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是 健康 食品 吗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 2018-10-04
採訪整理/

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臭豆腐,是不少觀光客來台灣必點的道地美食,就連因飾演清宮劇《延禧攻略》女主角「魏瓔珞」暴紅的中國女星吳謹言也愛吃。但你知道嗎?臭豆腐不僅是台灣美食,還可以強身!國內研究發現,臭豆腐的益生菌比優酪乳還要多,生吃可以改善便秘,增強免疫力,不過營養師認為,要補充益生菌還是吃優格或喝優酪乳比較實在。
 

含豐富的益生菌和維生素B12
可提升免疫力、維護神經系統健康

國軍松山醫院發現,臭豆腐含有10~20種益生菌,可抑制壞菌生長,對於有便祕、腹脹的插管患者,只要在三餐灌食時,餵食2~3匙、約一塊臭豆腐,持續2~3天,就能改善患者便秘、腹瀉、腹脹不適的問題。即使拿來外敷在爛瘡上,也能奇蹟好轉。

一名五十多歲、雙側脖子、肩膀處長出兩個巴掌大爛瘡的患者,在經過每天兩次、每次半小時的生臭豆腐外敷後四天,傷口就不再流湯,一周後便痊癒。研究者因此強調,糖尿病、腎衰竭、免疫不全患者若感染,在敗血症還沒發生前,可用臭豆腐來提升免疫力。

不過,對於臭豆腐的好處,營養師態度卻很保留。趙函穎營養師表示,臭豆腐是以新鮮豆腐浸泡「臭鹵水」,讓臭鹵水中的細菌、黴菌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質,進而使豆腐的組織鬆弛,散發出臭味製成,屬於發酵食物的一種。

趙函穎營養師提到,雖然黃豆在發酵後,富含維生素B12,可以作為素食者的優質蛋白質來源,發酵過程産生的硫化物有助抑制腸胃道的壞菌,但許多臭豆腐製作工廠的環境惡劣,加上在發酵過程中,容易產生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民眾吃了容易引起急性腸胃炎。

此外,雖然坊間普遍有滷水使用越長久越美味的觀點,但香港及台灣都有研究指出,肉類在滷水長時間反覆加熱烹調,會產生致癌的膽固醇氧化產物,亦增加患癌及心臟病的風險。

至於研究提到「臭豆腐含豐富益生菌」,趙函穎營養師強調,臭豆腐的益生菌在經過高溫油炸後,就會大量減少,多了反式脂肪,有可能造成心血管疾病與肥胖的風險。雖然醫師建議的「臭豆腐養生法」是要生吃,但臭豆腐製作過程繁雜,又容易滋生細菌,若沒有經過高溫烹調,很難確保食用安全,因此建議民眾,若要攝取益生菌,可以多喝優酪乳或吃優格,並不需要透過吃臭豆腐來補充。

臭豆腐可以預防失智症?

臭豆腐含豐富維生素B12,而「維生素B12」是唯一含有主要礦物質的維生素,若人體缺乏維生素B12,會加速大腦老化,容易引起失智症。由於維生素B12的來源以動物性食物為主,長期素食者較難攝取,趙函穎營養師因此建議茹素者,不妨將臭豆腐作為優質蛋白質的來源,但是烹調方式建議清蒸,而非下油鍋高溫煎炸或製成麻辣臭豆腐。

另外,茹素者若想從食物中攝取維生素B12,除了可多吃蛋以外,植物性食物中只有藻類及紫菜的維生素B12含量較豐富。至於一般民眾並不需要透過臭豆腐來補充維生素B12,畢竟維生素B12在肉、蛋、奶、魚、蝦等很多動物性食物中都存在。
 

臭豆腐鈉含量高
多喝水、配泡菜吃更健康

趙函穎營養師提醒,臭豆腐是醃製物,鈉含量偏高,即使是清蒸臭豆腐,有高血壓、腎臟病、痛風、心臟病史的患者也應適量食用,或只吃臭豆腐,不要喝湯品的部分。建議想控制體重的人,臭豆腐最多吃一份就好,淺嚐即可,若怕攝取太多鈉會水腫,可以多喝水幫助代謝。

許多民眾特別愛吃外層炸的酥脆、內層軟嫩的油炸臭豆腐,但一份油炸臭豆腐平均熱量都超過500大卡,不僅有油量及反式脂肪飆升、好菌流失的問題,高溫下更容易導致其質變,增加自由基及致癌物質產生,長期食用恐危害人體健康。至於麻辣臭豆腐或紅燒臭豆腐也都是高油、高鹽食物,也都不建議常吃。

趙函穎營養師強調,其實臭豆腐也是屬於加工食品,應少吃為妙。若要攝取蛋白質,可以多喝豆漿、多吃嫩豆腐或板豆腐等原型食物,以免攝取過多化學物質,不僅吃的到食物最純粹的滋味,也能降低人體負擔。

谢邀

首先要搞清楚臭豆腐为什么臭?

其实臭豆腐(发酵类)臭味来源于微生物(常采用霉菌或乳酸菌)发酵蛋白质,产生的硫化物(例如二甲基二硫、二甲基三硫、二甲基四硫)、吲哚和部分具有臭味的氨基酸(例如丙氨酸)。

既然题主说了前提是完全卫生的,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

那么现在来回答题主的问题。

1,臭豆腐是否有营养?

答:有。非常有。发酵臭豆腐,因经发酵过程,部分蛋白质被分解成更有利于消化吸收肽、氨基酸;另外发酵过程还会生成维生素B12。维生素B12多存在于动物性食品。在植物性食品中含量甚微,因此素食者常常缺乏,但是发酵豆制品,包括臭豆腐中维生素B12含量较丰富,是素食者补充维生素B12的食物来源之一。

2,是否可以长期食用?

答:不要长期而且吃一定要限量。首先因为臭豆腐属于高盐的腐乳制品,其次发酵也会产生部分对人体有害的腐败产物,例如发性盐基氮。所以臭豆腐虽好吃,也不要贪吃哦。

3,长期食用可能造成什么后果?

都叫你不要长期吃啦!干嘛不听话!

重点来了!!!重点来了!!!重点来了!!!

臭豆腐不要吃街边那种油炸的,不健康不安全不卫生。而且街边臭豆腐不是发酵的,而是用臭卤水点出来的。

以上

------------------------------------------------------------------------------------------------------------------------------------------
微信号:dayingyangshi 探索人、食物、营养与自然之间最深层的关系 。

臭豆腐作为传统小吃,如今在全国都是小有名气,可关于它是否安全的争议一直没断过。臭豆腐到底什么成分在发臭?吃起来安全吗?

臭豆腐是什么成分在发臭

在食物储存条件和技术并不完备的古代,食物腐败变质经常发生。偶尔的机会,人们发现一些食物腐败之后味道更好,于是刻意制作,工艺随着不断地实践愈发成熟。这便是发酵食品工艺最初的起源和发展。

不难发现,世界各地都有臭味美食,像西方的奶酪、日本的纳豆、中国的臭豆腐、皮蛋、臭鳜鱼等。

豆类蛋白质的氨基酸中有一些含硫的氨基酸及色氨酸,这类氨基酸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转化成二甲基二硫、二甲基三硫、二甲基四硫、硫化氢、吲哚等含硫化物。这些物质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混合起来给人嗅觉的直观感受就是臭!

这些发臭的成分对人体有害吗

臭豆腐(臭干)的国家行业标准从2009年12月1日即开始实施,该标准对臭豆腐的卤水界定为:用蔬菜、辛香料等植物为原料,经加工、配制、发酵而成的汁液。臭豆腐的发酵有着严格的操作标准和,符合标准的臭豆腐不会引起明确的食物中毒反应。

臭豆腐分为油炸臭豆腐和臭豆腐乳两种,油炸臭豆腐在炸制过程中臭味小分子物质会挥发,臭味得以减轻;而氨基酸和糖类会发生美拉德反应,使得香味进一步提升。

但臭豆腐中发臭的成分都是蛋白质分解后的腐败物质,对人体有害。据测定,平均每千克臭豆腐中含有盐基氮4.9克,含硫化氢16.5克。臭豆腐可以作为小吃偶尔食用,不建议长期食用。食用臭豆腐后可以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以阻断亚硝胺的生成。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

臭豆腐是「國民美食」,又臭又香,加上綿密多汁的口感,吸引不少老饕趁熱嚐鮮。不過,營養師提醒,1份油炸臭豆腐,熱量約500大卡,約2碗白飯的熱量,若加上醃製的泡菜,鹽分含量偏高,提醒患有慢性病者不宜多食。

衛福部南投醫院陳佳祺營養師表示,臭豆腐植物性蛋白質豐富,一般是使用老豆腐浸泡臭滷水,利用臭滷水中的菌種附著在豆腐上,破壞及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質,使豆腐組織鬆弛,進而發酵而產生臭豆腐的特殊風味。

臭豆腐熱量高,淺嚐即可

一般而言,臭豆腐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許多營養成分,尤其是維生素B12及乳酸菌等。大約每100克臭豆腐,含有10微克左右的維生素B12,有助預防老年癡呆。而臭豆腐中的植物性乳酸菌,則具有很好的調節腸道及健胃等功效。

儘管臭豆腐雖好,但也不能多吃。建議:淺嚐即可,避免造成身體負擔。

主要有2大原因:

1.熱量高:

1份(5塊)油炸臭豆腐,熱量約500大卡,等同2碗白飯熱量;清蒸臭豆腐1份(5塊),熱量約300大卡,等同1碗白飯熱量。

2.鹽分高:

不論油炸或清蒸臭豆腐,一盤臭豆腐,加上泡菜及醬料,平均鹽分含量約10克,遠超過國民每日平均6公克的攝取量。

臭豆腐重口味,發酵過程易感染

陳佳祺營養師強調,臭豆腐若是使用油炸或是麻辣等重口味調味過,在高溫加熱的過程中,可能導致營養素流失、熱量提升。

另外臭豆腐在發酵的過程中若未做好完善存放措施,容易使壞菌入侵,導致交叉汙染,且攝取過多油炸或麻辣臭豆腐,可能會吃下大量的鹽分與熱量。

至於,網傳:「吃臭豆腐易致癌?」營養師認為,不只是臭豆腐,台灣氣候長年處於細菌孳生的危險溫度帶,只要沒做好食品安全管控,容易產生食品交叉汙染。不

過由於臭豆腐經過高溫油炸,此時可降低細菌汙染問題;反到要注意是否有反覆油炸或使用回鍋油等情況發生,因為吃進這樣的油,反而吃進更多致癌物。

臭豆腐易致癌?品嚐注意4點

同時,有研究發現,越臭的臭豆腐,害處越大。因為味道臭的豆腐中含有更多的離胺酸(lysine),離胺酸雖然是必須胺基酸,但當它與還原醣共同加熱,會產生毒性物質AGE,具有致癌性。而臭豆腐越臭,也意味著其中氨、揮發性胺類、屍鹼等物質更多,對於身體健康都不好。

建議品嚐臭豆腐,留意以下4點:

1.不要買臭味太重的臭豆腐。

2.選正規廠家製作的臭豆腐,潔淨度比較有保障。

3.注意油炸油的品質,避免多次油炸後油脂劣變。

4.少吃油炸臭豆腐和醬料太多的臭豆腐,因為特別是反覆油炸會破壞食物養分,增加熱量,甚至產生致癌物;而太鹹的臭豆腐含鈉量高,對於高血壓、腎臟病病人尤其不利。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延伸閱讀

頭髮沒吹乾,老了容易頭痛?不只這樣,小心3大隱藏危機找上你

愛愛亮紅燈?防泌尿道感染要「停機」?把握6原則避免膀胱發炎

常吃洋蔥、大蒜能降低乳癌發生率?中醫:吃這些藥材,也能抗氧化、抗發炎

(本文獲「華人健康網」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