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 病人

家屬以照顧病人為重,常常忽略自己的需要。如:心情難過不能在病人面前哭泣;偶而有快樂、輕鬆心情,也不能表現深怕病人誤會;眼見病人受病痛折磨得很痛苦時,希望他不要再受罪趕快解脫,內心又有罪惡感;身體已經很疲累了,還告訴自己不能休息…。家屬所扮演的角色有時身兼數職,如:照顧者、經濟提供者、醫療決策者或父代母職(母代父職)等多重角色,其身心壓力非常大。臨床上常見的情緒會有:憤怒、難過、悲傷、自責、無助、無奈、孤立無援、恐懼、焦慮、麻木…。行為則會表現出:焦躁、精神恍惚、失眠、胃痛、食慾不振、遷怒、指責、挑剔、過度保護或忽視病人、想死念頭(隨病人一起去)…等。當這些情形發生時,表示家屬的壓力已經面臨崩潰邊緣,而病人的照護品質也會受影響。如何處理壓力源提高抗壓性,陪伴病人度過生命幽谷是家屬需慎重以對。

作者/張勝南

什麼是真正關心的家屬?從字面上就可以理解,這類型的家屬打從心裡就關心自己的親人,無論花費多大的人力、物力、心力、財力,也要讓自己的親人得到最好的醫療。

 

他們在照顧上是屬於「最為積極」的家屬。在醫院裡,我們遇到的家屬大多數都是屬於這類型。
 

照顧 病人

(圖片來源:photo AC)

 

醫護同仁要怎麼辨別這類型的家屬?這類型的家屬在遇到醫師或護理師時,最常掛在嘴上的話是,
「醫師,拜託(然後深深的一鞠躬)有沒有更好的藥?原廠的、進口的?最好的藥都用。」
「健保不給付的器材,我可以負擔,沒有問題。」
「有自費的營養針嗎?需要多補一些自費的藥物嗎?有沒有什麼補品是我可以買的?」
或「自費同意書在哪裡?我馬上簽一簽!」

 

除此之外,當我向他們解釋家人的病情時,他們的眼神會自然流露出焦急的心情。他們出自內心的真誠與關懷,即使是陌生人,都可以強烈感受到,更何況是每天需要面對無數家屬的醫護人員。

 

所以對於這些家屬,不用他們多說什麼,醫護人員自然就會想要對他們的家人多做些什麼,即使醫護人員少睡一點,晚下班一點也沒有關係。

 

醫師也會私下幫病患多安排檢查,給最好的藥,雖然到最後健保的申覆與核刪會變多,醫師的薪水也會被罰扣,但抱著幫助別人的心態,大部分的醫護同仁還是會主動幫忙。

 

雖然這類型的家屬是屬於最好溝通,而且也是配合度最高的家屬。理論上,也是問題最少的家屬,

 

但真的是這樣嗎?

 

• 過度自責與深深的罪惡感
 

照顧 病人

(圖片來源:pexels)


這類型的家屬還是會有很多問題,但都不自知。大部分的問題是在於「過於關心」,而且很容易把事情都往自己身上背、責任往自己身上扛。

 

例如,這類型的家屬有時會把親人的疾病都怪罪到自己身上,認為今天爸媽身體不好,都是因為自己疏於照顧、照顧不好,或者是自己沒有提早警覺,沒有早點帶爸媽來醫院看病,才會變得這麼嚴重。

 

簡單來說,這類型的家屬大部分是屬於因果論的信仰者。
 

他們認為親人生病,一定是某個環節出了問題,所以他們會有深深的罪惡感(Guilty Feeling),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好,甚至會過度自責,特別是在親人病情急遽惡化,或獲知親人罹患腫瘤的消息時最為常見,但是這種罪惡感完完全全沒有必要,而且對於病人的治療沒有任何幫助。

 

我曾經看過糖尿病的病人罹患酮酸中毒(Ketoacidosis)而被送入加護病房治療。在向家屬解釋病情時,我提到病人有脫水的情況,所以我給病人輸液治療,但是家屬卻會錯意,一直很內疚是她沒有注意到病人胃口不好,水喝得比較少,才會讓她爸爸住院。

 

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病人是因為感冒導致酮酸中毒,因為感染的緣故,所以胃口不好,再加上病人生病的時候,腦袋昏昏沉沉,自然就會減少水分的攝取,與她有沒有鼓勵病人多喝水是兩件事,但是病人的女兒卻為此自責不已。

 

•   醫師女兒自責不已
 

照顧 病人

(圖片來源:photo AC)


這種情況不只在一般人身上會見到,在醫護同業的身上也會看到。

 

我朋友提到她爸爸前一陣子來她家裡住,他們一起坐在客廳看電視,看得很開心,當她起身去廚房拿水果時,從側面發現她爸爸的脖子腫腫的。

 

身為醫師的她,直覺上就感到怪怪的。她趕緊摸摸看,一摸不得了,不只頸部的淋巴結腫大,連腋下的淋巴結也異常的腫大。

 

她慌了!吞吞吐吐的問她爸爸,這些腫塊有多久了。答案是她不想聽到的六個月,於是她趕緊幫爸爸安排住院、抽血、做切片、照片子,整套檢查做下來,最後印證了她心中的不祥之兆,她爸爸罹患的是肺癌,而且已經是末期,又轉移到骨頭了,沒有辦法開刀,只能接受化學治療。

 
 

她為此傷心了好一陣子,她一直責怪自己沒有多陪爸爸。她自己是醫師,每天治療別人的家人,但卻沒有早點發現自己的爸爸也出了問題。

 

其實,有很多疾病的發生是老天爺決定的。當我們知道的越多,越感到有更多不足的地方,有許多的未知與醫療瓶頸需要去突破。

 

很多事情的產生並不是單單靠外力的介入就可以轉圜,所以當事情發生時,不是一味的把問題歸咎在自己,或者是照顧親人的家屬身上,這樣對「照顧者」或「被照顧者」兩方都是沉重的負擔,也對病情沒有絲毫的幫助。

 

對於上述酮酸中毒的家屬來說,如果下次她的父親還有同樣的遭遇,她會經由之前的經歷,知道當她父親食欲不好、想睡覺、不想喝水,那就是出了問題,會早點帶她的父親來醫院就診,不會再讓她的父親重複經歷加護病房的煎熬。

 

但如果沒有之前發生的那件事,老實說,她父親的糖尿病與感冒都不是她造成,所以把父親罹病的責任都往自己身上扛是沒有必要的。

更多《照顧父母》的問題與解決方法>>
◆ 
老人家喜歡屯積各種藥品、胡亂服藥,要如何說服他們去醫院就診?

◆ 
如何處理「疾病的壓力」?醫師傳授兩方式,讓家人一起面對

◆ 

跌倒卻併發心臟衰竭?讓人一病不起的骨質疏鬆 

◆ 

「有病治病,沒病強身」父母對於健康食品來者不拒,該怎麼辦?

 

照顧 病人

本文經【寶瓶文化】同意後轉載,更多本書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更多

 
文/劉婷婷(日本東京大學醫學博士)
 

長期照顧病人的生理性疲累、看不到未來所造成的精神性疲勞、與其他家人間立場差異及誤解導致的不愉快……日復一日地累積,你是否逐漸地感覺全身乏力?不再容易開心?曾經喜歡的事物也激不起你的興趣?遇到應該愉快的事情卻覺得心情還是悶悶的?或是常常焦慮,甚至睡得不好等等的身心變化。

小心!你可能已經加入「侍病憂鬱症」預備軍。
 

▍長照新隱憂:「侍病憂鬱」
 
一樣是把屎把尿、煮食餵飯、攙行扶走、隨侍在側,卻不像養兒育女有個可預見逐漸輕鬆且有正向回報的時間性。照顧病人,彷彿是孤獨行走在茫茫沒有盡頭的荒原。

  「侍病憂鬱」或稱為「照顧者憂鬱症」,指的就是照顧病人所累積種種長期複雜的侍病疲勞造成身心失衡所引發的憂鬱症。

照顧 病人

(圖片來源:pixta)

 
根據調查,有1/4的居家
照護者可能有侍病憂鬱,機率為一般人罹患憂鬱症的四倍。
 

▍如何避免「侍病憂鬱」的發生?
 

1. 讓家人都真正理解照顧病人的辛苦
 
首先要真正理解「照顧病人的辛苦」,照護不只是陪伴,它是一份需要專業訓練的工作,照顧者與身邊的支持者都需要有這層認識。侍病憂鬱發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照顧者感受到的巨大的孤獨感以及責任感所造成的壓力。讓所有家人都體驗、理解照顧的日常情境,找到合理而適合的分勞分憂方法,是避免憂鬱發生的首要原則。
 

2. 認知沒有所謂「完美的照顧」
 
其次,時常鼓勵自己,「我已經盡力做到最好了」。容易發生侍病憂鬱的人通常有些共通性,譬如責任感強烈、容易自責、完美主義傾向、凡事都自己解決,不太與身旁的人商量,或者是獨生子女,沒有親近的人可以討論,只能自己一肩挑起大小事務。

  這類照顧者通常很難於自覺「我已經盡力了」、「我已經做得很好了」;反而是認為自己做得這裡不夠、那裡不對,把自己越逼越緊。

3. 把照顧好自己列為首要任務
 
面對「其實我的壓力很大」的事實,進而尋求紓解壓力的方法,例如請其他人分擔照顧責任,即使只是週休一日或半日,都是很重要的換氣時間。離開照顧的情境,與朋友聚會,八卦打屁兼訴苦,做些愉快又愛自己的事,都能讓身心重新充電。
 

▍維持照顧者的情緒健康-睡眠、飲食都重要
 
如何維持照顧者的情緒健康,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夠「睡得好,吃得下」。

  累積的侍病疲勞不僅會造成身體免疫力低下,誘發疾病,對於精神心靈的影響更是巨大。如果發現自己睡不好或一直很想睡、情緒起伏不定、全身無力、不安甚至腦子持續出現負面的想法,千萬不要輕忽,這極有可能就是「侍病憂鬱症」。

  憂鬱主要與大腦內血清素的傳導障礙有關,提高血清素的濃度與利用效率是目前預防與治療憂鬱最主要的方法。在尋求藥物支持之前,透過飲食生活方式的調整,提高血清素,就大有機會能夠重拾開朗的活力。

▍「精神益生菌」有效提升腦中快樂荷爾蒙
 
色胺酸是血清素的原料,所以可多補充富含色胺酸的食物,如香蕉、黃豆等。到了傍晚,血清素轉變為褪黑激素,幫助睡眠。補充魚油以及鈣鎂等營養素,則可以平穩神經與情緒。

照顧 病人

(圖片來源:photoAC)
 

陽明大學蔡英傑教授研究團隊證實了「精神益生菌」的功能,這株全球獨步的益生菌,不僅能夠改善腸道菌相,穩定容易緊張敏感的腸胃,更能驅使腸道細胞以及大腦製造出更多的血清素與多巴胺。血清素與多巴胺是幫助我們能夠情緒安定,思考正面的神經傳導物質,也被稱為快樂賀爾蒙。

「精神益生菌」透過腸道,提昇大腦的血清素與多巴胺,可以令人精神放鬆,減少憂鬱或焦慮情緒,同時也能間接提高睡眠賀爾蒙之褪黑激素,幫助入睡,因此這株特別的益生菌又被稱為「快樂益生菌」。

  此外,具節奏性的運動也被證實對於血清素提昇有幫助。芳香療法的真正薰衣草或是甜橙等精油,經由呼吸傳到嗅覺神經系統,也能夠調節血清素,促進放鬆並安穩情緒,夜間使用也有助睡意。

  透過正確的營養素補給、精神益生菌的使用、適度運動以及芳療的身心舒展,這些簡單的方法都可以提供長期照顧者,甚至病者,從內到外,卸下壓力緊繃的狀態,遠離憂鬱。

 

照顧 病人

(圖片來源:photoAC)
 

若你對本篇文章議題或商品有興趣,歡迎留下您的聯絡資料,會再請專人聯繫您,日後如有相關活動與商品優惠資訊,會優先通知您唷→https://bit.ly/2PVesMI

繼續閱讀:
 
1. 【照顧者資訊】紓解壓力,家庭照顧者不孤單-全臺支持服務據點
 
2. 心理師也這樣做!給照顧者的舒壓七招-諮商心理師 艾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