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 躁 症 不能 吃 什麼 水果

腸 躁 症 不能 吃 什麼 水果

台灣腸躁症盛行率約為10%到20%,推估約有230萬到460萬名患者;隨時出現的腸胃症狀不僅讓人難受,對日常生活更是帶來莫大影響。醫師和營養師指出,目前國外已將「低腹敏飲食」用於第一線治療,可有效改善腸躁症狀,找回正常生活。

每周至少1天腹痛 腸躁症可能找上你了

當反覆或交替出現的腹痛、腹脹、腹瀉、便祕症狀,做檢查卻沒發現任何腸道發炎或癌症跡象,很可能是腸躁症上身了。台灣胃腸神經與蠕動學會理事長盧俊良指出,如果症狀持續半年以上,且過去3個月平均每周至少一天復發性腹痛,加上排便頻率變化、糞便外觀改變,即可診斷為腸躁症。

看更多:長期便祕是腸躁症嗎?腸道毒素會引發大腸癌?醫師這樣說

台北榮民總醫院內視鏡中心醫師王彥博說明,治療腸躁症需要多管齊下,包括針對不同症狀的藥物治療;改變作息、減少壓力等生活型態改變;透過專業醫師或營養師控管進行「低腹敏飲食」;如有需要可搭配心理治療。王彥博強調,多管齊下的用意是讓病人能夠舒舒服服地生活。

「低腹敏飲食」有效改善腸躁症狀

近10年來國際間逐漸推廣低腹敏飲食,「腹敏」一詞取自FODMAPs的諧音,指的是可能造成腸胃敏感的特定類型碳水化合物;這些食物在消化過程中無法被順利吸收,可能導致部分的人出現腸胃道不適。目前國際間已有多項研究證實低腹敏飲食對改善腸躁症的效果,以亞洲研究為例,經過4到6週飲食控制,近7成腸躁症患者的症狀獲得改善。

台北榮總營養師吳柏姍是目前全台唯一取得澳洲蒙納許大學認證的低腹敏營養師,她分享幾種常見的高腹敏食物:大蒜、蔥白、韭菜、洋蔥、花椰菜、西瓜、桃子、豆類、菇類、牛奶、優格、軟起司、手搖含糖飲料、蘋果、芒果、果汁等。

看更多:便祕多吃蔬果?小心15種「高腹敏蔬果」反而害你脹氣腹痛

反之,低腹敏食物包括膠質豐富的蔬菜(如秋葵、木耳)、葉菜類(如高麗菜、菠菜)、瓜類(黃瓜、櫛瓜);水果類則包括奇異果、葡萄、哈密瓜、香瓜、木瓜、柑橘、鳳梨、草莓、香蕉、火龍果等。

別忽略「隱藏版」高腹敏食物!

吳柏姍表示,低腹敏飲食相當複雜,主要是依據各食物成分檢驗後得出的數值來分類,有時候並不容易判斷;她提醒以下幾個飲食祕訣:

1.  大蒜、紅蔥頭和蔥白屬於高腹敏食物,可改用蔥綠、薑做辛香料;如果真的想吃蒜,可以改用蒜油,不要吃到大蒜本身即可。

2.  青黃色的未熟香蕉屬於低腹敏食物,但如果香蕉熟透了,就會變成高腹敏食物。

看更多:吃香蕉可以解便祕 該吃黃色還是綠色香蕉才通便?營養師給正解

3. 台灣人習慣以米飯為主食,包括白米、糙米、米粉、燕麥、藜麥都是低腹敏食物,至於一般市售的麵條、麵包均以麵粉製成,因此屬於高腹敏食物。

4. 咖啡、紅茶、綠茶、薄荷茶屬於低腹敏食物,但洋甘菊、茴香、烏龍茶皆屬於高腹敏食物。

看更多:1天沒喝咖啡就不舒服?警覺「這種症狀」 咖啡因過多小心心律不整

5. 夏威夷豆、花生、南瓜子、核桃、黑巧克力、砂糖、麥芽糖屬於低腹敏食物,而腰果、開心果、蜂蜜、高果糖糖漿、無糖口香糖(代糖)為高腹敏食物。

低腹敏食物勿過量 仍可能腸胃不適 

「不是選對就可以狂吃,每天食用的分量都有上限。」吳柏姍舉例,奇異果、葡萄、橘子、鳳梨、草莓、生香蕉每天以130到150克為限;夏威夷豆每天最多20顆、核桃每天最多10顆;根莖類食物每天可食用量上限為75克;茶和咖啡每天建議1小杯(180cc以內),即使是低腹敏食物,攝取過量仍可能造成腸胃不適。

腸 躁 症 不能 吃 什麼 水果

▲ 營養師提醒,即使是低腹敏食物,每日仍有建議食用分量上限。

吳柏姍說明,施行低腹敏飲食的第一階段是「完全食用低腹敏食物」,約4到8週後進入第二階段,每次挑戰一種高腹敏食物,測試看看腸胃的反應,了解哪些食物是腸胃可接受的,未來可納入常規飲食,也就是第三階段,擬定自己適合的飲食方式。

◎ 攝影/王家瑜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盧俊良醫師‧王彥博醫師‧吳柏姍營養師

→名醫觀點、養生妙招都在這!快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
→最新健康資訊不漏接!快點我加入【健康2.0 FB粉絲頁】

腸 躁 症 不能 吃 什麼 水果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很容易腸躁症上身,有的人長期便祕、有的人則是腹瀉不止。醫師指出,特定碳水化合物可能是造成腸胃敏感的關鍵,建議少吃高糖高油食物、多吃低腹敏水果,例如:木瓜、奇異果、哈密瓜、百香果,都是夏季不錯的選擇。

腸 躁 症 不能 吃 什麼 水果

示意圖/TVBS

3多2少女性 準腸躁症病患

根據董氏基金會「身體快樂指數調查」,國人女性整體快樂指數為61.2分,明顯較男性不快樂,其中20~39歲的女性身體快樂指數最差,這類族群常有蔬果吃不夠、便祕、晚餐太晚吃、吃宵夜、睡太少、運動不足等共同生活習慣,可能成為準便祕型腸躁症患者。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營養師莫雅淳指出,生活壓力大、多糖飲食習慣、女性荷爾蒙分泌多,以及運動量少、蔬果攝取少,是便祕型腸躁症的高危險族群。

台北榮民總醫院內視鏡診斷與治療中心消化內科主治醫師王彥博指出,根據研究發現,國人腸躁症盛行率為22.1%,其中20~39歲女性的患病率為29.5%,平均3人就有1人罹患腸躁症。

腸躁症可分為便祕型腸躁症、腹瀉型腸躁症及混合型,罹病原因較為複雜。王彥博表示,心理壓力上升也會增加腸躁症的發生率,當大腦感受壓力可能影響女性荷爾蒙,造成內臟中神經過度敏感,而引起腸胃道不適;若是不明原因便祕或腹瀉,超過6個月以上就要注意。

王彥博強調,研究發現,食物中特定類型碳水化合物「腹敏」(FODMAPs),已知可能是造成腸胃道敏感的關鍵,但也並非所有腹敏食物都是腸躁症誘發因子,仍須取決於患者對該食物的腸道敏感度,常見的高腹敏食物有高糖、高油食物及麵食,蔬果中有蘋果、過熟的香蕉及花椰菜梗。
延伸閱讀:腸躁症別再來!台大醫推「低腹敏飲食」,腸道變快樂改善腹痛、腹瀉

腸 躁 症 不能 吃 什麼 水果

▲專家建議,便祕型腸躁症患者可多吃低腹敏水果。

低腹敏水果  高膳食纖維改善便祕

如何改善改善便祕型腸躁症?王彥博建議,每天至少攝取25~31克膳食纖維,低腹敏水果有木瓜、柑橘類、奇異果、檸檬、葡萄柚、草莓、番茄、百香果、火龍果、鳳梨、香瓜、哈密瓜、蔓越莓、藍莓、覆盆子、楊桃、榴槤、葡萄等。
延伸閱讀:夏天吃鳳梨最好!大暑吃鳳梨解暑、止渴、開胃又減肥

王彥博說明,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C、酵素及植化素的低腹敏水果,有助增加好菌、減少壞菌,打造腸道健康環境,其中水溶性膳食纖維可穩定血糖及情緒,保持抗壓性;而維生素C能調節代謝及神經化學物質合成,有助減緩疲勞、提升美肌力;水果酵素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植化素具有抗氧化、調節免疫力的功效,可維護腸道健康。
延伸閱讀:毒素全排光!女中醫推3大排毒食物通便、利尿又排汗

此外,培養規律的運動習慣及每日固定特定時間培養便意,都有助於排便與舒緩便祕症狀,可於早餐後或是睡前確定有充足的時間及舒服的狀態進行排便,養成固定時間排便,只短短5分鐘就能順利解便。

◎ 編輯/郭庚儒報導 ◎ 攝影/郭庚儒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陳月卿:3大最有效清腸、解便祕的良方!

調體質、治便祕!權威中醫陳潮宗的「小米潤腸粥」,加一味強化通便效果

腸躁症別來亂!快吃低腹敏食物奇異果、櫛瓜都上榜了

便祕多吃蔬果?小心!15種「高腹敏蔬果」反而害你脹氣腹痛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

腸 躁 症 不能 吃 什麼 水果

腸躁症可以吃糙米嗎?

由於腸躁症者體質較一般人敏感,應減少攝取刺激性食品,多軟爛食物、細嚼慢嚥,以白米飯為主食優於糙米與麵食。

腸躁症可以吃東西嗎?

改善腸躁症狀:低FODMAP飲食 常見刺激性較大的食物包括:巧克力、香料、脂肪、水果、豆類、高麗菜、花椰菜、牛奶、碳酸飲料、酒類等。 因此,改變飲食內容,或許有助於改善腸躁症狀。 其中一種方法,就是澳洲的研究者所研發出的「低FODMAP飲食」。

腸躁症不要吃什麼?

低FODMAP飲食改善腸躁症 顏佐樺醫師補充,FODMAP是指多種會在腸胃道中發酵的碳水化合物及糖醇,例如:乳糖、果糖、多元醇、寡糖等食物,FODMAP食物在小腸吸收率差,會直接進入大腸,經道細菌發酵後,產生過多的氣體引起腹脹、腹痛的現象,且FODMAP食物的高滲透壓會將水分帶入大腸,易造成腹瀉。

腸躁症可吃香蕉嗎?

容易產生壓力的人,較容易成為下痢型大腸激躁症患者,尤其是大型考試或是重要提案之前出現的拉肚子症狀,常常都會是下痢型大腸激躁症。 此時最需要的就是鈉、鉀與水分的補充,可以攝取蜂蜜、香蕉、茼蒿、馬鈴薯和紅蘿蔔等食材來得到所需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