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 缺氧 怎么办

缺氧的定義

缺氧(Hypoxia)是身體組織含氧量少的情形,是由低血氧症(Hypoxemia)引起的,也就是血液中的氧氣濃度,低於正常水平。有時,缺氧一詞概括了缺氧及低血氧症兩種情況,這兩者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導致呼吸和循環困難的症狀。正常的動脈血氧濃度大約是75~100毫米汞柱(mmHg),若數值低於60 mmHg,就代表缺氧並需給氧治療。

缺氧有多常見?

缺氧十分常見,且會影響所有年齡層的人,但只要多留意便能降低發生的機率。

缺氧的症狀

缺氧的症狀會因人而異,不過常見的缺氧症狀如下:

  • 呼吸道問題: 呼吸困難、呼吸急促、咳嗽及哮喘
  • 心血管問題: 心跳加快(推薦閱讀:心血管疾病很要命!10 招教你護心臟)
  • 腦部及精神問題: 頭痛及意識混亂
  • 皮膚: 顏色從櫻桃色轉至藍色
  • 其他: 坐立不安及出汗

上述並未列出所有可能的症狀,若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

什麼時候該去看醫師?

若有下列任何一種症狀,建議就醫諮詢:

  • 即便只是輕微的活動或處於休息狀態,仍然感到氣短、喘不過氣。
  • 活動時,喘不過氣的情形更加嚴重。
  • 睡眠時期呼吸短促導致睡眠中斷,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ea)的症狀。

若有下列症狀,請立即聯繫醫師:

  • 喘不過氣的情形突然發作,且非常嚴重,影響到活動能力。
  • 嚴重的呼吸急促、咳嗽、心跳加快,在高海拔地區發生水腫。

缺氧的原因

缺氧是由呼吸道及循環系統的功能和結構異常引起的。下列情況可能導致缺氧:

  •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 肺氣腫(Emphysema)
  • 支氣管炎(Bronchitis)
  • 肺水腫(Pulmonary edema)
  • 貧血(Anemia):只有少數紅血球能攜帶氧氣及氰化物(Cyanide)中毒
  • 新冠肺炎(Omicron病株較少出現快樂缺氧的症狀,如家中血氧機檢測低於90,須注意呼吸狀況,如果持續低於90就要送醫)

缺氧可能由嚴重的氣喘發作引起,發作期間呼吸道明顯變窄,使得空氣無法進入肺部。有時,服用的藥物也會導致缺氧,例如強效止痛藥和其他抑制呼吸的藥物。

缺氧的風險因素

缺氧的風險因素很多,例如:

  1. 環境因素:包含吸菸、二手菸、空氣污染、化學製劑、落塵或位處高海拔地區。
  2. 健康因素:可能是肺部或心血管,處於不健康的狀態。

缺氧的診斷與治療

如何診斷缺氧?

醫師會利用脈搏血氧飽和度分析儀(Pulse Oximeter,一種夾在手指上的醫療儀器),或直接檢測從動脈採集的血液樣本,來評估血液中的氧氣濃度。正常的血氧讀數應為95%~100%,若低於90%,便是處於缺氧狀態。

若醫師想了解是否有其他潛在的因素導致缺氧,例如一氧化碳中毒等,可能會進行肺部功能或其他檢查,幫助確認不明低血氧的原因。

如何治療缺氧?

必須待在醫院接受治療並追蹤含氧濃度,若發生緊急狀況,最重要的是讓更多氧氣進入身體。醫師可能會使用氧氣面罩,覆蓋鼻子和嘴巴,或者給予氧氣鼻管。

若上述仍無法讓血氧濃度提高至正常水平,可能會使用口服吸入器或氣喘藥物,好讓病人更容易呼吸。若這些方法仍起不了作用,還能夠由靜脈注射藥物,或短期內使用類固醇藥物,治療肺炎。

缺氧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下列的生活調整及居家療法,可能改善缺氧狀況:

  1. 戒菸:若您有缺氧症或其他肺部疾病,為了改善情況,首要任務就是戒菸。
  2. 避免被動吸菸:除了戒菸以外,最好遠離有人吸菸的地方,二手菸比自己吸菸對肺部的危害更嚴重。
  3. 規律運動:適當的運動,能幫助提升整體肌力和耐力。
  4. 飲食均衡,並保持活力。
  5. 了解氣喘發作的誘因,並避免發作。

若上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最妥善的照護。

健康从运动开始,没有捷径也吃不出来!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 更新时间:2018-07-07

大脑缺氧的症状

较轻症状:头晕、头痛(偏头痛)、头发胀(高血压也有类似症状),思维迟钝、反应变慢、犯困但睡不着,更甚的时候耳鸣、眼花、有时伴有有恶心、呕吐症状。

较重和极端情况:身体平衡能力下降,容易摔跤,对肌肉控制能力下降,行动不能自主,最终严重缺氧的时候就会出现幻听幻视,晕厥失去意识甚至脑死亡。

大脑缺氧的原因-病理性

病理性原因:脑血管病,脑血栓,呼吸系统疾病,脑组织病变,颈椎病,老年病等

解决方案:较轻症状如果反复出现的话应该查找原因(参考后续内容),较重和极端情况出现的话应该第一时间吸氧并及时就医。

大脑缺氧的原因-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高原反应、井下、地下室无新风系统、夏冬季人员密集的教室、超市等。上学的时候有这种经验,冬天开暖气,房间不通风,又挤了一屋子人,空气沉闷……困啊!其实这是典型的脑缺氧表现。下课以后出去打了5分钟雪仗回来后精神了,这是典型的空气质量差引起的脑缺氧。如果在高原空气稀薄低气压的地方则只能通过吸氧才能缓解。

解决方案:环境因素导致的缺氧在当今社会非常普遍,冬夏季的空调室为了保持制冷能力常常会降低新风流速,而人员密集的办公空间中,氧的消耗速度很快,形成的缺氧环境让人感觉到空气沉闷透不过气来,而井下和高原环境则是因为空气稀薄或者氧含量低下等原因,解决方法很简单,脱离环境做些深呼吸,活动一下吧。井下或者封闭空间可能要考虑携带氧气瓶或者空气瓶以备万一,如果有可燃气体的情况下应该使用空气瓶。

大脑缺氧的原因-用脑过度

原因1: 我们运动的时候呼吸会急促,心跳会加快,可是谁也没有见过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呼哧带喘的。为什么?这个原因分两点:第一,长时间的脑力劳动会增加大脑对氧气的消耗速度,而大脑对氧气的这种过度的消耗,并不能引起人体代偿性的呼吸速度和心跳加快(因为人类如此大幅度的用脑也就是100年以内的事情,身体还没有做好准备);第二,大脑对缺氧敏感,对于人体其他器官来说完全可以忍受的低氧状态,对于大脑来说是不可饶恕的,于是就会出现上面描述的缺氧症状,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

原因2: 伏案工作造成肺通气量减少:我们的呼吸能力和我们胸腔的体积是有关系的,当我们做扩胸动作的时候,胸腔张开胸腔体积变大有利于肺部的舒张,而我们处于双臂前伸状态的时候胸腔是被挤压的状态,不利于肺部的舒张。而伏案工作的人胸腔是长时间处于被压状态的,如果有含胸驼背的习惯的话更甚。所以通气量不足导致的脑缺氧也是不可忽略的原因之一。

原因3: 精神面的影响:事业的起伏、无尽的工作任务、公司同僚的竞争,公司间的竞争等原因、经常出现大幅度的情绪波动等(股票、金融市场大幅度波动时的大出、大进,家庭生活的困扰等原因)长期承受这种精神上的压力或波动,其杀伤力远大于感冒病毒对人体的影响,人会变得易疲劳,抵抗力下降,易怒性情暴躁,抑郁等,这是由于用脑过度后不仅脑细胞,那些分泌内啡肽和多巴胺的腺体功能都受到抑制。详细参考运动的快乐

解决方案:脑缺氧会导致无法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决定,易怒情绪波动大,解决很简单,做你想做的事、做让你放松的事、做让你身心愉悦的事,改变现在的生活节奏,重新调整作息时间,在你密密麻麻的预定表里加上半个小时伸2个懒腰,1个小时间隔出去溜达5分钟喝口水看看风景再加上20个深呼吸。和老同学去喝喝茶暂时回到过去无忧无虑的年代。每个星期进行2~4次的运动。如果不得已必须必须保持现有(缺氧)状态的话,那么就抱着氧气瓶吸会儿氧吧,会让你感觉好不少,尽管是权宜之计,但最起码能让你保持清醒,减少误判和不理智决定的风险。进行氧疗同样也可以缓解压力(氧气有镇静作用)补充体力,改善睡眠等作用,可以很快改善精神面貌。从根本上改善脑缺氧状态还是需要平时加强运动。

有種累叫「慢性缺氧」一張表自測是不是高危險族群

2019-12-17 10:45:18

​​胸悶、氣短、心慌,經常性頭暈頭痛,要麼睡不著、要麼睡不醒……有沒有一款症狀特別“適合”你?

偶爾休個假、散散心,暫時逃離繁忙的工作,人一下子又變得精神起來。如果你對此感同身受,那麼請注意:你的大腦可能已經處於慢性缺氧狀態了。

你有慢性缺氧的症狀嗎?圖/摘自 pexels你有慢性缺氧的症狀嗎?圖/摘自 pexels

沒有食物,人可以堅持十幾天甚至幾十天;沒有水,人能活7天;但若一個人完全斷氧,只要3分鐘就會腦死亡。

相較於極度缺氧,人體慢性缺氧的危害不容小覷,卻被大多數人忽視了。《生命時報》採訪權威專家,解讀慢性缺氧的危害及防範措施。

很多慢病與缺氧相關

美國分子生物學家萊文博士曾說過:“缺氧是造成許多疾病的主因之一。”如果人體慢性缺氧,那麼神經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等都會受到影響。

人體是由50萬億~75萬億個細胞組成,每個細胞都是一台小型機器,可使氧氣和燃料(葡萄糖)在發電機(線粒體)中轉換成能量,用於運動、思考等活動。雖然細胞在無氧條件下也能產生能量,但其效率比有氧條件下要低得多。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高壓氧醫學科主任、中華醫學會高壓氧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楊晶介紹說,慢性缺氧會加速細胞衰老進程,導致多種慢性疾病;反過來,人體細胞老化又會直接造成攝氧量、運送或利用氧的能力降低,使各組織處於慢性缺氧狀態,形成惡性循環。

而由於大腦是人體中對氧需求量最大的器官,往往它最先受到傷害。

正常人腦的重量只佔身體總重量的2%~3%,耗氧量卻佔人體總耗氧量的20%~30%以上,佔心臟輸出血液中含氧量的1/6,身體其他部位的氧氣全部利用起來也只能供應大腦使用不超過4分鐘;

再加上腦組織不能儲存氧氣和葡萄糖,完全依靠血液攜帶的氧氣維持正常生理功能,因此大腦對缺氧的反應極為敏感。

腦組織不能儲存氧氣和葡萄糖,完全依靠血液攜帶的氧氣維持正常生理功能。br/圖/shutterstock腦組織不能儲存氧氣和葡萄糖,完全依靠血液攜帶的氧氣維持正常生理功能。
圖/shutterstock

而腦缺氧導致的損傷程度與缺氧持續時間密切相關。

◆剛開始缺氧時,人體會做出代償性的保護反應,如呼吸加深、加快等,此階段若能有效補充氧氣,即可避免或減少損傷;

◆倘若代償性反應不能滿足機體需要,腦細胞損傷便難以恢復,心、肺、肝、腎等重要器官會相繼出現一系列病變。

但對一些“壞細胞”來說,慢性缺氧會為它們的肆虐提供良好機會,例如腫瘤細胞。

近日,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一項研究發現,腫瘤細胞在適應低氧水平時會變得更具侵略性,令人驚訝的是,即使重新供氧,原發性腫瘤中暴露於低氧的細胞仍能保持侵襲性。

事實上,早在1930年,德國生物化學家奧托·沃伯格就發現了缺氧與癌症間的關係:大多數腫瘤細胞通過糖酵解作用供能,不需要氧氣和線粒體參與;惡性、生長速度快的腫瘤細胞糖酵解率比正常組織高200倍。由於腫瘤細胞“霸占”大量葡萄糖,人體的正常運轉受阻礙,導致病情蔓延。

缺氧示意圖。圖/宜蘭縣羅東博愛醫院提供缺氧示意圖。圖/宜蘭縣羅東博愛醫院提供

自測:身體缺氧的12個症狀

很多人可能認為,呼吸是再平常不過的事,缺氧了多喘幾口氣就可以。事實上,氧氣從呼吸道進入肺部,到與血紅蛋白緊密結合,再到被血液運送到各組織器官,任何一個環節發生障礙,都可能造成慢性缺氧。

缺氧按照誘因可分為三大類:

1. 環境性缺氧

即空氣含氧量不足等造成的攝氧量不足,進而導致缺氧,多數人的慢性缺氧由環境造成。

比如,海拔高、霧霾天氣、 睡覺時緊閉門窗、屋內人多又不注意通風等情況,都會導致空氣氧含量降低。

2. 生理性缺氧

隨著年齡增長,組織器官退行性改變導致機體供氧能力不足,這類缺氧是不可抗拒的。

3. 病理性缺氧

因心肺疾病導致吸入氧氣、攜氧能力不足造成缺氧。

◆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對血管影響非常大,如不重視,即使吃藥控制相關指標,只要誘發因素持續存在,仍會傷害血管,導致血流量或血氧含量降低,滿足不了各組織器官的氧氣需求;

◆ 長期緊張、壓力大、熬夜、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的人,也易慢性缺氧。

楊晶表示,偶爾輕微缺氧不可怕,但頻繁缺氧就要提高警惕。可根據12 項症狀判斷身體是否缺氧:

判斷身體缺氧的12項症狀

一張表自測是不是高危險族群。製圖/元氣網一張表自測是不是高危險族群。製圖/元氣網

​其中,每項包含多種症狀,若只有1~2 種症狀積0.5 分,多於2種積1 分。總分為1~4 分錶示體內含氧量有不足跡象;5~8 分為輕度缺氧;9 分以上可能有一定程度的缺氧症候。

慢性缺氧風險較高的患者一定要儘早到醫院檢查,若是器質性病變、心理問題等導致缺氧,應先解決問題根源,症狀會得到改善;若是單純慢性缺氧,早期給予常壓氧療或高壓氧療等,症狀完全可逆。

但患者最好不要盲目使用市場上的製氧機、氧氣呼吸機等補氧產品。一些慢阻肺等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的肺交換氣體能力差,的確需要持續吸氧,用這類產品可能有一定保健作用,但並不能起治療效果,建議先到醫院糾正缺氧情況至一定程度後,再依靠這類產品維持。

健身、運動能幫助增強心肺功能。br/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健身、運動能幫助增強心肺功能。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4招讓身體補足“氧”

氧氣既廉價,又昂貴。人從降生後的第一聲啼哭開始,肺組織首次打開,空氣進入體內開始進行交換,一直到生命結束,氧氣都時刻相伴,不用交一分錢。

可一旦遇到猝死、一氧化碳中毒等突發情況需要緊急吸氧,或是慢性缺氧導致組織器官受損無法挽回時,其代價就是昂貴的。因此,預防慢性缺氧十分重要。

工作間歇深呼吸

在緊張、忙碌、長時間工作學習等狀態下,大腦耗氧量加大,很容易出現供氧不足。

建議至少每兩個小時休息10分鐘,可以活動頭頸、聳聳肩、扭扭腰、抬抬腿,或在窗邊眺望,做做深呼吸。同時,日常也可適量加強運動次數,如慢跑、游泳、快步走、打太極拳等有氧運動,都有助於增強心肺功能。

三類食物助補氧

很多人節食減肥或因為患病長期營養不良,也會影響機體的攝氧能力。可以適當吃些改善肺功能、提高血紅蛋白或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食物。例如:

◆梨、銀耳、山藥、百合、枇杷等有清肺潤肺功效,有助改善肺功能而加大氧的吸入;

◆動物肝臟、瘦肉、雞蛋等富含鐵,新鮮蔬果含葉酸和維生素B12 ,有助血紅蛋白生成,可增強運氧能力;

◆番茄、綠茶、蒜等含有SOD,能清除氧自由基防止細胞受損,保證氧的代謝能力。

定期檢查肺功能

上了年紀後,生理功能衰退,肺、支氣管等常會出現病變,因此要定期進行肺功能檢測,及時了解機體變化,早診早治有助減少慢性缺氧現象。

此外,去高原地區前要進行全面檢查並做預處理,避免發生智力下降、腦水腫等缺氧性腦損害。

睡覺打鼾要注意

睡覺時是缺氧高峰期,尤其是睡覺打鼾者,自身氣道通氣出現障礙,可能存在睡眠呼吸暫停,引起反復發作的夜間低氧,建議高度重視,儘早到醫院檢查。

多數打鼾情況與睡姿有關,建議這類人保持正常體重,減少脂肪在咽部軟組織間的堆積;同時改為側臥睡,可在背後放個網球,有助強制性保持側臥睡姿。

本文轉自生命時報微信(ID:LT0385)

缺氧 深呼吸 腫瘤細胞 葡萄糖 心肺功能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