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開港通商後西方傳教士積極在台灣展開活動他們利用甚麼拼音法編寫閩南語發音的聖經來宣揚教義

您好,歡迎您來到「網路假期 - 答案共享資料庫」!

本系統是為了高雄市學生和其他縣市寒暑假作業使用網路假期系統的學生而開發的。
在這平台您可以新增網路假期解答至我們的資料庫,與各位學生分享,互相幫忙。
本系統需要資金以維持營運 (贊助我們)。

因為本系統解答資料數過於龐大,造成伺服器負擔龐大,每個寒暑假我們都會將解答資料清除重置,讓伺服器能減輕負擔!

歡迎加入開發者的 Discord 群組,最新消息也會在群組發布!

最新消息都會在粉專發布,快來按個讚!

網路假期 - 答案共享資料庫

開港、西人來臺和基督教的傳布

《少年臺灣史──寫給島嶼的新世代和永懷少年心的國人》:第三篇第六章

開港、西人來臺和基督教的傳布

周婉窈

天主教道明會郭德剛神父於1859年抵達臺灣,以前金(高雄愛河橋畔)為傳教據點;其後選擇萬金(今屏東縣萬巒鄉萬金村)作為第二據點,步行往來兩地傳教。1860、1863分別於兩地用土、稻草打成的土角(thô͘-kak)建造「土角聖堂」。這也是今天高雄玫瑰聖母聖殿主教座堂和萬金聖母聖殿的前身。1865年6月16日,來自英國蘇格蘭長老教會的馬雅各醫生,正式在臺灣府城展開醫療傳教工作;第二年有高長和三位本地人受洗。馬雅各是宣教師(傳教士),不是牧師。約兩年半後,英國海外宣道會差派李庥牧師抵達臺灣,和馬雅各一起宣教。這些事情,在1858年之前是不可能發生的。為什麼?因為清帝國,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對西方世界採取「鎖國」政策。

台灣在開港通商後西方傳教士積極在台灣展開活動他們利用甚麼拼音法編寫閩南語發音的聖經來宣揚教義

屏東萬金聖母聖殿素描 (許書寧繪圖)

清帝國如何被迫對西方國家開港通商,並允許基督教到中國傳教,這段經過,我們留給中國史去講,在這裡,我們關心的是,開港通商對臺灣社會的影響。清廷開放的通商口岸,包括臺灣和淡水,臺灣指今天臺南安平的舊港。(請注意,在這個時點,臺灣只設一府,府城在今臺南,稱為「臺灣府城」,很多人常講成「臺南府城」,是不正確的。歷史上的「臺南府城」,只存在八年,即1887到1894年。)其後又各增加附近港口,實際上對外開放四個港口,即淡水、雞籠(今基隆)、臺灣、打狗(今高雄)。這和過去有什麼不同呢?在這之前,臺灣不能直接出海貿易,船舶從正口(合法的港口)出海,只能對渡到福建沿岸的港口,也就是只能往來臺灣海峽,無法直接出海到日本(1684年,清廷解除海禁,中國商船可到日本貿易)。經過一百八十年的「面向大陸」,開港後,臺灣才又恢復島嶼的海洋性格,商船往來熱絡,彷若荷蘭和鄭氏時期。

開港給臺灣帶來新的貿易商機,糖、茶、樟腦成為主要的出口商品,利潤極高。糖的產地在南部,茶在中、北部,生產樟腦的樟樹主要長在嘉義以北的山區。從開港到割臺這段期間,茶的出口總值約占全部出口總值的一半以上。由於茶和樟腦的產地在中北部,從淡水輸出較方便,臺灣的經濟重心逐漸北移,淡水成為最重要的出入口,大稻埕是茶葉的加工與集散地,隨之興起,極為繁昌。然而,由於樟腦利潤很大,樟樹又長在原住民居住的山區,導致漢人大規模入山侵砍,嚴重壓迫原住民的生活空間。

相對於出口商品,進口則以鴉片為最大宗。臺灣士兵和人民吸食鴉片的情況非常嚴重。清朝統治末期,士兵十有九人吸鴉片,簡直無法作戰;日本領臺之初,有十七萬餘人是鴉片癮者,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六點五四。如果以成年男子來計算,比例應該相當高。

開港之後,西方人陸續來臺,有商人、外交官、旅遊家、探險家、博物學者、傳教士等。Robert Swinhoe(1836-1877)是其中很特別的一位,除了不是商人和傳教士之外,他兼具上述多種角色。他的中文名字是郇和,常見的音譯名字有史溫侯、斯文豪、斯文侯,我們在這裡選用史溫侯。史溫侯是英國人,十八歲就進入英國外交部擔任外交官,曾擔任英國駐臺領事三年(1861-1862、1864-1866)。開港之前,他就來過臺灣兩次,第二次曾環島一圈。擔任領事期間,他探訪過很多漢人聚落和原住民部落,花很多心力觀鳥,並且蒐集標本。他對臺灣的自然、人文、動植物、原住民,以及原漢關係有直接的觀察,發表不少相關的遊記、簡介,以及類似民族誌的文章,由於他是在開港之前和之後來到臺灣,因此他的記載彌足珍貴。在史溫侯的筆下,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地區原住民和漢人的互動情況,非常具體、生動,這是在同時期的中文文獻中看不到的。深具博物學興趣和素養的史溫侯,發現臺灣無數特有生物,並予以命名;他發現的鳥類占現在已知鳥類的三分之一以上。開港後,來臺的西方人留下無數記錄,這十幾年來,經專家整理、翻譯,陸續問世,這些知識的寶藏,還有待我們進一步彙整和利用。

台灣在開港通商後西方傳教士積極在台灣展開活動他們利用甚麼拼音法編寫閩南語發音的聖經來宣揚教義

史溫侯素描草圖 (許書寧繪圖)

1872年3月,來自加拿大長老教會的牧師馬偕(偕叡理)博士,在李庥牧師的陪伴下,搭船從府城到淡水,抵達後,他聽到一個聲音對著他說:「就是這個地方。」從此開始他在臺灣北部的傳教工作。

西方基督教在臺灣的傳教,早期非常困難,經常遭受本地人的排斥與仇視,遇到民教衝突或戰亂,甚至有生命危險。1868年,馬雅各的宣教區發生兩位本地傳道師一被捕、一被殺,教會遭搗毀焚燒的事件。清法戰爭(1883-1885)時,馬偕興築的七間教堂遭焚毀,好幾位信徒遭到凌遲或被殺的命運。

長老教會給臺灣帶來了幾項第一。首先,教會帶來了西方醫學。其次,宣教師為臺語創造一套記音方式,也就是一般說的「教會羅馬字」。這是臺語首次文字化,讓許多不識字的臺灣人能夠迅速具備讀寫能力。再者,長老教會在1885年創辦用羅馬字書寫的Tâi-oân-hú-siâⁿ Kàu-hōe-pò(《臺灣府城教會報》),是臺灣第一份報紙,一直延續到現在;1969年被迫改用中文,今名《臺灣教會公報》。基督教還帶來西方音樂,以及女子教育。1884年馬偕牧師在淡水牛津學堂東鄰開辦女學堂;1887年「臺南新樓長老教女學校」(長榮女中的最前身)正式開學,一般認為李庥牧師的夫人有開創之功,雖然創校時她已因病離臺。

馬偕牧師返回加拿大休假時,為口述自傳From Far Formosa一書寫序文,起頭寫道:「遙遠的福爾摩沙是我所摯愛的地方,在那裡我曾度過最精華的歲月,那裡也是我生活關注的中心。」馬偕對臺灣的愛和奉獻,只是較為人知的例子。開港到當代,有無數的牧師、神父、傳教士,都將一生的精華奉獻給這個島嶼,他們尤其疼惜照顧最邊緣、最弱勢的底層臺灣人,可惜臺灣社會大都不清楚。那拓荒時期臺灣人視疏如親的俠情義氣,何處再尋?

小事典

高長

高長(1837-1912)追隨馬雅各醫生,成為臺灣第一位長老教會信徒,由於馬雅各醫生不是牧師,他在1866年從廈門請來一位牧師為高長和其他三位信徒施洗。高長非常虔誠,熱心宣教,是第一位臺灣本地的傳道者。他在1668年的民教衝突中,被捕下獄,四十九天後獲救。高長的男性子孫大都當醫生或當牧師,是臺灣南部最重要的基督教家族之一,和臺灣歷史的進程有緊密關係。鋼琴家高慈美是高家第三代,美麗島事件受難者高俊明牧師是第四代。

對渡

清領初期,臺灣唯一合法的出海港口是鹿耳門(位於今臺南安平),船隻出海只能到對岸的廈門,廈門的船隻也只能從鹿耳門進入臺灣,這種限制性交通稱為「對渡」。1780年代後半迫於實際需求,官方再開放鹿港和八里坌(淡水河口)兩個港口,和對岸的蚶江(泉州)、五虎門(在閩江口)對渡,合稱三口對渡,也就是:鹿耳門↔廈門、鹿港↔蚶江、八里坌↔五虎門。1810年解除「對渡」規定,兩岸港口可以互相通航。1826年又開放五條港(雲林)和烏石港(宜蘭)。不過,臺灣和對岸走私情況很嚴重。 

教會羅馬字

又稱白話字,簡稱教羅。這是臺灣長老教會發明的一套拼音系統,用羅馬字母(又稱拉丁字母)來拼寫臺灣話(福佬話)。臺語共有六個母音,十五個子音,聲調有八聲(第二、六聲實際已無法分別),每組字母都有相應的音符,八聲也有各自的標法,例如去年有一部紀錄片《牽阮的手》,用教羅來拼寫就是:「khan góan ê chhiú」,四個字分別為第一、二(六)、五、二(六)聲。「góan」在臺語裡有「我」、「我們」兩個意思,而「我們」在臺語又有「góan」(gún)和「lán」的分別。前者只包括「我們這邊的」,後者全部包括;中文標準語沒有這個區分。每個母語都有其他語言所無法取代的用法,這是保存母語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我們的社會普遍欠缺常識,且深受漢字影響,很多人看到拼音文字只能拿英文來想。一套語言若用羅馬字來拼音,每個音符有它代表的「音值」,不能以自己以為的英文讀法來唸。若這樣唸,當然「不倫不類」,於是有人就說臺語羅馬拼音不倫不類,這是非常錯誤的看法。教羅不是語言學家所設計,是由傳教士合力創造的,今天來看,有些標法或可修改得更簡潔,但就自成一套系統來說,用起來毫無問題。Tâi-oân-hú-siâⁿ Kàu-hōe-pò(《臺灣府城教會報》)從1885到1969年,都是用教會羅馬字來書寫,裡頭蘊藏無數珍貴的歷史訊息,可惜絕大多數的學者無法利用。將來如果臺灣孩童都能學會一套書寫自己母語的拼音系統,那麼,母語的保存就有希望了。

本篇發表於 學術小品 並標籤為 長老教會, 開港, 傳教士, 基督教, 天主堂, 少年臺灣史。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