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个字是联系这两句诗情绪之间的关键?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关于孟浩然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名作欣赏》曾有过一番不同观点的争论。最早有林兴宅先生在《名作欣赏》1985年第5 期发表的赏析文字,继之徐应佩、周溶泉二先生在其《深识鉴奥欢然内怿》(《名作欣赏》1989年第2期)一文中对林兴宅先生的观点有所呼应, 向丹先生在《名作欣赏》1992年第6 期发表了《也谈〈春晓〉的主旨和审美价值》,对上述两文的分析提出了不尽相同的意见。最后则有苏北佬先生在《凑趣话〈春晓〉——兼谈一种赏析方法》(《名作欣赏》1993 年第3期)对向丹先生的批评的批评。我写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参加这场学术论争,而是想寻找一条解读这首名诗的新途径。      诗是表达人的情感和情绪感受的,或曰诗是人的内在心灵的象征,但人的情感和情绪、人的心灵状态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它是在人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中产生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逐步与周围的世界建立了各种不同的联系,这种联系有外在和内在的两种。外在的联系是人与外在事物的外部的、形式上的和实利性质的联系,内在联系是人与外部事物在情感、情绪上的心灵联系。外在联系是内在联系赖以建立的基础,没有外在联系就没有内在联系,但外在联系并不能完全说明内在联系的性质和特征。要说明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要从一个人在特定时空条件下与外部特定事物的心灵联系出发。这种心灵联系,有两种因素共同起着作用,一是联系的性质,一是二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人与外部事物联系的性质是多种多样的,它决定着人对对象的爱憎恶欲、悲愁哀怜等情感的或情绪的格调,但这种情绪格调又在特定心理距离中发生各种强弱的乃至性质的变化。解读一首诗,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注意作者与所描写事物之间的心理距离,并在这种特定的心理距离中体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或情绪。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眠”的“春”从能指的角度,固然点明了时节是在春天,但从所指却是从属于“眠”的,它说的是“眠”之酣,“眠”之沉。春困秋乏,春天的睡眠是较之任何一个季节都来得香甜的。当“春”与“眠”锁合成一个独立的词组的时候,当“春”的所指只是说明“眠”的特征的时候,它的能指的意义就暂时处在一种沉潜的状态。我们固然不能说这个春天是不美好的,但也不能把春天的一般的特征全都代入到这首诗之中去。我认为我们在解读中国古代诗歌的时候,是经常违反这一规定的。词语的能指意义永远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它向诗意的转化需要有其它语意的引发,需要在其它语词的所指或能指的意义的呼应中才进入诗意的有机结构之中去。假若我们看到一个“春”字就把我们平时对春天的所有美好感受都代入到里面去,诗人也就没有必要再写有关春天的诗了。在这首诗里,“春眠”的春还不是生机盎然、朝气蓬勃、风景如画、花香四溢的春,更不表明诗人热情洋溢、积极向上、欢欣鼓舞、乐观愉悦的心情,因为这个词并没有能够使你产生任何直观的感觉,它还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呈现在你的意识中。在这里,有实质意义的只是“春眠”这个词组的意义。正因为“春眠”的香甜和沉酣,所以才有“不觉晓”的现象。这里的“不觉”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说“不觉”实际已经“觉”到了,但它是由“不觉”到“觉”的乍觉,是由昏睡到醒觉时的乍醒。这时作者的意识尚处于朦胧恍惚的状态,对周围的世界还没有完全清醒的意识,对过往忧乐的记忆还没有恢复。它朦胧但却平静,恍惚但却澄明,喜怒哀乐的负担不存于心,各种过往的感官印象不呈于目、不盈于耳,“春眠”使心灵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中断了,在长睡乍醒的一刹那,是作者的心灵与外部世界重新建立联系的时候。我认为,记住这一点对我们理解这首小诗是有关键性意义的。      “春眠不觉晓”说的是“不觉”,“处处闻啼鸟”说的是“觉”,但二者界定的是前后蝉联着的同一种心灵状态。“春眠不觉晓”说的是由“不觉”到“觉”的过程,“处处闻啼鸟”说的是由“不觉”到“觉”的表现。正是因为听到处处啼鸟声,作者才意识到天已亮,时候已是清晨。但这“觉”不是“看”到了什么,而是“听”到了鸟的啼声,这正是作者似醒非醒、尚未睁开朦胧的睡眼、尚未看到眼前的室内景象的时候。在这时候,作者自我的意识尚处于朦胧状态,但这种朦胧却不是经过一天的劳累大脑神经进入自我抑制时的昏沉状态,而是经过了一夜的睡眠后出离自我抑制时的清寂状态,它还没有进入能主动感受和认识周围世界的意识阶段,但却有了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也就是说,自我意识的主动能力尚未建立起来,他还没有主动思考和自由联想的能力,但感官的职能却恢复了,而恰恰在这时候,人的感官的敏锐度是最高的,因为它还没有遇到心灵自我意识活动的干扰,也没有过往杂沓感官印象的参与。这时的感官印象是单纯而又格外清晰的。“处处闻啼鸟”就是在作者感受中格外清晰悦耳的声音。在这里,意识的朦胧与感官印象的清晰是互为因果的、紧密联系着的两个因素,它与读者自身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创造出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在这个境界中,有一个读者能够独立构成的外部世界,有一个读者同样可以感受到的心灵世界。这两个世界又是相互印证的。从外部世界来说,“春眠”中的“春”字,“不觉晓”中的“晓”字,和“处处闻啼鸟”中的“处处”、“啼鸟”,共同构成了一个外部世界的景象。其中每一个词语,都因为其它词语的存在而从自己固有的所指意义中解放出来,其能指意义则在新的可能性的结合中被显现出来。这里的“春”已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具有了具体的形象。它不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之章:《咏柳》)的春天的景象,也不是“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张籍:《春别曲》)的春天的景象,更不是“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杨凌《句》)的春天的景象,这里是一个春天的啼鸟声声的早晨的景象,是被个性化了的“春”。同样,这里的“晓”也已不是抽象的,不是“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的早晨,不是“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

哪一个字是联系这两句诗情绪之间的关键?
晴空”(叶梦得:《虞美人》)的早晨,更不是“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赵匡胤:《咏初日》)的早晨,“春”赋予了它格外明媚、清丽的色彩,鸟声赋予了它更加清幽、更加灵动的特征。最后,这里的处处的鸟声也因“春”和“晓”而具有了更加清脆和婉转的声感。但是,不论读者怎样独立地构制出它的外部世界的形象,你都不能脱离开作者这时的心灵状态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它与上述这个外部世界的心理距离。这时作者的无意识状态使这里呈现着的外部世界的画面主要是在感官中的外部世界的画面,其中没有或几乎没有人的主观意识的作用,没有人的理性活动的介入,由此产生了它的单纯和明朗的特征,也规定了我们感受它、理解它和阐释它的界限。我们不能说它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因为它是先于感觉而存在的一种主观态度,但也不能说作者对周围的世界是漠不关心的,因为这也是先于感觉而存在的主观感情,有了这种先在的主观态度,外部世界就不再是这首诗所呈现出来的一个艺术化了的世界,不是作者的主观心灵中的外部世界,在这首诗里,外部世界还主要作为一个空灵的外部世界而存在着;内部心灵世界也还主要以一种非客观化的主观世界独立存在着。也就是说,这两个世界还是有距离的,但是,这时的这两个世界又不再是绝缘的,处处啼鸟声作为外部世界的信息已经通过诗人的感官直觉进入心灵世界,在内外这两个世界间建立了最初的联系。心灵世界虽然尚未破晓,但已经透露出破晓前东方地平线上的一抹熹微的晨光。


相关文章:


  这首诗是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4月29日对柳亚子3月28日写的《七律·感事呈毛主席》的和诗。长期以来,人们对这首“和诗”的赏析,仅仅从诗人个人之间的友好情谊的赠答奉和这个角度去理解,这是不够的。这期间毛泽东正忙于指挥解放军渡江作战和为建立新中国作各种筹备,其繁忙紧张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给柳亚子的赠诗写“和诗”,绝非一般,实属罕见。绝不同于昔日文人之间的闲情逸致、以风雅韵事为目的的赠答奉和。毛泽东的这首和诗,同他以后的几首“和诗”一样,均有很强的目的性和政治性,不仅仅是诗人之间的酬答和有感而作,重要的是其目的性和政治意义。

  这首和诗文采飞扬,情真意切,而又蕴含深刻的哲理。柳亚子是同盟会的老会员、国民党左派的元老,是清末著名的文学社团“南社”的领军人物,其诗词名贯一时,他也自比苏(东坡)、辛(弃疾)。国共合作时期曾在广州同毛泽东共事。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柳亚子因公开反对蒋介石曾被“通缉”流亡日本一个时期。他同毛泽东以后10多年虽然没有见面,但他十分敬仰毛泽东。早在1930年前后,就多次写诗赞扬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湘南赤帜正纵横”“并世支那两列宁”“十万大军凭掌握,登坛旗鼓看毛郎”。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时期,他积极拥护共产党的和平主张,当时他向毛泽东“赠诗”和“索诗”曾为一时的佳话。毛泽东的名篇《沁园春·雪》由此被人所知。

  1949年2月,在香港的柳亚子和其他民主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应邀赴北平准备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筹备建立新中国。3月18日到达北平。此时他的身份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3月25日晚,刚刚到达北平的毛泽东在颐和园益寿堂宴请柳亚子等人,柳亚子十分高兴,即席赋诗三首并录呈毛泽东,诗中热情地回顾同毛泽东20多年的友谊、歌颂毛泽东、讴歌中国革命的胜利。例如:“二十三年三握手,陵夷谷换到今兹。珠江粤海惊初见,巴县渝州别一时。延水鏖兵吾有泪,燕都定鼎汝休辞。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可是时隔不久,在3月28日夜他又写了《七律·感事呈毛主席》:“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驩。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并呈毛泽东。诗中连用了六个典故,我们虽然不知道他具体因何事而“感”,但从诗中流露的情绪可知,委婉地表达了事不随意的苦闷和退隐之意。毛泽东读诗后,很重视此事,他理解柳亚子的心境,立即派人妥善地安排他的生活问题,让他在4月20日暂时迁入颐和园居住。在百忙中毛泽东又于4月29日写成这首《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一诗。

  诗的前四句,是对二人之间友谊的回顾。诗人选取“饮茶”“索句”“读诗”三次极有意义的典型代表事件,巧妙地回应了柳亚子以前诗中的“三握手”“共品茶”。这不仅仅是“和诗”“和”得巧妙,乍读,完全是“诗友”之间的亲密交往。但细品,这背后则蕴含深刻的“政治潜台词”——第一次是国共合作使二人建立了友谊。第二次是抗战胜利后不久的国共谈判的关键时刻。柳亚子不仅积极支持、声援共产党的和谈主张,而且因柳亚子“索诗”,毛泽东赠诗,柳亚子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公布于世,在重庆文化界和政界引起一场“地震”,让人们更加了解共产党和毛泽东。人们知道作为共产党的领袖的毛泽东不仅是个会打仗的大军统帅,还是个令人仰慕的浪漫主义大诗人。第三次即这次在北平再次读柳亚子的诗,已是今非昔比。前两次的友谊意义虽然各不相同,但总的可以说,他们之间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朋友”或“诗友”,主要的是柳亚子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朋友,为中国的革命做了有益的工作。这层关系才是问题的关键,应该邀其共同参加建立新国家新政府。统一战线是我党取得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革命战争年代是这样,现在仍然需要这样,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建设新的国家,这是我们共产党的真诚愿望和做事原则。因此,以上四句虽然表面是共叙友情,这种友情看似个人之间,其实是共产党人和民主人士之间的友情,并为后四句作铺垫。

  这首“和诗”的关键是后四句。这是一个老朋友对老朋友的真心规劝、开导和希望。同样,这背后代表的则是共产党人对民主人士的一种争取、团结的态度。诗的颈联,紧接首联、颔联表达的友情,以幽默、关爱、诙谐的口气,针对柳亚子诗中流露的情绪,说出一句极具哲理的话:“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其中“防肠断”是“断肠人在天涯”所化,含意深远。这是诗中少见的精彩议论,是诗中的“诗眼”,出语自然、幽默风趣,文浅而意深,富有理趣。似是对朋友的规劝,又似自言自语,讲自己的人生体验。这些多层意味,尽在其中。这不仅是针对柳亚子思想态度的婉转含蓄善意的提醒劝导,也是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毛泽东自己的人生体验和认识。

  诗中的最后两句,“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是对柳亚子诗中的“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的直接回应,从“和诗”本身艺术要求看,是天然的妙对!既充满了诗趣又十分含蓄、意深。柳亚子诗中是说自己想像东汉严子陵那样“退归林下”,而毛泽东沿用柳亚子诗中的典故,以“昆明湖”对应“子陵滩”,意在挽留柳亚子参政、议政,共建新中国。诗中“莫道”“观鱼”“池水浅”借用的比喻,极为准确,巧妙而又十分含蓄。这里有友好的规劝,也有对未来工作的暗示。

  毛泽东派人把这首诗送往颐和园益寿堂柳亚子住所。柳亚子游园归来,读罢这首和诗,心中非常感激。他在《次韵奉和毛主席惠诗》中,用“昆明湖水清如许,未必严光忆富江”两句诗,表示接受毛泽东的劝说。毛泽东为进一步做好柳亚子的工作,不遗余力。5月1日下午,毛泽东偕女儿李讷等到颐和园拜访,与柳亚子联步长廊、泛舟湖上。5月5日,即孙中山就职非常大总统纪念日(双五节),毛泽东又如约偕柳亚子去香山谒孙中山衣冠冢,并合影留念。毛泽东还接柳亚子夫妇到自己寓所共进午餐,朱德总司令和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作陪。毛泽东的真诚相待,使柳亚子深受感动。新中国成立后,柳亚子担任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等职。

  从平易见精深,是这首律诗在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毛泽东很赞赏明代诗人杨继盛的主张:“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他说:“我从年轻时候就喜欢这两句,并照此去做。”又说:“诗言志,椒山先生有此志,乃有此诗。这一点并无惊天动地之处,但从平易见精深。这样的诗,才是中国格律诗中的精品。”“从平易见精深”“是中国格律诗中的精品”,这是对杨继盛主张的赞赏,也是毛泽东的诗词主张,他的这首“和柳亚子”的诗,正是他的这种诗词主张的成功实践。如前面分析的,“和诗”巧妙回应柳亚子以前诗中的“三握手”,娓娓道来,没有华辞丽句,给人一种老友相见、共同回首往事的感觉,十分平易亲切。然后是诚恳规劝,两句哲理式的格言,如溪流入田、清风入肺;继而回扣到柳亚子的诗上。此诗被称为律诗中的精品,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