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 本 1926 年出版的書籍,對於臺北名勝介紹如下 圓 山 公園位在距離臺北車站 1.8哩之處 隔 基隆 河與臺灣神社 相 望 樹木繁盛 滿 山

國中◆社會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下ㄧ題

  • 查單字:關

41. 有一本1926年出版的書籍,對於臺北名勝介紹如下:「圓山公園位在距離臺 北車站1.8哩之處,隔基隆河與臺灣神社相望,樹木繁盛,滿山翠綠。園內有 市立動物園,動物園飼養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珍禽異獸,遊覽者眾,此動物園 被公認是國內的五大動物園之一。」上述內容中「國內的五大動物園」最可 能還包括下列何地的動物園?
(A)上海
(B)馬尼拉
(C)京城(首爾)
(D)巴達維亞(雅加達)

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

國中◆社會- 110 年 - 110 年國中教育會考:社會科#98842

答案:C
難度: 困難

  • 討論
  • 有一 本 1926 年出版的書籍,對於臺北名勝介紹如下 圓 山 公園位在距離臺北車站 1.8哩之處 隔 基隆 河與臺灣神社 相 望 樹木繁盛 滿 山
    私人筆記( 0 )

最佳解!

有一 本 1926 年出版的書籍,對於臺北名勝介紹如下 圓 山 公園位在距離臺北車站 1.8哩之處 隔 基隆 河與臺灣神社 相 望 樹木繁盛 滿 山

狸貓 (2021/09/21)

1926年的台灣尚在日本統治之下,因此文★★...

(內容隱藏中)

查看隱藏文字

你可以購買他人私人筆記。

  • 查單字:關

懸賞詳解

X

國中◆社會

3. 臺灣大約在五萬年前就有人類活動的蹤 跡,根據考古的研究,當時臺灣的住民應 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考古學家是 根據什麼來斷定的? (A)�...

10 x
有一 本 1926 年出版的書籍,對於臺北名勝介紹如下 圓 山 公園位在距離臺北車站 1.8哩之處 隔 基隆 河與臺灣神社 相 望 樹木繁盛 滿 山

前往解題

懸賞詳解

X

國中◆社會

43. 關於鄉村和都市型態社區,下列哪些敘 述是正確的? (甲)鄉村社區較重視鄰里 間的互相合作;都市社區則情誼較為冷淡 (乙)都市社區居民的工作�...

10 x
有一 本 1926 年出版的書籍,對於臺北名勝介紹如下 圓 山 公園位在距離臺北車站 1.8哩之處 隔 基隆 河與臺灣神社 相 望 樹木繁盛 滿 山

前往解題

指追率 34% 2 1895-1919 1936-1945 特 (C)20. 有一本 1926 年出版的書籍,對於臺北名勝介紹如下:「圓山公園位在距離臺 4 ttt le WWIL 戰 北車站 1.8哩之處,隔基隆河與臺灣神社相望,樹木繁盛,滿山翠綠。園內有 市立動物園,動物園飼養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珍禽異獸,遊覽者眾,此動物園被 公認是國內的五大動物園之一。」上述內容中「國內的五大動物園」最可能還 包括下列何地的動物園? 112 日 地 台 (A)上海 14 # 2 A war (1937-1945), KI } 尚未登勒中日 将 war 1941-1945 (B)馬尼拉 (C)京城(首爾) 主要的三国 w. 朝鲜,中国电 TU 2 (D)巴達維亞(雅加達) /12 (110.49] /

9 > B > 41. 有一本1926年出版的書籍,對於臺北名勝介紹如下:「圓山公園位在距離臺 圓圓 北車站1.8哩之處,隔基隆河與臺灣神社相望,樹木繁盛,滿山翠綠。園內有 市立動物園,動物園飼養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珍禽異獸,遊覽者眾,此動物園 被公認是國內的五大動物園之一。」上述內容中「國內的五大動物園」最可 能還包括下列何地的動物園? (A)上海 (B)馬尼拉 (C) 京城(首爾) (D)巴達維亞(雅加達)

《臺北歷史.空間.建築》:圓山公園、台灣神社、圓山動物園與遊園地

有一 本 1926 年出版的書籍,對於臺北名勝介紹如下 圓 山 公園位在距離臺北車站 1.8哩之處 隔 基隆 河與臺灣神社 相 望 樹木繁盛 滿 山

Photo Credit: 左岸文化出版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圓山動物園於一九一六年(大正五年)開園,以收入園費的方式經營,有動物七十種一百四十八隻,吸引了全台的民眾來此觀賞。在此之後也不斷充實動物和設施,發展成可與日本各大都市,包括東京、京都、大阪、京城的動物園齊名的五大動物園。

文:王惠君

圓山公園

日本人進入台北後,隨即注意到圓山和劍潭山優美的景緻,而將圓山劃為陸軍、海軍和民政部的墓地用地。然而這台北近郊的小山,在次年,也就是一八九六年(眀治二十九年)六月伊藤博文來訪時,開始有了新的功能。從文獻資料中得知伊藤博文率先捐出五百圓,在座的西鄉從道也隨之捐五百圓,提供作為圓山興修為公園使用的經費;由台北廳長橋本文藏向總督府提出將圓山共同墓地改為台北的公園之建議。橋本文藏的文中說明圓山是山水景勝之地,雖已規劃為墓地,但是如能作為公園遊覽之地應更符合大眾的希望,並表示願意提供私人資助者眾多,同時也提出可行之共同墓地移轉地點。此提議雖同年就得到總督府的同意,但也附帶表示陸軍墓地的埋葬地需地三千坪以上,還需另外考慮。

台北也同時是台灣的第一座公園,定名為「圓山公園」,隨即展開土地徵收,並將海軍和民政用墓地轉移至三板橋,而陸軍墓地則被移轉至圓山公園南麓。土地所有人陳根樹等人的所有地在領收補償金後便完成了徵收(占公園用地之百分之四一.二八),但是張水等人因為位於山坡地,土地收購價格較低,故不肯領收補償金,無法完成徵收。一直到一九○四年(明治三十七年)根據一九○一年(明治三十四年)總督府頒佈「台灣土地收用規則」,以同時收購土地與樹木的方式,用收購樹木之金額來彌補較低之土地價格,才完成了張水等人之地的徵收(占百分之五八.七一);一九○五年(明治三十八年)發現公園內還有一小部分的地(一一七三.六坪)為林熊光所有,林家為大地主,以捐贈的方式提供作為公園用地,至此圓山公園之土地總共計有一萬八千零七十三坪。

除此之外,一九○○年(明治三十三年)林熊光即已捐獻部分土地給臨濟寺建寺。

另一方面,公園的建設在指定之同時就已開始進行,台北廳從一八九六年(眀治二十九年)至一八九八年(明治三十一年)以一萬零六十圓之經費進行長約一千九百八十公尺、寬約五.四公尺的公園道路新建工程。其中,一八九七年(眀治三十年)台北縣開廳祝賀會也將剩餘之一千餘圓捐出作為公園經費。其後,一八九八年(明治三十一年)一月十八日由總督府民政與財政二局同仁,舉行了圓山公園的種樹的義工活動,參與者五十三人集合在小南門,從苗圃帶著樹苗,徒步至圓山公園種植,當天共植了一百五十株櫻、樟、松、杉等樹。

台灣神社預定地

一八九六年(眀治二十九年)帝國議會兩院通過為在征討台灣中殉職的北白川宮親王建神社奉祀。次年,設置籌備委員會,正式進行創建的準備。這座神社的建立除了祭祀北白川宮親王之外,事實上也具有殖民統治上的象徵性意義。在擇地的過程中,首先列出親王登陸地之基隆、去世之地台南與首都台北作為候補地,並由其中選出台北,由此可知道象徵統治的意義更高於其作為奉祀之功能。接著因為圓山的中西側面前廣闊,並且是背山面水的景勝之地,又是大家可以很方便到訪的地點,而被選為神社之預定地。同時認為公園與神社的性質相同,神社設在公園內,可保有公園之神聖,因此圓山公園適合作為神社用地。

但是,儘管神社營造預算與設計都已開始進行,一八九八年(明治三十一年)兒玉源太郎上任為總督,與新任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至現地視察時,認為神社應有更大的腹地以建成更大的規模,以及可以俯視整個台北市,因此將興建神社的基地改到對面的劍潭山。一九○○年(明治三十三年)起的二年之間,以占總督府營繕預算之一、二成左右的經費進行建設,一九○一年(明治三十四年)完工並成舉行鎮座式。後來,台灣神社又經過幾次擴建,一直具有至高無上的重要地位。

有一 本 1926 年出版的書籍,對於臺北名勝介紹如下 圓 山 公園位在距離臺北車站 1.8哩之處 隔 基隆 河與臺灣神社 相 望 樹木繁盛 滿 山

Photo Credit: 左岸文化出版從圓山公園隔著基隆河,遠眺台灣神社。(村崎長昶,台灣神社,1913年,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提供)

圓山公園雖未成為神社所在地,但由於位在神社對面,圓山公園的景觀也成為重要的考慮。前述遲遲難以收購完成的民地,在一九○四年(明治三十七年)提出以收購樹木的方式提高收購金額時,也提及因為位於神社對面,景觀非常重要,必須保存樹木而予以收購;顯示出由於神社的建立,圓山公園的重要性也隨之更為提升。

此外,神社興建之同時,也由台北縣國庫補助,進行由台北東門,經明治橋到達神社的參拜道路之建設,於一九○四年(明治三十七年)七月開工,在十月神社舉行鎮座式前完工,後來被稱為勅使街道;圓山公園也因神社而成為都市重要軸線上的公園。同時在此之前,連接北投溫泉勝地的淡水鐵道也於一九○○年(明治三十三年)完工通車,圓山公園旁設有圓山站,圓山公園有更好的條件做為台北的都市公園。

公園內的紀念碑與銅像

雖然台灣神社後來沒有設立在圓山公園內,但日治時期仍在其中興建了各種不同的紀念碑與銅像。一八九九年(明治三十二年)台北縣知事村上義雄即在公園中,設立天然石造的「台北縣警察官表忠碑」,合祀台北設縣以來殉職的警部十一人與巡查三十二人,病死的警部九人與巡查四十八人之英靈。一九○二年(明治三十五年)總督府接受台北廳長加藤尚志所提在公園內興建前民政長官水野遵銅像之申請,並於翌年完成,位於公園東北角道路旁。

台灣日日新報社在一九一四年(大正三年)以自然石立碑,在公園的北側設立筆塚,將社員或報社相關者過去使用的筆,埋葬於此,並且每年固定來這裡舉行祭祀儀式。一九三二年(昭和七年)憲兵在圓山公園南側之陸軍墓地內設立憲兵忠魂碑,合祀來台後戰死與病死的憲兵英靈,在每年的五月九日舉行祭祀。一九三三年(昭和八年)台北市消防組也在公園內為第二代消防組長船越倉吉設立紀念銅製半身像。


猜你喜歡

Tags:

人生就像運動場!就用運動的精神建立自我訓練計畫,鍛鍊出最好的自己

有一 本 1926 年出版的書籍,對於臺北名勝介紹如下 圓 山 公園位在距離臺北車站 1.8哩之處 隔 基隆 河與臺灣神社 相 望 樹木繁盛 滿 山

Photo Credit:中國人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每天一到辦公室,就是忙好忙滿,但心裡好像少了點什麼?時時滑手機、刷存在感,也仍然感到焦慮?就連每個週末行程滿檔,出遊、聚餐、上課樣樣來,在睡前,空虛感也常忽然竄起?這樣的你其實並不孤單,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時刻。

當感到空虛、迷失的時候,就做點運動,重新啟動身體的感受吧。運動能讓身體健康,也蘊含著許多實用概念,值得我們運用到很難的人生裡,以下推薦幾個運動訓練x人生學,幫助你重新打造自我訓練計畫,一起在實現目標的路上,不再迷失:

在輸贏挫敗中,訓練耐心

思想的舉重也需要無數次的鍛鍊,舉重女神郭婞淳說:「相信所有的挫折,都是最好的安排。」、「給自己多一點鼓勵,給明天多一點期待。」要實現目標、找到自我價值,感受挫敗與耐心等待是必經的路程,就像鍛鍊肌肉不會只做一兩次訓練就立刻有成效,體驗更多的其實是訓練過程中的各種關卡。當自我價值尚未浮現時,你需要的是更多的耐心,反覆確認目標與實踐計畫,確保自己走的每一步都在正確的道路上。即使暫時看不到成果,也不要輕易地放棄。

尋找正確施力點,勿操之過急

人生和運動訓練一樣,過於心急反而難以達到理想目標。在健身時如果只顧埋頭猛練、執著在增加訓練重量,很可能會用錯施力點、超過自身可負荷範圍,最後造成身體受傷、代償肌群過勞,得不償失。同樣的,在生活中如果只是盲目地追求充實感而將行程表填滿,最終也會過度耗竭精力,身心俱疲。

人生和運動,都是「屬於自己的事」

奧運羽球雙打金牌得主李洋曾說過:「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運動需要設定目標、反覆自我訓練、不斷修正方向,才有機會修得正果,不可能只依靠教練的指導而自己不付出實踐,就能擁有好體態或體能。人生是自己的,不妨在心中仔細描繪想要過的美好生活,在「阿姨…我不想努力」的念頭升起時,想想心中的那幅景象。

小目標持續做,創造複利效果

運動要有明確的鍛鍊目標,才能持續進步。目標不需要遠大,關鍵是持續做,即使是「每天快走時,多走30步」這樣的小目標,堅持一年後也能累積出萬步的差距。若在生活中沒有目標,只是重複日常瑣事完成交辦,讓時間悄悄流走,就可惜了這個人生。為自己建立一個目標與訓練計畫吧!即使是再小的目標都可以,讓自己穩穩地朝目標前行,維持紀錄習慣,更可以感受成果逐漸累積的那份充實。

擁有好的陪練員

陪練員是職業運動選手背後重要的支持夥伴,能幫助選手克服弱點、精進實力。你獨一無二的人生,也需要好的陪練員支持,透過專業的角度指導,讓訓練更有效率、進步更快。更重要的是,陪伴你持之以恆朝目標前行,勇敢無懼。

以「我們的夢想,是陪你抵達你的夢想」為承諾的中國人壽,在「人生GYM」裡,陪你練人生,以公平待客的心,提供你應付人生風險所需的保障,陪伴你在夢想的路上更勇敢前行,成為理想自己。


猜你喜歡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