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計三軍是哪三軍

三军:步、车、骑三种兵种
周代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一军为一万二千五百人
春秋时,大国通常都设三军,但各国称谓有所区别,如晋国称中军、上军、下军;楚国称中军、左军、右军;齐国、鲁国和吴国都称上、中、下三军。三军各设将、佐等军衔,而中军将则是三军统帅。随着时代演进,上、下、中军渐渐被前军、中军、后军所代替。到了唐、宋代以后,这样的编制已成为军队的固定建制。这时三军的主要标志是担任不同作战任务的各种部队。前军是先锋部队;中军是主将统率的部队,也是主力;后军主要担任掩护和警戒任务。 在中国古代的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就是军。军的编制,历代沿袭,但人数多少不一样。汉代实行5人一伍,2伍为火,5火为队,2 队为官,2官为曲,2曲为部,2部为校,2校为裨(bi),2 裨为军的编制。今天,前军、中军、后军编制已完全消亡,而被现代的陆、海、空三军所替代。

回覆列表

  • 現代意義的三軍,指的當然是海陸空三軍了。古代犒勞三軍,這裡的犒是以財物或食物慰勞,鼓勵的意思。三軍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那時候的三軍和現代還是有很大差別的。春秋時大國都設有三軍。但稱謂都有所不中同。楚國分為中軍、左軍、右軍。晉國稱中軍、上軍、下軍。三軍設將、佐等軍銜,中軍將則是三軍統帥。犒勞三軍指的是軍隊取得重大勝利,而對軍士的一種獎勵。

  • 步兵,車兵和騎兵。步兵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多的兵種。步兵月有輕步兵重步兵弓駑兵弓箭手等。車兵作戰能力強,能攻能守。能衡量一個軍隊的強弱。騎兵速度比較快。騎兵和車兵一樣都是比較重要的技術兵種。

  • 三軍很多種說法。以周禮為準,為前軍,中軍,後軍。晉文公曾經多弄了個新軍,因不符合禮制,也因為國力,又回覆成三軍。

  • 大哥,三軍將士古代哪來的海陸空,指的是前軍(先頭部隊),中軍(統帥全軍的中軍大營),後軍(接應部隊、機動部隊、糧草物資儲備供應部隊)

  •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統率的三軍只有陸軍,沒有海軍和空軍。為何稱三軍?那時的三軍,如果在行進中是指前軍、中軍、後軍,如果是雙方對陣則是左軍、中軍、右軍。總之指所有軍隊。

  • 古人所謂三軍,分為左中右三路大軍。總指揮官通常坐鎮中軍。左右兩軍又以右軍為上,在大集團作戰中,通常由左右兩軍首先出戰,中軍典後並作最後一擊,配合默契。

  • 劉備稱漢中王時,將軍隊分為五軍,前將軍關羽,左將軍馬超,右將軍張飛,後將軍黃忠,中護軍趙雲。經過彝陵之戰後,蜀漢兵力大大減少,前後左右將軍都已去世。軍隊只得重新調整委任,除各地邊關守衛部隊,京師成都的衛戍部隊,其餘由丞相諸葛亮統帥北伐。諸葛亮把北伐部隊分為前軍、中軍和後軍,三軍各司其職,前軍負責架橋修路,攻城進取的先鋒任務。中軍負責主帥的發號施令,指揮施實的安全任務。後軍為後勤保障供應與突發事情的應變防控任務。。。《三國演義》裡的諸葛亮犒賞三軍,指的是前軍、中軍和後軍三軍,也就是所有的北伐參戰部隊。

  • ∧ 甜甜圈的尺寸是多少?
  • ∨ 北周,隋朝,唐朝的皇帝之間都是有血緣關係的嗎?
  • 熱門排行

    • 剛入職請同事吃飯聊什麼話題?
    • 最終幻想X主題曲素敵だね中文名字叫什麼呢?
    • 爆炒豬肝肚做法?
    • 《小李飛刀》的林仙兒,為何寧願糟蹋自己也要報復李尋歡,圖啥?
    • 經常聯絡的個性簽名?
    • 生肖馬和什麼人相處不來,最欣賞什麼人?
    • 踩離合方向盤有點抖動?
    • 父母語言書籍推薦?
    • 梁曉聲有哪些代表作?
    • 這個窮字,你是怎麼看的?

    古代「三軍」是指的哪「三軍」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說法,什麼「號令三軍」「三軍聽命」「犒賞三軍」等等,這「三軍」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為何不說「二軍」,「四軍」?

    古代軍隊

    古時亂戰的年代,軍隊眾多,不可能只有三支軍隊,著名的如謝玄北府兵、大唐邊防軍、高順陷陣營、朱棣神機營等等,不同朝代各軍部隊帶有不同的軍號,軍隊數量也遠超三支軍隊以上。

    為何大戰前統帥,總是向「三軍」統一號令呢?「三軍」這個說法又是從何時而來的呢?

    我們都知道「三」在古代為虛數,和「百」「萬」一樣,有時候可以用來泛指多,因此以前三軍也泛指數量大的軍隊。而古代軍隊有步兵,車兵,騎兵三種分類,所以最早是指這三種數量龐大的軍隊。

    最早出現「三軍」的記載是周代,不過那時候還不用來統稱軍隊,「軍」只是一種數量。周制,諸侯大國三軍,中軍最尊,上軍次之,下軍又次之。一軍一萬二千五百人,三軍合三萬七千五百人。《周禮·夏官·司馬》中說:「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

    軍隊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四十四回:「舊有三軍,今又添二軍,共是五軍,亞於天子之制,豪傑向用,軍政無闕。」

    中華文化中「三軍」的說法起源於春秋時期騎馬打仗的前、中、后三個兵種。所謂「三軍」在這時候才有了分類,而且叫法也逐漸在發生變化。

    那時大國通常都設三軍,但各國稱謂有所區別,如晉國稱中軍、上軍、下軍;楚國稱中軍、左軍、右軍;齊國、魯國和吳國都稱上、中、下三軍。

    魏國稱前軍、中軍、后軍..三軍各設將、佐等軍銜,而中軍將則是三軍統帥。中間的是老大嘛。

    整裝待發的軍隊

    隨著時代演進,上、下、中軍,漸漸被前軍、中軍、后軍所代替。

    到了唐、宋代以後,這樣的編製已成為軍隊的固定建制。

    這時三軍的主要標誌是擔任不同作戰任務的各種部隊。

    前軍是先鋒部隊;中軍是主將統率的部隊,也是主力;后軍主要擔任掩護和警戒任務。

    在古代的軍隊中,最大的編製單位就是軍。

    空城計三軍是哪三軍

    金戈鐵馬

    軍的編製,歷代沿襲,但人數多少不一樣。漢代實行5人一伍,2伍為火,5火為隊,2隊為官,2官為曲,2曲為部,2部為校,2校為裨,2 裨為軍的編製。

    在古代,不管怎麼說,「三軍」通常泛指陸軍,古代科技不發達,頂多乘船射箭可以算海軍,是怎麼也飛不上天的。而現代我們的軍隊只要存在的地方他們就能到達。

    所以今天的軍隊也還是用「三軍」來統稱,只不過這個「三軍」範圍更大,主要指海陸空三種軍隊。和古代的「三軍」是有所不同的,但是相同的一點,都是代表保家衛國的軍隊和一個國家的戰爭實力。

    这则成语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今多用以比喻毫无实力、虚张声势吓人。它在句子中可作宾语等。 [1] 

    中文名 空城计 拼    音 kōng chéng jì 近义词 虚张声势注音字母 ㄎㄨㄥ ㄔㄥˊ ㄐㄧˋ 出    处 《三国演义》 语法功能 作宾语等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 [1]  [3] 

    后人由此提炼出“空城计”作为一则成语。 [1] 

    诸葛亮空城计(2张)

    空城计故事源自《三国演义》。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把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令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条亮五事”改编的一段故事。郭冲是南北朝人,他是历史上首先提到诸葛亮使用空城计的人,后被罗贯中改编到小说里。 [2-3]  

    空城计这一成语故事反映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诸葛亮派兵攻打魏军,只留少数的老弱残兵守城,司马懿带兵杀来,诸葛亮传令大开城门,并派人去城门ロ打扫道路,他自己在城楼上端坐弹琴,琴声不乱。司马懿见此,恐怕城中布置了状兵,于是退兵而去。现在人们仍把“空城计”当成一种掩饰空虚的计谋。 [4] 

    空城计在《三十六计》中的原文为:“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意指本来兵力空虚却故意显现出不加防守的样子,使敌人难以揣摩,不敢轻易来犯,在敌众我寡的紧急时刻,运用这种策略,更加奇妙莫测。“空城计”是一种心理战术,主要利用对手心理的相对弱势,因敌而资用,因难而见巧,体现出《孙子兵法》中“兵无常势”的作战思想。 [6] 

    成文用法

    “空城计”多用于比喻掩盖自己力量的不足,以使对方迷惑或后退,有时也有贬义。这则成语在句子中可作宾语等。 [1] 

    运用示例

    茅盾《子夜》十六:“当下周仲伟像‘空城计’里的诸葛亮似的笑退了那八个代表,就跑到楼下厢房里,再玩弄他的一套‘小摆设’。” [5] 

    参考资料
    • 1    空城计的解释|空城计的意思|汉典“空城计”词语的解释   .汉典网[引用日期2022-06-08]
    • 2    三国志蜀书五   .国学原典[引用日期2013-05-16]
    • 3    罗贯中.三国演义.北京:中华书局,2005:536-542
    • 4    李新建 罗新芳 樊凤珍.成语和谚语.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78
    • 5    茅盾.子夜.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461
    • 6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中国军网.2018-08-30[引用日期2022-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