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叮 隔 天 紅腫

:::

現在位置: 首頁 > 常見問答 > 如被蜜蜂螫刺,身體局部紅腫、熱痛,是否要就醫?

蜜蜂叮 隔 天 紅腫

常見問答

   
蜜蜂叮 隔 天 紅腫

蜜蜂叮 隔 天 紅腫

蜜蜂叮 隔 天 紅腫

常見問答

蜜蜂叮 隔 天 紅腫

關鍵字查詢

如被蜜蜂螫刺,身體局部紅腫、熱痛,是否要就醫?


 
蜜蜂叮 隔 天 紅腫
蜜蜂叮 隔 天 紅腫
蜜蜂叮 隔 天 紅腫

如被蜜蜂螫刺,身體局部紅腫、熱痛,是否要就醫?

蜜蜂叮 隔 天 紅腫
蜂螫後人體的反應因人而異,也因螫刺部位、接收的蜂毒量、個人的敏感性等而有明顯的差異,正常情形下,大多數人屬局部反應,皮膚上會局部腫脹,持續腫脹數小 時,腫脹部位發紅、發癢,可能延續2-3天,隨後紅腫消退。如被蜂螫刺後20-30分鐘內,身上紅腫迅速擴大,或伴有氣喘、反胃、嘔吐等現象,則要儘速就 醫診治,如為虎頭蜂螫傷,因毒性較強,要特別注意过敏性反應。

  發布日期:98-08-12

蜜蜂叮 隔 天 紅腫
蜜蜂叮 隔 天 紅腫

:

今天來點輕鬆一點的主題~

最近在臨床上遇到許多被蜜蜂螫傷而來看醫生的人,所以『仁者藥山』 Mt. Benevolent 團隊想要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如果被蜜蜂叮到要怎麼辦?

● 哎呦,我被蜜蜂叮到了

「醫生醫生,我被蜜蜂叮到了怎麼辦?」「我會不會死掉啊?」「趕快救救我~」這是大家被蜜蜂叮到的時候最常出現的反應。不過呢,其實身為醫生,最擔心的主要有兩件大事情和一件小事情!

● 被蜜蜂叮該怎麼辦?

首先,千萬不要慌張,心情保持平靜,遠離蜂巢或蜜蜂的地盤,不要太過激動地揮舞,此時蜜蜂可能會誤認你對他有害,增加攻擊性。如果覺得身體有任何不適的話就儘快就醫。

● 醫生害怕的兩件大事情與一件小事情

第一件大事情:對蜂毒過敏。

為什麼醫師會這麼擔心這件事呢?因為這件事有可能會造成立即的生命危險。被蜜蜂螫的患者大概有0.5~3%的人會出現系統性過敏反應,而大部分的患者也不清楚自己有沒有對於蜂毒過敏,當中又有大約一半的人在下次被叮的時候還會出現過敏反應。

臨床上最常見的表現,可以分成皮膚症狀(尋麻疹、全身癢)、呼吸道症狀(咽喉水腫、氣管收縮→變化可以很快,可能會有立即生命危險)、血管症狀(血管舒張、低血壓、休克→變化可以很快,也可能會有立即生命危險)。

如果出現上述呼吸道或是血管症狀,治療方式是要肌肉注射epinephrine(腎上腺素),但一般人手上不會隨時備有這類的藥品,所以此時最好的方式是就近找醫院儘速就醫。

第二件大事情:傷口感染。

一般來說,被蜜蜂叮到的數分鐘到數小時,傷口一定會痛會腫會紅,甚至會癢,這是正常的身體反應,切記不要一直用手去搔抓。如果傷口裡頭還留有蜂針,可以將之取出。

大部分的人會在接下來來慢慢消腫,不舒服感也會逐漸改善。但是有少部分的人會出現比較嚴重的局部反應,紅腫範圍可能會向傷口外圍擴散,不過通常也會在2~3天之後達到最嚴重,之後慢慢緩解,腫脹的範圍有可能會超過5公分,此時也還無須太過擔心。

而醫生擔心的其實是被蜜蜂叮到之後,造成的傷口二次感染,臨床上在被蜜蜂叮超過3~5天之後,紅腫熱痛的範圍不但沒有緩解縮小,反而有逐漸擴大的趨勢,或是傷口有化膿,甚至出現發燒畏寒的情形,這種狀況就要儘快就醫。因為可能已經有二次的傷口感染,而出現蜂窩性組織炎的情形,這樣後續的狀況就有可能需要使用到抗生素。〈更多內容請參考:什麼是抗生素? 〉

一件小事情:蜜蜂本身的蜂毒。

一般來說,蜂毒對於人體來說並不是那麼可怕,如果被叮個1~2處,其實也無須太過擔心,當然如果是被一群蜜蜂叮到滿身都是,就有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暈眩抽搐等毒素造成的症狀,那就另當別論,此時也需要儘快就醫。

● 所以我應該要注意什麼?

如果是去山區或是果園,事先做好功課,了解當地是否常有蜜蜂或虎頭蜂出沒,如果有,盡量避免前往該處。前往山區不要穿太過鮮豔的衣服,也不要使用太多化妝用品或是香水,因為這些味道都有可能會吸引蜜蜂前來。如果遇到蜜蜂、虎頭蜂或蜂窩,盡量繞道或是避開,千萬不要主動去招惹或驚擾他們。

如果真的不幸被蜜蜂或虎頭蜂叮到,最主要就是要注意醫生最擔心的兩件大事情和一件小事情。

(1) 如果有出現全身紅疹,甚至是開始有覺得喘不過氣,呼吸會有聲音,頭暈站不穩,快要暈倒等症狀,請儘速就醫。

(2) 如果被叮的3~5天之後,紅腫熱痛沒有開始緩解反而是越來越嚴重,化膿或是發燒畏寒,請儘速就醫。

(3) 如果是被一群蜜蜂叮,或是被蜜蜂螫了很多下,身體產生任何不適,也請儘速就醫。

當然啦,希望大家都不要有被蜜蜂螫的一天,都可以和蜜蜂和平共處,相安無事~

註:本文章經過「急診醫師擔心的和你不一樣」部落格作者授權使用及修改

蜜蜂螫傷的定義

戶外活動最常見的惱人事件就是蜜蜂螫傷,大部分的狀況下,蜂螫只會令人感覺不適,用一般方式來緩解疼痛即可,但如果你對蜂螫過敏或重複被蜂螫多次,有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症狀而需要急診治療。

根據臺大醫院資料,蜂類螫傷在台灣最常見的為「蜜蜂」及「胡蜂」,胡蜂又叫黃蜂、大黃蜂或虎頭蜂;蜜蜂體表多細毛,身體較圓,胸腹間無明顯區隔,且膜翅較寬,蜜蜂的螫針尖端有倒鉤,螫人之後螫針與毒囊都會脫落留在人的皮膚中,蜜蜂本身也會因為內臟連同被扯出而死亡。

胡蜂體表光滑、胸腹部間較纖細,螫人後螫針不會脫落,也不會因為螫人而死亡,可以反覆螫人注射毒液。更多資訊可參考臺大醫院旅遊小常識。

(同場加映:這 6 原因害你老被蚊子叮! 4 個防蚊妙招超實用 )

蜜蜂螫傷的症狀與過敏反應

蜜蜂螫傷可能出現不同的反應,從暫時性的疼痛不適到嚴重過敏反應皆有可能,蜂螫的單一症狀並不代表每次你遭到蜂螫時會出現的反應都相同,或下一次的蜂螫出現的症狀會更嚴重。

輕度過敏反應

大部分蜂螫出現的症狀都很輕微,包含:

  • 蜂螫處突然劇烈的灼痛感
  • 蜂螫傷口出現紅色丘疹
  • 螫傷處輕微腫脹

大部分的人被蜂螫數小時後,腫痛症狀會自行消失。

中度過敏反應

有些人遭蜂螫或其他昆蟲螫傷後出現的反應較劇烈,症狀例如:

  • 患處嚴重發紅
  • 螫傷處 1~2 天後腫脹程度擴大

中度過敏反應會在 5~10 天後痊癒,出現中度過敏反應並不表示你在下次被蜂螫時會出現嚴重的過敏症狀,但有些人每次蜂螫出現的反應很類似,請諮詢你的醫師關於蜂螫的治療方式或預防措施,特別是當過敏反應每次都更嚴重時。

嚴重過敏反應

蜂螫嚴重的過敏反應(過敏性休克,Anaphylaxis)可能有危急性命的風險,需要急救治療,少數人遭到蜜蜂或其他昆蟲叮咬會迅速發展成過敏性休克,症狀包含:

  • 皮膚過敏反應,如:蕁麻疹、皮膚癢、潮紅或脫皮。
  • 呼吸困難
  • 咽喉和舌頭腫脹
  • 脈搏加速或微弱
  • 噁心、嘔吐或腹瀉
  • 昏倒或頭暈目眩
  • 喪失意識

在蜂螫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患者中,有 30~60% 的人會在下次遭到蜂螫時出現過敏性休克,請與醫師或過敏專科醫師討論預防措施,例如減敏療法,以避免下次遭到蜂螫時出現類似的反應。(同場加映:認識過敏 )

重複性蜜蜂螫傷

一般來說,蜜蜂、黃蜂等昆蟲並不具攻擊性,只有在自我防衛時才會螫人,大部分的狀況下只會出現一或幾處螫傷,但當人干擾到蜂巢或蜂群時,就可能遭到多處螫傷,部分種類的蜜蜂,例如非洲蜜蜂(Africanized honeybees),比其他種類的蜜蜂易出現成群攻擊。

若你遭蜂螫超過十處,那累積的毒液就可能引發毒性反應,而使你感到相當不適,蜂螫毒性反應的徵兆和症狀如下:

  • 噁心、嘔吐或腹瀉
  • 頭痛
  • 眩暈
  • 抽搐
  • 發燒
  • 昏倒

兒童、長者或有心臟、呼吸問題的患者遭到重複性蜜蜂螫傷時,需要急診治療。

以上僅列出部分症狀,如有疑慮,請諮詢醫師做更精確的診斷。

一般狀況下,遭到蜂螫並不需要就醫,少數嚴重個案才需要急診。即使只是一兩處螫傷,但如果你出現蜂螫嚴重過敏反應,可能導致過敏休克時,請叫救護車。

在你遭遇蜂群攻擊且有多處蜂螫,請尋求立即的醫療協助,若出現以下症狀時,請速就醫:

  • 蜂螫症狀數天後仍未痊癒
  • 被蜂螫後出現其他過敏反應

蜜蜂螫傷的成因

蜜蜂螫人時會將蜂針刺入皮膚,蜂毒含有的蛋白質會影響皮膚細胞及免疫系統,造成螫傷處疼痛、腫脹。對蜂螫過敏的人來說,蜂毒是引發嚴重免疫系統反應的過敏原。

蜜蜂螫傷的風險因素

由於成人發生的過敏反應往往比兒童嚴重,且更容易因過敏性休克而死亡,因此更要特別注意避免蜂螫。蜜蜂螫傷的風險因素很多,例如:

  • 住在蜜蜂活躍的區域或蜂巢附近。
  • 工作或娛樂活動(爬山)讓你經常處於戶外。(推薦閱讀:出門前Check!旅遊必備這4類常用藥)
  • 過去的遭蜂螫曾出現過敏反應。(同場加映:夏日蚊蟲叮咬疾病多!了解並預防西尼羅病毒 )

蜜蜂螫傷的診斷與治療

若你出現疑似蜂毒過敏反應,醫師可能會建議進行以下檢測:

  • 過敏皮膚檢測(Skin test):皮膚檢測時,少量的過敏原萃取物(亦即蜂毒) 會注射到你手臂或上背部的皮膚,這個檢測很安全並不會造成嚴重反應,若你確實對蜂毒過敏,注射處會腫起來。
  • 過敏血液檢測(Allergy blood test):透過檢測你血液中對蜂毒的抗體數量來判斷你是否對蜂毒過敏,抽血樣本會被送到醫學實驗室化驗,以找出可能的過敏原。

判斷昆蟲螫傷的過敏症狀時,過敏皮膚檢測及血檢可能同步進行,你的醫師也可能同步確認類似種類蜂螫(例如過敏:大黃蜂、胡蜂、黃蜂)的過敏反應。

蜜蜂螫傷如何治療

如果你只是單純被螫了一下、並無出現過敏反應,那可能只需要清洗傷口跟塗上抗生素軟膏,以便清除蜂螫的殘留物

以下是蜂螫患者的緊急處置步驟:

  • 立即移除螫人的蜜蜂,有些專家建議可以使用信用卡來刮除螫人蜂。
  • 冰敷患處可以獲得舒緩,每小時冰敷 20 分鐘,用毛巾或衣物包住冰袋,避免冰袋與皮膚直接接觸以預防凍傷。
  • 肥皂和清水清洗螫傷處,塗抹舒爾體爽乳膏(Hydrocortisone cream)可幫助退紅、癢腫。

如果你已經超過十年未接種破傷風(Tetanus)疫苗,請在蜂螫後數天內注射疫苗。大部分的蚊蟲螫傷不需要額外的醫療照護,但如果你知道你對蜂毒過敏,特別過去已有蜂螫的嚴重反應,請尋求立即的醫療協助,並儘速服用醫師開立之抗組織胺藥物(Antihistamine):

  • 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
  • 氯雷他定(Loratadine),一種非鎮靜型抗組織胺藥(Nonsedating),可幫助緩解患處癢及腫脹。
  • 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或布洛芬(Ibuprofen)等止痛藥來緩解疼痛。

若醫師有開給你艾筆腎上腺素注射筆(如 Epinephrine, Adrenaclick, Auvi-Q, EpiPen, Symjepi)來預防過敏反應,請隨身攜帶並在遭蜂螫時直接使用。

不同程度的蜜蜂螫傷

輕微的過敏反應,例如出現疹子、發癢,只要使用抗組織胺來治療即可,醫師也可能會開立類固醇(Steroids)。 某些狀況下,醫師可能會為施打腎上腺素(Epinephrine / Adrenaline),一般來說,蜂螫的治療在事故現場或送往急診的救護車上就已執行,如果恢復的情況良好,通常在急診室觀察一陣子就能回家。

若出現中度過敏反應,例如全身長疹子合併輕微呼吸困難,醫師可能為你注射抗組織胺、類固醇和腎上腺素。可能需要在急診室觀察更久的時間,或被安排住院。

若出現低血壓、呼吸道腫脹影響呼吸,或其他呼吸問題,產生的嚴重過敏反應就可能危及性命,也可能需要靜脈注射,上述的處置可能在事故現場或救護車上就進行,並在急診室被密切觀察並安排住院,甚至是加護病房。

有 10~20 處以上的多處螫傷,但無明顯過敏反應時,也可能會被留在急診室觀察或住院,同時醫師也可能安排多項血液檢查。

如果你被螫傷的部位在口腔或咽喉,則需要在急診室進一步觀察,或更多的處置以避免併發症產生。當螫傷的部位在眼球時,你也會需要眼科醫師會診評估。

蜜蜂螫傷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以下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照護可以協助你克服蜜蜂螫傷:

  • 開車時拉起玻璃窗。
  • 在戶外行走時穿著包鞋。
  • 食物容器和垃圾桶請加蓋密封。
  • 不要穿著顏色鮮豔、花俏的衣服,以免吸引蜜蜂。
  • 如果居家附近有蜂窩,請尋求專業人士協助處理。
  • 勿穿著寬鬆的衣服,以免蜜蜂誤入衣物跟你皮膚間的空隙。
  • 除草或採收蔬果時多留意,這些活動都可能驚擾到蜂巢裡的昆蟲。
  • 清除垃圾、掉落的水果以及狗或其他動物的糞便(蒼蠅可能吸引來黃蜂)。
  • 在戶外喝含糖飲料時請留意周遭,使用寬口無蓋的杯子最好,這樣如果有蜜蜂掉進去,你就會看到。喝易開罐和使用吸管時也請先看一下。

遇到蜜蜂時該怎麼辦:

  • 如果有少數蜜蜂在你身邊飛舞,保持冷靜然後漫步離開該區域,因為撲打可能導致蜂螫攻擊。
  • 若有蜜蜂、黃蜂螫傷你,或有其他昆蟲開始在周遭飛舞,覆蓋你的嘴部、鼻子並儘速離開現場,因為當蜜蜂螫人時會釋出引來其他蜜蜂的化學物質,如果可以,請進入建築物或車內。

若還有其他疑慮,請諮詢醫師以了解更詳細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