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術後出血

攝護腺術後出血

文/衛允琳

完成了攝護腺手術之後,該如何養護呢?林口長庚醫院泌尿外科系主任崔克宏建議,治療攝護腺術後的照護方式如下:

1、少吃刺激性、動物蛋白食物:病患在接受手術治療後,由於傷口很脆弱,飲食要注意避免刺激性的食物,這些食物包括辛辣的食物、當歸麻油等太補的食物。另外,如檳榔、菸、酒等易使傷口充血,易導致傷口流血,在術後也建議避免。

另外,動物性蛋白太高的食物如牛肉、羊肉等也最好少吃,若要吃肉,建議可以吃白肉如魚肉、雞肉等,屬於較適合攝取的肉類食品。

2、多喝水、不憋尿:由於攝護腺位於骨盆腔內直腸前方、膀胱出口,其神經與直腸神經及膀胱連在一起,手術之後病患很容易有排尿的障礙,所以病患千萬不要憋尿,以免膀胱過度充血,引發攝護腺傷口出血。另外,攝護腺病患術後多會有血尿,因此要多喝開水,以利血尿排出,避免血塊塞住,建議一天至少要喝2000c.c.才足夠。

3、多吃高纖維蔬果:除了排尿障礙問題之外,攝護腺術後病患也很怕便祕的問題,因為一便祕就會不自主用力去解便,傷口往往因為過度用力而裂開、出血,所以,攝護腺術後病患切記要多吃高纖維的蔬果等,避免便祕問題困擾。

4、不做劇烈運動:除了飲食之外,攝護腺病患術後運動亦不宜太過劇烈,慢走及散步是比較適合的。如果運動過後,小便有急迫感或是血尿,就要馬上休息。

5、避免泡湯或泡澡:泡湯或泡澡形同對術後傷口進行熱敷,傷口很容易充血、出血,因此在做過攝護腺手術之後,建議要避免。

6、禁止塞肛劑及用甘油球灌腸:另外,由於直腸前方就是攝護腺,術後病患禁止塞肛劑及用甘油球灌腸,否則很容易刺激手術傷口出血。

7、不宜有性行為:攝護腺病患在術後暫時不宜有性行為,以避免傷口充血,增加發炎感染的機會,但建議可多做提肛的運動。

 

攝護腺術後出血

攝護腺的Q&A

預防攝護腺疾病飲食需注意?

根據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飲食成分對於攝護腺癌的進展有顯著的影響。就不同國家的差異性來說,歐美國家的攝擭腺癌在世界上有較高的比率。相反地,生活在亞洲國家其攝擭腺癌發生的比率則較低。

西方國家其飲食習慣含有豐富的油脂,會刺激男性體內睪丸素之分泌並增加攝護腺細胞生長的速率,而造成攝護腺肥大及癌細胞產生的機率。

根據研究顯示,素食者及經常吃穀類、蔬菜及大豆類製品的人,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會比較低,其主要原因是這些食物脂肪含量很低,可降低睪固酮之分泌,且植物類食材也富含天然的纖維,可協助將睪固酮排出體外。所以,適當的脂肪攝取量及均衡飲食在預防或控制攝護腺癌是絕對有幫助的。

除了均衡飲食及降低脂肪的攝取量之外,目前在醫學上已有相關研究指出,抗氧化物、茄紅素及薑黃素等,對於攝護腺的保健是有幫助的。抗氧化物像是南瓜子、花椰菜,都是不錯的選擇;茄紅素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番茄及木瓜等;至於薑黃素像平時常吃的咖哩就含有薑黃素。另外,維生素C的攝取,對攝護腺的保健亦很有幫助,像是蘋果及柳丁等水果,維生素C的含量都相當豐富,是很好的選擇。


攝護腺肥大最後會惡化成攝護腺癌嗎?

攝護腺肥大與攝護腺癌兩者之間並無絕對關係,但通常有攝護腺肥大問題的患者,臨床醫師會幫你測量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數(PSA),檢測是否有罹患攝護腺癌的疑慮。不過別擔心,不是每位攝護腺肥大的男性都會罹患攝護腺癌,機率並不是很高。

攝護腺癌,早期沒有症狀,不易被發現,至今致病原因仍不明,美國癌症學會研判與年齡、種族、飲食與家族病史可能是危險因子。罹患攝護腺癌不必太驚慌,因癌細胞生長緩慢,病人的存活率高,只要好好接受治療,病人5年的相對存活率將近100%。


性生活與攝護腺疾病有什麼關係?

攝護腺是男性生殖系統的一個腺體,其分泌的液體可液化精液,使精子的活動力提高,同時可以保護及滋養精細胞,避免精細胞通過女性陰道時受到破壞。在性生活的過程中,透過射精,不僅可使攝護腺的平滑肌收縮、促進攝護腺液排入尿道,還可有很好的引流作用,避免沈積,所以適度的性生活對於攝護腺疾病的預防是有幫助的。


攝護腺手術切除會不會影響性功能?

性功能障礙則是指患者的陰莖無法勃起,或無法維持足夠的硬度以致無法進行性行為。有這種情況的患者,其陰莖知覺大致上是正常的,受到刺激也能達到高潮,然而勃起和射精的功能卻很不理想。如果服用一些藥物如威而鋼(Viagra)、犀利士(Cialis)、樂威壯(Levitra)等,可能會使得患者的性功能恢復一些。若是非常在乎勃起功能,根據目前的臨床追蹤資料指出,也可以考慮用術後勃起功能保留較好的海福刀治療,設法減少神經的傷害,以避免性功能障礙。


哪些檢查可早期發現攝護腺疾病?

攝護腺位於直腸前方、膀胱出口處,用手指伸進肛門就可以摸得到,所以可以透過肛門指診觸摸來發現,攝護腺是否有硬塊或是不平滑的情形。

另外,抽血驗攝護腺特異抗原(PSA)也是攝護腺疾病常做的檢查,PSA為攝護腺特有的蛋白,一旦組織遭到破壞,就會釋出逸散在血液當中,PSA值若超過4ngml,即視為異常。

肛門指診及抽血驗PSA都只是初步懷疑罹患攝護腺疾病的參考,若要確診,必需要透過「直腸超音波攝護腺切片」檢查,即在超音波導引下,因應攝護腺大小進行系統性的切片,做進一步的確認。

攝護腺疾病好發50歲以上的男性,所以,建議50歲以上的男性每年做1次肛門指診及PSA檢驗。但近年歐美也有不少男性早在40歲就罹患攝護腺疾病,建議父親及家族兄弟有人罹患攝護腺疾病的高危險群,於40歲以後每年做1次肛門指診及PSA檢驗。

【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53期】

攝護腺術後出血

▲4年前切過攝護腺!翁「尿出鮮血」慌就醫,竟是切掉組織長回來。(圖/記者嚴云岑攝,下同)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一名72歲男性,4年前曾接受攝護腺肥大切除手術,近1個月因血尿、排尿不順驚慌就醫,經檢查發現為復發性攝護腺肥大合併出血。醫師表示,根據統計,攝護腺切除後,有15-20%的病患會在5-10年內復發,需再次手術,呼籲民眾術後不能掉以輕心,應維持每年一次頻率回診追蹤。

收治患者的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殷約翰表示,該名患者就診時非常慌張,直呼「醫生,我尿尿都是血!」在安排靜脈腎盂攝影、超音波及膀胱鏡檢查後發現,他的膀胱內有明顯凸起,但由於膀胱本身無其他病灶,確認為攝護腺肥大組織肥大,擠壓膀胱與尿道,進而影響排尿。

殷約翰提到,攝護腺肥大通常會造成排尿困難,但同時合併大量出血,是因為患者有心臟問題服用抗凝血劑,排尿時肌肉用力造成攝護腺血管破裂,抗凝血劑又使傷口不易癒合,才會導致血尿情形,所幸經攝護腺切除手術後,血尿症狀改善,排尿也恢復通暢。

攝護腺術後出血

▲殷約翰醫師指出攝護腺肥大部位。

殷約翰說,許多患者都認為,攝護腺肥大一旦切除就一勞永逸,但根據統計,手術後仍有15-20%的患者攝護腺會「慢慢長大」,另有30%會併發膀胱功能異常,其中8.3%在5-10年內需要再次切除或刮除。

最後,殷約翰提醒,攝護腺肥大長期阻礙排尿會造成膀胱及腎臟功能破壞,甚至引起腎衰竭,當出現尿血症狀時,應積極就醫找出原因治療。攝護腺肥大在手術後仍有復發的可能,且攝護腺癌的風險仍在,在治療後仍應持續追蹤,以免太晚發現病灶。

攝護腺術後出血

經尿道攝護腺雷射汽化切割術後病人須知

2022/1/10

  • 經尿道攝護腺雷射汽化切割術是以膀胱鏡經過尿道,用雷射將攝護腺汽化及切除。手術本身甚為安全,但接受手術病人大多為高年齡群,身體忍受度較低,故手術中及術後仍可能發生腦血管及心臟病等意外,但發生率很低。
  • 此項手術需使用自費的雷射光纖耗材及手術費,自費金額共約15 萬元,其他住院費用需另計。
  • 手術後數天拔除導尿管後,如有頻尿、尿急、尿失禁、小便疼痛或血尿是手術後暫有的現象,約在 1~2 週內逐漸減輕,但尿道內之傷口約需 2 ~ 3 個月才會完全癒合,須至門診繼續追縱治療。
  • 手術後少數病人可能會大量血尿,回診前若大量血尿或血塊造成排尿困難,請來電泌尿科病房諮詢醫師(04-22052121 轉 6390),若緊急狀況,仍應速至急診室處理。
  • 為避免大量血尿,應注意以下事項:
  1. 為避免便秘,須多吃蔬菜、水果或口服輕瀉軟便劑,避免不必要的灌腸。
  2. 一個月內勿騎乘腳踏車、摩托車、蹲太久或溫水坐浴,避免跑步等劇烈運動或修習內功、外丹功,應緩步上下樓梯。
  3. 若無心臟衰竭病史或其他特殊禁忌,白天要多飲水,約1500-2000 c.c,可視情況適時調整攝取量,晚上睡覺前儘量少喝。
  4. 三個月內盡量避免行房但可自瀆(慰),三個月後可漸恢復性生活。
  5. 一個月內應避免刺激性食物,如酒類、辣、薑。
  6. 一個月內應避免服用中藥、活血補品及未經處方之成藥,如:人蔘、麻油、當歸..等。

攝護腺術後出血
攝護腺術後出血
攝護腺術後出血
 

  • 抗凝血劑復用時間需與主治醫師討論。
  • 有少數病人手術後可能形成尿道或攝護腺傷口疤痕過度產生形成尿道狹窄,可能需要再次內視鏡手術切開疤痕。
  • 攝護腺切除術後有少數的病人仍然會復發或產生惡性腫瘤,應每年作肛門攝護腺觸診及抽血偵測血清攝護腺特異抗原。
  • 手術後大多數病人會發生逆行性射精,可能造成無法自然懷孕。精液射入膀胱內,之後,膀胱內精液在解尿時隨小便流出,此為必然現象不影響健康。若要生育可與醫師諮商,施行尿液內精蟲分離術或其他取精方式。
  • 少數病人,手術後會造成性功能障礙。

若有任何疑問,請不吝與我們聯絡
電話:(04) 22052121 分機 6390
HE-40027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暨體系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