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出路

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出路

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出路

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出路

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出路

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出路

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出路

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出路

首頁 / 國立嘉義大學 / 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

國立嘉義大學 | 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 收藏

110年學費  15,030元/學期

110年雜費  9,410元/學期

入學管道   繁星推薦/身心障礙學生甄試/考試分發/個人申請

入學管道錄取標準

111學年度繁星推薦錄取標準
國立嘉義大學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
入學方式 第一階段:學測或術科檢定
第二階段:以高一、高二在校學業成績、單科學業成績、術科成績或學測成績進行比序
備註:申請醫學系之學生在比序之後,還須面試通過才算錄取
學群類別 第3類學群
在校學業排名 前30%
招生人數

一般生

10

外加名額

2

第一階段
學測成績檢定標準

英文

後標

自然

後標

第二階段
比序項目

比序1

在校學業

比序2

學測國文、英文、數學A、自然之級分總和

比序3

學測自然

比序4

學測英文

比序5

化學學業

比序6

物理學業

比序7

生物學業

*繁星推薦、個人申請、考試分發的檢定標準若同時有數學A和數學B,則只要一科達到標準,即表通過。*系註冊率以日間四年制學士班為主。 *以上內容請依官方公布之最新資料為準。若有錯誤,歡迎惠賜更正與指教。

  • 校園快報
  • 學系介紹
  • 系主任開講

  • 【2022冬令營】嘉大生化營╳12/14報名截止
  • 【2022冬令營】嘉大廣告營╳11/21報名截止
  • 【110個人申請】7校16系 招師培公費生19名
  • 【2021冬令營】嘉大外語營╳12/18報名截止
  • 【2021冬令營】嘉大諮輔營╳11/29前快報名

木質產業為民生基礎產業,永不消失,國立嘉義大學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教學宗旨為善用天然木材資源。在兼顧科技與環保的理念下,應用於家具、養生保健、生活用品、室內裝修、木製創意產品、紙質文物、建築室內外環境及木造景觀園藝等,著重木質材料的科學研究與木質產品設計製造,進而善用木材製品,以調節室內溫濕度,節能減碳,固定碳素,減緩地球暖化及環境衝擊,培育未來綠色科技產業及文創設計人才。

學系基本資料

大學學群 建築與設計學群
大學學類 工業設計學類
技職群類 設計群 農業群
入學管道 繁星推薦 身心障礙學生甄試 考試分發 個人申請
110年註冊率 100.00%
學制 學士 碩士
修輔系人數

109學年度上學期

1

109學年度下學期

0

雙主修人數

109學年度上學期

1

109學年度下學期

1

學系網址 http://www.ncyu.edu.tw/fps/
學系電話 (05)2717490
學系地址 嘉義市東區鹿寮里學府路300號

*繁星推薦、個人申請、考試分發的檢定標準若同時有數學A和數學B,則只要一科達到標準,即表通過。*系註冊率以日間四年制學士班為主。 *以上內容請依官方公布之最新資料為準。若有錯誤,歡迎惠賜更正與指教。

 返回

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出路

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出路

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出路

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出路

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出路

  本校其他熱門學系

  • 獸醫學系

  • 視覺藝術學系

  • 微生物免疫與生物藥學系

  • 體育與健康休閒學系

  • 輔導與諮商學系

  同群他校熱門學系

  • 國立臺南大學 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原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生命科學系

  • 建國科技大學 創意產品與遊戲設計系(原遊戲與產品設計系)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水土保持系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雕塑學系

  其他人也看了

  • 國立中正大學 犯罪防治學系

  •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大一大二不分系

  • 國立政治大學 心理學系

  • 嘉南藥理大學 藥學系

  • 長庚科技大學 護理系

在熱血屏東做自己

“Happiness is the key to a better life.” 是陳智文的人生哲學,就讀於屏科大木材科學與設計系的她不論面對多麼忙碌的接案生活,始終保持「以開心為第一」的態度,智文深信:「遇到岔路的時候,我們要選擇開心;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要選擇勇敢。」人生中難免會遇到波折、甚至遭旁人數落的時候,但只要你能看清楚未來目標、知道自己走在一心嚮往的道路上時,有些辛苦又何妨?又何必在意他人的閒言閒語呢?

屏科大有「天大地大屏科大」的稱號,校內的自然景觀美到絕對能讓初次拜訪的人驚呼:「太厲害了!」由於校地廣闊,智文建議學弟妹在新生訓練時拿到的校園地圖最好隨身攜帶,未來四年都得小心別迷路。

與木材的親密接觸

全台僅有嘉義大學跟屏東科技大學設有木材科學與設計系。屏科大木材科學與設計系即是利用木材的科學性質做出產品,與「設計」的關聯性較小,較重視科學實作。屏科大木材科學與設計系上主軸有三,一為科學取向的木質材料開發與應用,包含較偏學術研究的木材物理及化學;二為空間設計的木建築結構與空間環境規劃,涵蓋展場設計、裝潢、造景等,重木材特性;三是產品設計與創作,囊括家具、小木器等的木工實務操作。智文認為自己進入屏科大木材科學與設計系最大的轉變是膽子變大、變得更有自信且勇於嘗試。

屏科不夜城-木材加工廠

在進入系上的木材加工廠後,智文除了解到工廠諸多的使用規範之外,收穫更多的是做事該有的專業態度以及對自己作品的要求。屏科大木材科學與設計系畢業門檻為畢展與完成個人畢業專題參加新一代設計展。在考取證照上,智文在高中時便取到了丙級印前製成證照(需具備操作AdobeIllustrator、Indesign等平面軟體能力),她提及屏科大木材科學與設計系學生一般會考取的相關證照有丙級家具木工(考製作書架、盒子、毛巾架三選一的基本能力),又因為屏科大木材科學與設計系課程中常需要搬運頗重的木材,所以未來也能考取堆高機駕駛證照,就業出路則囊括家具廠、造紙廠、建材廠、室內設計、產品開發、藝術類或公職、研究、教職等。

印象深刻的課程

「木材物理」有別於高中時代聽到就頭痛的物理課,是研究木材紋理與水分、聲學、力學、熱學的關係;「木材鑑別與商用木材」需要去辨別木材標本,認識常用樹種,並因應作品選擇不同木材;「木工基本操作」則是練習使用鑿刀、刨刀等;「木質材料自動化加工」則是運用雷射雕刻機、3D列印等精密機器,系上也開設不少設計類課程來激發學生的想像力、打破以前的思維。

課外活動

在木材創意研究社,智文藉由接案子,增進自己的實作能力;同時也加入系女籃,每年都會參加大森盃比賽。屏科大木材科學與設計系上活動還有迎新、慶生趴及許多展覽。智文除了有過許多參展經驗(如師生聯展、比賽、學校圖書館的裝置藝術),也申請了姊妹校宮崎大學國際生暑假實習營、學海築夢計畫,期盼未來能到國外學習更高科技的木材技術。而在老師研究室擔任工讀生的經驗,則增進了智文與學長姊的關係,也更認識從事研究的流程內容;擔任班代及雷射雕刻機管理人則訓練了她的責任感及溝通說話技巧。

別被他人的想法所支配

智文建議學弟妹可以大膽假設自己的可能性,並放手去嘗試。她也期許自己在三年級下學期的可以到加拿大學習樹屋建造,並在畢業後持續進修,「因為木材的知識太廣太深奧,四年不夠!」智文認為這一路走來,態度很重要,不只是學習或做事的態度,還有面對木材的態度。對於大學生活中的諸多可能性,智文覺得首先要先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千萬別瞎忙、或者一味追隨他人的想法。在講座最後,她則引用日本女子團體欅坂46的《沉默的多數》的歌詞:「你有著用自己方式活下去的自由,不要受大人們的支配,從最開始就放棄的話,我們又是為何而生呢」,藉此勉勵學子都能勇敢走自己的路。

【推薦觀看】科大設計群科系:工設系 vs 視傳系 vs 文創系,科系學什麼與實習心得?

對動手實作的熱情

畢業於明道中學設計群的智文,因為從小喜歡畫畫而進入綜合高中念設計。綜合高中類似高職,雖然是一開始就選擇了自己的專業領域,但是在一年級下學期或二年級時可以轉換跑道。在面臨升學時,智文因為喜歡畫畫和動手實作,經由學姊的介紹,因緣際會選擇了屏科大木材科學與材料系,專注於木料的學習,她調整自身的心態,將自己像一塊海綿一樣,放下設計人的背景,再到新環境吸收全新領域的知識。

備審資料準備

智文透過甄選入學的方式進入屏科大木材科學與設計系,除了要考統測的專一、專二和國英數以外,還得做備審資料,備審資料包含簡歷、自傳、作品和比賽經歷等等。因為就讀綜合高中設計群,智文在備審資料中放上了許多作品,她建議普通高中要考科大的學弟妹,如果作品集相對少的話,可以多放一些活動和比賽的經歷,呈現自己勇於多元嘗試的性格。

擇你所愛,愛你所選

關於升學路上的種種選擇,智文認為有了想要追尋的目標就去行動吧!不要因為旁人的評論就輕易的打退堂鼓,當初自己選擇木材科學與材料設計系時,身邊有許多人質疑這個科系的出路,但她認為自己喜歡這個科系的所學最重要。「選你所愛,愛你所選。」她鼓勵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領域,勝過選擇明星學校裡不適合自己的科系,而在進入該科系後,如果發現不太喜歡,可以繼續學習,並試著挖掘該科系自己較有興趣的部分,或者在確認自己的心意後,轉系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智文以自身為例,雖然系名有「設計」二字,但主要所學是認識木材性質,並有許多實驗和操作木工的機會,這和她喜歡「動手做」的特質相符合。

給高中生的建議

相較於高中,升上大學後變得自由許多,學生可以自由地分配自己的時間做想做的事。而若要給高中生一些建議,智文認為就是「不要怕」,要勇敢經歷每個當下,雖然每件事情都是第一次,但是要相信一路上會有人陪伴與引導,而不必過度的擔心。她認為人們常常會被自己的想法給侷限住,但每個人其實都有著無限潛能,所以應更勇於挑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