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 媽媽

有人每日重复劳作丢失自我 有人逐渐远离职场舍弃社交

全职妈妈:勇敢抑或无奈

● 每年有大批职业女性辞掉工作,做回全职妈妈。她们回到家里,不是为了逃避职场压力,不是为了休息享受,而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 回归家庭后,女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失去社交圈,与社会脱节”

● 对准“生不起、养不起”的痛点,提供充分的托幼服务,给生孩子的家庭提供相应的补贴与产假,降低家庭养育孩子的成本

“30年前养一个孩子就是多一双筷子,现在养一个孩子要花掉半辈子的积蓄。”

“孩子还没上幼儿园,开销已占我们夫妻俩工资的一半;上了幼儿园,每个月的学费和兴趣班的花费可能用完我俩一个月的工资。”

说话者有年薪20万元、女儿1岁半的30岁职场妈妈;有零收入、女儿1岁4个月的全职妈妈,她们在讲述自己养育孩子的故事时,言语中有无奈、有不甘。

这些无奈的背后,是高昂的养育成本,是养育一个孩子所面临的各种困境。《法治日报》记者近期将视角聚焦在那些因养育难题而无奈选择做全职妈妈的母亲,倾听她们所遭遇的教与养、工作与生活中的诸多问题。

高强度重复劳作

失眠已成为常态

2020年底上映的独白剧《听见她说·失眠人的梦》,在全职妈妈中得到了共鸣,因为刻画相对真实——她们或是同样受困于家庭,或是因难以平衡工作和家庭,面临是否成为全职妈妈的纠结。

高强度的重复劳作,职业生涯中断,缺少价值感,社交圈缩减带来的孤独,与社会脱节,家人的长期忽视……短片中的女主角被无止境的重复劳动一天天消磨,长期失眠。她也曾喜欢看书,喜欢交响乐,而现在她的世界里,都是徒劳的琐事,一遍遍把丈夫扭成麻花的牙膏捋平,把厕纸对齐,擦拭孩子的玩具。

“我是在深夜看了这部片子,看的时候泪流满面,但必须收拾好心情,因为明天还要继续今天的事情。”来自北京市的33岁全职妈妈王晓说,真实的全职妈妈的生活其实更让人心累。

《2019年度中国家庭孕育方式白皮书》显示,中国年轻父母全职在家的比例逐渐上升,占比58.6%,其中“95后”全职妈妈占比已达到82%,她们更多集中在低线城市。60%的全职妈妈有副业梦,但只有35%的人付诸行动。

保姆+保洁+陪护+幼师+厨师,这是王晓给自己身份的总结。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王晓还要去做网课规划师、儿童心理师。

“这些身份是一个都市中合格的‘全职妈妈’所必备的。”王晓说,“但是全职妈妈的贡献却被人们严重低估了。”

“每天一睁开眼,就开始忙碌,两个孩子无休止地吵闹,一会儿打一会儿哭……原来带一个孩子时没觉得这么心累,现在不过多了一个,就完全受不了了,每天他们叽叽喳喳,我的脑袋都快崩了。”辞职做全职妈妈的第135天,也是北京市民杜宇(化名)连续失眠的第10天,她把原本和记者约好的视频采访改成了微信语音采访,原因是“懒得化妆,化妆也遮不住憔悴”。

持续睡眠不足和带娃的繁琐压得杜宇喘不过气来。“每天都有让我崩溃的瞬间,比如老大刚才又把厕所门反锁了,可是他人在外面,是怎么将门反锁的?我研究了半天都没有打开门,顿时就来了怒火,抬手就打了他一巴掌,让他以后不要再动门了。”杜宇说,她最近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太压抑了,特别希望能有一天的时间是属于自己的,“哪怕去搬砖、扛水泥,只要能清静就好”。

结婚之前,杜宇的性格很开朗,和谁都能聊得来;结婚生了孩子以后,她辞职在家带孩子,和外面的人接触越来越少,她也越来越不敢说话,害怕和外面的人交流。

害怕和人交流的一个原因是,自己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无法证明自己的价值。“在别人眼里,我就是一个带孩子的,给别人的感觉就是不挣钱。”杜宇说。

杜宇这样描述现在的状态——穿着随意,是一位很“土”的中年妇女,每天的时间都花在了孩子身上,没有精力让自己变漂亮了。

工作家庭难兼顾

职业生涯被中断

由智联招聘发布的《2019年职场妈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职场妈妈重返职场的原因中,有71.3%是因为“不想和社会脱节”,59.9%是因为“想保持良好的自我状态”。

但即使如此,每年还是有一大批职业女性辞掉工作,做回全职妈妈,她们回到家里,不是为了逃避职场压力,不是为了休息享受。全职妈妈,可能是她们无可奈何的选择。

自媒体“一条”曾经对职场妈妈做过一次访问,被访者李鑫然生活在北方的一个四线城市,怀孕前是一家500强企业地方分公司的金牌销售。

生娃后,她过上了连轴转的生活,白天上班,孩子由婆婆照看,自己上午、下午各抽出半小时回家哺乳,晚上再接婆婆的班。但是这样的生活令她非常疲惫,晚上带娃休息不好,睡眠不足,工作上难免有掉链子的时候,领导开始对她不满,经常性的请假缺席也让她失去了升职的机会。

而每当孩子生病或者有一点小磕碰,婆婆就会格外自责、情绪极度不稳定。这样的情形下,李鑫然不得不辞职带娃。

另一位全职妈妈朱园园说,两代人在育儿观念上会有冲突,但雇佣保姆和育儿嫂花费高昂,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当双方老人无法帮忙照顾孩子,必须有一个人全职在家的时候,往往都是女性做出“牺牲”。

来自北京市的全职妈妈金莉(化名)最怕夜深人静时自己一个人待着,她总会想“有一天女儿不再需要她时,她是谁”这个问题。

金莉做全职妈妈的原因是为了女儿的教育。“我加了一个‘牛娃群’,这个群里的牛娃,每一天、每一种课程,甚至每一个小时都被妈妈精心安排,看了人家密密麻麻的日程表,再想想自己每天加班到晚上九、十点,每天有半个小时跟女儿说说话已经不错了。”

彼时,金莉的丈夫在事业上也颇有起色,相比之下她的工资低,又经常加班。“如果必须有一个人放下工作主抓女儿的学习,只能是我。”金莉说,现在她正式加入“鸡娃妈妈”的行列,给女儿报了8个培训班,为了接送女儿上培训班,她把以前的高跟鞋全收起来了。

放弃自己的事业,全力托举女儿,金莉的内心是挣扎的,她最怕别人问:“你做全职妈妈是不是太浪费了?谁都能做,何必要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去做呢?”

“走一步算一步吧,哪个全职妈妈不是摸着石头过河的。”金莉说。

无奈失去社交圈

逐渐与社会脱节

虽然长期承担着高强度的劳作,全职妈妈得到的保障却很脆弱。婚姻法并没有条款明确保护家庭主妇的权益,一旦遭遇离婚,她们毫无优势。除非孩子年龄还小需要母亲照顾,否则经济更好的一方更容易获得抚养权。

有律师指出,几乎所有离婚诉讼中,男方即使是净身出户,在离婚后也能迅速积累财富,因为男方多年来持续在事业上的积累,保证了他们的职业素养、收入水平。而男方在职场日益精进背后,离不开女方在婚姻中承担了大量的家务劳动。男方的职业素养、地位、名声,是获得可持续财富的基础,是女方无法分走的无形资产。离婚后,几乎丧失职业经验的全职妈妈,所附带的自身资产为零。

“自从有了宝宝之后,我就换了工作,我需要寻找一个朝九晚五的稳定工作,因为需要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孩子身上。”90后李聪(化名)曾是一名新闻从业人员,有了孩子后,她和丈夫的工作压力都增大了,但在工作上她的选择要比丈夫被动许多。

此前,有招聘网站就“二孩政策”对女性职业机会的影响进行调查,结果显示58%的受访者认同在职场上女性比男性更辛苦。孩子年幼时的抚养、陪伴和教育占据了母亲大量的时间,同时中国的教育资源不平衡,教育竞争堪称军备竞赛,孩子的教育不仅费钱,更需要家长全面关注和时间配合。调查发现,仅“孩子放学时间与职场妈妈的下班时间不衔接”,就让很多女性在求职时对“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非常关注。

全职妈妈的压力还来源于不被理解。

“社会大环境其实是不认可女性回家的。父母接受的也都是女性要自强的教育,他们无法理解,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最后却选择做毫无技术含量的家庭妇女。”金莉说,她辞职后,父母就回老家生活了,“他们觉得我辞职是件很丢脸的事,在老家人面前只字不提,甚至都不让我在暑假带着儿子回家。”

记者还注意到,回归家庭后,女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失去社交圈,与社会脱节”。

全方位综合施策

降低成本是关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涉及生育政策的内容包括: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无论是‘优化生育政策’,还是‘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都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说。

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老龄发展战略研究院教授原新看来,我国政府在减轻一些家庭负担方面已经做了诸多工作。比如,个税6类专项附加扣除相关政策,延长产假以及丈夫陪护假等政策。

但一些“不买账”的公众认为,这些政策力度,对于现在生育、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来说,还远远不够。近年来,也有一些人大代表在讨论,是否把9年义务教育延长到12年,争论的焦点是往高中阶段还是学龄前阶段延长。

陆杰华建议,要对准“生不起、养不起”的痛点,提供充分的托幼服务,给生孩子的家庭提供相应的补贴与产假,降低家庭养育孩子的成本。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施策。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几乎涉及全生命周期。”陆杰华说。(记者 赵丽)

(2021.07更新)女人,從得知懷孕時的緊張、興奮,到因賀爾蒙改變導致的身體不適,孕吐、頭暈、靜脈曲張、頻尿...,當然還有因肚子裡孕育的小生命而感到幸福,最後歷經生產時的極大痛苦,才成為了一位母親。

職場媽媽、全職媽媽,怎麼做都有閒話
若要問當媽媽辛不辛苦?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在一些旁人眼裡,諸如抱怨妳總是提早下班的同事、不太熟的三姑六婆鄰居或某位阿姨,又或是在家忙了一整天卻不體諒妳的豬隊友。

黑眼圈奶爸Dr. 徐嘉賢醫師在自己臉書粉絲專頁提出了討論,「最近在招聘同仁的階段,跟好幾位二度就業的朋友聊工作或者照顧孩子兩者之間的差別。但偏偏就是會有人覺得,在家帶小孩很輕鬆,也會有人覺得,沒有在家顧孩子,出去外面工作,過得很爽!」並製作了下面這張比較表格。

全職 媽媽

全職媽媽的崩潰,真的要自己帶過才知道
徐嘉賢醫師表示:「誰說在家顧孩子沒壓力的?壓力超大的好嗎!沒老闆盯著?孩子就是老闆,孩子就是工作的本身,而且還不只盯著你,他還要纏著你抱著你,不給他纏著還不行啊」,像是「副食品不吃、不睡覺、很皮、很愛盧、愛哭...」等令全職媽媽崩潰的各種時刻。

「孩子一邊把繪本撕爛,一邊煮飯還要去制止他。有時候去上個廁所,都要偷偷摸摸,或者衝鋒陷陣,那更別說要去洗澡了。各位有遇過10個月到一歲兩個月正值分離焦慮巔峰的孩子,偏偏你就是想去上廁所嗎?稍微不再視線範圍內就狂哭,怎麼辦?」

而就算在家照顧乖乖的孩子,也會讓家長倍感壓力,必須要注意到孩子的安全、健康、教育……等等。最重要的是,還不一定會有人支援!(推薦文章:《三十而已》全職媽媽算不算獨立女性?引爆微博熱議!母親頭銜是種選擇,還是失去自我?

帶職媽媽的酸甜苦辣,又有誰能體會
「反過來,誰說上班就是過得很爽的?下班之後回到家,要接手顧孩子或者放假要接手,就會被人家說成『沒在顧孩子,都很爽』。都很無奈,也沒辦法反駁。」徐嘉賢醫師點出,「職業父母的老闆還有兩個呢!職場一個、在家一個!」

孩子如果生病、腸病毒,需要看醫生、在家隔離,卻已經都沒有假期了,在職場是要怎麼面對同事和老闆?尤其是現在疫情期間,標準更加嚴謹,有些甚至37.5都不能夠去托嬰中心或學校。而上班已經有夠忙很累,回到家接手照顧孩子的事情,還不一定會被家人體諒......

「但至少,職業媽媽還有薪水。」徐嘉賢醫師接著分析,但是下班的時候也是匆匆忙忙趕著回來,去接小孩或者把小孩從家人保母那裡接手,壓力也很大。上班八個小時,表面上下班了,才是真正的上班!有時候家人或者朋友也不一定能夠諒解你稍微晚下班,或是迫於無奈工作上的應酬,還需要看人家臉色。

全職 媽媽

↑職場媽媽有兩個老闆,一個在公司,一個在家裡,蠟燭兩頭燒!

人生就是一種妥協,放棄了一些、又擁有了一些
現在雙薪家庭是大環境使然,出去工作的媽媽或爸爸,其實心裡面也很無奈。誰不想陪著孩子長大?誰不想時時刻刻都看到孩子?誰不想孩子需要你的時候,隨時都在他身邊幫助他陪他?但是現實和我們所想要的,總是會有一些距離。人生就是一種妥協,折衷一些、放棄一些、堅持一些。

而在家顧小孩的酸甜苦辣,最怕沒人理解和體諒,換來的只有心酸。同樣地,工作內容不被旁人理解,也會有人覺得媽媽的工作很輕鬆:「就坐著而已呀」、「就講講話而已呀」、「就做跑腿而已呀」「就上網而已」等等......

徐嘉賢醫師說出職業媽媽的無奈心聲,也道出旁人對全職媽媽的刻板印象、誤解。(推薦文章:媽媽們的血淚困境:公婆教養、小孩太黏、老公裝死、工作家庭兩頭燒....到底怎麼解?!

帶職 VS. 全職,媽媽有各自的角度與難題
對於全職媽媽的辛勞,徐嘉賢醫師分享:「以前孩子還小的時候,我花很多時間在家裡陪伴他們,所以很能體會,各位在家顧孩子的感受。回過頭來,那些回憶是很珍貴的,那段日子是用金錢或世界上的一切都換不回來的。雖然真的有辛苦到,說真的,我覺得很值得,也學習了很多,也更能體會各位爸媽的痛點。」

至於職場爸媽,徐嘉賢醫師認為,工作帶來的成就感和快樂,跟顧孩子的成就感和快樂,是不太一樣的。工作說不定能夠完成您的理想和夢想,經濟、財務自由。可能是短期的,也說不定是長期的。

他強調,並不是在吹捧「在家顧小孩」多棒、更不是數落出外工作的職業父母。因為每個人有自己的選擇,經濟狀況不一樣,家庭的狀況也不一樣。無論職場媽媽或全職媽媽,有各字的角度及難題,希望旁人能多少理解一些。

媽媽們最不缺的就是風涼話,最缺的是支持!
很多人都有工作經驗,但是在家顧小孩的經驗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而有工作再加上下班還要顧小孩的經驗,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去承受。那些認為「在家顧小孩很輕鬆」或者「沒在顧小孩,過得很爽」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其實有很多無奈,及說不出來背後的辛酸。

「無論是出外工作或者在家帶孩子的,最不缺的就是風涼話,最缺的是支持!」徐嘉賢醫師真真切切說出了媽咪們的心聲,當然也有不少全職爸爸,也同樣值得令人尊敬。還有,別以為把孩子送去上學就輕鬆了,還有各種突發狀況,等著妳!(小編怒)

全職 媽媽

↑全職媽媽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若家人不夠體諒,真的會很累

網友:「老公體諒、孩子乖乖」最重要
這篇文章獲得了媽媽們的迴響,許多帶職媽媽表示:「沒錯!除了睡覺以外,其他時間都在上班」、「應該說職業媽媽根本沒有休息的一天」、「不對啊!『老闆睡著』還是有很多工作要做耶」、「我放寒暑假帶小孩,都想趕快上班去帶別人家的小孩,在家帶小孩超累的」、「結論是看別人照顧孩子都覺得EZ」。

也有全職媽媽們也表示:「在家帶小孩最累,要顧小的也要顧老的,24小時不能休息、比顧傭還不如」、「還沒寫到家人的期待(酸言酸語)?!」、「當媽媽後,就開啟24小時全天候待命模式,沒有三節,沒有特休,沒有假日,超時沒加班費,薪水永遠不會漲,必要時還要自討腰包討好老闆。唯一的成就感就是看到老闆一天天健康長大」。

而媽媽們的共同心聲:「並不需要全世界都懂,但老公的體諒最重要」、「只要是當媽媽都辛苦,不管是全職或在職❤❤❤❤希望全天下的寶貝們都乖乖聽媽媽的話!」是不是很中肯呢!妳是職場媽媽或全職媽媽?心中有話想說,歡迎到臉書媽媽寶寶粉絲專頁與我們分享!

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
臉書/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

(延伸閱讀:沒時間陪孩子、覺得愧疚焦慮?其實你給予孩子的比想像中多!
(延伸閱讀:媽媽也需要被孩子寵愛一下,洪美鈴心理師:太習慣巴著媽媽的角色不放,請思考如果不是孩子的媽媽,那我們又是誰?

文.整理/劉士甄 圖片來源/FB@黑眼圈奶爸Dr. 徐嘉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