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 是 接班 人 第 五 季 心得

誰 是 接班 人 第 五 季 心得

(本文所使用之圖片 來源為翻拍自緯來育樂台 僅作為本文說明之用 不做任何其他或商業用途!!! )

我通常都會透過部落格觀察站

每天簡單看一下 昨天文章的被點擊分佈表

看看昨天什麼樣的文章 會被點閱最多次

在排行榜中 除了一堆食記外 有篇文章 倒是還蠻常夾雜在其中的:

就是以下這篇:

誰是接班人(Apprentice) 第四季 完結篇

自從半年前寫完那篇文章後 其實從今年三月開始

緯來早就開始播放 第五季的影集

而我也當然幾乎沒有錯過任何一集 通通看完了 :P

雖然播完後也過了一小陣子了 但憑藉著記憶 其實我還是有一些感想的

誰 是 接班 人 第 五 季 心得

誰 是 接班 人 第 五 季 心得

誰 是 接班 人 第 五 季 心得

誰 是 接班 人 第 五 季 心得

此齣真人秀的介紹 以及遊戲規則

請參考第四季的那篇文章 在此也不再贅述

在整季看下來之後 裡頭我最欣賞的 就是闖進了最後決賽的小李(Lee)

雖然最後是由另外一個也很不錯 而且更成熟有經驗的尚恩(Sean)獲勝

但是 也無損我對他的評價

在遊戲規則沒有太大變動下

其實很多心得 和上次都差不多

但透過新的挑戰者 只要能夠從中獲得一些新的啟示和Idea

那我就覺得很有價值了 :P

誰 是 接班 人 第 五 季 心得

誰 是 接班 人 第 五 季 心得

小李帶給我最大的啟示 就是思考銷售模式的轉變

從第一季的賣檸檬水開始 賣體育用品、賣OutBack的牛排...

很多任務 都是和銷售有關

其實我們看著比賽 或即便是我們親自下去比賽

都會很直覺地 想說為了多增加銷售金額

阿就是在現場拼命的叫賣、推銷商品就是了

但在有一集中 參賽者要為7-11賣出新產品-比薩三明治

大多數的人 都只是固守在店內 或店門口招攬客人而已

一份、兩份的這樣賣 可以到一次賣出十份大概就會很開心了

但是小李卻跑了出去 他和附近的上班族去議價

願意給他們較優惠的價格 但是一張訂單 就是數百份的三明治

雖然最後因為Team Leader覺得單價太低 而放棄了這張訂單

不過若是成功 那麼那次他們那隊也不會輸 甚至可以大勝了

==>賣一份、兩份產品 不如去思考 該怎麼一次賣百份、千份產品

當然有人會覺得這樣太好高鶩遠了

如同棒球比賽般 很多教練都會求穩 因此一壘安打上壘就是觸擊

(說真的 我是個很討厭看到觸擊的人 尤其是比賽前半段)

不過如果換種方式 一開始就思考著 該怎麼擊出全壘打

即使被三振的次數會增加 但是只要一旦擊中球心

就一定會得分 一定會有不等的豐收情形回收回來

求穩可能是從0、0.05、0.1、0.15這樣慢慢增加

但求後者的結果 卻可以從0一下子就到1

每種方式 都有優缺點

但是我喜歡後者的思維 一開始的規劃

就是將目標設定在怎樣的方式 能夠有巨大的成效來進行

次數不用多 但只要抓住幾次機會 那就夠了

這也正是以前

某次Morgan和台南一間數一數二的牙醫診所

正光牙醫的蔡醫師一起在泰成吃宵夜時

他講述給我聽的一個道理---篩子理論

蔡醫師深讀各種學問 他常常還會引用論語和我談論 從中說明許多道理

那次他則是跟我說到了 做生意可以很累 也可以很輕鬆

有的小吃攤 每天辛辛苦苦地開店

一碗麵賣$30 得要賣出100碗才有$3000元

但有的店 則是鎖定在高消費的族群 一碗麵賣$3000元

要達到$3000元 他只要賣1碗就好

哪種可以省時間跟力氣? 當然是後者

只要一開始對產品的規劃 就直接鎖定在高階的市場

即使訂單很難取得 但是只要取得了一、兩張 就可以抵上別人的數百張訂單了

當然 也不代表低價就不好 薄利多銷 一樣可以成功

但所付出的時間與心力 需要相當龐大

(以處理商品的時間來說 賣一千份需要包裝一千次 賣一份只需要包裝一次)

這就是篩子理論的原理

一堆大大小小的石頭往下丟 用篩子來篩選

小的石頭讓它流過 只留下大的石頭就好

蔡醫師自己也是奉行這個理念 專心鎖定在高階的客群上

讓即使是單一間的牙醫診所 月營收也可以達到數百萬以上

(弱水三千 也只能取一瓢飲 鎖定在核心的目標就夠了)

那次的談話內容 我一直深記於心

也從小李的表現中 獲得了印證

(在稍後的任務中 他有次就是奉行這樣的理念

直接派人去和廠商談大單 最後大筆挹注而獲勝)

現金流遊戲的發明者、富爸爸與窮爸爸系列書的作者 - 羅伯特﹒T﹒清崎

他在書中曾經提過了當初在為這套遊戲定價時 曾思考了許久

最後他認為 好的訂價方式 不是定很高 就是定很低

最好不要不上不下 不高不低

(最後他選擇了定位高價 他認為他的產品 有那種價值
也成就了他的公司開始賣這套遊戲後 從未擔心過獲利問題)

而不只定價時可以套用這個道理

如同本文所提到的觀念 在賣產品時 如果我們不鎖定在薄利多銷上

那麼就得思考 該怎麼使用篩子來濾出大石頭來

中階的市場很容易血流成河 所以必須跳脫固有的思考模式

要求穩就必須很穩 不然 就全力揮大棒罷~~

想著怎麼賺一塊、兩塊 不如思考該怎麼揮出全壘打

川普本人 則是以這樣的話 來下了最好的註腳:

[Go BIG or Go HOME!!!] (要嘛做大 不然不如不做)

Morgan個人一些心得與感想 僅供參考...

By Morgan 于2007.6.15

誰 是 接班 人 第 五 季 心得

200703252054看完 "The Apprentice"《誰是接班人》第五季各集後的想法

"The Apprentice"《誰是接班人》第五季
第一集
推銷Sam’s club會員卡
被fired的人覺得在餐廳熱門時段去作推銷是不適當,所以只打了一通電話。
上策:要求改打電話給更有希望的客戶,可帶來更多客戶。
中策:繼續打電話給餐廳,反正頂多是作白工,仍有機會找到客戶。
下策:只打了一通電話。No call, no custom.

稱『空的購物袋』為gift bag,會讓顧客產生落差與被騙的感覺。

第二集
簡訊行銷。
人潮不等於商機,因為要求發簡訊需要互動時間,Time square人雖多,但是不見得會有時間與之互動。TKTS排隊買票的人,反而是較佳的推銷對象。
明顯有功人員,絕對不該被fired。
PM無法讓團隊發揮績效,與選錯地點的人,本該被fired.

回應

誰 是 接班 人 第 五 季 心得

誰 是 接班 人 第 五 季 心得

    誰 是 接班 人 第 五 季 心得

先聲明,這一篇一點都不是評論或介紹,純粹是抱怨文。不喜者勿入。

最近緯來育樂台在撥誰是接班人第五季,
每週五晚上11點開始,一次播兩集。

我必須說,從第二季之後我好久沒有像今天這樣,看到整個火都起來了。
第二季是Janiffer讓人火大,
然後本身口才好長得正(?就是金髮胸部大身材好那一型的)
加上比賽規則的緣故僥倖晉級決賽。

當時剩下的五個人,雖然水準明顯比不上第一季,
但主要是Janiffer拉垮平均。
可是第五季,真是太誇張了。

不只素質差,連個性都讓人斜線,
最後五個人裡個性還不錯的只有Tammy,
可惜因為不夠強悍被Allie和Roxanne聯手踢出去。

在會議室的時候,
連Trump都看出她們在聯手,
而她們回到套房的時候居然還不肯承認!天阿..

幸好這個機車小團體在下一個任務被淘汰了,還一次兩個。

Trump做的真是太棒了!

兩個幾乎黏膩得分不開的女生在會議室互相人身攻擊,還真是奇景。
最後面最妙,出了會議室,氣氛有點疆,Roxanne問Allie "Are we still friends? " 
Allie有點僵硬地回了聲yes。

上計程車後,鏡頭一轉,兩個人又跟以前一樣甜蜜,
摟著對方說,我們之前就有愈想過blablabla......,
我們兩個剛剛絕對不是針對對方做人身攻擊,我們還是最要好的朋友。

靠盃!噁心虛偽也要有個限度吧!

另外兩個留下來的也不是什麼好貨色。
一個是見風轉舵的"politician",還覺得自己很強。
另一個是滿嘴英國腔的英國佬,覺得自己英俊幽默,還是個美形男??

另一個靠盃送給你。
修葛蘭的電影看太多喔?

「Tammy是個美國都會美女,她聰明漂亮,而我來自英國,我英俊風趣迷人,
誰知道之後我們會發生什麼呢?」

哇哩咧。真他媽的看了就想吐。

在Tammy被開除之後,
英國佬心想「下一個任務我一定要打倒Allie和Roxanne,幫Tammy報仇。」

在慶功宴晚上,英國佬還說:「這個結束之後,
我會聯絡Tammy,希望能說服她幫我生很多個小孩。」

哇咧.. 妄想症喔,馬上跳到結婚生小孩了。

然後剛剛不小心搜尋到,最後勝出的是英國佬。

oh Gosh~~~~~~~~~~~~~ 雖然我不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