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德 勒 的名單 海倫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改编自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所著的Schindler's Ark, 众所周知的诺亚方舟让陆上生物躲避了一场灭顶之灾,辛德勒所作同样如此。

这部影片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倾家荡产保护了千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历史事件。

纳粹军官阿蒙Amon Goeth由拉尔夫·费因斯扮演:

据说,斯皮尔伯格选中他,就是因为他有着“邪恶性特征”;那么很好,大卫·叶茨(《哈利·波特》的导演)也发现了这一点。

因为他还是《哈利波特》中伏地魔的扮演者:

在《辛德勒的名单》中,纳粹军官阿蒙杀人如麻,却爱上了犹太女孩海伦。

下面是他对海伦说的一段话:

It must get lonely down here when you’re listening to everyone upstairs having such a good time.

你总是一个人在这里聆听楼上人们欢乐的声音, 一定觉得分外寂寞。

Does it? You can answer.

不是吗? 你可以回答。

But what’s the right answer? That’s what you’re thinking.

但是怎么回答才正确? 你一定是在这么想。

What does he want to here?

他到底想听些什么?

The truth, Helen, is always the right answer.

海伦, 实话永远是正确的答案。

Yes, you’re right.

是的, 你说的没错。

Sometimes we’re both lonely.

有时我们都很孤独。

Yes. I... I mean...

是的。 我...... 我是说......

I would like so much to reach out and touch you in your loneliness.

我好希望向你伸出双手, 去触碰你的寂寞。

What would that be like, I wonder?

不知那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I mean what would be wrong with that?

我是说难道那样是错的吗?

I realize you’re not a person in the strictest sense of the word, 

我知道, 严格地说起来, 你并不能算是个人, 

but well, maybe you’re right about that too, you know, maybe what’s wrong isn’t ... it’s not us. It’s, no, it’s this.

但是也许你才是对的, 可能这其中错误的并不是我们。错的是这个世界。

阿蒙这段自问自答是对海伦说的, 面对这个一声不吭的犹太女孩,他谈及寂寞,谈及对错,满心矛盾,最后却还是没敢吻她,而是回归纳粹军官的身份打了她一顿。

词汇:

upstairs: adv. 在楼上;向楼上; adj. 楼上的;在楼上的; n. 楼上;楼层。
reach out: 伸出(手等)。 
loneliness: n. 寂寞,孤独。
in the sense of: 从…意义上说。
what’s wrong: 有什么问题,有什么错误。

赏析:

这段话里,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有“寂寞”(loneliness, lonely)和“对错”(right, wrong)。

“寂寞”总共出现三次。第一句话“It must get lonely down here”是推测,不直接点名寂寞的人。 

第二次的“寂寞”出现在“Sometimes we’re both lonely”,其主语为“we”(我们),就是指海伦和阿蒙自己,以“both”(都)拉近了说话者与聆听者,甚至是与观众的距离。 

第三次出现是在“I would like so much to reach out and touch you in your loneliness”。 

句子始于“I would like”(我想要),阿蒙主观的意志,经过一个情感的深化“much”(很,十分)和一个延伸的动作“reach out”(伸出),抵达句末“your loneliness”(你的寂寞),海伦的寂寞。

表面上是在说海伦的寂寞,实则表现了阿蒙内心的寂寞,以及对海伦的渴望;而这种渴望由于纳粹的种族歧视而被抑制在寂寞之下。


“对错”的二元对立与自问自答也频频出现。 

阿蒙反复问海伦“the right answer”(正确的答案)和“what’s wrong”(有什么不对),其实是对自己的不断拷问,是自己对于正确与错误的思考;每一次的拷问都折射出阿蒙内心的彷徨与矛盾。 

他说:“maybe you’re right about that too, you know, maybe what’s wrong isn’t ... it’s not us”,他开始用“maybe”(可能)怀疑世界。

他想象自己触摸海伦,说:“What would that be like, I wonder? I mean what would be wrong with that?” 这两个问句是虚拟时态,与实际有着不可跨越的鸿沟。 

他整段话都不像平时那样果决,反而磕磕绊绊,有时快得让人听不清。就像他的内心,纠结、反复,辨识不清。

这位极度矛盾的纳粹军官无法温柔地触摸自己爱上的犹太女人,用挥出去的一掌代替感情,替他的混沌做了决定。

这是一段语无伦次的表白,和阿蒙冷酷无情的纳粹形象相去甚远。

隔着种族之别,他却偏偏爱上了犹太女子,一个严格意义上已经算不上人的女子;他不断地追寻对错,肯定又否定,最后甚至把海伦打倒在地去证明自己的感情是错误。

可惜,情之所至,身不由己。

他的喜欢,生逢乱世,注定是场悲剧。就像他的喃喃自语,“错的是这个世界”。

大家好,今天说的是豆瓣电影top8的《辛德勒的名单》。

辛 德 勒 的名單 海倫

原片故事:

1939年,波兰在纳粹德国的统治下,党卫军对犹太人进行了隔离统治。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来到德军统治下的克拉科夫,他找来犹太人斯坦当会计,找犹太投资商,雇犹太工人,开了一间搪瓷厂,生产军需用品。

剩下的时间,他就给德军长官送烟送酒送女人,迅速跟德军建立亲密关系。一天,一个独臂工人过来感谢辛德勒,他走后,辛德勒很生气,质问斯坦,这个独臂的犹太人有什么用!后来,辛德勒的工人在回隔离区时,被德军要求铲雪,独臂工人也被枪击。

有一次,斯坦差点被火车送走,辛德勒废了好大劲儿才找到他,没了斯坦,辛德勒的工厂办不下去。

1942年,葛夫中尉被派到克拉科夫。他让犹太人海伦当自己的女佣,随即枪杀了一位犹太建筑师。1943年,克拉科夫的犹太人遭到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辛德勒目睹这一切,并注意到一个红衣小女孩,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辛 德 勒 的名單 海倫

后来,辛德勒见到了葛夫,他要求葛夫允许他继续使用犹太工人,但葛夫把他的会计斯坦据为己有,辛德勒不得不每周找时间和斯坦交流账单问题。期间,辛德勒也通过斯坦救了一个工人,一个孩子以及一对老夫妻,让他们到自己工厂做工。

一天,辛德勒在地下室见到了葛夫的女佣海伦,海伦告诉辛德勒,她第一天来的时候,葛夫无缘无故打了她,她害怕葛夫,葛夫终有一天会杀了她,因为这个人会随意射杀别人,完全无理可循。辛德勒告诉海伦,葛夫欣赏她,不会杀她,但葛夫不想让人知道他欣赏犹太人。

然后,辛德勒告诉葛夫,权利是有足够理由去杀一个人却不去杀。葛夫也想成为辛德勒那样的人,第二天,他赦免了几人,然而当做错事的小男孩出去的时候,他还是将其射杀了。

海伦给葛夫修剪指甲的时候,葛夫假借看报纸,凑近了海伦。晚上,辛德勒在楼上和军官参加舞会,葛夫来地下室找海伦。他爱上了海伦,但海伦是他憎恨的犹太人,所以他及时制止了自己,把海伦暴打了一顿。

辛 德 勒 的名單 海倫

隔离区开始例行检查,能干活的在一边,不能干活的在另一边,孩子们被装在卡车运走,这引起他们父母的骚动。不能干活儿的人被送去集中营,辛德勒为了让那些人好受些,给他们喷水。

辛德勒因为在生日舞会吻了犹太人,被抓了起来。葛夫甚至为辛德勒求情,后来辛德勒被释放。

犹太人的尸体被焚烧,辛德勒前去和葛夫交谈,得知所有犹太人要被送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然后,他注意到之前的红衣小女孩的尸体,感到极大的悲伤。当晚,他决定倾家荡产买犹太人的性命,制造一份“辛德勒的名单”。他留了一行给海伦,去找葛夫谈判,葛夫一开始不同意,他想带海伦到维也纳,和她白头到老,但是他不能,最后他妥协了,让辛德勒带走海伦。

名单上的男人顺利被火车带到辛德勒的老家,女人则被误带到集中营。辛德勒废了好大劲儿才把她们从集中营里带出来,此后,他的工厂从来没有制造过任何可用的武器,而他花了上百万马克让工人维持生计,最终破产。

1945年,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辛德勒开始逃亡,他的工人为他打造了一枚戒指,上面刻了一句话,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全世界。

解读经典:

关于《辛德勒的名单》,可供解读的点很多,今天我选择解读电影中那个杀人不眨眼的葛夫中尉。葛夫和辛德勒长得很像,这一点是导演有意为之,让两人互为镜像。

辛德勒不仅比葛夫年长,而且比他有钱,有品位,有手段,能把德军高层唬的一愣一愣的,还情妇众多,女人们都喜欢他。相比之下,葛夫就没那么幸运了。他爬得没有辛德勒快,场面没有他见得多,性格没有他圆滑,但年纪轻轻就成了纳粹中尉。对于被派到克拉科夫他一开始是厌弃的,但他很快发现自己是这个地方的上帝。他信奉的纳粹主义告诉他,犹太人就是蝼蚁,所以他随意射杀,就像碾死一只蚂蚁一样毫不在乎。

直到他遇到辛德勒。第一次见面,他腼腆地问辛德勒,这是丝绸的吗,换来辛德勒不在意的一声,当然。辛德勒的风度让他羡慕,从此,他就视辛德勒为偶像,并模仿他。辛德勒对女佣海伦说了谢谢,他也向海伦道谢。辛德勒告诉他什么是权利,他听进去了,学着宽恕别人,上一刻还在对着镜子体验这种快感,下一刻就因为自卑,心情一落千长,射杀了小男孩。

葛夫身上的矛盾还体现在对待海伦上。第一次见面,他害怕自己把感冒传染给海伦,随后他渴望接近海伦,又不敢接近。在地下室里,他差一点就吻上海伦,但吻了海伦,就表示自己对纳粹主义的怀疑,他不能这样,于是他把海伦暴打了一顿。后来,看到辛德勒吻纳粹女孩的时候,他是羡慕的,辛德勒被抓的时候,他还替他求情,不是因为他想救辛德勒,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和海伦还有一点希望,但他从来不敢表现出来。

辛德勒要把海伦带走的时候,葛夫甚至想过要带海伦到维也纳,白头偕老,可是他不敢。葛夫和很多纳粹军人一样,十几岁接受纳粹党章,一生的理想就是建立德意志帝国,心中只有理想没有善恶,所以葛夫被吊死的时候,都紧紧地压着凳子,他不是怕死,是不甘心德意志帝国还没有建立,他说了句,希特勒万岁。

但葛夫遇到了辛德勒和海伦,前者是跟他不同的人,后者是他爱上的女人,这些都让他对理想产生过怀疑,但最终,他没能像心智成熟的辛德勒那样选择救人。他是施害者,也是受害者。

幕后插曲:

1、拉尔夫·费因斯为了饰演葛夫喝了13千克的酒,创下一项吉尼斯记录。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选中他来出演,就是因为他有着“邪恶性特征”。

2、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拒绝接受这部电影的酬劳,他认为要是接受了就成了“血钱”。

3、 穿着红衣服的女孩其实在战争中幸存了下来,并且写了一本传记,名为《穿红衣的女孩:一本自传》。

4、犹太人有一个传统习惯,参观墓地的时候,应该在墓碑上留下一块小石头,以示敬意,这就是片尾这一幕出现的原因。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图片新闻

  • 新浪简介 | 广告营销 | About Sina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举报邮箱: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