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女 之 舞

童女之舞,曹丽娟作品,曾获1991年联合报第十三届短篇小说首奖。

故事编辑

童女之舞是锺沅与童素心的同性恋故事,锺沅是眷村长大的女孩,父亲是军人,童素心是台湾土生土长的女孩子,两人同班,又搭乘同一路公车,18岁那年一起去游泳,锺沅碰触童素心裸露的肌肤,素心感到“一股不知来自何处的热流贯穿全身,像是要将我引沸、融穿一般。”

锺沅跟女孩子交往,也跟男孩子在一起。有一次锺沅怀孕,童素心陪她去堕胎。锺沅曾说过:“两个女生能不能做爱,如果我是男生,我就一定要跟你做爱。”两人长期以来分分合合。二十八岁那年,童素心嫁给大学的学长姚季平。

散文集编辑

1998年,曹丽娟出版第一本作品集《童女之舞》,共收录了四部短中篇小说:

  • 〈童女之舞〉:
获联合报第十三届短篇小说首奖,写1998年的少女们在友情跟爱情间的迷恋、压抑以及种种遗憾,主角间一蹴即燃的感情,却被社会对性别的价值观狠狠扼杀,直到各自远走。
  • 〈关于她的白发及其他〉:
获联合文学中篇小说推荐奖,写Tomboy与自我的挣扎、生命风化与悲凉,文字之中处处显见曹丽娟的书写才华;
  • 〈断裂〉
以短篇幅的形式,表达了一个黑色幽默般的的同性爱情故事,没有看到最后,不会明白一切对话营造如何精彩;
  • 〈在父名之下〉
由后辈的视角描述自己家族的故事。家族里唯一的儿子,因为不容于世的性向被父亲乱棍驱逐,那是对生命所有期待而错乱的荒谬与无奈,直到父亲逝去,一切亦如风飞扬。

改编编辑

曹瑞原导演将此小说故事改编为电视剧。

复刻编辑

2012年6月,这部小说推出复刻版[1]。

文献编辑

  • 曹丽娟. 《童女之舞》. 台北: 大田出版. 1998-12-16. ISBN 9575836936 (中文(台湾)).
  • 曹丽娟. 《童女之舞》 复刻版. 台北: 大田出版. 2012-05-01. ISBN 9789861792491 (中文(台湾)).

注脚编辑

  1. ^ 林欣誼. 《童女之舞》復刻 曹麗娟重出江湖. 台北报导: 中国时报. 2012-06-23.[永久失效链接]

童女之舞,曹麗娟作品,曾獲1991年聯合報第十三屆短篇小說首獎。

故事编辑

童女之舞是鍾沅與童素心的同性戀故事,鍾沅是眷村長大的女孩,父親是軍人,童素心是臺灣土生土長的女孩子,兩人同班,又搭乘同一路公車,18歲那年一起去游泳,鍾沅碰觸童素心裸露的肌膚,素心感到「一股不知來自何處的熱流貫穿全身,像是要將我引沸、融穿一般。」

鍾沅跟女孩子交往,也跟男孩子在一起。有一次鍾沅懷孕,童素心陪她去墮胎。鍾沅曾說過:“兩個女生能不能做愛,如果我是男生,我就一定要跟妳做愛。”兩人長期以來分分合合。二十八歲那年,童素心嫁給大學的學長姚季平。

散文集编辑

1998年,曹麗娟出版第一本作品集《童女之舞》,共收錄了四部短中篇小說:

  • 〈童女之舞〉:
獲聯合報第十三屆短篇小說首獎,寫1998年的少女們在友情跟愛情間的迷戀、壓抑以及種種遺憾,主角間一蹴即燃的感情,卻被社會對性別的價值觀狠狠扼殺,直到各自遠走。
  • 〈關於她的白髮及其他〉:
獲聯合文學中篇小說推薦獎,寫Tomboy與自我的掙扎、生命風化與悲涼,文字之中處處顯見曹麗娟的書寫才華;
  • 〈斷裂〉
以短篇幅的形式,表達了一個黑色幽默般的的同性愛情故事,沒有看到最後,不會明白一切對話營造如何精彩;
  • 〈在父名之下〉
由後輩的視角描述自己家族的故事。家族裡唯一的兒子,因為不容於世的性向被父親亂棍驅逐,那是對生命所有期待而錯亂的荒謬與無奈,直到父親逝去,一切亦如風飛揚。

改編编辑

曹瑞原導演將此小說故事改編為電視劇。

復刻编辑

2012年6月,這部小說推出復刻版[1]。

文獻编辑

  • 曹麗娟. 《童女之舞》. 台北: 大田出版. 1998-12-16. ISBN 9575836936 (中文(臺灣)).
  • 曹麗娟. 《童女之舞》 復刻版. 台北: 大田出版. 2012-05-01. ISBN 9789861792491 (中文(臺灣)).

註腳编辑

  1. ^ 林欣誼. 《童女之舞》復刻 曹麗娟重出江湖. 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 2012-06-23.[永久失效連結]

本書是曹麗娟第一本作品集,共收錄了四部精彩的短中篇小說:

〈童女之舞〉獲聯合報第十三屆短篇小說首獎,寫一對青春正盛的女孩對友情與愛情的想望和探索,少年情感焚燒著彼此的相遇,一段生死知己的離離散散,勾勒著最初的青春花朵盛開;

〈關於她的白髮及其他〉獲聯合文學中篇小說推薦獎,寫Tomboy的掙扎、生命風化與悲涼,文字之中處處顯見曹麗娟的書寫才華;

〈斷裂〉以短篇幅的形式,表達了一個黑色幽默般的的同性愛情故事,沒有看到最後,不會明白一切對話營造如何精彩;

〈在父名之下〉刻劃情感的悲傷,更洞悉人性的生離死別,家族裡唯一的兒子,不容於世的性向,被父親亂棍驅逐,是對生命所有期待而錯亂的荒謬與無奈,父親逝去,所有的一切亦如風飛揚。

同婚合法周年,文學夢幻逸品怎能缺席。
歷經三個世代,作者初心不變跨世紀攜來祝福,
這是一冊,預留給往後世代的,天真的禱詞。

二○○一年後我開始在網路社群結識各行各業女同志,從匿名的文字交流到相認。我被展示發黃的〈童女之舞〉剪報,被鄭重致意並傾訴更多關於初戀的心碎往事。於是我才知道,有人在十餘歲結識童女,或二十餘歲,或三十餘歲。大學女孩在她母親桌上發現這本書。高中女孩下課繞至書店,把架上不能帶回家的《童女之舞》取出拂拭再擺好彷彿寄存了自己。也有男孩因著故事憶起青澀純戀的那女孩而忽忽盈淚……

我不知道這本書將觸及幾乎三個世代讀者,不知道自己將被帶到他們面前,故事疊上他們眉眼,疊上十七歲皎亮額頰,疊上六十歲的霧濛瞳仁,疊上女性男性,同性戀或異性戀。

這漫長的二十年旅途,《童女之舞》已經去到比我能去的更遠處,虛構所攜回的深刻真實已經像點滴輸液那樣在我靜脈裡,悄悄重建了虛構。

二十年後展開這張地圖往回走,我慶幸自己仍能摸到蹦蹦跳動的初心而非殘骨。初心透過虛構所喋喋不止的,意外預留給往後世代也給我自己的,竟是極直簡的兩字:祝福,是幸好我未與之裂解否則不會寫下的,天真的禱詞。──曹麗娟

名人推薦

布勒
朱宥勳
李屏瑤
紀大偉
張耀升
楊佳嫻
楊隸亞
簡莉穎
顏訥
羅浥薇薇
一致崇讚

開始渴望去愛人的幼獸時期,《童女之舞》讓我在學習強壯之餘,仍珍惜逆光的脆弱。它從乍看典型的同志框架逸出了所有典型,底下展開無數小敘事,通往不同的深淵。是它,讓我直視生之凶險、從典型中突圍之必要,而活著何其需要慈悲。深淵有很多種,如得其情——這是它給我最綿長的餽贈。──布勒

少年時初讀〈童女之舞〉,最擊中心臟的是「我想你」的熾烈;大學時代重讀,腦中轟響的是「你比我還慘」的寒涼。很久很久以後,最忘不了的卻變成「不嚇你,也不嚇我自己」的徒勞的預感了。我輩讀者的年歲增加了,但那篇寫定了的小說,卻一直在那裡,反射不同切面的光華。彷彿它已經把你能經歷的時光早早寫掉了。──朱宥勳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心裡一直有個純然黑暗的房間,《童女之舞》為我打開第一盞燈。距離第一次閱讀已經過去多年,鍾沅與童素心始終那麼鮮明,溫柔如初。──李屏瑤

《童女之舞》寫少女同志的心事與烙痕,也寫中年同志的追尋與惶惑:如何肯認自身、如何離「家」又造「家」。──楊佳嫻

《鱷魚手記》讓我明白性別認同,《童女之舞》卻教會我什麼是愛情。──楊隸亞

我們透過《童女之舞》辨認彼此,鍾沅童素心幾乎等於濃縮了我輩青春時期的渴望、恐懼、戀慕。──簡莉穎

婚姻平權公投之後,世界真的變得更好了嗎?我們還是需要文學,緩一下,再停一下,還有掉隊的靈魂在掙扎,他們還在問,怎麼做,又如何愛?幸好新長起來的一代還能讀到《童女之舞》,多好啊,有這樣的小說,溫柔又暴烈地並行。──顏訥

從未想過,二十年過去,〈關於她的白髮及其他〉仍要讓我從頭讀到尾都感覺細胞耽美癲狂。──羅浥薇薇

  • 文/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生 黃雨婕

        曹麗娟的短篇小說〈童女之舞〉於1991年發表,獲得聯合報短篇小說首獎。小說主角是高挑健美、充滿野性的鍾沅,以及嬌小乖巧的童素心。這兩人自高中相識,便開啟一段若有似無的女女曖昧情愫,直至兩人進入婚齡。此篇小說對臺灣各世代的女同志們影響甚大。自〈童女之舞〉在聯合報發表後,坊間便流傳著小說的剪報。1990年代網路興起後甚至出現以「童女之舞」為名、頗受圈內網路使用者所注目的女同志資訊網站。

        此篇小說深入探問同性曖昧間「愛」與「性」的議題。瀟灑不羈的鍾沅與男性與女性皆有過交往,並且時常更換對象,卻始終心繫於童素心。而在整部小說裡,童素心看似裝傻般不回應鍾沅的情感,僅暗自守候在鍾沅身側;她卻在婚前鼓起勇氣問鍾沅道:「兩個女生可不可以做愛?」(這個問題鍾沅也問過童素心)和兩性皆有過親密關係的鍾沅居然哭著回答:「不可以。」鍾沅此處對童素心的拒絕,並不是因為童素心錯認兩人之間的同性感情與對彼此的欲望。鍾沅的回答可以視作她為保護即將結婚的童素心免於「歧途」,因而踟躕許久仍然出聲拒絕。

        不少人質疑鍾沅與童素心僅有內心「愛」而未有跨步至「性」,甚至覺得此二人不算女同性戀。但是,鍾沅的拒絕絕非「不想」,而是「不能」做愛。因為女女做愛後,便戳破身邊他人對兩人「姐妹淘」似的解讀——如童素心的未婚夫所言:「我了解鍾沅跟妳的交情。」如果把愛欲說白,承認姐妹淘也是一種同性戀的形式,社會的容許度可能就要驟然削減;事實上,〈童女之舞〉為讀者展示的議題為:「有愛無性」並非判定「個人是否為同性戀」的必要條件,而是「做了愛便為社會所不容」才是阻撓同性戀情發展的關鍵。

        《童女之舞》小說集裡,尚有另篇小說〈關於她的白髮及其他〉(1996)一反〈童女之舞〉的哀怨,轉而寫出中年女同性戀者在將老之際,逐漸體認女女間「性」與戀愛同等重要。〈關於她的白髮及其他〉好像可以回應童素心的問題,並昭告女同志們:放手去愛,別白費青春。

  • 文/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生 黃雨婕

        曹麗娟(1960-),生於彰化,畢業於淡江大學中文系 ,曾擔任《漢聲雜誌》編輯。曹麗娟發表的小說作品雖然不多,但獲獎頗豐,如聯合報小說獎、聯合文學中篇小說推薦獎等。其中最膾炙人口的作品是獲1991年聯合報短篇小說首獎、2002年改編為電視劇的〈童女之舞〉。此篇於1998年與〈斷裂〉、〈在父名之下〉、〈關於她的白髮及其他〉等三篇集結為《童女之舞》短篇小說集。此外另有〈溜直排輪的女孩〉、〈哦伊系喲小籠包〉等小說作品。

        於小說之外,曹麗娟也創作詩、散文、歌詞;尤其,與知名音樂人陳小霞、陳明章合作的歌詞創作,如:〈無情人請你離開〉(由江蕙演唱)、〈傀儡尪仔〉、〈鳥仔在飛〉等皆是經典的臺語作品。現與詩人陳斐雯共同主持「這裡藝游工作室」,策畫藝文創作活動及課程,探索不同形式與媒材的創作表現。

    《童女之舞》這本小說集的特色有二:其一,各個短篇都是以同性戀情/者作為故事發展主線。例如〈童女之舞〉即以兩名高中女生十多年的曖昧感情為題材,描寫若有似無的同性情感,以及不得「說穿」兩人感情、進而發展戀情的無奈。其二,各篇小說皆是直接以男/女同性戀者為主角,「光明正大」地刻畫同性戀者的戀情、生活與困境。像是〈關於她的白髮及其他〉更是深刻描寫中年女同性戀者的生活景況、圈內關係與自我定位。

        〈童女之舞〉讓兩名女主角的曖昧結束於其中一人結婚之時,予讀者無限的感慨與遺憾。相隔五年之後,所發表的〈關於她的白髮及其他〉卻一反哀怨的氛調,轉而寫出中年女同性戀者調情戀愛、同居組家、求精生子的圈內活潑生活。這篇小說以「中年」女同性戀者為主角,似是跳脫〈童女之舞〉裡對女同性戀「年屆適婚即沒有未來」的悲觀,開拓出女同志於圈內彼此戀愛、相互扶持、攜手終老的想像,展現女同志們的「未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