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方程式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2020-05-19 16:31:09文/周国旗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6CO2+12H2O→C6H12O6+6O2+6H2O。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过程。需要具备光照条件和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实质就是把CO2和H2O转变为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变成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

光合作用方程式

光合作用定义

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

光合作用过程

1、光反应

光反应阶段的特征是在光驱动下水分子氧化释放的电子通过类似于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链那样的电子传递系统传递给NADP+,使它还原为NADPH。电子传递的另一结果是基质中质子被泵送到类囊体腔中,形成的跨膜质子梯度驱动ADP磷酸化生成ATP。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2H2O—光→4[H]+O2

ADP+Pi(光能,酶)→ATP

总反应式:H2O+ADP+P+NADP+→O2+ATP+NADPH+H+

2、暗反应

暗反应阶段是利用光反应生成NADPH和ATP进行碳的同化作用,使气体二氧化碳还原为糖。由于这阶段基本上不直接依赖于光,而只是依赖于NADPH和ATP的提供,故称为暗反应阶段。暗反应的场所为叶绿体基质。

CO2+C5→(酶)2C3

2C3+4([H])→(CH2O)+C5+H2O

ATP(酶)→ADP+Pi

总反应式:CO2+ATP+NADPH+H+→CH2O+ADP+Pi+NADP+

光合作用方程式

光合作用也稱光能合成(英語:photosynthesis),是植物、藻類和藍菌等生產者利用光能把一氧化二氫、二氧化碳或硫化氫等無機物轉變成可以儲存化學能的有機物(比如碳水化合物)的生物過程[1]。光合作用可分為產氧光合作用和不產氧光合作用兩類,並會因為不同環境改變反應速率。

植物之所以稱為食物鏈的生產者,是因為它們能夠透過光合作用利用無機物生產有機物並且貯存生物能,其能量轉換效率約為6%[2]。通過食用,食物鏈的消費者可以吸收到植物所貯存的能量,效率為10%左右。對大多數生物來説,這個過程是賴以生存的關鍵。而地球上的碳氧循環,光合作用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

研究歷史[編輯]

光合作用方程式

光合作用方程式

雖然一些在光合作用中的步驟仍不能被完全理解,但是整體的光合方程式自19世紀以來是已知的。

  •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全來自土中。
  • 1642年比利時人范·海爾蒙特做了「柳樹實驗」,推論植物的重量主要不是來自土壤而是來自水。但他沒有發現空氣中的物質也參與了有機物的形成。
  • 1771年,英國的普里斯特利發現植物能夠更新由於蠟燭燃燒或動物呼吸而變得污濁了的空氣;但他並沒有發現光的重要性。普里斯特利還發現置於密封玻璃罩內的老鼠極易窒息,但是如果加入一片新鮮薄荷葉,老鼠就可以甦醒。
  • 1773年,荷蘭的英格豪斯證明只有植物的綠色部分在光下才能起使空氣變「好」的作用。
  • 1774年,英國的普里斯特利發現綠色的植物會製造、釋放出氧氣。
  • 1782年,瑞士的瑟訥比埃發現,即使植物沒有受到陽光照射,照樣會釋放出氧氣。
  • 1804年,瑞士的索緒爾通過定量研究進一步證實二氧化碳和水是植物生長的原料。
  • 1845年,德國的邁爾發現植物把太陽能轉化成了化學能。
  • 1864年,德國的薩克斯發現光合作用會產生澱粉。
  • 1880年,德國的恩格爾曼發現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 1883年,德國的恩格爾曼運用三稜鏡將太陽光折射出各色光,照射絲狀海綿。一段時間後放入好氧細菌,發現植物在紅光與藍光區釋放較多氧氣
  • 1897年,美國的Charles Reid Barnes首次在教科書中稱它為光合作用。
  • 1930年,C·B·凡尼爾藉由對紫硫菌的研究推論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氧來自水而非二氧化碳,革新了當時的觀念。
  • 1941年,美國的魯賓卡門利用同位素標記法進行探究。證明光合作用釋放氧氣來自於水。
  • 1945-1957年,梅爾文·卡爾文利用碳14當追蹤標的,找出植物將二氧化碳轉化成碳水化合物的途徑。
  • 1961年,彼得·米切爾發表化學滲透理論解釋光反應中ATP的生成。
  • 諾貝爾獎得主、科學家魯道夫·馬庫斯發現電子轉移鏈的作用和意義。
  • 奧托·海因里希·瓦爾堡和迪安·伯克發現I-量子光合作用的反應,分裂CO2,由呼吸作用活化。
  • 2018年6月,美國《科學》雜誌刊登的一項新研究說,藍藻可利用近紅外光進行光合作用,其機制與之前了解的光合作用不同。這一發現有望為尋找外星生命和改良作物帶來新思路。新研究發現,上述藍藻在有可見光的情況下,會正常利用"葉綠素a"進行光合作用,但如果處在陰暗環境中,缺少可見光,就會轉為利用"葉綠素f",使用近紅光進行光合作用。

原理[編輯]

光合作用方程式

光合作用文字方程式:二氧化碳+水+光能→葡萄糖+氧氣+水

植物與動物不同。綠色植物與部分微生物在陽光充足的白天,能利用太陽提供的能量來進行光合作用,以獲得生長發育必需的養分,這就是所謂的自養生物。此種自養又稱為光合自養。

這個過程的關鍵參與者是細胞內部的葉綠體。葉綠體在陽光的作用下,把經由氣孔進入葉片內部的二氧化碳和由根部吸收的水轉變成爲葡萄糖,同時釋放出氧氣:

12H2O + 6CO2 —hν→ (與葉綠素產生化學作用)C6H12O6 (葡萄糖) + 6O2 + 6H2O

注意:上式中等號兩邊的水不能抵消,雖然在化學上此方程式顯得很特別。原因是左邊的水分子是植物吸收所得,而且用於製造氧氣和提供電子和氫離子。而右邊的水分子的氧原子則是來自二氧化碳。為了更清楚地表達這一原料產物起始過程,人們更習慣在等號左右兩邊都寫上水分子,或者在右邊的水分子右上角打上星號。

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分為光反應和碳反應兩個步驟如下:

12H2O +陽光→ 12H2 + 6O2 [光反應]

12H2 (來自光反應) + 6CO2 → C6H12O6 (葡萄糖) + 6H2O [碳反應]

光反應[編輯]

光合作用方程式

光合作用方程式

  • 定義:光反應是反應中心色素所吸收的光能與原初電子受體和次級電子受體之間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從而實現光能轉化為電能,並轉變為化學能的過程。[3]
  • 場所:類囊體膜
  • 影響因素:光強度,水分供給,氧含量
  • 過程:葉綠體膜上有兩套光合作用系統(光系統):光合作用系統一和光合作用系統二(光合作用系統一比光合作用系統二要原始,但電子傳遞先在光合作用系統二開始,一、二的命名則是按其發現順序)。在光照條件下,兩系統分別吸收700nm和680nm波長的光子作為能量,將從水分子在光解過程中得到的電子不斷傳遞,該過程還有細胞色素b6/f的參與。電子最後被傳遞給輔酶NADP,通過鐵氧還蛋白-NADP還原酶將NADP還原為NADPH。而水光解所得的氫離子則順濃度差通過類囊體膜上的蛋白質複合體而從類囊體內向外移動到基質,勢能降低。其間的勢能用於合成ATP,以供碳反應所用。此時勢能已降低的氫離子則被氫載體NADP帶走,一分子NADP可攜帶兩個氫離子。這個NADPH於氫離子則在碳反應中充當還原劑的作用。

意義:

  1. 光解水,產生氧氣。
  2. 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產生三磷酸腺苷 (ATP),為碳反應提供能量。
  3. 利用水光解的產物氫離子,合成NADPH及氫離子,為碳反應提供還原劑。

詳細過程如下:

光系統由多種色素,如葉綠素a(Chlorophyll a)、葉綠素b(Chlorophyll b)、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s)等組成。多種色素既拓寬了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譜,其他的色素也能吸收過度的強光而產生所謂的光保護作用(Photoprotection)。在光系統裏,當光子擊中系統裏的色素分子時,會如圖片[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所示,使電子在分子之間移轉,直到到達反應中心為止。反應中心有兩種,分別位於光系統一與光系統二。光系統一的吸收光譜於700nm達到峰值,系統二則以680nm為峰值。反應中心由葉綠素a及特定蛋白質所組成(這邊的葉綠素a是因為位置而非結構特殊),蛋白質的種類決定了反應中心吸收光線的波長。吸收相應波長的波長的光線後,葉綠素a激發出一個電子,而旁邊的酶使水光解成氫離子、電子和氧原子。此時多餘的電子去補葉綠素a分子上的缺少。然後葉綠素a透過如圖所示的過程,生產ATP與NADPH分子,該過程稱為電子傳遞鏈。

電子傳遞鏈分為兩種,即循環電子傳遞鏈(cyclic electron transfer system)和非循環電子傳遞鏈(noncyclic electron transfer system)

非循環電子傳遞鏈[編輯]

非循環電子傳遞鏈過程大致如下:

光合作用方程式

從光系統2出發: 光系統2→初級接受者(Primary acceptor)→質體醌(Pq)→細胞色素複合體(Cytochrome Complex)→質粒藍素(含銅蛋白質,Pc)→光系統1→初級接受者→鐵氧化還原蛋白(Fd)→NADP+還原酶(NADP+ reductase)

電子傳遞鏈從光系統2出發後,會光解水,釋放氧氣,產生三磷酸腺苷 (ATP)與NADPH。

循環電子傳遞鏈[編輯]

循環電子傳遞鏈的過程如下:

從光系統1出發: 光系統1→初級接受者(Primary acceptor)→鐵氧化還原蛋白(Fd)→細胞色素複合體(Cytochrome Complex)→質粒藍素(含銅蛋白的循環電子傳遞鏈不會產生氧氣,因為電子來源並非是水的光解),最後會生產出三磷酸腺苷(ATP)。

在非循環電子傳遞鏈中,細胞色素複合體會將氫離子打到類囊體(Thylakoid)裏面。高濃度的氫離子會順濃度差向類囊體外擴散。由於類囊體膜由雙層磷脂分子組成,所以氫離子必須靠通道蛋白進行擴散,這個通道蛋白就是ATP合酶。

固碳作用(碳反應)[編輯]

光合作用方程式

固碳作用實質上是一系列酶促反應的結果。生物界有幾種固碳方法,其中以卡爾文循環為主,但並非所有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都使用卡爾文循環進行碳固定,例如綠硫細菌會使用還原性三羧酸循環,綠曲撓菌(Chloroflexus)會使用3-羥基丙酸途徑(3-Hydroxy-Propionate pathway),還有一些生物會使用核酮糖-單磷酸途徑(Ribolose-Monophosphate Pathway)和絲氨酸途徑(Serine Pathway)進行碳固定。

  • 場所:葉綠體基質
  • 影響因素:溫度,二氧化碳濃度
  • 過程:不同的植物,固碳作用的過程不一樣,而且葉片的解剖結構也不相同。這是植物對環境的適應的結果。固碳作用可分為C3,C4和CAM(景天酸代謝)三種類型(見下文)。三種類型由二氧化碳固定過程的不同而劃分。

卡爾文循環[編輯]

卡爾文循環是光合作用裏碳反應的一部分。反應場所為葉綠體內的基質。循環可分為三個階段:羧化、還原和二磷酸核酮糖的再生。大部分植物會將吸收到的一分子二氧化碳,通過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的作用,整合到一個五碳糖分子1,5-二磷酸核酮糖(RuBP)的第二位碳原子上。此過程稱為二氧化碳的固定。這一步反應的意義是,把原本並不活潑的二氧化碳分子活化,使之隨後能被還原。但這種六碳化合物極不穩定,會分解為兩分子的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後者被在光反應中生成的NADPH與氫離子還原,此過程需要消耗ATP。產物是3-磷酸丙糖。後來經過一系列複雜的生化反應,一個碳原子將會被用於合成葡萄糖而離開循環。剩下的五個碳原子經一系列變化,最後再生成一分子1,5-二磷酸核酮糖,循環重新開始。卡爾文循環每進行六次,生成一分子葡萄糖。

各類生物的光合作用[編輯]

C3類植物[編輯]

二次大戰後,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梅爾文·卡爾文與他的同事們研究一種綠球藻,以確定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如何固定CO2。此時C14示蹤技術和雙向紙層析法技術都已成熟,卡爾文正好在實驗中用上此兩種技術。

他們將培養出來的綠球藻,放置在含有未標記CO2的密閉容器中,然後將C14標記的CO2注入容器,培養相當短時間後,將綠球藻浸入熱的乙醇中殺死細胞,使細胞中的酶變性而失效。接着他們提取到溶液裏的分子。然後將提取物應用雙向紙層析法,分離各種化合物,再通過放射自顯影,分析放射性上面的斑點,並與已知化學成份比較。

卡爾文在實驗中發現,標記有C14的CO2很快就能轉變成有機物。在幾秒鐘內,層析紙上就出現放射性斑點,經與已知化學物比較,斑點中的化學成分是3-磷酸甘油酸(3-phosphoglycerate,PGA),是糖酵解的中間體。這第一個被提取到的產物是一個三碳分子,所以將這種CO2固定途徑稱為C3途徑,將通過這種途徑固定CO2的植物稱為C3植物。後來研究還發現,CO2固定的C3途徑是一個循環過程。人們稱之為C3循環。這一循環又稱「卡爾文循環」。

C3類植物,如米和麥,二氧化碳經氣孔進入葉片後,直接進入葉肉進行卡爾文循環。而C3植物的維管束鞘細胞 (bundle-sheath cells) 很小,不含或含很少葉綠體,卡爾文循環不在這裏發生。

C4類植物[編輯]

光合作用方程式

1960年代,澳洲科學家哈奇(M. D. Hatch)和斯萊克(C. R. Slack)發現玉米、甘蔗等熱帶綠色植物,除了和其他綠色植物一樣,具有卡爾文循環外,CO2首先通過一條特別的途徑被固定。這條途徑也被稱為「哈奇-斯萊克途徑」。

C4植物主要是一些生活在乾旱熱帶地區的植物。在這種環境中,植物倘若長時間開放氣孔吸收二氧化碳,會導致水分通過蒸騰作用過快的流失。所以,植物只能短時間開放氣孔,二氧化碳攝入量必然少。植物必須利用這少量的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合成自身所需物質。

在C4植物葉片維管束的周圍,有維管束鞘圍繞,這些維管束鞘細胞含有葉綠體,但裏面並無基粒或異生。在這裏,就是主要進行卡爾文循環的地方。

其葉肉細胞中,含有獨特的酶,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化酶,使得二氧化碳先被一種三碳化合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同化,形成四碳化合物草酰乙酸,這也是該暗反應類型名稱的由來。這草酰乙酸在轉變為蘋果酸鹽後,進入維管束鞘,就會分解釋放二氧化碳和一分子丙酮酸。二氧化碳利用此細胞才進入卡爾文循環,後同C3進程。而丙酮酸則會被再次合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此過程消耗ATP。

該類型的優點是,二氧化碳固定效率比C3高很多,有利植物在乾旱環境生長。C3植物行光合作用所得的澱粉,會貯存在葉肉細胞中,因為這是卡爾文循環的場所,而維管束鞘細胞則不含葉綠體。而C4植物的澱粉,將會貯存於維管束鞘細胞 (bundle-sheath cells) 內,因為C4植物的卡爾文循環是在此發生的。

景天酸代謝(CAM)植物[編輯]

如果說C4植物是空間上錯開二氧化碳的固定和卡爾文循環的話,那景天酸循環就是時間上錯開這兩者。行使這一途徑的植物,是那些有着膨大肉質葉子的植物,如鳳梨。這些植物晚上開放氣孔,吸收二氧化碳,同樣經哈奇-斯萊克途徑將CO2固定。早上的時候氣孔關閉,避免水分流失過快。同時在葉肉細胞中進行卡爾文循環。這些植物二氧化碳的固定效率也很高。

意義:二氧化碳的固定,使得原本化學性質不活潑的二氧化碳,化學活性增加,以利於被還原,最後合成葡萄糖。

藻類和細菌[編輯]

真核藻類,如紅藻、綠藻、褐藻等,和植物一樣具有葉綠體,也能夠進行產氧光合作用。光被葉綠素吸收,而很多藻類的葉綠體中還具有其它不同的色素,賦予了它們不同的顔色。

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菌不具有葉綠體,而直接由細胞本身進行。屬於原核生物的藍細菌(或者稱「藍藻」)同樣含有葉綠素,和葉綠體一樣進行產氧光合作用。事實上,目前普遍認爲葉綠體是由藍細菌演化而來的。其它光合細菌具有多種多樣的色素,稱作細菌葉綠素或菌綠素,但不氧化水生成氧氣,而以其它物質(如硫化氫、硫或氫氣)作爲電子供體。不產氧光合細菌包括紫硫細菌、紫非硫細菌、綠硫細菌、綠非硫細菌和太陽桿菌等。

參見[編輯]

  • 光呼吸
  • 化能合成作用
  • 電子傳遞鏈
  • C4類二氧化碳固定
  • 景天酸代謝(CAM)
  • 化能合成
  • 呼吸作用
  • 量子生物學
  • 維生素D

參考文獻[編輯]

  1. ^ 沈允鋼. 光合作用. 生物學文摘. 2006, 20 (2): 1–1 [2020-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8).
  2. ^ Miyamoto K. Chapter 1 - Biological energy production. Renewable biological systems for alternative sustainable energy production (FAO Agricultural Services Bulletin - 128).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2009-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07).
  3. ^ 《植物生物學》第四版 周雲龍 劉全儒

植物學

  • 植物
  • 植物學史
  • 植物學大綱

分支學科

  • 考古植物學
  • 天體植物學
  • 苔蘚學
  • 樹木學
  • 民族植物學
  • 古植物學
  • 藻類學
  • 植物化學
  • 植物地理學(地植物學
  • 植物解剖學
  • 植物生態學
  • 植物病理學

植物類群

  • 藻類
  • 原始色素體生物
  • 苔蘚植物
  • 非維管束植物
  • 維管束植物
  • 種子植物
  • 羊齒植物
  • 裸子植物
  • 被子植物

植物解剖學
和形態學
術語表

植物細胞學

  • 細胞壁
  • 成膜體
  • 色素體
  • 胞間連絲
  • 液泡

組織

  • 木栓
  • 基本組織(葉肉
  • 分生組織
  • 貯藏器官
  • 維管組織(維管束)
  • 木材

營養器官

  • 鱗莖
  • 假根
  • 根莖
  • 地上部〔芽
  • 葉(低出葉
  • 葉柄)
  • 無柄花葉
  • 莖〕

生殖器官

  • 頸卵器
  • 雄蕊群(花粉
  • 雄蕊
  • 退化雄蕊
  • 絨氈層
  • 花(花被卷疊式
  • 花朵發育
  • 花式圖
  • 花式
  • 花對稱性
  • 輪生)
  • 果實果實解剖學
  • 漿果
  • 蒴果
  • 堅果
  • 果核
  • 種子種子傳播
  • 胚乳)〕
  • 配子體
  • 合蕊柱
  • 雌花器〔子房子房室
  • 胚珠)
  • 柱頭〕
  • 花托筒
  • 花序(苞片
  • 花梗
  • 總狀花序
  • 傘形花序)
  • 花被(花被片
  • 花瓣
  • 花萼)
  • 植物胚胎
  • 花托
  • 孢子葉
  • 孢子體

表層構造

  • 植物角質層
  • 表皮蠟質
  • 表皮
  • 花蜜
  • 氣孔
  • 毛狀體

植物生理學
和相關物質

  • 糊粉層
  • 集流
  • 纖維素
  • 植物營養
  • 光合作用(葉綠素)
  • 植物黑色素
  • 植物激素
  • 樹液
  • 澱粉
  • 食糖
  • 蒸騰作用
  • 膨壓

植物生長
和習性

  • 植物習性墊狀植物
  • 蓮座狀植物
  • 灌木(匍匐灌木
  • 亞灌木)
  • 多肉植物
  • 藤本植物(木質藤本)〕
  • 草本植物
  • 木本植物
  • 次級生長

繁殖、演化
和生態學

  • 世代交替
  • 雙受精
  • 植物演化發育
  • 植物演化史時間軸
  • 植物區系
  • 發芽
  • 授粉(人工授粉
  • 授粉者
  • 花粉管
  • 自花授粉)
  • 孢子囊小孢子囊小孢子
  • 大孢子囊大孢子
  • 孢子〕

命名和分類

  • 植物分類學
  • 植物命名法(植物學名
  • 正確名稱
  • 作者引證
  • 《國際藻類、真菌和植物命名法規》
  • 國際栽培植物命名法規》)
  • 栽培植物分類學柑橘分類學
  • 栽培植物(栽培品種
  • 品種群
  • Grex)〕
  • 植物系統學史
  • 植物標本館
  • 國際植物分類學會
  • 植物分類系統
  • 分類階元

經營管理

  • 農藝學
  • 花卉栽培
  • 林業
  • 園藝

相關列表
和條目

  • 植物學術語表
  • 植物命名人列表按命名人縮寫排列的植物命名人列表
  • 植物考察

  • 光合作用方程式
    主題
  • 光合作用方程式
    專題
  • 光合作用方程式
    維基分類
  • 光合作用方程式
    維基共享資源

代謝(分解代謝和合成代謝)

主要概念

  • 代謝途徑
  • 代謝網絡
  • 基本營養類型

產能代謝
呼吸作用

  • 糖酵解 → 丙酮酸脫羧 → 三羧酸循環 → 氧化磷酸化(電子傳遞鏈 + 三磷酸腺苷合酶)

無氧呼吸

  • 非氧電子受體

發酵作用

  • 糖酵解 → 基質水平磷酸化
    • 丙酮-丁醇-乙醇發酵
    • 酒精發酵
    • 乳酸發酵

特殊途徑
蛋白質代謝

  • 蛋白質生物合成
  • 蛋白質分解代謝

醣代謝
醣分解代謝
和糖合成代謝)
人類

  • 糖酵解 ⇄ 糖質新生

  • 糖原分解 ⇄ 糖原生成

  • 磷酸戊糖途徑
  • 果糖分解
  • 半乳糖分解

  • 糖基化
    • N-連接糖基化
    • O-連接糖基化

非人類

  • 光合作用
  • 不產氧光合作用
  • 化能合成
  • 碳固定
  • 固氮作用

  • 木糖代謝
  • 輻射營養

脂類代謝
脂類分解脂類合成
脂肪酸代謝

  • 脂肪酸合成
  • 脂肪酸降解
    • α-氧化
    • β-氧化

其他

  • 甾體代謝
  • 鞘脂類代謝
  • 類花生酸代謝
  • 酮症
  • 膽固醇逆轉運

氨基酸

  • 氨基酸合成
  • 尿素循環

核酸代謝

  • 嘌呤代謝
  • 再利用路徑
  • 嘧啶代謝

其他

  • 金屬代謝
    • 鐵代謝
  • 乙醇代謝

醫學導航:遺傳代謝缺陷

代謝、k,c/g/r/p/y/i,f/h/s/l/o/e,a/u,n,m

k,cgrp/y/i,f/h/s/l/o/e,au,n,m,人名體徵

藥物(A16/C10)、中間產物(k,c/g/r/p/y/i,f/h/s/o/e,a/u,n,m)

生態系統模型

 

營養組成

總論

非生物因子 · 非生物壓力 · 行為生態學 · 生物地球化學循環 · 生物量 · 生物因子 · 生物壓力 · 環境承載力 · 競爭 · 生態系統 · 生態系統生態學 · 生態系統模型 · 關鍵物種 · 攝食行為列表 · 生態學代謝學說 · 生態生產力

光合作用方程式

生產者

自養生物 · 化能合成 · 化能生物 · 基礎物種 · 混合營養生物 · 菌異養 · 菌根營養生物 · 有機營養生物 · 光能異養生物 · 光合作用 · 光合效率 · 光養生物 · 基本營養類型 · 初級生產

消費者

頂級掠食者 · 食細菌生物 · 食肉動物 · 化能有機營養生物 · 覓食 · 泛化種與特化種 · 集團內捕食 · 食草動物 · 異養生物 · 異養營養 · 食蟲動物 · 中間捕食者釋放假說 · 雜食動物 · 最優覓食理論 · 捕食 · 獵物轉換

分解者

  • 化能有機營養生物
  • 分解作用
  • 腐生營養
  • 有機碎屑

微生物

古菌 · 噬菌體 · 微生物生態學 · 岩石自養生物 · 無機營養生物 · 微生物合作 · 微食物網 · 微生物智能 · 微食物環 · 微生物席 · 微生物代謝 · 噬菌體生態學

食物網

生物放大作用 · 生態效率 · 生態塔 · 能量流 · 食物鏈 · 營養級

食物網例子

冷泉 · 海底熱泉 · 潮間帶 · 海藻林 · 湖泊 · 北太平洋副熱帶環流 · 河流 · 三藩市河口生態系統 · 土壤食物網 · 海潮水坑

過程

Ascendency · 生物累積 · 頂級群落 · 競爭排除原則 · Consumer-resource systems · Copiotrophs · 生態網絡 · 演替 · 能質 · 能量系統語言 · f-ratio · 飼料轉化率 · 瘋狂捕食 · Mesotrophic soil · 養分循環 · Oligotroph · 浮游生物悖論 · 營養級聯 · 營養互利共生 · 營養狀態指數

防衞/對抗

  • 動物色彩
  • 反捕食者適應
  • 偽裝
  • 植物對食草動物的防禦
  • 擬態
  • Predator avoidance in schooling fish

 

其他組成

種群生態學

豐度 · 阿利效應 · 逆補償作用 · 生態收益 · 有效種群大小 · 種內競爭 · 邏輯斯諦函數 · 馬爾薩斯模型 · 最大持續產量 · 野生動物個體數過剩 · 過度開發 · 種群週期 · 種群動態 · 種群模型 · 種群大小 · 生態穩定性(恢復力穩定性 · 抵抗力穩定性)

光合作用方程式

物種

生物多樣性 · 密度制約 · 物種多樣性的生態學影響 · 生態滅絕 · 特有種 · 旗艦種 · 梯度分析 · 生物指標 · 外來種 · 入侵物種 · 物種多樣性與緯度 · 最小可存活種群 · 中性理論 · 種群生存力分析 · 優先效應 · 拉波波特法則 · 物種多樣性 · 物種同質性 · 物種豐富度 · 物種分佈 · 物種面積曲線 · 傘護種

種間關係

抗生 · 種間關係 · 片利共生 · 群落 · 種間競爭 · 互利共生 · 存儲效應 · 片害共生

空間生態學

生物地理學 · Cross-boundary subsidy · 生態梯度 · 生態過渡帶 · 生態型 · 干擾 · 邊緣效應 · 福斯特法則 · 棲地破碎化 · 理想自由分佈 · 中度干擾假說 · 島嶼生物地理學 · 景觀生態學 · 景觀流行病學 · 景觀湖沼學 · 集合種群 · 斑塊動態 · r/K選擇理論 · 源-匯動態

生態位

生態位 · 生態陷阱 · 生態系統工程師 · 物種分佈建模 · 共位群 · 動物棲地 · 海洋動物棲地 · 極限相似性 · 生態位分配模型 · 生態位構建 · 生態位分化

非攝食網絡

組配規則 · 貝特曼原理 · 生物發光 · 生態崩潰 · 生態負債 · 生態赤字 · 生態能量學 · 生態指示生物 · 生態閾值 · 生態系統多樣性 · 湧現 · 滅絕債務 · 克萊伯定律 · 李比希最低量定律 · 臨界值法則 · 托森法則 · 旱生演替系列

其他

異速生長 · 多穩態 · 生態平衡 · 生物信息可視化 · 構造理論 · 漸變群 · 生態經濟學 · 生態足跡 · 生態預測 · 生態人文學 · 生態化學計量學 · 生態通道 · Ecosystem based fisheries · 髓石 · 演化生態學 · 功能生態學 · 工業生態學 · 宏觀生態學 · 微生態系統 · 自然環境 · 系統生態學 · 理論生態學

規範控制
光合作用方程式

  • BNF: cb11933125t (data)
  • GND: 4045936-6
  • LCCN: sh85101413
  • NDL: 00566168
  • NKC: ph220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