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的假象心得

知識的假象心得

『藉由避免假象,你可以提高認知的準確率,就會知道自己知識的侷限,最後有助自己達成目標。』

-- 摘錄《知識的假象》封底裡主題句

初注意到《知識的假象》,是因為《人類大歷史》作家哈拉瑞的署名推薦,直覺這該是本值得閱讀的書。再者,封面的副標『為什麼我們從未獨立思考?』讓我頗為震驚,想要了解作者的論述。所以納入了本月『關於思考』的書單中。

兩位作者史蒂芬‧斯洛曼(Steven Sloman)和菲力浦‧芬恩巴赫(Philip Fernbach)均為認知科學的專業,並將心理學理論延伸至人類行為決策、行銷、管理等應用領域。

本書的主題,覺得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一、為什麼我們會有知識的假象?

二、如何避免知識的假象?

=================================

一、為什麼我們會有知識的假象?

如同作者史蒂芬的簡介提到『知識的假象,源自於未能釐清自己和他人知識的邊界,把別人的知識誤以為自己的知識。這樣的混淆,是因為我們所知多半不在自己的腦袋裡,而是在人類的知識共同體中。』再進一步地分類,會有知識的假象,起源於我們獲取參考資訊和生活經驗的三個面向:

1. 不知道自己其實不知道:

作者舉了三個研究案例,調研一般人對於拉鍊、腳踏車、馬桶的原理的理解度自評。結果發現,面對自己生活中常見且熟悉操作的事物,往往會高估自己對該事物的理解,也就是『不知道自己其實不知道』。在現代化社會中,人人每天都要用上抽水馬桶,但是能說出馬桶運作的虹吸原理,在案例中是極度少數;腳踏車可能是大多數人孩提時代就會騎乘的工具,但在研究中,超過40%的受試者,無法正確畫出腳踏車的示意圖。我們可以透過生活經驗和習慣,熟悉或認識現代化的產品,但這並不等於我們理解該產品的原理和由來。在這高度分工的社會中,不知道大部分的事物原理,其實是件正常的事情,但問題在於,我們誤以為自己知道的假象,會影響到認知的準確性與判斷的結果。

2. 依賴他人之言的同溫層效應:

作者在第八章中,提出了數個爭議性的社會議題,如女性墮胎、安樂死等,在許多國家仍持續辯論著的主題,一般人在面對此類爭議時,自己的立場,很大部分會來自所處的社會文化,普羅大眾和自己家人朋友的價值觀。在沒有完整因果辯證前,我們就決定了自己的選擇。想想自己過去的經驗,也曾經因為家人朋友的片面建議和評論,就盲從地買了某支基金和股票,完全沒有思考和做功課。在面對重大決定時,如果都單純以從眾的價值觀行事,忽略因果脈絡的分析,事後可能會有不如預期的懊悔。

3. 倚賴科技的迷思:

作者在第七章中,提出現代科技延伸出的自動化功能,可以幫助人類操作複雜工具,降低系統運作的困難度,可以是根據GPS設定船舶航行路線、飛機的自動駕駛等。問題在於,駕駛如果過度倚賴該科技,或是憑藉著科技的便利性,降低本身的主動操控意念時,當發生意外或系統故障,危機可能隨之而來。科技發展趨勢,我們對自動系統的依賴,應是越來越高,在知識共同體的現實下,倚賴專家為我們打造的系統,也是不可避免的,個人能做的,是體認我們所處的現實,並盡可能維持個人的警覺性和主動性。

二、如何避免知識的假象?

1. 多些慎思(Deliberation),少些直覺(Intuition):

作者在第四章,提出了幾個應用題。包括『一支棒球和一顆棒球共要價1.1美元,球棒比棒球貴1美元,請問棒球的售價?』如果依靠直覺多於反思驗算,答案很可能是0.1美元。但如果增加些謹慎思考,就可以避開許多直覺產生的偏誤。

2. 接受不同思想,培養群體思考智商:

傳統的教育中,偏重個人的智力(在書中第十章稱為g因子);如同前面的說明,我們其實是生活在知識共同體中,個人智力因素和擁有知識對思考判斷的影響,遠低於群體和知識共同體帶來的影響。為了提升個人的認知和判斷,必須要提升『群體思考智商』(在書中第十章稱為c因子)。c因子包括團隊的協作,體認自己只是群體的一小部分,以及運用溝通和聆聽,順利接受到知識協作的結果。

3. 承認自己的無知,保持謙虛心態:

如同開頭時,對本書的副標『我們其實無法獨立思考』感到震驚,而開啟了本書的閱讀。唯有理解自己的不足,才可能啟動改變。唯有承認自己的無知,才可能接受外界的新觀點。唯有體認自己直覺帶來的偏誤,才可能多一些慎思的行動。保持謙虛的心態,理解自己的無知,才可以往破解假象、提升認知的準確性,再往前一步。

=================================

這本書理論性遠大於實用性,也不是很好理解,閱讀起來是個蠻大的挑戰。逼著自己寫下心得,是個理清思緒的好方法。承認個人知識的侷限、體認知識共同體的存在、保持自身的慎思狀態,是《知識的假象》帶給我的收獲。

知識的假象:為什麼我們從未獨立思考?

這是一本書名相當聳動的書
從小時候開始,我們就時常被灌輸要學會獨立思考的觀念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從國小升到國中、高中,從高中升到大學、碩士班,甚至有些人繼續攻讀博士班
因為知識的不斷累積,我們的思維也越來越成熟
但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我才發現我們的確是無知的,而且也真的從未獨立思考。

這本書主要有三個重點:
知識的假象、知識共同體及如何擺脫知識的假象。

首先,作者透過許多有趣的故事來向大家說明
為何我們其實都困在知識的假象當中
例如:你懂你家廁所的馬桶嗎?大家都知道馬桶是用水箱內的水來沖
但很少人知道水管內的空氣、壓力及虹吸現象等原理

作者解釋了一遍運作機制後,我原以為我瞭解了
但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零件的選擇、材質的選擇、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等
背後還有許多因素需要考慮才能使這個機制能吋順利運作
從這個例子就可以看出,人們時常會不求甚解
其實懂的知識真的比想像中還要少。

接著,作者解釋了人們思考的方式,這裡就要提到知識共同體
大多數的時候我們都是借助外在的環境、人們和科技來思考
就像是到學校聽老師上課,如果聽不懂就問問隔壁同學
不然就是上網搜尋相關的資料
我們學習到的知識都是依靠這些所謂的知識共同體而建立
並不是真正的瞭解,畢竟只要過一段時間我們便會忘記
但我們並不會忘記吃飯、喝水、呼吸等求生本能。

最後,要如何擺脫知識的假象?
作者提了一些不同的解決方法
像是在做決策前,檢視自己的認知行為
我們必須先意識到自己有不求甚解的傾向
並真正去理解「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
才能找到自己在知識上的漏洞,進而擺脫掉知識的假象
避免活在知識的傲慢中,然後再透過知識共同體去學習、吸收經驗
確認自己獲得了所需的資訊後才做決策。

不過改變與不改變,其實都有各自的好處
那些活在知識的假象中的人們,認為自己擁有足夠的知識
因此他們也就擁有足夠的自信,能夠將他們的熱情付諸行動
或許在過程中會因為無知而失敗,但也能很快地從失敗中學習然後再出發
而相反的,擺脫知識假象的人們,明白自己的知識存在許多漏洞
因此在做決策時,更會小心翼翼、按部就班
確保一切都在軌道上時,才會付諸行動
相較之下失敗的機率較低,但也有可能因為躊躇太久,而使機會從眼前溜走。

因此,是否活在知識的假象中,都有各自的好與壞
相同的是,我們都必須學會如何善用知識共同體
藉由外在的力量來充實自己,身處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

網路上存在太多不同領域的資訊,我們可以輕易地找到所需的知識並使用
因此識別資訊的能力也變得相當重要,應該避免被假新聞、假消息、假知識蒙蔽了自己
像是長輩群組中常出現的「長期服用某食物配某食物恐導致癌症」訊息
懂得分辨知識的來源、知識的真偽,我想才能真正的脫離知識的假象。

當初被這本書吸引,主要是因為《人類大歷史》的作家哈拉瑞也推薦這本書,稍微預覽了章節內容後,決定開始閱讀。

《知識的假象》作者的主要觀點是,人類並非完全獨立思考和評論事情。更多的是我們借助著人類知識共同體,建構起自己的知識地圖,進而形塑而出自己的價值觀

社群媒體高度發展的結果,反而強化且便利化了同溫層互相取暖的現象。本書進一步解析了人類有這種傾向的原因,也給出了幾帖良藥建言給讀者。


這本書在談什麼?

作者認為,個人知識就是人類知識共同體的延伸,聰明的定義在於:

如何運用以及貢獻知識共同體,懂得協作與發揮所長。

對於人類自以為懂很多的假象,作者建議讀者要認清自身所知的侷限性,放下傲慢擁抱謙卑,時時刻刻提問「為什麼?」。敞開心胸了解不同的觀念和思維,共同責任,互相尊重。

作者提到:「思考是一種集體行為,思考是為了行動」,回歸到個人層面來說,我進一步解讀為:透過廣泛閱讀各種立場的論述來獲取集體智慧,激發思考後催生具體行動。

知識的假象心得
Photo by Cristina Gottardi on Unsplash

1.認識自己的無知

作者提到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像是我們對日常用品的認知都少得可憐,例如馬桶、腳踏車、咖啡機,你是否能說出運作原理?畫出細節構造?甚至詳述零件材質特性?顯然不能。雖然我們熟稔使用方式,但真正掌握所有細節的是人類的知識共同體。

無知還有一個很重大的影響,一般人傾向從事自己熟知的事,不會去做自己沒概念的事,無知便深刻影響我們採取的人生道路。許多人未能發揮身為專業人士、情人或父母的潛力,只因沒察覺潛在的可能。

我認為克服無知最低成本且高回報的方法,就是廣泛地閱讀和涉略不同領域的書籍,結識各行各業的社群,建立並擴展自己的知識地圖。

不過相較於無知,Stephen Hawking說過,以為自己擁有知識的幻覺才是最可怕的:

The greatest enemy of knowledge is not ignorance, it is the illusion of knowledge.
知識最大的敵人不是無知,而是自以為擁有知識的假象。


2.理解的假象

作者認為,不該把心智視為資訊處理器,成天在腦中抽象運算。大腦只是資訊處理系統的一環,還要考量身體和周遭世界的互動和合作,才有辦法記憶和激發創造力。我很認同這個說法,思考解法時動筆寫下來更有辦法刺激靈感。思考策略時動筆畫出來更容易發揮創意。

還有錯誤的科技原理,受到個人因果模型的支持,造成反科學的現象。例如有些長輩認為電子產品都會發出電磁波有害人體,卻不了解其波長和功率的關係,以及人類本來就身處一個充滿「波」的世界裡。

關於理解社會議題,作者也給出兩個中肯建議:

  • 可以這麼做:專注於議題和政策本身,究竟支持什麼政策,該政策造成那些直接的影響,影響會帶來哪些餘波。
  • 不要這麼做:總說既有觀點的理由,引述看法相同的人士,說明政策反應的個人價值,以及前兩天從新聞獲得的資訊。

3.知識共同體

個人知識其實就是人類知識共同體的延伸,而且知識共同體有個特性,也就是共同意向性:與他人專注於同一件事情並且建立共識。

作者提醒讀者該具備的,不只是強大記憶力和快速執行力等個人資訊處理能力,還會需要理解他人觀點、輪流工作、理解情緒反應、與傾聽的能力。

從知識共同體的角度思考,智力就有了更宏觀的定義。智力不再是個人推論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是在群體推論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多少貢獻。


知識的假象心得


有感而發

我們簡化理解事物的方式,手法之一就是英雄崇拜。把意義重大的個人與其象徵的知識共同體合而為一。例如60年代美國黑人民權社會運動,最為人熟知的就是馬丁‧路德·金恩牧師,我們對他個人的認識可能還多過於整個社會運動的枝微末節。

進一步認識這場社運的導火線,我是在《安靜,就是力量》讀到內向安靜的羅莎‧帕克絲女士,挺身抵抗白人司機歧視進而催生蒙哥利馬公車抵制事件。

讀到《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的時候,則了解到這個事件的發跡,從羅莎‧帕克絲的友誼圈帶來的社會習慣,擴大到整個社群習慣,最後領袖馬丁‧路德·金恩出現,讓參與者們擁有更強烈的身分認同感。

若只用個人故事來取代事實真相的理解,雖然容易令人印象深刻,但也常常省略了細節裡的蛛絲馬跡,對於理解來龍去脈不見得有多大幫助。

反省到新聞媒體的呈現,在報導能源政策、國安政策、兩岸議題時,往往是圍繞著政治領袖和倡議者的人身故事打轉,藉以刺激觀眾的注意力。

具體解決方法我在《真確》書摘裡提到:找那些觀察時間區段較長的研究論述來讀,注意長期趨勢的演變,詳加檢驗正反觀點,探索真因和體制而不要因人廢言。


後記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最想問的就是,該如何強化自己所運用的知識共同體?如何尋找不同性質的優質社群?如何辨別不同立場的論述?不過這並不是一本工具書,它提供一個知識共同體的核心觀點去刺激讀者思考,如何行動的方式則需要讀者們自行著墨。

我目前認為,先透過大量閱讀書籍,建立起自己的知識地圖後,再分析自己偏好哪種形式的閱聽方式,懂得剖析不同觀點之後,挑出不同立場的解析和評論來避免身陷同溫層的狀況。

重點在於怎麼去篩選吸收的資訊,懂得追尋資料源頭,而非一味接受經過別人過度消化的內容。

最後,《鋼鐵人馬斯克》裡 Elon Musk 提到的一段話,不但呼應本書知識共同體的說法,且更具雄心遠見:

The really tough things is figuring out what questions to ask, once you figure out the question, then the answer is relatively easy. I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really we should aspire to increase the scope and scale of human consciousnes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what questions to ask.
真正困難的是弄清楚該問什麼問題,一旦你抓準了問題,答案就顯而易見了。我得到一個結論,我們應該立志擴大人類意識的範圍和規模,才能理解要問什麼問題。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 《安靜,就是力量》寫給內向新鮮人的3個職場建議
  • 《原子習慣》幫我戒掉社群網站成癮,小改變帶來大成就
  • 《真確》 一張圖認識10大直覺偏誤以及我們該如何求真
  • 《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6個議題省思以及延伸閱讀
  • 《民主式經濟的誕生》創造多數人的繁榮,而非少數人的利益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加入 35,000+ 位愛書訂閱者,透過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每週二和五準時收到:1 篇閱讀筆記和有聲說書、2 則好書金句、1 個激發思考的問題。瀏覽歷年電子報 →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

這篇文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

用行動支持我持續創作

知識的假象心得

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和 Podcast 說書頻道《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程講師,是一位嗜書成癡的愛書人,時常分享讀書心得和書評賞析,喜歡將書中所學加以活用,實踐在職場與生活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