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 技 職教育

轉載中央通訊社「看見技職力」專題 2015/6/1

【記者陳至中、許秩維報導】技職教育曾是台灣經濟奇蹟幕後英雄,為中小企業和傳統產業奠定人力基礎。然而隨著產業轉型、教育改革、少子化的衝擊,技職教育的定位不再鮮明。當「工專」的輝煌不再,高職學生忙著升學,產業卻長期缺工,台灣亟需重塑技職教育的價值,為年輕的下一代及產業謀劃未來。

教育部長吳思華在立法院報告時,曾列舉台灣技職教育面臨的五大問題,包括:一、法規定位問題,使技職向普通教育靠攏;二、師資缺乏實務操作能力;三、大部分高職生傾向繼續升學;四、社會大眾對技職教育存在偏見;五、產學合作不足。這些問題成了技職教育往前邁進的絆腳石,如何解決困境、放眼將來,除了教育部,更需要學校、產業的攜手合作。

【技職資源短絀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觀念影響,一般民眾和學生家長都認為聰明的孩子要讀高中、大學,不會讀書的才去念技職、當黑手,因此高教和技職的資源與經費一直以來都有嚴重落差。

台北科技大學校長姚立德表示,技職和高教的經費資源長期呈現嚴重傾斜狀況,以每位學生分配到的經費為例,雖然技職和高教近年已從2比8略微提高到3比7,但以同樣規模的交大和北科大相比,北科大經費就少新台幣20億元,經費資源的嚴重缺口,讓以訓練實務能力為主的技職,不管在更新設備或聘任業界師資都受到限制。

相較於一般大學,技職體系的學生出身經濟弱勢家庭比率較高。姚立德表示,這些弱勢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靠教育翻身」,但資源大多挹注在高教,只會造成貧益貧、富益富的M型化現象,讓弱勢的孩子失去因教育翻身的機會。

民國80年代,政府為鼓勵技職升學進路暢通,大幅鬆綁限制,掀起一波改制升格潮流,專科紛紛改制為技術學院或科技大學。改制後面臨的衝擊,也讓技職學校備感徬徨。

姚立德表示,專科陸續改制,當時教育部和評鑑委員認為改制後應該要有大學的樣子,學術份量應該更濃厚,要提高博士學位師資比率,教師應該發表論文,但實務教師擁有博士學歷的並不多,因此只能從一般大學延攬。

從一般大學延攬的博士師資固然學術基礎好,但姚立德坦言,缺乏實務能力是隱憂,而技職的實務師資則被要求念博士學位或發表論文,最後導致技職的技術傳承出現問題,學校進退兩難,培養出的學生實務能力不足,競爭力不夠,企業也不愛用。幸好教育部已經發現問題癥結,著手調整評鑑方式,讓技職學校重新走回實務。

【技職成敗關鍵   擘劃生涯藍圖】
過去技職學生長期被貼上「功課不好」的標籤,高職、五專淪為考不上高中的「次要選擇」,教育部近年不斷透過學校宣導、型塑典範,企圖扭轉形勢。

然而,教育部技職司長李彥儀認為,真正的成敗關鍵不在澄清偏見,而是如何給予青年學子一張清晰的「藍圖」和「生涯路徑」。

李彥儀舉例,高職五專學習的是較基礎的技術,例如鍛造、焊接,很少有年輕人願意一輩子從事這樣的工作。但若在精熟技術後,進一步了解原理、投入研發,未來就可能成為「製程工程師」,或是接觸業務、人力資源領域,成為管理階層。

不但要許年輕人一個發展歷程,更重要的是了解台灣產業在國際的定位。李彥儀以機械產業為例,台灣工具機出口全球排名第四位,光是在中彰投不到70公里的距離內,就聚集了一千多家業者和衛星廠商,上中下游分工明確,打造出獨特的產業聚落。

除此之外,還要告訴年輕人未來有哪些「可為之處」。李彥儀說,台灣機械產業發達,但同樣的一個零件,瑞士製造的價格就是台灣的2倍。

她希望年輕人藉由了解產業現狀,看見未來的機會所在,台灣各種機械產業,若能再精進一下製程、品質,還能產生更高的價值,這就是年輕一代的「可為」之處。

要勾勒出每一個產業的「藍圖」也不容易,站在最前線的國中教師,多數來自一般大學,對技職體系缺乏認識,教育部只好定期召回教師補足相關知能,並將國中3年分成三個階段,包括7年級的認識技職、8年級的體驗學習、9年級的適性選擇,按部就班引導學生找到自己的興趣、志向和能力,並勇於踏上追逐夢想的道路。

【參與人才培育   產業要更積極】
李彥儀認為,除了教育單位外,產業也要扮演更積極的角色,直接參與人才培育的過程,「不能再等著人才送來」。她近來每見到一個產業代表,就問3個問題:「需要什麼人才」、「教育少了什麼」、「能提供怎樣的業師協助」。

姚立德也指出,台灣產業早期以代工居多,加上多屬中小企業規模,較缺乏足夠資源,投入人才的長期規劃和培養。現在企業慢慢升級、規模變大,如果能和學校合作,用長遠角度來培養人力,更能保障未來人才品質,產能也會更高。

為了鼓勵企業培育人才,姚立德建議政府可以提供稅金優惠當誘因,鼓勵傳統產業和中小型企業投入人才培育,幫助他們解決人才缺口危機,找到人才活水。

技職學校雖然強調實務能力,但姚立德也坦言,企業並不是對所有科大學生都有信心,曾有企業主透露,除了前段的科技大學外,不見得敢用中後段的技職學生,但這些技職學生並不見得沒有就業競爭力,只是走錯方向。

姚立德指出,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唸書,學校應該幫這些學生找到定位,適合唸書的可以往高階人才發展,不適合唸書的就去學技術,從課程上做適當分流。如果所有電機系都學一樣的微積分、物理學,後段的學生可能學不好,畢業後又找不到工作,不如在課程作些許調整,加強技術層面,讓學生畢業後能找到技術工作,透過人才分流,學生個個有工作,企業也不怕缺工。

※中央通訊社「看見技職力」專頁網址:

http://tve.cna.com.tw

國中教師 林志翰

台南市崑山科技大學日前爆出學生上英文課時,有一群學生不斷大聲喧嘩,無視其他同學的感受,就連教授出聲制止依舊沒有太大作用,「安靜了2秒繼續吵!」新北市復興商工今年首度出現3名「碩士高職生」,因為興趣、工作等緣故,決定再穿回高職校服,重拾興趣,充實自己工作技術的能力。

筆者不禁想問,台灣的技職教育出了什麼問題?技職教育明明可以帶給學生專業的技術以符合職場需求,「學歷至上」的怪現象卻讓我們的學生困坐教室,虛擲光陰。幾點意見供參:

首先,過去台灣有23所大學,在廣設大學的政策引導下,五專一窩蜂改制成科大或成立一堆名字聽都沒聽過的新大學,使得台灣現在有將近160所的大專院校,大學錄取率已經破百。

大學生的數量飆升,台灣25歲至64歲人口的高教比率已達45%,相較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各國平均的33%為高,但是素質能力卻未見等量提升。許多大學生的程度悲慘到連幾個英文單字也認不得,寫不出一句結構完整的英文句子。學歷文憑至上,專業能力卻付之闕如,眼高手低,年輕人領22K的低薪魔咒不全然是無良企業的緣故。

其次,華麗的教改口號掏空了台灣技職教育的根基,教改夢醒後台灣該怎麼做?該如何急起直追,迎頭趕上?

2007、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後,全球失業率高漲,西班牙與義大利是令人乍舌56%、38%,歐美各國超過20%的比比皆是,唯獨德國一枝獨秀,青年失業率低於8%。因此,希臘、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拉脫維亞和斯洛伐克紛紛跟德國簽訂備忘錄,請德國協助建立「雙軌制」的技職教育。

在台灣,高中生、高職生的升學率分別為95.70%、81.01%,整體而言約有九成的高中職學生念大學或科大;在德國,只有大約三分之一左右的年輕人會選擇唸大學,另外約三分之二的年輕人選擇進入職業教育體系,目標是在三年以後取得專業證照。

德國「雙軌制」的技職教育有兩大特色,一為教育資源與場所是雙軌的。整合學校課程落實在就業市場上,擬定相關教育實習課程以培養企業所需要的技術人才,符合企業走向,讓企業與學校有緊密的溝通合作。二為制度的建立與監督也是雙軌的。政府為企業與學校搭建起教育合作的橋樑,但政府不會因此規避應有的監督角色。勞方、資方與政府協商,兼顧各方利益,有效監督,促進公平競爭,不會出現台灣建教生淪為無良企業的血汗勞力,或是建教生只做打雜、沒有專業成長等瑣碎工作的問題。

同樣地,美國在1994年通過了《為工作準備的學校法案》,希望建立一個讓所有學生都能順利由學校過渡到工作的橋樑,讓每位學生做好準備,能有效在就業市場中發揮所長。該法案最大的特色就是特別撥款協助學校與雇主建立「夥伴關係」,以利每位學生進行工作本位的訓練學習,無縫接軌學校教育與工作職場。

台灣的技職教育已蹉跎多時,混學歷的思維讓我們的學生成為教室裡的閒置人力,畢業後沒有任何教育競爭力。因材施教,讓這些學生走進技職現場,學習專業技術,培養一技之長,教育才會是件有意義的事

專業技術, 就業市場, 技職教育, 技術人才, 雙軌制



學測該怎麼出題?——點評高中數學教育與 111 年數學學測

  • 文/張鎮華|臺灣大學數學系名譽教授。

Take Home Message

  • 今年學測試題為 108 課綱實施的第一次學測。數學考題公布後,各界普遍對本次的試題感到失望。張鎮華認為,本次試題大多符合 108 數學課綱的精神,但試題的份量太重,學測應回歸「初步篩選門檻」的定位。
  • 張鎮華表示,數學考題的份量應調整適中,過去考題內容大多偏難,學生學習時遂常以對付考試為方向,以歷年考試題型為依據,背公式以求速解,忽略基礎概念的學習。
  • 近年來數學教學及評量已融入計算機使用,但大考仍禁止使用計算機,張鎮華認為,培養數感是計算機融入教學的重要理念之一,未來大考應允許使用計算機。
  • 張鎮華建議大考中心除了公布簡答之外,也能出版詳細的文件,闡述出題理念,協助引導教師的教學方向。

111 年學測於今(2022)年元月下旬登場,這是 108 課綱實施之後的第一次學測,各界都引頸觀望大考中心會如何回應 108 課綱,這更是教學現場師生關注的焦點。在數學科有兩個為人重視的方向,其一是回應數學自高二起分流教學,數學 A 和數學 B 如何命題;其二是學測數學科考題近年來在難易間來回擺盪,今年會是如何?

學測宜回歸「初步篩選門檻」的定位

學測始於民國 83 年,其定位是「初步篩選門檻」。但是數學科的考題並沒有對位,一直到民國 100 年之前,試題普遍都較難,滿級分人數占考生的百分比幾乎各年都只比 1% 略多,民國 85 年的 0.16% 更是歷年來滿級分比例最低的一次。這樣的難題,引發大部分學生害怕數學,現場老師更無法正常教學。自民國 100 年起,數學科考題逐漸回歸基礎,但卻在難易之間來回擺盪,讓師生每年惴惴不安。

民國 108、109 年的學測數學科試題極為適當,但卻因為滿級分考生的百分比高而獲罪,讓人無法理解;隔年數學科考題轉難,這雖在大家預料之內,但是各界熱切期望其回歸基本。本來期盼分程度測驗的數學 A 和數學 B 能解此困境,但是在今年數學 A 考完當晚,許多國高中老師、大學教授紛紛發表評論,對考題表示失望與不解。

筆者因為要協助高中數學學科中心,拍攝數學 A 和數學 B 的解答影片,先獨自逐題解答了兩份試卷,感覺題目其實都出得很好,大致上回應了 108 數學課綱的精神。但是其份量太重,100 分鐘的考試時間並不是合理的安排,難怪各界覺得太難;就連數學 B 試卷,其對象是低數學需求的學生,筆者也認為份量太重。

我猜想,數學 A 的份量會如此重,可能是想與數學 B 有所區隔。但是兩份試卷內容都太重了,學測還是應該回歸「初步篩選門檻」的定位,以利現場教學。

  • 延伸閱讀:學測數學怎麼考?分程度測驗或許是正解——《科學月刊》

數學的教與學宜重視基礎概念,避免依考試題型學習

面對大考,數學的教與學也應該反思。數學的知識密度高,比起其他學科,有更多的邏輯推理,解題更宜細緻緩慢,需要充分的時間。可惜的是,面對「科科等值」的壓力,數學科的考試時間只能和各科一樣。在這樣的限制下,如果數學考題份量適當,也無不可;偏偏各處的考題大多偏難,學生的學習遂常以對付考試為方向,以歷年考試題型為依據,背公式以求速解,忽略基礎概念的學習。

在引導學生的學習應注重基礎概念這件事情,大考中心歷年來極盡努力。以今年數學 A 第 1 題為例,就是在傳達一個理念,排列組合只要重視基礎原理及組合數 Ckn 就夠了。早年有關排列組合的學習內容極多,許多內容都是被「製造」出來的考試難題,不關乎組合學的根本。後來 99 課綱刪除了環狀排列,108 課綱則刪除重複組合,將內容回歸到基礎概念。審視大考中心這些年來有關排列組合的試題,其實都是基本的概念,高中師生應該要理解,重視基礎概念才是王道。

再以今年數學 A 第 4 題為例,涉及的只有等差數列的定義,以及對數的換底公式和常用對數的 3 條對數律。早年有關對數的教學,涉及極多一般底的變形對數律公式,也出現底為函數的偏鋒考題,於對數本質的學習幫忙不大,但學生卻窮於背公式、解難題。其實對數相關的問題,只要以換底公式回歸常用對數,必要時再輔以常用對數的 3 條對數律,均能順利回答。99 及 108 數學課綱均重視此理念,大考中心的試題亦都契合此想法,高中師生當可放心依此教與學。

今年學測數學 A 還有許多值得稱道的題目。例如第 7 題中,絕對值代表數線上兩點間的距離,若能搭配數線上的圖形判斷,並不需要進行去絕對值的耗時計算;第 10 題有關三次函數的性質,不必記憶對稱中心的公式,不淪為費時的三次配方,是相當用心的題目;第 12 題揭示,不必背誦一元二次方程式的公式解;第 6、15 題提醒,不能忘記國中所學的基礎平面幾何知識,凡此種種都很精采。

更多有關今年數學 A 考題的分析,可參考延伸閱讀的《高中數學學科中心電子報》文章。

計算機融入教學與評量

108 數學課綱除了從高二起分三軌教學以外,還有一個重點,就是計算機融入教學與評量。108 數學課綱高中範圍的 84 條學習內容中,有 24 條使用計算機作為參考教具。實施要點各處亦闡明,教材要設計計算機相關內容,教學應重視學生使用計算機的方法與態度,教學資源應包括計算機,學習評量宜容許學生使用計算機。

如今,6 家出版社的高中數學教科書,均依照課綱的精神將計算機教學融入,學校老師們也開始教導學生正確使用計算機的方法與態度,許多回應都指出,計算機融入教學收到不錯的成效,過去一些害怕數學的學生,因為有了工具,逐漸開始喜歡數學。只是令人不解的是,大考中心並不允許學生在學測考試時使用計算機,理由之一是害怕學生利用計算機作弊;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藉口,請看世界極多國家的考試都已經允許學生使用計算機,並沒發生什麼不良事件。

審視今年學測數學科考題可以發現,為了害怕被批評不能使用計算機,一些需要使用真實數據的應用題目都不見了,因此考題中缺少高二的一些重要學習內容,例如指數、對數、三角函數的應用問題。取而代之的竟然是設計了第 2 題那種虛假情境的問題,如下:「某品牌計算機在計算對數 logab 時需按 log(a,b)……。」這種考題在以前的題目鋪陳上,是以題目抄錯順序為情境,這次刻意以計算機的操作布題,實為假情境。市售計算機的對數計算皆以 10 或自然對數 e 為底,並沒任意底數操作的方式,與現實矛盾的情境,無法回應 108 數學課綱的理念,倒不如讓學生在考試時使用計算機,才能讓他們更有感。

另外,數學 B 第 15 題的答案:機率為 14/15,以及第 16 題的答案:機率為 31/45,都不如 0.93、0.69 能讓人感受機率的大小。讀者可試想,你會跟朋友說買了一間 2022 坪的房子嗎?當然要說 44.97 坪才讓人有感。培養「數感」是計算機融入教學的一個重要理念。另外,第 19 題需要學生動手計算 2.3/48、2.3/19、4/57 來作答,也不是高中數學學習的重點,應該允許他們用計算機算。

另外有些小瑕疵的題目,例如數學 A 第 14 題的高斯消去法宜慎重出題。

  • 延伸閱讀:數學不會就是不會?——先別怕!培養「數感」可解答生活中的大小事

大考中心宜出版學測參考答案,闡述出題理念以引導現場教學

整題來說,今年學測的數學科考題大方向可圈可點。回顧大考中心成立的歷史,民國 80 年 10 月 14 日,教育部長毛高文在臺灣省教育行政會議中頒發的書面致詞說:「如果將來的入學方式能多元化,學生的學習方式就不能固定一個模式,要用最基本的道理來應付各種的需求和挑戰,導向正常教學。」

反應在教育部於 1992 年提出的《我國大學入學制度改革建議書-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其第五項理念是:

(五)考試方法應輔助教育,而非教育去適應考試方法。

而「良好的大學入學制度」的 14 項評判規準中,被認為「第一重要」的規準是:

3. 能引導高中正常教學。

由前述文件觀之,大考中心應平衡兩個服務面向,一面是為大學選才服務,另一面是為高中學習成效檢定服務,不該過度傾向於某一面的需求而犧牲另一面。目前仍顯得太傾向為大學服務,數學相對表現令多數高中教師失望。

本文最後不禁要再多提出一個請求。除了因為時間有限,宜減輕數學試題的份量以外,建議大考中心能出版學測參考答案,闡述出題理念以協助現場教學。雖然有許多人都已經釋出參考答案,但他們到底不是出題者,有些地方並不一定能精確了解出題的用心,如果中心能在公布簡答之外,出版詳細的文件、闡述出題理念、引導教學方向,對現場教學將有極大助益。

延伸閱讀

  1. 張鎮華,〈學測數學怎麼考?分程度測驗或許是正解〉,《科學月刊》,第 615 期,2021 年。
  2. 歐志昌,〈從 111 年學測數學 A 試題省思 108 數學課綱之教學與學生學習〉,《高中數學學科中心電子報》,第 168 期,2022 年。
  3.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我國大學入學制度改革建議書-大學多元入學方案》, 1992 年。

臺灣 技 職教育

  • 〈本文選自《科學月刊》2022 年 3 月號〉
  • 科學月刊/在一個資訊不值錢的時代中,試圖緊握那知識餘溫外,也不忘科學事實和自由價值至上的科普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