如老乃至無明,亦如是,破無明如上說。菩薩觀諸法實相,畢竟空,無所有,無所得,亦不著是事故,於眾生中而生大悲。眾生愚癡故,於不實顛倒虛妄法中,受諸苦惱,初十二因緣,但是凡夫人故,於是中不求是非。第二十二因緣,二乘人及未得無生忍法菩薩所觀。第三十二因緣,從得無生忍法乃至坐道場菩薩所觀,是故說,無明虛空不可盡,乃至憂悲苦惱虛空不可盡故,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如是深觀因緣法。」
  16. ^ 《大毘婆沙論》:「此十二支緣起法,即煩惱、業、苦展轉為緣,謂:煩惱生業,業生苦,苦生苦,苦生煩惱,煩惱生煩惱,煩惱生業,業生苦,苦生苦。煩惱生業者,謂無明緣行。業生苦者,謂行緣識。苦生苦者,謂識緣名色,乃至觸緣受。苦生煩惱者,謂受緣愛。煩惱生煩惱者,謂愛緣取。煩惱生業者,謂取緣有。業生苦者,謂有緣生。苦生苦者,謂生緣老死。」
  17. ^ 智顗《法界次第初門》:「十有:從取,則後世業因成,是名為有。」
  18. ^ 龍樹《中論》:「
    眾生癡所覆,為後起三行,以起是行故,隨行墮六趣。
    以諸行因緣,識受六道身,以有識著故,增長於名色。
    名色增長故,因而生六入,情塵識和合,而生於六觸。
    因於六觸故,即生於三受,以因三受故,而生於渴愛。
    因愛有四取,因取故有有,若取者不取,則解脫無有。
    從有而有生,從生有老死,從老死故有,憂悲諸苦惱。
    如是等諸事,皆從生而有,但以是因緣,而集大苦陰。
    是謂為生死,諸行之根本,無明者所造,智者所不為。
    以是事滅故,是事則不生,但是苦陰聚,如是而正滅。」

十 二 因緣 法 的 真實 義
佛教主题

佛學大綱

  • 三宝
      • 諸佛
  • 四圣谛
  • 八正道
  • 十二因缘
  • 五蘊
  • 十八界
  • 涅槃
  • 緣起
  • 三學
  • 波罗蜜
  • 三法印
  • 空性
  • 真如
  • 中道

釋迦牟尼佛

  • 佛陀
  • 如来
  • 佛誕
  • 四門遊觀
  •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 足印
  • 神迹
  • 家庭
    • 净饭王(父亲)
    • 摩耶夫人 (母亲)
    • 摩訶波闍波提(姨母,庶母)
    • 耶输陀罗 (妻子)
    • 罗睺罗 (儿子)
    • 阿难 (堂弟)
    • 提婆達多 (堂弟)

佛陀弟子

  • 十大弟子
    • 大迦葉
    • 目犍連
    • 富樓那
    • 須菩提
    • 舍利弗
    • 羅睺羅
    • 阿難陀
    • 優婆離
    • 阿那律
    • 迦旃延
  • 五比丘
    • 憍陳如
    • 跋提
    • 跋波
    • 阿說示
    • 摩訶男
  • 周利槃特
  • 央掘魔羅
  • 迦旃延
  • 佛教人物列表

术语

  • 三相
    • 无常
    • 無我
  • 緣起
  • 因果论
  • 結生
  • 轮回
  • 烦恼
  • 无明
  • 贪爱
  • 五蓋
  • 無上正等正覺
  • 般涅槃
  • 真如
  • 二諦
  • 空性
  • 菩提心
  • 菩萨
  • 佛性
  • 心相續
  • 大圆满

倫理和世界觀

  • 佛教伦理
  • 在家眾/居士
    • 優婆塞
    • 優婆夷
  • 维摩经
    • 維摩詰菩薩
  • 善生經
  • 居士戒
    • 五戒
    • 八戒
    • 十善業戒
  • 菩薩戒
  • 佛教因果論
    • 業與業力
    • 六因五果
  • 無我
  • 無常
  • 菩薩道
    • 慈悲
    • 佈施
  • 轮回
    • 轉世
  • 亡人落道
  • 金瓶掣籤
    • 活佛
    • 转世灵童
  • 法界
  • 世間
  • 出世間
  • 大千世界
    • 娑婆世界
    • 须弥山
    • 四大部洲
  • 十法界
  • 三界
  • 欲界
    • 欲界天
  • 五道/六道
    • 天道
    • 人道
    • 阿修罗道
    • 餓鬼道
    • 畜生道
    • 地獄道
  • 功德
  • 佛性
  • 忏悔
  • 供养
  • 佛教神話
  • 佛教與暴力
  • 佛教與墮胎
  • 佛教與自盡
  • 斋食
  • 放生
  • 佛教環保運動
  • 佛教中的女性
    • 八敬法
    • 善女子佛教女眾國際協會
  • 佛教与身体
  • 佛教和性
    • 同性戀與佛教
  • 佛教經濟學
  • 佛教哲学
    • 佛教和西方哲学
  • 佛教和心理学
  • 佛教和科学
  • 佛教聖地
    • 佛教聖地

修行制度

  • 比丘
  • 比丘尼
  • 沙彌
  • 沙彌尼
  • 出家人
  • 阿姜
  • 西亞多
  • 三藏法师
  • 禪師
  • 老师
  • 喇嘛
  • 仁波切
  • 格西
  • 祖古(活佛)
  • 菩萨
  • 在家眾/ 居士
    • 優婆塞
    • 優婆夷
  • 声闻
    • 十大弟子

修行法门

  • 四護衛禪
  • 四梵住
  • 三學
  • 三十七菩提分法
    • 四念住
    • 四正勤
    • 四神足
    • 五力
    • 七覺支
    • 八正道
  • 波罗蜜
    • 佈施
    • 持戒
    • 忍辱
    • 精进
    • 禪定
    • 般若
  • 皈依
  • 四依四不依
  • 献身
  • 法會
    • 祭品
    • 跪拜
    • 梵唄
  • 持戒
    • 五戒
    • 菩薩戒
    • 波羅提木叉
  • 功德
  • 护卫经
  • 佈施
  • 出離
  • 五学力
  • 禅修
  • 諦 (印度哲學)
    • 諦 (佛教)
  • 禪定
    • 曼特罗
    • 四十业处
    • 随念
    • 安那般那念
    • 奢摩他
    • 内观
    • 默照禪
    • 禪坐
    • 公案
    • 曼荼羅
    • 自他交換法
    • 怛特羅密教
    • 伏藏師
    • 伏藏
  • 念佛
  • 淨土法門
  • 忏悔
  • 苦行
    • 頭陀

證量

  • 佛陀
  • 辟支佛
  • 菩萨位
  • 四向四果
    • 須陀洹
    • 斯陀含
    • 阿那含
    • 阿罗汉
  • 涅槃/般涅槃
  • 悉地
  • 九次第定
  • 神通
  • 三明六通
  • 果位
  • 即生成佛
  • 肉身菩薩

經典

  • 三藏
    • 经藏
    • 律藏
    • 論藏
  • 佛經總集
    • 巴利文大藏經
    • 大正藏
    • 乾隆大藏經
    • 藏文大藏经
  • 原始佛教
    • 阿含經/巴利經藏
    • 法句經
    • 本生經
    • 四分律/五分律/巴利律藏
    • 阿毘達磨
  • 大乘佛教
    • 華嚴經
    • 維摩經
    • 大般若经
    • 金剛經
    • 心經
    • 六祖坛经
    • 妙法莲华经
    • 淨土三經
    • 梵網經
  • 金剛乘佛教
    • 大日經
    • 金光明經
  • 九分教
  • 十二分教
  • 判教
    • 天台宗判教

流派與系統

  • 三乘
    • 聲聞乘
    • 緣覺乘
    • 菩薩道
      • 南传菩萨道
  • 一佛乘
  •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
  • 上座部佛教
  • 北傳佛教
    • 漢傳大乘佛教十宗
      • 漢傳密宗
        • 唐密
        • 东密
        • 台密
      • 禅宗
      • 淨土宗
      • 律宗
      • 天台宗
      • 唯識宗
    • 藏傳金刚乘佛教
      • 宁玛派
      • 噶舉派
  • 佛教组织

歷史

  • 初期佛教
  • 部派佛教
  • 上座部佛教
  • 大乘佛教
  • 金剛乘佛教
  • 結集
    • 第一次結集
    • 第二次结集
    • 第三次结集
    • 第四次结集
  • 十事非法
  • 根本分裂
  • 法難
  • 三武一宗滅佛
  • 大乘非佛說論諍
  • 上座部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基本共识
  • 三期法运

地区/国别

  • 南亞佛教
    • 印度佛教
    • 阿富汗佛教
    • 孟加拉國佛教
    • 尼泊尔佛教
    • 巴基斯坦佛教
    • 斯里兰卡佛教
  • 东南亚佛教
    • 泰國佛教
    • 緬甸佛教
    • 柬埔寨佛教
    • 寮國佛教
    • 越南佛教中、南部
    • 印尼佛教
    • 马来西亚佛教
    • 新加坡佛教
    • 菲律宾佛教
    • 文莱佛教
    • 马尔代夫佛教
  • 東亞佛教
    • 中国佛教
    • 日本佛教
    • 朝鲜佛教
    • 台灣佛教
    • 越南佛教北部
    • 藏地佛教
      • 藏地佛教史
    • 不丹佛教
    • 蒙古佛教
    • 內蒙古佛教
    • 俄罗斯佛教西、南部
  • 中亞佛教
    • 烏茲別克斯坦佛教
  • 中东佛教
    • 伊朗佛教
  • 西方佛教
    • 美国佛教
    • 英国佛教
    • 法国佛教
    • 比利时佛教
    • 澳大利亚佛教
    • 阿根廷佛教
    • 巴西佛教
    • 委内瑞拉佛教

藝術

  • 佛教藝術
  • 符号
  • 佛教建築
    • 寺院
    • 日本佛教建築
    • 藏地佛教建築
  • 佛教音樂
    • 梵唄
  • 法器
  • 佛像
  • 中国佛教雕塑
  • 佛足石
  • 佛教題材作品
  • 佛教電影節

  • 十 二 因緣 法 的 真實 義
  • 提纲
  • 分类
  • 詞表
  • 十 二 因緣 法 的 真實 義
  • 索引
  • 共享
  • 语录
  • 十 二 因緣 法 的 真實 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