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 在 日常 生活 中 實踐 道 之 宗旨

颱風天,讀聖訓,突然被後學發現了好康的一句話,解決了後學兩個疑問:

1. 如何落實道之宗旨?

2. 我們為什麼要獻香?

話說後學在2002年聖訓中「文思、行篤、中厚、信實」的本訓中,看到第三行是「內外兼修齊,勤勉信心提,道之宗旨脈,心主誠日常排。」時突然茅塞頓開!原來道之宗旨是用來作為日常安排的生活計畫呀!

所以這兩個問題就解決了。

如何落實道之宗旨呢?

就是要每天記住它、實踐它!每天早上一起床之後的計畫, 師尊都幫我們訂好了,就是「敬天地、禮神明...」然後一整天實行著道之宗旨的內容,就像地球繞太陽有它的路徑一樣~

我們為何要獻香呢?

因為天地為我們人類及一切萬物的根本,神明之德與天地同而令我們人類得以安居樂業,所以早上一起床就要「敬天地、禮神明」,先感謝天地神明德無為奉獻,也在一天開始時藉由叩首的動作讓身體動起來,這樣就可以實行以下的道之宗旨來報答天恩師德了......

「愛國忠事,敦品崇禮」-這就是在上班、上課時要記住的中心思想是也~

每個工作和職位都是幫助國家運作的一份子,忠於職守、精益求精就能讓一天過得很充實,自食其力的人、感恩回饋的人是最幸福的!並且敦品(修養品德)崇禮(順逆境時都守禮則不亂),就能每天都有所長進。

然後下班之後,就可以依循著之後的道之宗旨實現咱們「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的心願了!

也就是在家裡「孝父母」,在外「重師尊,信朋友,和相鄰。改惡向善,講明五倫八德,闡發五教聖人之奧旨,恪遵四維綱常之古禮。洗心滌慮,借假修真,恢復本性之自然,啟發良知良能之至善。己立立人,己達達人。」

果然是很充實的每一天~

果然是美妙的人生計畫和生活計畫。

第一章認識道場

第二節道之宗旨

壹、前言

修道要先知「道」之宗旨,不知「道」之宗旨,盲從人心識神,妄作妄為者,猶如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危險在前,而不知避,危莫甚焉!

一貫道之宗旨為:「敬天地,禮神明,愛國忠事,敦品崇禮,孝父母,重師尊,信朋友,和鄉鄰,改惡向善,講明五倫八德,闡發五教聖人之奥旨,恪遵四維綱常之古禮,洗心滌慮,借假修真,恢復本性之自然,啓發良知良能之至善,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本道無背景,無作用,無組織,無不良思想,與社會毫無抵觸,坦坦白白,如水晶石一般,光明大道。孔子云:「有教無類」,又云:「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由此宗旨可知,一貫道乃在傳承自古以來,聖聖相傅之心性法門,藉以啓迪眾生性靈,讓人人能發揮本自倶足的良知良能,體會現實生活中之自覺與約朿,使行為、品性,均能合乎道之本意,以期達到解脱究竟之最終目標。

貳、道之宗旨的涵義

—、敬天地,禮神明

敬天地乃禮敬天神與地祇,仰慕天之廣大高明,效法地之博厚能容。是對天生地養的一種感激。禮神明是禮拜神明。禮者,履也。即願腳踏實地來效法諸天神聖修道的精神,而步其後塵的一種表示。一貫道認為人本有對一切他者的關懷之情,此關懷之情即是本性之真幾,亦即是道心。修道便是要保存道心,使其不放失。而存養的方法即是「敬天地,禮神明」,經由對天地神明的崇敬禮拜,表達出内心最真誠實在的心意,然後推廣此真心敬意於日常生活中,則自然會關懷一切他者,衷心盼望眾生皆得昇華萬物皆盡其用,若無此關懷之心,即表示内在未朗現沛然莫之能禦的敬。

師尊曰:

「敬者,誠也。凡人之有益於我者,莫不敬而禮之。天降大道,闡明一理,顯露真機,令人知一理為萬有之始,真宰為造化萬有惟一之尊神,稱真宰曰無生,無生為靈性之母,又為生身之始祖。人生於世,率皆迷失本性,忘卻來路,生生死死,備受輪迴之苦。無生老中,時切懸念,故降大道,以救眾生,令人遵循明路,返還本性……。所以敬神者,正是報答救我傳渡之恩,藉以表示誠心正,豈可視為迷信也。」

「敬」是本心之真實無妄,故曰「敬者誠也」、「誠心正」,之所以「敬天地,禮神明」乃是因為本心要求自己報答天地神明降道救我及傳渡眾生之恩,吾人無以為報,故對天地神明的崇敬與感恩便無止盡的呈露以求報恩,於是便至誠無息地「敬天地,禮神明」。「天地神明」不是眾神的總稱,而是「造化萬有惟一之尊神」「唯一至尊之神」,古聖先賢立身行道,即是道的化身,對吾人即是最佳之教化,故《中庸》云:「修道之謂教」,所以禮敬古聖先賢,實際上仍是禮敬「唯一至尊之神」,亦即「道」。因為道「無所不貫,無所不包,彌綸天地,包羅萬象」,所以「禮神明」並不只是在佛堂中的禮拜活動,更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真誠坦蕩,敬業樂群。本心誠敬之呈露,行為自然合「禮」,如此即是禮敬天地神明。

天地神明之所以能「處處鑒察人心,時時監視行為。」乃因天地神明即是宇宙唯一的創造者、主宰者,師尊曰:「理者,天地萬物之主宰。」同時祂也内在於吾人,為吾人之道心,師尊曰:「發於理性者,為道心。」明明上帝與道心的關係可從王陽明的疏導來理解,他説:「『先天而天弗違』,天即良知也。『後天而奉天時』,良知即天也。」良知即是道心,在宇宙被創造以前,只有明明上帝存在;在人類出生以後,道心即是明明上帝,此亦即王覺一祖師所謂「太極以前,氣具於理;太極之後,理寓於氣」之義。因為道心即是天地神明,所以遵循道心的要求而為,便是「敬天地,禮神明」。這並不是將「道心」當作禮敬的對象,而是不遮蔽道心所生發的「敬」,遵循道心之要求,就是不遮蔽道心。唯一尊神以各種境況要求我以合天理的行為來回應,道心因應各種境況指導我做合天理的行為,這時我遵 循道心的要求而為,「人我兩忘,一念常存」,便是離苦得樂的法則。經典上云:「二六時中,念念莫離這個。」要常存而莫離的念頭即是「道」,亦即是道德自覺。

於是,我們可以説〈道之宗旨〉一文的核心在「敬天地」,人 在「禮神明」的行為中可以漸渐培養出「敬天地」的心,不間斷地在 道場上參與「禮神明」的活動,能保持「敬天地」之心的朗現。所以 「禮神明」便不只是在佛堂的禮拜活動。在日常生活中若能提起誠敬 之心,去待人處世、應事接物,就皆是在「禮神明」,師尊曰:「你 們尊敬仙佛,不應只是尊敬那看得到的仙佛,還要尊敬你心中的那個 仙佛。…只要你們所做的一切『内不離自性,外不悖佛行,一切合乎 天理,一切不達背良心』,那才是真正的尊敬仙佛啊!也就是徒兒們 自家佛顯現的時候,那才是真正的尊敬仙佛啊!」

二、愛國忠事

(—)愛國

「愛國」是愛家庭、愛家族、愛親朋、愛鄰里……那份熱心的擴大,更是愛天下的基礎工作。地球已是人類一個共同的村落了,欲渡化萬國九州,便當以此為心懷,愛自己,也愛一切眾生。所以一貫道在世界任何國家傳道,皆對該國家毫無害處,反而能促進該國家社會之安定。何以能如此?《道之宗旨》有云:「本道無背景,無作用,無組織,無不良思想,與社會毫無抵觸,坦坦白白,如水晶石一般,光明大道。」因為不帶著國籍或種族等「背景」去開荒闡道,所以不論生活在哪個國家,皆能愛那個國家,愛其人民;師尊明示:「道規,不聞時事,不問政治,不許暗有作用,不許藉道活動。」所以一貫道基本上便不可能危害任何國家。又因為「不許藉道有私人之活動」,所以一貫道不會有藉道斂財之類的事情發生。再加上師尊明示之道規規定「不問政治」,所以一貫道所有活動皆是純粹的社會公益,不涉及政治,一貫道為促進社會安定和諧始終不遺餘力。

(二)忠事

「忠事」為盡忠職守,對自己的工作盡職負責。「事」與「理」相對,「理」指超越而無限的天道,而「事」指生活中的人道,強調「忠事」即是強調「入世」、「經世致用」,一貫道認為超越而絕對的天道,必須在現實生活中「忠事」才能達到,才能實現。

師尊曰:

重性命而修者,三期普渡,天道也。重倫常而行者,世間普通,人道也。人道是天道之枝幹,故修天道者,得先從人道上立足,為起發點,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三曹中最重之事,天地處處鑒察人心,時時監視行為。若於生身父母,不知孝敬,手足兄弟,不知親愛,對於親友,敷衍了事而不忠,心口不一而無信,無禮無義,寡廉鮮恥之輩,修行亦無益,人道既失,遑論天道乎?所以修天道的,應以盡人道為先,孔子說過:「下學而上達」。能盡人道,則近乎天道矣。

一貫道入世性特強,重視每位道親在日常生活中的責任之實踐,強調修道不離現實生活,因此也絕不會要求道親不顧現實責任,投入道場修辦,師尊曰:「今日普渡,不悖人倫,父子同堂,夫妻同居,士不誤讀,農不妨耕,在商不誤工作,經營不誤時日,半聖半凡,『真』之由家庭内考取。所謂『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是也。」常言所謂「重聖輕凡」,實乃是「重天理,輕人欲」之意,師尊曰:「你能修養自己、成就自己,把人心去除、天良顯現,也才是真正的重聖輕凡」。天良顯現,必然隨緣利益眾生,即使是簡單的垃圾分類、遵守交通規則,皆是利益眾生之事,故師尊又曰:「凡是辦事,不論是辦佛事、聖事,或是辦一切事,若能以大體為主,大我為重,這就是重聖,所以凡是一切以利益眾生為主的事,都是聖事。能看重這些事的,就是重聖,就是輕凡」。

三、敦品崇禮

(一)敦品

「敦品」即是「督導自己的德行」。師尊曰:「修道之法,不外内伐私欲,外立品行,加以勤工抽填,一旦功滿,自然古:鏡重明,而現本來天真矣。」「品行」即是「德行」,乃是呈現於外之良善的行為舉止。與「德性」不同,「德性」是指内在良善的存心、動機。故師尊又曰:「間有品行端正,行為善良」,「品行端正」即是「舉止、習慣端正」;「行為善良」即是「待人處事之一切行為皆不違背良心」。「修道」便是努力做到「品行端正,行為善良」的過程,而修道人盼望昇華的意志,因為盼望超凡入聖、超生了死,所以必然督導自己、要求自己實踐天理。

(二)崇禮

一貫道道親入道之後,首先學習的便是「禮節」,亦即學習禮神明之儀文及與人應對、進退之禮節。《禮記》云:「禮也者,理也。」「禮者,天地之序也」,禮節儀文所透顯的是條理性與秩序性。宇宙萬物所以能和諧共存,便是因為萬物皆遵循天理而生化,皆合乎天理之條理性、秩序性。《禮記》云:「禮也者,合於天時,設於地財,順於鬼神,合於人心,理萬物者也。」只要每個人皆能崇禮,努力使自己的生活行為符合禮,則國家社會自然安定和諧,故孔子對顏回説:「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所謂「修道」便是要努力使自己的視聽言動皆符合道、符合禮。一貫道教導初入道的道親與人應對、進退的禮節,就是要將「禮」融入每位道親的生活中。

《説文解字》云:「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由此可知,禮本是從遠古先民的祭祀而來。孔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從生到死,再到葬、祭,皆以禮一以貫之。這既表示祭祀之禮是孝道的延伸擴大,也表示人的誠敬之心可以經由祭禮而通向祖先的神靈世界。一貫道帶領道親禮神明,不只是引導道親養成秩序性的心靈與習慣,同時更是要讓道親在禮神明過程中去體證內在本有的那顆誠敬之心,師尊在《暫訂佛規》中屢次強調「誠敬之心」,即可見誠敬之心在禮拜活動中的重要性。

四、孝父母

「孝」為萬善之首,更是中國文化的實踐哲學,最足以傲视寰宇。當今世界,物質文明已達登峰造極之境,然「孝」卻已被拋到九霄雲外。木本水源,不能踐行孝道,正是人類良心的沒落,人心不古的開始。因此,最該將之普及全世界,以提升人類的光明面。為何一貫道強調「孝」,勝於「慈」?因為父母之慈愛子女,是順著自己生命的延伸,自然而然地貫注到子女身上,這是「順」的流注,是天性之自然。但孝卻是「逆」的回溯,子女脱離父母懷抱而成長、獨立,所顯示的是一個離走的方向,這是自然而然、不自覺的離走;所以必須通過一念省悟,才能在自覺中流露他對於生命本源的仰慕與依戀,而表現為種種孝行。

孟子曰:「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道德本心朗現,首先必要求自己孝父母,沒有人只愛眾生而不孝父母,若有,也必是口頭上説「愛眾生」,卻未曾真心愛眾生。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一個沒有孝父母之真情的人,也不會有愛眾生之真情,楊祖漢先生説:「有本心的覺悟,所產生的行動才是真正的道德實踐。」沒有真實的道德情感,就沒有真正的道德實踐。一貫道道親的終極關懷乃在超凡入聖、超生了死,在「己立立人,己達達人」之道德真情要求下,孝父母者,必然盼望父母也能超生了死,師尊曰:「夫孝,有凡聖之分別,世俗之孝,生事以禮,死葬以禮,祭祀以禮,不過將為子者之心盡到,就算完了,然而不能消解父母之罪愆,脱出輪迴,得以不再張門為子,李門為婦,所以這種孝,是小孝。如有真心孝子,追想劬勞難報之恩,欲超拔父母者,非修道不可。」

當真心孝子認識到修道可以超生了死,必然會深切盼望父母修道,並且認真行功立德,將功德迴向父母;若父母已歸空,則真心孝子必要求自己精進不懈普渡眾生,一方面實踐愛眾生之真情,另一方面以功德迴向父母,消解父母之罪愆,以求超拔父母。所以一貫道比傳統儒家推進一步,不只要求現世的盡孝,還要求修道人在父母歸空後,仍必須保持無間斷的孝心,以道德實踐為孝行,來超拔父母。師尊曰:「人生世上,孝悌為本。《孝經》云:『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吾人果欲孝道無虧,生前固應竭盡孝敬之誠,死後尤須實行超拔亡靈之功,俾得永脱輪迴之苦,而享受理天之清福。不過為子孫者,若欲超拔九玄七祖,幽冥鬼魂,究竟怎樣渡超拔,此可謂『一子入道,九祖光榮,一子成道,九祖超昇。』」

所以一輩子修道有恆,便是孝,人生在世若做任何邪僻不道德之行為,皆是不孝,師尊曰:「人生身若邪僻,忤逆不孝,有等等不法行為,來生定遭惡報,此循環之理,一定不移。」一貫道所謂「孝」,義理內涵大致與儒家相同,不同之處,在於一貫道強調「超拔父母」,這是很有意義的。因為當吾人深信父母必然隨著吾人之道德實踐而得超拔,則必更加樂在從事道德實踐,在每一次的道德實踐、普渡眾生中,彷彿便能見到父母的點頭微笑。因此,孝父母者必更加積極的實踐道德普渡眾生,直到死而後已。人人如此,國家社會必然安定祥和,而在我們的信念中,必然能體認到父母之昇華。

五、重師尊

就修道而言,「重師尊」乃是崇尚一高貴之聖賢人格,來作為楷模,使吾人自己精神昇華,而完成人格之同一。廣義的「師尊」泛指各種老師,包括一貫道所謂點傅師、引保師,不論是哪一種老師,都有各自的職責、專長。不管他對他的專長專精到什麼程度,我們仍應視他為一理想的老師而尊崇之、嚮往之,以求吾人自己人格的昇華,與技藝的精進。修道人之重師尊,不只是因為對師尊的崇敬乃是吾人仁心之真情,更是因為吾人由衷嚮往的聖賢人格,師尊就是活生生的典範。因為吾人所尊重的,實乃是「道」的化身,換句話説,因為吾人所尊重的乃是不可動搖的「天理」,所以就算哪天發現到「原來點傳師、引保師尚非完美無缺的聖人,仍有凡人的缺點」時,也不會改變吾人修道的決心,因為我們崇敬的是點傅師、引保師那顆如上帝般盼望我們昇華的心,而非點傳師、引保師的生活細節,既然我們已經從點傅師、引保師的身上見到上帝對眾生的盼望,我們就不應該再受到任何個人生活的細微末節來動搖吾人修道的決心,因為任何與天理不相應的生活細節,皆不能代表上帝,當然也不值得我們為這些個人的生活細節而捨棄回歸上帝的路,因此修道人之「重師尊」便具有「重聖輕凡」的意義,亦即是「重天理」、「重道」,亞里斯多德説:「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就一貫道的修道人而言,師尊、師母是道的嗣法傳承者,負責道脈的承先與啓後,更是渡化萬國九洲的推動者,實維繫人類自性圓融的南針,豈可不尊?豈可不效法其濟世情懷,而勉勵以進乎?因為「師尊」就是「真理」的化身,所以「重師尊」本質上便是「重真理」;追求真理者,因為決心實現自己成為如「師尊」般理想的聖賢人格,所以必然「重師尊」;「重師尊」之行為乃是「無上佛道誓願成」之決心的表現。

六、信朋友

「朋」為五倫之一,同道曰「朋」,「信」為五常之一,言行相顧曰「信」,信最有助於各行各業的發展,更是學道者的「象徵」,孔子云:「人無信不立。」誠哉斯言。學道之士,欲化行天下,「信」不可失。孔子在與弟子言志時説:「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信朋友」是孔子的三大志願之一,也是曾子的三大省察之一,由此可見其對個人修養、對社會風氣的重要性。一貫道承續這個幾千年來的儒家傳統,志願於實現「信朋友」的社會風氣,在推行社會教化時,十分強調「信朋友」,師尊曰:「心口不一而無信」、「若不戒妄語,則無信」,言語若不是發自於真實無妄的良心,便是妄語。「心口不一」之「心」並非指人欲,而是指良心。言語與良心不一致,即是「心口不一」,《大學》云:「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良心之好善惡惡乃是「如惡惡臭,如好好色」那麼地自然而然,毫無刻意。若是如宰我般當孔子問他「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時,他昧著良心硬要説「安」,這便是「心口不一」,便是失信於自己的良心,此謂「自欺」。這樣昧著良心説話,便是未能踐仁,故孔子曰:「予之不仁也」。與人應對時,若毫無怵惕、惻隱、羞惡、恭敬、辭讓之感,便表示言語承諾並未經過良心的審查,未經良心審查的言語承諾要履行是很困難的,孔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怍」即是吾人之道德感,在與人承諾時,若無此道德感,便表示無必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守承諾否?唯有人人皆以真實無妄的道德感去審查自己所作出的各種承諾,才能建立「信朋友」之社會風氣。一貫道的社會教化工作未曾停止地努力呼唤眾生的道德心靈;而一貫道道親在推動社會教化的同時,仍應念茲在茲地省察自己的決心與承諾,使自己的生命趨於真誠,而社會風氣就在吾人呈現真誠生命的同時,又向真誠邁進了一步。

七、和鄉鄰

「遠親不如近鄰」、「里仁為美」,古有明訓,相鄰正是我們同胞中,地理位置與我最有緣者,與我們休戚與共、榮辱並存、不與之親和,又要親誰?一貫道非常強調本心本性之自覺,因為道德本心與萬物相感通,所以一切道德自覺皆必然要求吾人「和鄉鄰」,必然要求吾人與世無爭,因此,一貫道的包容力特強,能尊重與承認世界上的各大宗教,而又不失重視道德自覺的立場。一貫道強調「三教合一,五教同源」,便是包容力特強的具體表徵,從這點看,一貫道實以宗教世界中之「太和」為理想,即是人與人之間的和平相處,彼此尊重,彼此適應,此即所謂「和鄉鄰」。

八、改惡向善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告訴我們人若有過,懂得懺悔,改惡向善,則人人有自新的機會,善的風氣自然能普及。求道後能夠明白天理、性理,進而不再把人生的重點放在物質欲望上,「改惡向善」遵從天理而為,最終達到「於一動一靜中,合得造化」之圓滿化境。這是因為求道者在求道過程中實踐了百分之百的「虔誠」,故師尊曰:「要想知道這個一字的根源,非誠心求道不可。」求道者經歷求道儀禮後的心得深淺,決定於求道者的虔誠程度。總而言之「求道」可以安頓人類心靈嚮往永恆的渴望,人無限的欲望,嚮往著完美無缺的理想,唯有得到此完美無缺之物,人的欲望才會停止,否則,人會永遠不安地繼續去尋找與追求。除了「道」,其他一切受造物皆非完美無缺,完全的接受「道」,人的心靈才能安頓;而要能完全的接受「道」,則求道者必須做到百分之百的「虔誠」,若不能完全放下私意,就無法完全接受天理。

「懺悔」使人從謙卑的悔過「改惡」中,提起一超越的精神意志去「向善」,立愿向善並身體力行的去從事道德實踐。内在的悔悟加上外在的實踐,即是「懺悔」的全程,「懺悔」使人更符合天理,亦即更接近永恆。

九、講明五倫八德,闡發五教聖人之奧旨,格遵四維綱常之古禮

一貫道社會關懷的主要方式是「社會教化」。〈道之宗旨〉所謂「講明五倫八德,闡發五教聖人之奥旨」即表示「社會教化」,而教化的目標,內在的説,則是要教人「敬天地」,内在的天地良心朗現,自然「改惡向善」、「恪遵四維綱常之古禮」。因此,教化的内容即是綱常倫理,尤其在「講明五倫八德,闡發五教聖人之奥旨」二句,更説明了教化的具體内容。五倫即「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八德乃「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五教聖人之奥旨:佛教曰「明心見性,萬法歸一」;道教曰「修心煉性,抱元守一」;儒教曰「存心養性,執中貢一」;耶穌教曰「洗心移性,默禱親一」;回教曰「堅心定性,清真返一」,五教的奥妙宗旨可説是一也。

這段話並不是説五教所講的「心」皆同義、「性」也皆同義。而是説透過各教不同的工夫進路,最後所達到的境界是相通的。一者,理也。人得天之理以成性。「一」指宇宙的本體,是萬事萬物的源頭。師尊曰:「道家以虚無為本,注重保養虚靈,返回無極。釋家以寂靜為根,注重返觀寂靜,滅除雜慾。儒家之明明德,則注重私慾淨盡,天理純全。天理就是至善,亦可説他是寂靜,寂靜便是無極,無極即是真理,三教宗派,皆由無極一理而生也。」

四維:「禮、義、廉、恥」;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婦綱」;五常:r仁、義、禮、智、信」。現今的一貫道還進一步擴大了「綱常」的内涵,師尊曰:「以道存心,謂之德性,行於倫常,謂之綱常。」於是,「綱常」不再只是「三綱、五常」,而是現實生活中一切合乎天理之行為原則的總稱。因此,所謂「恪遵四維綱常之古禮」乃是遵循從古至今不變的天理,而非只是遵守「四維、三綱、五常」。天理本體即為吾人明覺不已的良心。師尊曰:「『道』是性理的本體,就是無極真理,賦與人為性,故謂之性理,亦即是良心,這個理性乃吾人之天根,性命的大源,生即由如是來,死也應如是處去,正是生死必由的真經正路。」人必須與道合一,才能成就圓滿的化境。而與道合一的方法,便是要實踐良心的道德要求。實踐良心的要求就是「恪遵四維綱常之古禮」,道就是今日一貫道所探行的工夫。

總而言之,一貫道社會教化的内容,就五教而論,是以儒家義理為主,但也不完全與儒家一致。一貫道思想可先從一貫道歷代經典中彰顯出來,然後再在社會教化中闡發一貫道思想。縱然要講論五教經典,也才能將五教經典中與一貫道思想相同處闡發出來。一貫道順承中國三教合一的發展脈絡,吸收消化三教義理,民國以來又考慮到與西方耶、回二教的會通問題,因此,筆者認為,〈道之宗旨〉所謂「闡發五教聖人之奥旨」,實是指闡發一貫道本身的義理思想,而並非要全面的闡發五教思想,而是與五教聖人的心法奥旨交光互映。例如:在講解一貫道思想中的「五戒」時,其實就是闡發佛陀思想中有關五戒之奥旨。但這是站在一貫道的立場理解「五戒」,不論與佛家理解的相不相同,都只是在闡發一貫道的思想,而非佛家思想。故「闡發五教聖人之奥旨」應只是權説,表示一貫道吸收、消化並承認五教聖人的心法奥旨。在此,一貫道充分實踐了「厚德载物」的坤德、地德。也充分表現了以太和世界為理想的宗教情操。

十、洗心滌慮,借假修寘,恢復本性之自然,啟發良知良能之至善

明師一指之當下,如一盞明燈,劃破千年之幽暗,照澈內心中積存之無明,展現光明清淨之良知,發現本來具足之本性,如六祖惠能於受教後之驚嘆:「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發現本性之光明,本性之良善,即能自我啓發,改惡向善,如三字經所言:人之初,性本善。經由借假修真,回復人之初的本性,即是回到極樂的國土。

十一、己立立人,己達達人

修行不是自己好就好,還要他人也好;不只獨善其身,還要兼善天下。人活在這個世界,他的存在,使他有一份使命感,他的存在要惠及身邊的人。己立、己達:要先肯定自己,相信自己;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要挽世界為清平,從自己做起,修心養性,渡化他人。現在的社會,充滿族群對立;世界上有種族歧視,國際間產生意識型態的敵對,唯有以慈悲、包容來化解。大道之宗旨,不只是明白本性,如《大學》第一章所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即是將本身所明白之道理,推及未知之其他眾生,使人人皆能在天恩師德之加被下,領悟自有之法寶,所以,一貫道的修持,不是關起門來自修,而是以淑世的胸懷,渡人成全,期望大家能同沾天恩,共修大道,使個個之佛性顯現流露。

十二、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

一貫道積極傳道渡人,其終極關懷,就個人自身而言,在躲劫避難,超生了死。師尊曰:「入道的人,必有入道之目的,始能發生入道的思想。其目的當然為躲劫避難,超生了死,方引起入道興奮。」就人類世界而言,乃是要「挽世界為清平」、「冀世界為大同」。不論是誰,入道後在道場裏的主要活動便是「禮神明」。「禮神明」之終極關懷,就個人而言,可促進「超生了死」的實現;就人類全體而言,可促進世界之大同、清平。大道之傳播,最終目標是追求人類生活品質的提昇,世界大同理想的實現。先哲曾言:「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

世界大同的理想,是人類世界自古以來,不斷追求的目標。《禮記•禮運大同篇》更繪製了大同的藍圖: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盗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閉,是謂大同。

參、結論

一貫道〈道之宗旨〉,一言以蔽之,即是「敬」。當以天地神明為對象時,便講「敬天地」;當以眾生為對象時,便講「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其實本質上純然是個超越而内在的天理本體在發用流行。道德自覺便是天理本體之發用流行,一發用便欲「立己立人」,透過「禮神明」以「立己」,透過「闡發五教聖人之奥旨」以「立人」。從父母、師尊、朋友、鄉鄰層層推擴,便形成一貫道龐大而縝密的社會關懷系統。以下作四點結論:

第一點:

一貫道所禮拜之神明乃是「無所不貫,無所不包,彌綸天地,包羅萬象」的「造化萬有惟一之尊神」,所以「禮神明」便不只是在佛堂的禮拜活動。在日常生活中若能提起誠敬之心,去待人處世,應事接物,就皆是在「禮神明」,師尊曰:「你們尊敬仙佛,不應只是尊敬那看得到的仙佛,還要尊敬你心中的那個仙佛。……只要你們所做的一切『内不離自性,外不悖佛行,一切合乎天理,一切不違背良心』那才是真正的尊敬仙佛啊!……也就是徒兒們自家佛顯現的時候,那才是真正的敬仙佛啊!」因此,實踐吾人内在真實無妄的慈悲,即是對天地最大的敬意,此即孟子所謂「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所以一貫道十分強調道德自覺。

道之宗旨,涵括天命的敬畏,人事的綱常,與自性的修持。剖析宗旨之大意,使修道者於日用之間,修道立德,能知所遵而自覺自省,自然人人遵道而行,遵禮而為,作奸犯科之事,即無由發生,大同世界之理想,自不待而重現。

第二點:

一貫道社會關懷的主要方式是「社會教化」。〈道之宗旨〉所謂「講明五倫八德,闡發五教聖人之奥旨」即是。而教化的目標則是要教人「敬天地」,内在的天地良心朗現,自然「改惡向善」、「恪遵四維綱常之古禮」。因此,教化的内容即是綱常倫理,師尊曰:「以道存心,謂之德性,行於倫常,謂之綱常。」故凡生活中,一切言行思想均要合乎天理正道。所謂「闡發五教聖人之奥旨」實即是闡發一貫道之義理,蓋因五教聖人所傳佈的真理福音,不外乎就是道的體用。唯從王覺一祖師開始,一貫道之義理更傾向儒家。綱常方面,持守儒家之倫理綱常工夫方面,實踐儒家之道德修養工夫;規戒方面,如「十五條佛規」乃是一貫道所特有,亦是在勸人重聖輕凡,謹言慎行。此乃因為儒家的修行,更適於現代人之需要。所謂「儒家應運」即此。

第三點:

「禮神明」之終極關懷乃是「真實化吾人之生命」。因為唯有道德心靈是真實無妄、永恆而不虚假的,所以唯有遵循一切道德自覺,吾人之生命始能真實。因此,我們首先就必須求取真實無妄的「道」,然而「求道」只是「修道」的開始,並非完成,若沒有在現實生活中實踐「道」,則仍無法成就真生命、真性情,亦即生命中仍有虚偽之雜質,未能與道合一。所以求道後必須修道,「求道」可以安頓人類心靈嚮往永恆的渴望,求道後就必須實踐道、體現道,使吾人自身成為一真生命、真性情,這一實踐過程就是「修道」。

第四點:

〈道之宗旨〉所顯示的社會關懷可以歸納為「一個原則、四種情操、四大志願。」一個原則是「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四種情操是:「愛國、忠事、敦品、崇禮」;四大志願是:「孝父母、重師尊、信朋友、和鄕鄰」。「己立立人,己達達人」乃是恕道的積極義,人的道德心靈與萬物為一體,道德心靈朗現,必然要求自己去「立人、達人」,如前文所述,一貫道立人、達人的主要方式乃是「社會教化」,道場裡的課程只是社會教化工作的開端,教道親們「己立立人,己達達人」,道親聆聽、受用後便在日常生活中推己及人,勸人「修道以立己,進而立人、達人」,這才是一貢道社會教化的全程。所以一貫道鼓勵道親在自己努力修道之餘,還要積極地去推己及人,勸人修道,並憐愛一切人、物(如:護生、惜五穀、惜字紙等)。當「立人、達人」之道德自覺沛然莫之能禦時,必然會愛眾生,愛國家(愛國),衷心希望國家安定,社會祥和,必然會負起社會責任、家庭責任等種種責任(忠事),以實現一個理想而真實的自我(敦品),並積極維護有條理、有秩序的社會風氣(崇禮)。所以愛國、忠事、敦品、崇禮乃是一貫道的四大特徵,皆是道德本性之真情,故言四種情操,合而言之,只是一個道德心靈沛然莫之能禦地發用流行。

當道德心靈朗現,必然要求自己去實現道德價值,從孝父母、重師尊、信朋友、和鄉鄰層層推廣,此即孔子所謂「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孟子所謂「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一切的道德實踐皆必須從「孝弟」做起,若連「事親」時都拿不出真心,在面對師尊、朋友、鄉鄰時,也不會真誠以對。所以這四大志願,是層層推廣的。在層層推廣中,便能形成一溫馨、和諧而有秩序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