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 彩 畫

胶彩画,又称作重彩画、岩彩画、日本画、东洋画,是一种以胶为素材媒介,混合天然矿物的粉末,与水调和后,用画笔在纸、绢、麻或木板上的一种作画型式,更可以结合不同的素材,表现出许多的可能性。胶彩画是台湾在战后发明的词汇,在日本或其他国家称为“日本畫”(Nihonga),在台湾日治时代称为“東洋畫”(Tōyōga)。

历史[编辑]

在台湾,胶彩画的历史被认为可以上溯到中国的工笔重彩技法,这种绘画方式传到日本,演变成为“大和绘”,后又发展成为“圆山四条派”。明治维新之后所产生的日本画,可说是在这个基础中发展起来的画种。持论者认为基于这个渊源,胶彩画可以被视作中国画北宗的一个分支。但是,这种连结系起因于战后台湾特殊的政治环境,有可商榷之处,因为日本画有其独自的样式和绘画技巧,并且也加入了西洋的写实技法。

台湾的胶彩画是在日本统治时期,由日本传入这种绘画方式,因此在当时的美术展览,如:“台展”与“府展”,被归类为“东洋画部”。战后,开始举办全省美展,设立西画组与国画组,胶彩画被归类至国画组当中。然而国民党政府迁台后,从中国来台的国画家认为胶彩画(当时仍称作东洋画)实为日本画,不应该划为国画部,遂引起“正统国画论争”。为了平息争议,全省美展国画部分作“第一部”与“第二部”,即传统水墨和胶彩,分开评审,有关正统国画的争执暂时得以消弭。然而1972年日本与台湾断交,冲击到胶彩画的生存。1972年的全省美展,国画第二部无预警取消,以胶彩创作的评审委员也全数解聘,仅林之助留聘[1]。有感于“东洋画”名称带日本风,难容于当时之官方意识形态,民国六十六年(1977年),林之助教授提出“胶彩”一词取代之前的说法,拟用材质定名,避免无谓的争议。1979年,省展恢复国画第二部的设置,1982年省展,国画第二部改名为“胶彩画部”,胶彩画一词始告确定。1985年东海大学美术系首开胶彩画课程[2]。

材料[编辑]

胶彩画使用的胶质可由动物、植物提炼出来,中国古代唐朝张彦远所著的《历代名画记》中,记载了胶彩画使用鹿胶、鳔胶、牛胶作为媒材。这些炼胶的方法在中国渐渐失传,在日本使用软质、硬质鹿胶、鳔胶、牛胶、兔胶、粒胶、三千本胶等胶材,这些胶的炼制方式,是依古代由中国传入的方式炼制。

胶彩的颜料来源为天然矿石研磨而成的粉末,在《历代名画记》中,就提及颜料依粗细、颜色浓淡、质感等层级的分类。

参考文献[编辑]

  1. ^ 林佳禾. 〈林之助膠彩畫「水影」之劣化與修復探討〉. 国立台南艺术大学古物维护研究所硕士论文 (台南市: 国立台南艺术大学). 2007 (中文(台湾)).
  2. ^ 李承远. 〈近代韓國彩色畫與台灣膠彩畫之差異研究(1910-)〉. 国立师范大学美术学系硕士论文 (台北市: 国立师范大学). 1994 (中文(台湾)).

膠彩畫,又稱作重彩畫、岩彩畫、日本畫、東洋畫,是一種以膠為素材媒介,混合天然礦物的粉末,與水調和後,用畫筆在紙、絹、麻或木板上的一種作畫型式,更可以結合不同的素材,表現出許多的可能性。膠彩畫是台灣在戰後發明的詞彙,在日本或其他國家稱為「日本畫」(Nihonga),在台灣日治時代稱為「東洋畫」(Tōyōga)。

歷史编辑

在台灣,膠彩畫的歷史被認為可以上溯到中國的工筆重彩技法,這種繪畫方式傳到日本,演變成為「大和繪」,後又發展成為「圓山四條派」。明治維新之後所產生的日本畫,可說是在這個基礎中發展起來的畫種。持論者認為基於這個淵源,膠彩畫可以被視作中國畫北宗的一個分支。但是,這種連結係起因於戰後台灣特殊的政治環境,有可商榷之處,因為日本畫有其獨自的樣式和繪畫技巧,並且也加入了西洋的寫實技法。

臺灣的膠彩畫是在日本統治時期,由日本傳入這種繪畫方式,因此在當時的美術展覽,如:「臺展」與「府展」,被歸類為「東洋畫部」。戰後,開始舉辦全省美展,設立西畫組與國畫組,膠彩畫被歸類至國畫組當中。然而國民黨政府遷台後,從中國來台的國畫家認為膠彩畫(當時仍稱作東洋畫)實為日本畫,不應該劃為國畫部,遂引起「正統國畫論爭」。為了平息爭議,全省美展國畫部分作「第一部」與「第二部」,即傳統水墨和膠彩,分開評審,有關正統國畫的爭執暫時得以消弭。然而1972年日本與臺灣斷交,衝擊到膠彩畫的生存。1972年的全省美展,國畫第二部無預警取消,以膠彩創作的評審委員也全數解聘,僅林之助留聘[1]。有感於「東洋畫」名稱帶日本風,難容於當時之官方意識形態,民國六十六年(1977年),林之助教授提出「膠彩」一詞取代之前的說法,擬用材質定名,避免無謂的爭議。1979年,省展恢復國畫第二部的設置,1982年省展,國畫第二部改名為「膠彩畫部」,膠彩畫一詞始告確定。1985年東海大學美術系首開膠彩畫課程[2]。

材料编辑

膠彩畫使用的膠質可由動物、植物提煉出來,中國古代唐朝張彥遠所著的《歷代名畫記》中,記載了膠彩畫使用鹿膠、鰾膠、牛膠作為媒材。這些煉膠的方法在中國漸漸失傳,在日本使用軟質、硬質鹿膠、鰾膠、牛膠、兔膠、粒膠、三千本膠等膠材,這些膠的煉製方式,是依古代由中國傳入的方式煉製。

膠彩的顏料來源為天然礦石研磨而成的粉末,在《歷代名畫記》中,就提及顏料依粗細、顏色濃淡、質感等層級的分類。

參考文獻编辑

  1. ^ 林佳禾. 〈林之助膠彩畫「水影」之劣化與修復探討〉.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古物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南市: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2007 (中文(臺灣)).
  2. ^ 李承遠. 〈近代韓國彩色畫與台灣膠彩畫之差異研究(1910-)〉. 國立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 (臺北市: 國立師範大學). 1994 (中文(臺灣)).

出版日期:2005-02-16

編著者:曾得標

頁碼:52

裝訂規格:0

繪畫可以說是人類日常生活中,經過藝術家的努力與思考,融合文化傳統與民族特性後,自然產生的多彩多姿活動與精緻文化藝術。其中,「以膠繪彩」的膠彩畫是承襲久遠的傳統方法。歐洲、亞洲、非洲的古代畫家多以礦物質材料作畫,如希臘、羅馬中世紀以前的繪畫,埃及法老時代的壁畫,印度古代的壁畫,西域敦煌壁畫,唐宋時的重彩畫,西藏的唐卡等等,即是使用礦物質顏料調和獸膠來作畫的。 東方世界的藝術淵源,從上古時代的岩畫乃至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就已經開始運用大自然的豐富色彩了。而西域敦煌莫高窟壁畫,更以強烈的色彩來表現宗教題材。壁畫中所使用的礦物質顏料種類繁多,主要有石青、石綠、朱砂、銀朱、黃丹、石黃、赭石等等;土質顏料則有紅土、高嶺土、白堊土等;植物性顏料有靛青、胭脂、栀黃、煙炲等。上述顏料多呈粉末狀,上彩時須兌入適量的獸膠水才能固著於牆壁上。 在膠彩畫的繪圖方式上,融合印度與西域的畫法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代的特點。到了唐朝,卷軸畫色彩趨向穠艷縟麗,厚重的顏料發揮了最高彩度的效果,膠彩畫綻開燦爛的花朵。中國這種設色膠彩繪畫的風格特色,約從這時期建立起來。膠彩畫後來傳到朝鮮、日本、南亞諸國,隨後在西洋強勢文化的激盪下,分別被命名為「韓國畫」、「日本畫」,在台灣日據時代則稱之為「東洋畫」。東洋畫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初期的官辦美展中歸屬為「中國畫」或是「國畫第二部」,直到1977年2月林之助教授倡導「膠彩畫」正名後才確定名稱。林之助教授以國際上慣用素材媒劑作為繪畫分類標準的辦法,以亞麻油為媒劑者稱為油彩畫,以水為媒劑者為水彩畫,以蛋為媒劑者為蛋彩畫,依此主張,以獸膠為媒劑,調融礦物質、土質、金屬等膠彩類顏料所繪出的作品,都稱為「膠彩畫」;其中,並不限定哪一種風格、技法、地域。這種分類方法合乎世界潮流,也給予膠彩畫發展空間,提供寬廣的前程和目標。

字面上的意義來看「以膠繪彩」的畫,就叫做「膠彩畫」,很多人都以為「膠彩畫」是西畫,其實不然。以前在日據時代它被稱為「東洋畫」到台灣光復以後,曾經被歸為「國畫第二部」,後來因為名稱有爭議,展開了十幾年名稱派系之爭。一直到民國六十六年,才由台中資深的膠彩畫 家林之助 教授,提出了「膠彩畫」的名稱。 林 教授是以素材媒劑為分類,比如說以水為媒劑是水彩;以油為媒劑是油畫;以蛋為媒劑是蛋彩;以膠為媒劑當然就可以稱為膠彩了。但是「膠彩畫」在命名之初並沒有獲得很多的認同,到民國七十年「台灣省膠彩畫協會」正式成立 , 並每年舉辦一次會員聯展,接著省展也從第三十七屆開始將「國畫第二部」獨立改稱為「膠彩畫部」,才逐漸緩和了名稱之爭,民國七十四年東海大學首開「膠彩畫的課程」,禮聘 林之助 教授任教,使膠彩畫逐漸在學院美術教育中生根。如今它已逐漸受到承認,新生代的藝術史家或畫家,已經不再排斥它,甚至體認到它在中國現代藝術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膠彩畫的名稱雖然誕生了一二十年 , 社會上仍有許多人(包括畫家或從事美術的工作人員)對於膠彩畫的淵源與範疇,甚至材料工具都很陌生。前幾年台北市立美術館曾舉辦了一次「印象台北」畫展,就把膠彩畫與油畫、水彩、粉彩等素材並列於西畫部門中,更造成一般人的迷惑。因此,非常有必要將「膠彩畫」介紹給各位,從最近十年「膠彩畫」發展的情況來看,「膠彩畫」應該是未來台灣繪畫的主流
膠彩畫使用的顏料
      
目前我們所使用的許多顏料大部份是向日本購買,所以有許多人認為膠彩畫是起源於日本這個答案並不正確,因為,從近數十年的考古成果中發現,距離現在約六、七千年前的彩陶已經具備了膠彩畫的雛形,另有畫在岩石上的「岩畫」、畫在磚上的「彩繪磚」、畫在棺木上的「彩繪棺」、畫在牆壁上的如「敦煌壁畫」,還有畫在絹帛上的如「西漢帛畫」……等等,他們所使用的顏料,正是目前我們膠彩畫所使用的顏料,所以,由此可見,以膠繪彩的藝術在中國有深遠的歷史,自古至今所累積下來的豐厚「工筆重彩繪畫」遺產。雖經歷代戰爭及其他自然力的破壞,但是,在倖存下來的這些豐富遺產中可以窺見膠彩畫的昔日光彩,可是這些優良傳統卻因後來時代變遷,「重寫意輕工筆」,而未能得到很好的繼承和發揚,造成中國近代繪畫的畸形發展。反而在唐、宋最盛的時期東傳日本,日本人不僅是把它保存下來,更是努力的在顏料上研究發展,變成他們的國畫,我們經常聽到人家提到的「日本畫」就是膠彩畫,這些顏料我們可以把它歸納成下列幾種:
1
土質顏料:即黃土(黃色)、紅礬土(紅橙色)

      
褐土(茶色)、骨灰(黑色)、赤鐵礦(赭色)、石灰石(白色)。

2
礦物質顏料:銀粉、雲母、水晶、瑪瑙、朱砂、石青、石綠等。

3
植物顏料:青黛、藤黃、胭脂。

4
動物顏料:蛤粉。

      
以上的顏料都是屬於天然顏料,因為顏色有限,所以日本人便用科學的手法製造了許多人工顏料,有新礦石顏料(稱新岩繪具)、泥顏料(又稱水干顏料)、棒狀顏料或碟裝的顏彩。作畫的方式,就是將上述這些顏料調入動物膠(牛、馬、鹿等筋皮中的膠質),畫在基底(岩石、牆壁、絹帛、木板、及棉紙、麻紙、宣紙等裱褙成的畫板……)上面,即使經過長時間歲月的侵蝕也不會剝落。

1.         膠彩畫的製作


(一)定稿:
      
膠彩是以寫生為本,以膠為媒劑的層層敷染,因此呈現出不透明重彩的質感,其步驟:

               1.
在另外一張紙上構圖,只要輪廓不需要明暗。

               2. 在構圖紙背面,圖上碳粉或彩色粉筆(紅或籃色,黃色勿用)。或用自製的復寫紙置於原稿下面。
               3.
將稿紙覆蓋於畫板上固定,再用原子筆描繪出輪廓。

               4.
亦可直接在畫板上構圖,擦去不要的線條,再用細毛筆勾勒出輪廓,或直接開始上色。

      

(二)著色:
               1.
調膠:膠的種類很多最常使用的是三千本膠、鹿膠等。膠和水的比例通常是以一杯水(大約200CC)對三千本膠一支,或鹿膠四粒。

               2.
上底色:將水干顏料磨好加入膠即可開始上色打底,第一遍的膠稍濃一點,以後漸次調淡。可先以水干顏料上色,大致做好色調後,再用礦物質顏料來做最後完成,這樣的著色順序容易掌握畫面。亦可直接使用礦石顏料一層層的相疊,或先做出肌理效果後再用水干或礦石顏料上色。

               3.
膠的濃淡是隨使用的顏料做調整,如果只用水干顏料,膠可淡一點;如果使用的是礦石顏料,則膠要稍濃一點,且要注意上完礦石顏料以後,一定要等完全乾涸才可再繼續上色。


(


)、技巧: 膠彩畫因技法的不同而呈現不同的風貌,可描寫細膩工筆如唐宋繪畫,穠麗典雅的風格,亦可製造粗糙的肌理感覺,配合油畫般的重彩技法厚實作風或加上金、銀箔等作出不同效果。近年來受西方新興美術理論與技法融合變革,及新素材的引用,因此面貌也逐漸多樣化,與傳統的畫法已大不相同膠彩畫的創作過程較為繁複,不是輕易可蹴的,不能當眾表演一揮而就,亦不能多產,因此得不到眾人的重視,確實是非常寂寞的,如果不推展扶持的話,這株瑰麗的花朵,將逐漸凋零枯萎造成遺憾。為了振興文化重要遺產,除了積極培育膠彩畫新秀,奮力創作外,更需要政府的重視及學校、社會大眾的支持努力,期望一個超越兩宋「工寫並舉,彩墨同輝」的中國畫,新的光輝時代能夠早日到來。

轉載奇摩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