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照顾化疗病人

癌症是台灣十大死因之首,而且罹患時常會經歷許多的痛苦,包括化療期間,各種副作用所帶來的不適,都是最需要照顧者協助或照顧的。以下12種常見副作用的改善建議,及居家照顧方式可提供參考:

一、噁心嘔吐:
1. 少量多餐、細嚼慢嚥
2. 進食時不喝水或飲料
3. 避免甜食、煎、炸或油膩食物,多吃乾的食物
4. 喝清涼不含甜味的飲料
5. 飯後不立即躺下及過多活動以免減緩消化
6. 治療前不宜攝取過多食物
7. 嚴重時找主治醫師開藥,化療前可吃醫師開立的止吐劑。

二、食慾不振:
化療期間及結束後幾天,胃口常會明顯下降,盡可能採少量多餐及餐前散步以促進腸蠕動,食物選擇以自己喜愛或高熱量、高蛋白飲食及補充適量維生素為主。食物可採勾芡或拌湯方式,攝取維他命C及高蛋白,在下次化療前幾天食慾會恢復,是體重增加的好時機。

三、腹瀉或便秘:
腹瀉時,採清淡流質飲食讓腸道休息,應避免:
1. 刺激性如油膩、辛辣、煎炸及茶、咖啡等
2. 奶製品
3. 選擇低纖食物,例如白麵包、白米飯或麵條、香蕉、罐裝或煮過無皮的水果等。

  便秘時,應每日觀察大便顏色及性質,無特殊限制下,每天喝水2000~3000c.c.,多吃蔬菜水果等高纖維食物,少吃巧克力、蛋、起司。適當的運動,以促進腸蠕動。可配合醫師處方服用軟便劑、定時溫水泡盆,預防便秘發生。避免自行灌腸、用力解便、激烈運動。

四、掉頭髮:
通常掉髮會發生在開始化療後4-6週之後,不過,掉髮只是暫時的現象,當完成治療後3-6個月,頭髮就會再長出來。通常在治療完後剛長出來的頭髮,有可能顏色和髮質也會和以前有差異,像是比較容易捲曲,或是顏色較淡,但這些現象會隨著身體的康復逐漸回到原本的狀態。

多數人掉頭髮都會影響心情,此時不妨多利用按摩頭皮;潤髮來保養頭髮、減少掉髮量,或是剪短頭髮,讓掉髮的影響變小。最簡單的方是就是戴帽子或假髮,來度過這段異常的時間。

五、口腔黏膜破損、喉嚨痛:
約有40%的化療病人會出現口腔粘膜炎。例行的口腔護理,建議每天3~4次(三餐飯後及睡覺前)。當口腔黏膜出現紅腫、潰瘍、乾燥時,建議每2~4小時執行一次。清潔口腔後,可用凡士林或護脣膏潤唇,預防嘴唇乾裂。黏膜乾燥者,可以多漱口或口含冰塊,但避免使用含有酒精及過鹹的漱口水。使用軟毛牙刷刷牙,以減少口腔組織受傷害。

此外,避免酸性果汁,如:檸檬汁、柳橙汁,若無限制時,可大量飲水,每天 2000-3000cc。

口腔出血時,以紗布加壓止血。避免使用一般牙刷、牙線及牙籤,可以海棉牙刷取代一般牙刷進行口腔清潔。避免用舌頭舔或吸吮出血處,可選擇軟質食物,例如布丁、豆花、果凍等,同時避免用力咀嚼煎、炸、烤等堅硬食物,以免加重黏膜破損情形。若出血不止,請立即就醫求診。

六、疲勞、失眠:
疲倦特徵有記憶力衰退、注意力無法集中、情緒容易浮動、失去耐性、沮喪、憂鬱、嗜睡等。除了醫師指示的用藥之外,平常應少量多餐的攝取高熱量、高蛋白及均衡的飲食、適當的運動,如:短距離的散步。

另一部份的病患,常會因疼痛、瀕尿、煩惱、恐懼及夜間盜汗而造成失眠。此時,心靈上的安慰便成為一個重要緩和方式,另外睡前喝溫熱飲品,保持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都有助減少失眠的狀況。

七、血球變化:
白血球減少時:要注意避免受到感染及重視個人衛生,如加強洗手,尤其在進食前與如廁後,避免食用半熟食或生食,如生菜沙拉、生魚片等,外出時需配戴口罩,並避免到人多密集的地方。

血小板過少時:小傷口也會不易凝固、流血不止、傷口會惡化。最重要的就是防止受傷,例如:用棉花清潔口腔不用牙刷,用刀或工具時要特別小心,避免劇烈運動。若流血不止、不正常出血,或皮膚下出現紅點,應立即找主治醫師。另外,忌服用阿斯匹靈。

紅血球過少(貧血)時:照護方面,應注意患者對於溫度感覺改變的情形,適度增加衣物保暖,避免冰敷或熱敷,以防凍傷或燙傷。採漸進式活動:躺→坐,坐→站。需要適當休息,避免過度活動。營養方面,則選擇高蛋白質、高熱量、高鐵及維生素B12、葉酸含量豐富的食物。 

八、發燒:
居家時要自行測量體溫,如溫度超過38.0℃時,應多攝取水分、並做溫水拭浴,或是冰枕間歇使用,可服用退燒藥物,但是服用藥物後,仍有反覆發燒情形時,應立即就醫治療。

九、皮膚指甲異常:
化療期間,皮膚變紅、乾癢、脫皮、易長青春痘;指甲則可能變得脆弱、易斷或出現帶狀紋路。膚色若有變深、變黑,通常療程結束後的幾個月內就會慢慢消退,對身體不會有影響。

出現青春痘時,保持臉部清潔。視需要塗抹適合自己的乳液;或經由醫師診斷建議的產品,避免長時間曝曬、適當防曬措施。

十、手腳麻木或刺痛:
不少患者在化療後會出現手腳麻木,特別是在大腸直腸癌、乳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等,輕則僅僅只有感覺異常,重則可能影響病患手腳的正常功能。有些手腳麻木多於夜間睡眠時發作,也有人因此被麻醒,或者早晨起床後雙手困脹,麻痹不適而有僵硬感,但稍作活動後可緩解。

以上症狀在天氣寒冷,操勞過度後往往會加重,並伴有疲憊乏力,手腳怕涼等表現。有的患者還有一些複雜的異常感覺,手經常有戴手套、腳底經常有穿襪子的感覺,腳底如踩鵝卵石樣異常感、或者觸物刺痛感、燒灼感、觸電感。除了醫療用藥,平常可以泡溫水,緩解麻痛的不適,或是補充維生素B6等營養輔助改善。

十一、翻身擺位:
若因化療長期臥床時,「翻身擺位」是非常重要的護理工作。主要目的是要維持病患皮膚完整,避免壓瘡的產生。針對病患肢體功能位置,提供病患舒適的臥位,維持正確的姿勢,預防肢體變形,避免關節、肌肉攣縮,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肺部活動量。維持姿勢的原則,避免長時間伸張肢體,應保持關節微彎曲。

經常改變姿勢,至少每2小時更換1次。改變姿勢時,宜活動全身關節,以避免關節僵硬或變形。維持良好姿勢時應給予適當的支托,支托用物有:枕頭數個、翻身床單、水球或氣墊。翻身時須檢查受壓的皮膚,若皮膚有發紅的症狀,則應縮短改變臥位的時間,勿於進食後30分鐘內翻身及拍痰。

十二、情緒變化:
罹患癌症及接受化療本身是令人感到精神威脅的。然而化療中的情緒變化(沮喪、憤怒、冷漠等)也有可能是化學藥物直接造成的。週遭的親友、配偶事先應有心理準備,適時給予精神上的支持。病人本身則可藉打坐、瞑想、氣功及其他鬆弛身心的方法調整心情。

好東西就是要跟好朋友分享 !!

趕快來加入我們優照護吧~^^*

如何照顾化疗病人

如何照顾化疗病人


11

化疗时病人感觉恶心、但又吐不出来怎么办?

化疗时有的病人会自觉恶心,但又吐不出来,这时可找医生给止吐药物治疗。除药物治疗外还有一些辅助手段可以减轻症状,如喝有味道的水或饮料,吃水果。如果感觉药物有异味时,可以闻一些有味的水果,如桔子、橙子等。

同房间病人如果出现恶心、呕吐,应尽量避开,输完液后也可以走出房间,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如听音乐等。

病人回家后可以适当参加一些文体活动(打麻将)分散一下注意力。还可以按照中医疗法,按揉内关穴,对胃起到保养作用。

2

化疗时病人出现恶心、呕吐怎么办?

化疗病人应记录自己呕吐的量、颜色及次数。找医生给止吐药物治疗。出现呕吐时应该采取侧卧位,以免发生呕吐物进入气管引起呛咳。及时漱口,清洁口腔。有假牙要取下后漱口。还可以参考有恶心、无呕吐的其他方法缓解症状。

3

肿瘤病人化疗后大便干燥怎么办?

首先应向你的主治医生说明大便干燥的原因,医生会分析这是否与疾病和治疗有关,如肿瘤压迫、治疗手段等。

除按医生医嘱给予的药物治疗以外,还可以非药物性干预,如调节饮食,多吃一些粗粮和粗纤维的食物,比如玉米面、小米、芹菜、韭菜等。要多吃一些水果,特别是香蕉、西瓜等,喝蜂蜜水,达到润肠通便的作用。多喝水,适当参加运动。还可以进行腹部按摩,由右向左顺时针按摩,以增加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

4

化疗药物可以引起脱发吗?如有脱发现象应该怎么办?

有些化疗药物是可以引起脱发的。早些时候使用过冰帽预防脱发,但是效果不明显,现在很少使用此方法。

化疗药物所致的脱发对病人并没有不良影响,主要是由于脱发产生自身形象的改变。所以我们在病人化疗前,一般会建议病人剪短头发,减少梳理的次数,延缓脱发时间。

一般在停药后1~3个月头发会重新长出来,而且重新长出的头发柔顺,自然弯曲,很漂亮。化疗病人可以在化疗期间戴帽子,化疗结束后佩戴假发,度过脱发期。

5

病人化疗后手指、脚趾出现麻木怎么办?

化疗病人在使用化疗药物后可出现手指、脚趾麻木和感觉异常现象,如“紫杉醇”可以引起外周神经感觉异常。主要影响痛觉和温度觉。

出现此症状后可以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还可以用温水泡手脚以缓解麻木现象。适当做手足按摩、针灸治疗,加快康复过程。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接触过热的物品;如打开水、拿热水杯等,可以蓄留指甲,由指甲先触到。以免因为手指接触物品反应慢而发生烫伤和不良事情。避免接触锐器;如作针线活(十字绣)以免扎伤。

6

病人化疗后出现口腔黏膜炎,有什么方法能减轻疼痛?

有很多种化疗药物可以引起口腔黏膜炎(口腔溃疡)。保持口腔清洁、润滑和控制疼痛是很重要的。除有效的医疗干预还应采取预防措施,改善化疗病人的生活质量。

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在使用化疗药物前5分钟采用口含冰屑(冰屑完全融化前应充满口腔)持续30分钟。

(2)用生理盐水或碳酸氢钠水每日多次漱口(避免使用市场销售的漱口液,因为其酒精含量高,刺激口腔黏膜)。

(3)保持口腔湿润,可以使用加湿器保持房间的湿度。

(4)保持口腔和牙齿清洁;饭后及睡前用软毛牙刷或海绵牙刷(去掉假牙),最好不使用含氟牙膏。

(5)避免进食粗糙、尖锐、辛辣、酸性食物。

(6)避免过冷、过热的食物(如热咖啡、冰激凌)。

7

病人使用化疗药物后白细胞、血小板降低了怎么办?应该注意些什么?

使用化疗药物后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是化疗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根据骨髓抑制的程度给予升血的药物治疗。

白细胞降低时应减少会客和外出,因此时病人的免疫力较低,容易发生感染。不要接触感冒的人,避免交叉感染。白细胞降至1g/L(通常说的1000以下)以下要对病人房间进行消毒,常用方法采用紫外线房间消毒,每天2次、每次30分钟。

如何照顾化疗病人

照射紫外线时病人可以离开房间,不离开房间时用毛巾或被单遮盖露出的皮肤(面部、手足)。早晨要进行房间通风。血小板下降容易发生出血,所以要注意进软食以免造成口腔损伤。保持大便通畅。少活动、慢活动、避免磕碰。随时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及出血倾向。出现头痛、恶心症状应及时找医生处理。

8

怎么样使用多瑞吉止痛贴(芬太尼透皮贴剂)?

病人是否可以使用多瑞吉止痛贴应遵循医生医嘱。

多瑞吉止痛贴使用时应该贴在躯干或上臂平整的无皱褶部位。最好是无毛发或毛发较少、不容易出汗的部位。贴之前要清洗使用的部位,使用清水,不要使用肥皂、沐浴乳等刺激皮肤的清洁用品。因碱性清洁剂可以改变多瑞吉止痛贴的特性。需要贴止痛贴的部位要干燥、没有破溃的皮肤。

多瑞吉止痛贴打开包装后应该马上使用。贴好后用手掌按压30秒钟,保证止痛贴的药物与皮肤完全接触。特别是边缘要贴实。避免有卷边出现而影响药物的使用。一贴可以持续贴72小时。更换新的止痛贴是需要更换所贴的部位。72小时后可以重复使用相同的部位。

9

肿瘤病人化疗后出现皮疹、甲沟炎、手脚脱皮、有破溃怎么办?

多种化疗药物可以导致多处皮肤反应,如使用爱必妥(C225)可以出现甲沟炎,皮肤可能出现皮疹,多发生在前胸、后背及面部,医学上称为丘疹脓疱症状、口服希罗达(卡培他滨)可以出现手脚脱皮、红肿或破溃等现象,医学上成为手足综合征。见图

如何照顾化疗病人

如何照顾化疗病人

如何照顾化疗病人

如何避免以上症状发生感染。在日常生活中减少手足部的摩擦,避免接触高温物品,穿合脚的鞋,使用能减震的鞋垫,在家里可以穿拖鞋,坐著或躺著的时候将手和脚放在较高的位置。

避免双手和双脚的摩擦及受压,减少手脚接触热水的次数。可以涂保湿润肤霜,保持皮肤湿润。有助于预防感染的发生,使病灶早日痊愈。

另外还要注意不要抓挠皮肤,避免皮肤感染。如果搔痒厉害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涂抹。洗浴时减少使用洗浴用品,可以使用婴幼儿洗浴用品,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有助于丘疹脓疱症状减轻。避免在阳光下曝晒。外出时应涂抹防晒指数至少为SPF30的防晒霜。

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如果出现水泡时要请医务人员处理。出现脱皮时不要用手撕,可以用消毒的剪刀剪去掀起的部分。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真菌或抗生素治疗,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维生素B6。

10

病人化疗后拉肚子怎么办?

了解使用的化疗药物中是否有腹泻的不良反应。如果因为化疗药物引起的腹泻症状,要遵照医生的医嘱给予止泻及补液等药物治疗。其次应该注意观察记录排便的次数和性质。要重视腹泻程度和其他症状,如发热或寒战、口渴、脉搏快、眩晕和严重腹痛等。及时通知医生,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腹泻次数较多者会持续对皮肤产生刺激,导致局部皮肤破溃。所以每次排便后用清水和肥皂清洗肛门和骶尾部,用软毛巾擦干。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局部还可以涂氧化锌软膏。穿松软的棉质内衣。

饮食要注意对胃肠道刺激小的食物。不宜吃粗粮、含油量高的坚果、含酒精或咖啡因饮料、牛奶及奶制品。吃少渣食物、增加大便固形的食物如米饭、馒头、苹果酱、浓缩果汁、温茶及葡萄糖饮料。因为糖可以帮助将钠和水分重吸收到体内。少量多餐,忌生冷食品。

11

肿瘤病人化疗时要“忌口”吗?

很多家属和病人都提出在化疗期间是否有忌口。在西医治疗中认为不需要,想吃啥就吃啥。常言道:五谷杂粮不可偏,粗细调膳保平安。但饮食也要因人、因病、因治疗方法而定,应该注意调节饮食结构。

一般而言肿瘤化疗病人主要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为主,主张食谱的多样化,以补充化疗对身体的消耗。

图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官网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