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偉前去爬山時隨身攜帶著氣壓計當他停下來休息時發現當地的氣壓約為60cmhg已知海拔高度每上升100公尺氣壓會下降0.8cmhg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海平面大氣壓力76cmhg水銀密度

國二理化下第三次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 查單字:關

30. 小武前去爬山時,隨身攜帶著氣壓計,當他停下來 休息時,發現當地的氣壓約為 68 cmHg 。已知海拔 高度每上升100公尺,氣壓會下降0.8 cmHg,則下列 敘述何者正確? (當時海平面大氣壓力=76 cmHg, 且水銀密度=13.6 g/cm3 )
(A)小武休息處的海拔約為1000公尺
(B)小武休息處測得的大氣壓力可以用1033.6 gw/cm2 表示
(C)若小武站立的土地大小約為 0.01 m2 ,則該塊 土地所受的大氣重量為 (68 × 13.6 × 0.01) kgw
(D)若小武往山下方向前進,當垂直高度下降 500 公尺時,則氣壓計所測得的大氣壓力為 64 cmHg

  • 討論
  • 小偉前去爬山時隨身攜帶著氣壓計當他停下來休息時發現當地的氣壓約為60cmhg已知海拔高度每上升100公尺氣壓會下降0.8cmhg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海平面大氣壓力76cmhg水銀密度
    私人筆記( 0 )

  • 查單字:關

10/賓賓前去爬山時,隨身攜帶著氣壓 計,當他停下來休息時, 發現當地的氣壓約為60cmHg 已知海拔高度每上升100公中 , 氣壓會下降0.8cmHg,則下列敘述何老正確? (海平面大 氣壓力三76cmHg,水銀密度慚13,6g/cm2) (A)賓賓休息處的海拔約1800公尺 (B)該地測得的大氣壓力可以用8160gwZeme 表示 (C)歡喜賓站立的土地大小約為0.01m? ,則該塊土地所受的大氣重量為81.6kgw (D)若寓 賓往平地前進,當垂直高度下降500公尺時,則氣壓計所測得的大氣壓力為68cmHg。 【答案】:(C) 【解析】:

問題詳情

30. 小武前去爬山時,隨身攜帶著氣壓計,當他停下來休息時,發現當地的氣壓約為 68 cmHg 。已知海拔 高度每上升100公尺,氣壓會下降0.8 cmHg,則下列 敘述何者正確? (當時海平面大氣壓力=76 cmHg, 且水銀密度=13.6 g/cm3 )
(A)小武休息處的海拔約為1000公尺
(B)小武休息處測得的大氣壓力可以用1033.6 gw/cm2 表示
(C)若小武站立的土地大小約為 0.01 m2 ,則該塊 土地所受的大氣重量為 (68 × 13.6 × 0.01) kgw
(D)若小武往山下方向前進,當垂直高度下降 500 公尺時,則氣壓計所測得的大氣壓力為 64 cmHg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1234wearecell

【年級】幼兒園下

【評論內容】(A)每上升100公尺,氣壓會下降0.8☆☆☆☆...

小偉前去爬山時隨身攜帶著氣壓計當他停下來休息時發現當地的氣壓約為60cmhg已知海拔高度每上升100公尺氣壓會下降0.8cmhg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海平面大氣壓力76cmhg水銀密度

图示展示了一个具有三根指针的灵敏航空高度计显示当前高度为10,180英尺

高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水平高度,即海拔的工具。高度的测量被称为测高,与测深,即测量水下深度类似。

气压高度计[编辑]

小偉前去爬山時隨身攜帶著氣壓計當他停下來休息時發現當地的氣壓約為60cmhg已知海拔高度每上升100公尺氣壓會下降0.8cmhg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海平面大氣壓力76cmhg水銀密度

装载于消费类电子产品内的数字气压计,可用于测量海拔高度

海 拔高度可通过测量大气压得到。当一只气压表被标上与海拔高度的气压一致的非线性刻度时,这个气压表即可被称为气压高度计或大气高度计。气压高度计是在飞机 上最常见的高度计,而跳伞玩家也常使用绑在腰上的气压高度计来做类似用途。登山者常用系在手腕上或手持式的高度计以帮助他们使用地图、指南针或GPS定 位。

气压高度计的校准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

[1]

此时 c 为常数, T 为绝对温度, P 为在高度 z 处的气压,而 P0 为在海平面处的大气压。常数 c 与重力加速度和空气的摩尔质量相关。

但是,由于气压高度计基于“密度高度”,而所指示的数值可以在受到类似冷锋面气流冲击等而发生瞬时气压改变时轻易产生数百英尺的误差。[2]

在登山运动上的应用[编辑]

一 只气压高度计在与等高线地图共同使用时可以帮助确认当前的地理位置。通常情况下,气压高度计在用于测量海拔时,比起GPS高度计要更加可靠并且准确,因为 GPS高度计在例如峡谷底部等地可能不可用,或在例如所有可用卫星都在地平线附近时给出具有极大误差的数据。而由于大气压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登 山者需要每到一个已知的高度时,例如到达路线交叉点或于等高线地图上标明的峰顶时就重新校准气压高度计。

在飞机上的应用[编辑]

小偉前去爬山時隨身攜帶著氣壓計當他停下來休息時發現當地的氣壓約為60cmhg已知海拔高度每上升100公尺氣壓會下降0.8cmhg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海平面大氣壓力76cmhg水銀密度

鼓形机载高度计简图,在左下角和右下角可见科尔斯曼窗口

在飞机上,一个无液气压计通过机身外部的全静压系统测量大气压。大气压会随着高度的提升而下降,其关系在海平面附近约为每提高800米,大气压下降100百帕,或者每上升1000英尺,大气压下降1in-Hg(1英寸水银柱)。

飞机上的无液气压计是经过校准以直接将大气压以海拔高度的方式显示出来的,其数值转化公式与由国际标准大气(ISA)定义的一个数学模型一致。旧的飞机使用一个简单的,只有一根指针的无液气压计来 指示高度,之后发展为一个类似钟面的,具有一根主指针和一根或更多副指针的无液气压计,每一根指针指示当前海拔高度的一位数字。但是由于这种指针设计极易导致飞行员在压力下误读当前海拔高度而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鼓形高度计,最后一个采用模拟仪表盘的高度计。鼓形高度计中的一根指针每转一圈指示1000英 呎,而千位数及以上则直接显示于一个里程表式的鼓形表盘上面。此时飞行员需要先读鼓上显示的千位数,再读针指示的百位数。目前现代飞机上的模拟高度计均为鼓形表盘设计。高度计的最新版本则是在电子飞行仪表系统中的数字海拔显示器。这项技术缓慢地渗透入民航和军机中,而现在已经成为了通用航空飞机的一项标准。

现代飞机使用一种被称为“灵敏高度计”的高度计。在此类高度计中,海平面参考大气压可以使用一个设置旋钮来调节。海平面参考大气压在加拿大与美国使用毫米汞柱为单位,在其他地方使用百帕斯卡(毫巴)做单位,并且在高度计下方的科尔斯曼窗口中显示。[3]这种设计是极为必要的,因为海平面参考大气压是会随时随着时间、温度和气压系统在大气中的移动而改变的。

在航空术语中,当地海平面气压被称为“QFE”或“高度计设定值”,而另一个可以被用于校正高度计至一个特定的机场的气压值则被称为QNH,QNE。但是高度计却无法根据气温的变化而校准。温度的变化将如同ISA模型所描述的那样导致飞机的高度计出现误差。

在地面效应车辆中的使用[编辑]

广泛的研究和实验证明相对于激光、各向同性或超声波测高计,“相无线电测高计”最适合地面效应车辆。[4]

声波高度计[编辑]

1931年,美国陆军航空队和通用电气测试了一款为飞机设计的声波高度计,在雨天或者雾天这款测高仪有着明显高于空气压力高度计的精确度。这款声波高度计采用了类似蝙蝠的高频声波来衡量飞机与地面的距离,并转换成以英尺表示的数值显示在飞机上的一个仪表盘里。[5]

雷达高度计[编辑]

雷达高度计测量高度的方法更加直接:通过计算一个无线电讯号从地面反射回来的时间来判断高度。现在雷达高度计一般用于商用或军用飞机降落时的高度测量和警告飞行员高度过低或者前方有上升地形。后者通常用于一些低空飞行的战斗机。

全球定位系统[编辑]

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可以通过与四个或更多的卫星进行三边测量来判断高度。但在飞机上,如果不使用一些方法来提高精确度,全球定位系统本身的精确度并无法取代压力测高仪。在 徒步旅行或者登山时,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全球定位系统测量的高度误差可以达到1000米以上。当所有可用的卫星都接近地平线时全球定位系统也会无法使用。

其他用途[编辑]

高度计对于一些越野车来说是一个可以帮助导航定位的可选的组件。同时,一些高级轿车,例如19世纪30年代的达森伯格,也装有气压计,即使他们并无意离开柏油路面。

登山运动员与跳伞运动员也会使用手持式高度计或在手腕上的高度计以确认当前高度。

参见[编辑]

  • 飞行仪表
  • 飞行高度
  • seasat, TOPEX/Poseidon 均为装有极精准高度计的卫星
  • 联合航空389号班机空难:由于飞行员误读高度计导致的事故
  • 土耳其航空1951号班机空难:由于一个损坏的雷达高度计导致的事故
  • Jason-1、Ocean Surface Topography Mission/Jason-2均为现役海平面高度测量卫星

参考资料[编辑]

  1. ^ 存档副本. [2013-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5).
  2. ^ "How Aircraft Instruments Work."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opular Science, March 1944, p. 118.
  3. ^ 存档副本. [2013-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6-25).
  4. ^ Nebylov, Prof. Alexander and Sharan Sukrit.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esign Variants For Low Altitude Flight Parameters Measuring System". 17th IFAC Symposium for Automatic Control.
  5. ^ "Meter Gives Elev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opular Science, March 1931

外部链接[编辑]

  • MS5561C Micro Altimeter for GPS, 1m resolu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History of the Kollsman altimeter
  • A Flash 8 based simulator for altimeter errors caused by variations in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he use of altimeters in height measuremen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for hillwalkers
  • Compact digital pressure sensor for altimeters
  • Early use of barometers on survey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he altimeter and the types of altitud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Evolution of the Modern Altimeter – Flight archiv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飞行仪表

皮托管控制

  • 高度计
  • 空速表
  • 马赫表
  • 垂直速度表

陀螺仪控制

  • 姿态指引仪
  • 航向指示仪
  • 水平状态指示器
  • 转弯倾斜指示仪
  • 转弯协调指示仪
  • 飞行转弯指示仪

导航系统

  • 航向偏差指示器
  • 水平位置指示仪
  • 惯性导航系统
  • 磁罗盘
  • 卫星导航
  • GPS/INS组合导航

其他

  • 大气数据惯性基准组件
  • 电子飞行仪表系统(EFIS)
  • 玻璃驾驶舱
  • V速率
  • 偏航指示绳

飞机设计及结构

机翼
类型

单翼 · 双翼 · 平直翼 · 前掠翼 · 后掠翼 · 可变后掠翼 · 三角翼 · 前翼 · 垂直尾翼 · 水平尾翼 · 超临界机翼 · 梯形翼

设计

前缘 · 后缘 · 翼展 · 翼弦 · 展弦比 · 渐缩比 · 掠角 · 弧度

翼型

克拉克Y翼 · 层流翼 · NACA翼型

结构

襟翼 · 前缘缝翼 · 副翼 · 襟副翼 · 扰流板 · 配平片 · 翼尖小翼 · 翼刀 · 方向舵 · 升降舵

机身

机体 · 尾翼 · 鼻锥 · 翼身融合 · 升力体 · 起落架

发动机
类型

活塞发动机(往复式发动机) ·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 涡轮轴发动机 · 喷气发动机:涡轮喷气发动机 · 涡轮风扇发动机 · 冲压式喷气发动机 · 脉冲喷气式发动机 · 火箭发动机

设计

推力 · 推重比 · 推力燃料消耗比 · 推力反向器 · 推力矢量 · 矢量喷管 · 航空燃油 · 加力燃烧室 · 同轴反转螺旋桨 · 反向旋转螺旋桨

飞行
飞行仪器

驾驶舱 · 飞行员 · 飞行仪表 · 电子飞行仪表系统 · 抬头显示器 · 仪表着陆系统 · 无线电高度表 · 测距仪 · 甚高频全向信标 · 飞行管理系统 · 自动驾驶

飞行操纵

升降舵 · 方向舵 · 飞行力学 · 配平 · 线传飞控 · 目视飞行 · 仪表飞行 · 自动着陆 · 超音速巡航 · V速度 · 失速 · 尾旋 · 迎角

安全

空中防撞系统 · 地面迫近警告系统 · 航行灯 · 飞行记录器 · 弹射椅

航空器组件及系统

机体结构

  • 机身:整流罩
  • 机舱
    • 舱门
    • 阵风锁
  • 座舱盖
  • 纵梁
  • 翼肋
  • 耐压舱壁
  • 引擎吊舱

  • 机翼:前翼
  • 主翼
    • 前缘
    • 肋条
    • 翼梁
    • 后缘
    • 翼盒
    • 翼根
    • 翼尖
    • 前缘缝翼
    • 俯冲制动器
  • 尾翼
    • 水平尾翼/横尾翼
    • 垂直尾翼
    • 双尾翼
    • 十字型尾翼
    • T型尾翼
    • V型尾翼

  • 支柱与连接:顶架支柱
  • 翼间支柱
  • 保险支柱
  • 升力支柱
  • 挂架
  • 飞行张力线
  • 承力蒙皮

飞行控制

  • 电传操纵
  • 飞机操纵杆
    • 中央操纵杆
    • 侧操纵杆
  • 自动推杆器
  • 自动震杆器
  • 作动器
    • 电动作动器
    • 电动静液作动器
    • 机电作动器
  • 自动驾驶
  • 空气制动器
  • 襟翼
    • 前缘襟翼
    • 后缘襟翼
  • 扰流器
    • 飞行扰流器
    • 地面扰流器
    • 副翼扰流器
  • 副翼
    • 配平调整片
    • 襟副翼
    • 升降舵补助翼
    • 减速副翼
  • 安定面
  • 随动调整片
  • 升降舵
  • 方向舵
  • 偏航阻尼器

空气动力学和
高升力设备

  • 主动气动弹性机翼
  • 自适应柔性翼
  • 吹气襟翼
  • 槽形机翼
  • 犬齿形前缘
  • 下垂式机头
  • 襟翼
  • 古奇襟翼
  • 格尼襟翼
  • 克鲁格襟翼
  • 前缘延伸
  • 前缘缝翼
  • 失速条
  • 边条翼
  • 可变后掠翼
  • 涡流发生器
  • 涡流器
  • 翼刀
  • 翼尖小翼

航空电子和飞行仪表系统

  • ADS-B
  • 机载避撞系统(ACAS)
  • 大气数据计算机
  • 空速表
  • 高度计
  • 信号控制盘
  • 姿态指引仪
  • 指南针
  • 偏航指示器
  • 电子飞行仪表系统(EFIS)
  • 发动机显示和机组警告系统(EICAS)
  • 飞行纪录仪
  • 飞行管理系统
  • 玻璃驾驶舱
  • 全球定位系统(GPS)
  • 地面迫近警告系统(GPWS)
  • 航向指示器
  • 水平位置指示器
  • 惯性导航系统(INS)
  • 全静压系统
  • 雷达高度计
  • 应答机
  • 空中防撞系统(TCAS)
  • 转弯侧滑仪
  • 垂直速率表
  • 偏航指示绳

动力控制、
设备和燃油系统

  • 自动油门
  • 副油箱
  • FADEC
  • 燃料箱
  • 燃油过滤器
  • 进气调节锥
  • 斜板进气道
  • NACA整流罩
  • 自密封燃料箱
  • 分隔板
  • 节流阀
  • 推力杆
  • 推力反向器
  • 减阻整流罩
  • 机翼整体油箱

着陆和制动装置

  • 拦阻钩
  • 自动刹车
  • 传统起落架
  • 制动伞
  • 起落架
  • 起落架伸展器
  • 油压减震柱
  • 三轮式起落架
  • 苔原轮胎

逃生系统

  • 弹射椅
  • 逃生船员舱

其他系统

  • 飞机厕所
  • 辅助动力系统 (APU)
  • 排气系统
  • 除冰套
  • 应急供氧系统
  • 娱乐系统
  • 环境控制系统
  • 液压系统
  • 防冰系统
  • 着陆灯
  • 航行灯
  • 乘客服务单位
  • 冲压空气涡轮
  • 漏液翼

航空列表

综合

  • 飞行器
    • 制造商
    • 民用
  • 飞机发动机
    • 制造商
  • 飞行试验中心
  • 试飞员学校
  • 航空公司
    • 已歇业
    • 直升机
  • 机场
    • 多机场城市
  • 飞行特技表演队
  • 民航管理部门
  • 滑翔机
  • 博物馆
  • 法案
  • 注册编号
  • 喷射客机
  • 旋翼航空器
    • 制造商
  • 年表

军用

  • 空军
  • 试验机
  • 导弹
  • 无人航空载具
  • 飞机武器

事故

  • 商业客机
    • 按位置
  • 死亡人数
    • 至少50人
  • 通用航空
  • 军用飞机
  • 航空器注册号

记录

  • 飞行速度
  • 飞行高度
  • 飞行距离
  • 飞行续航
  • 首次
  • 大型飞机
  • 最高产量飞机
  • 最高产量旋翼航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