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下背痛的原因

【早安健康/陳建甫編譯】後背痛是許多人日常生活常見的困擾,但根據疼痛的位置不一樣,竟也有可能是疾病警訊?日本免疫力名醫今津嘉宏表示,人體的背部包覆了許多臟器以及與其相連的神經,當背部突發性地劇烈疼痛,就要注意可能潛藏的健康警訊;日本泌尿科醫師後藤百萬則將背痛位置分為五大區,根據左上背痛、右上背痛、左下背痛、右下背痛或腰部周圍疼痛,可能暗示著不一樣的內臟健康問題。

背痛與體內器官也有關係


背部有後腹膜器官 包含十二指腸、胰臟、腎臟等
今津醫師指出,腹部中央受到腹膜黏膜包圍形成了腹腔,其中含有胃、肝、大腸等內臟組織,而被這些腹膜隔絕在後,受到另一層後腹膜保護的臟器則稱為後腹膜器官,其中包含了十二指腸、胰臟、腎臟等,所以雖然在位置上看來,後者這些臟器也同樣位於腹部,但是出現問題時卻會與背部、腰部的神經有所牽連。

心血管、膀胱、子宮也跟腰、背痛有關
此外,名古屋大學醫學部附設醫院的泌尿科醫師後藤百萬也表示,背部同時也有負責輸送心臟血液的大動脈流過,下半部更有膀胱或是女性特有的子宮等腹膜間器官,所以不論是膀胱炎、經痛、子宮內膜症、急性腎盂腎炎或者是心肌梗塞都有可能伴隨背痛發生。 (編輯推薦:肝、膽發炎竟會右肩痛!兩張圖解預防內臟疾病風險)

背痛不同位置代表的警訊

今津醫師也設計了一張背痛部位圖,分別解說不同部位背痛時,民眾可以簡易判斷自己罹患怎樣的疾病以便及早至內科就診。

左下背痛的原因

左上背疼痛: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等


  • 可能性1:如果左背上側出現像是心臟被人用手握住一樣疼痛的話,就有狹心症或是心肌梗塞的疑慮,嚴重者甚至整個背部都會疼痛。
  • 可能性2:如果心臟像是要裂開了一樣疼痛的話,就有可能是主動脈剝離或者是主動脈瘤。

右上背疼痛:肺炎、肺結核、支氣管炎等


  • 可能性1:如果右背上側疼痛且伴隨著咳嗽,咳嗽的聲音響亮就有可能是肺炎、肺結核等肺部疾病,通常患者的咳嗽帶痰且容易胸痛,身體容易發熱且喘不過氣來。
  • 可能性2:如果咳嗽時聲音沒有那麼響亮,但是一咳起來就整個背都在疼,那可能是因為氣喘、感冒及吸菸等原因造成的支氣管炎。通常患者會有胸悶以及多痰的問題。

左下背疼痛:胰臟癌、急性腎盂腎炎、腎結石等


  • 可能性1:如果是在飯後或是酒後出現劇烈疼痛且難以忍受,那可能是胰臟發炎,甚至有胰臟癌的疑慮,尤其是飲食中含有高量脂肪或是酒精,具有膽結石病史都會增加胰臟的疼痛程度。
  • 可能性2:全身發熱並伴隨左背下側疼痛,有可能是急性腎盂腎炎或者是腎結石,由於腎臟在身體兩側都有,所以左右都有可能會出現疼痛。

右下背疼痛:十二指腸潰瘍、肝炎、急性腎盂腎炎、腎結石等


  • 可能性1:若是在空腹時感覺到心窩、右下背部等部位像是被人用力戳刺一樣,就有可能是十二指腸潰瘍,一般來說好發在20~40歲的年輕族群。
  • 可能性2:疼痛感一路從右邊側腹蔓延到背部,且身體沉重、倦怠就有肝炎的疑慮。
  • 可能性3:全身發熱並伴隨右背下側疼痛,有可能是急性腎盂腎炎或者是腎結石,由於腎臟在身體兩側都有,所以左右都有可能會出現疼痛。

腰部周圍疼痛:尿道尿管結石、輸卵管發炎、子宮外孕、巧克力囊腫等


  • 可能性1:如果下腹部及腰間出現間歇性的劇烈疼痛,一發作起來甚至完全無法站立就有可能是尿道及輸尿管結石,甚至有女性認為這種疼痛發作起來比生產時陰道的撕裂感還還難以忍受。
  • 可能性2:如果全身發燒且出現腰部疼痛感就有可能是披衣菌感染等性病所造成的輸卵管發炎、子宮外孕等婦科疾病。
  • 可能性3:如果經痛比以往更為劇烈,且一路從下腹部往側腰發作的話,就有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或巧克力囊腫。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 腰背痛小心內臟警報!背痛想吐、腰背酸痛,警覺肝腎、心血管的呼救訊號
  • 背痛不一定醫背,腹痛也有致命危險!讀懂身體的10種疼痛訊號

下背痛是現代社會人常有的問題,根據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的統計,台灣有高達 80% 的成年人有過下背痛經驗,而其中大部分只是「肌肉拉傷」,但疼痛可能會從下背蔓延到臀部、大腿,肌肉一旦拉傷、變得僵硬,不管坐著站著都會不舒服。

雖然大部分的下背痛都是肌肉拉傷,但到底要怎麼解決不舒服的問題呢?

下背痛的原因?

很多人一聽到「下背痛」,馬上就聯想到「椎間盤突出」,但輝馥診所復健科醫師許嘉麟說,門診也常遇到一些上班族擔心自己「椎間盤突出」,因為覺得久坐的工作型態,好像很容易腰痛,但其實不一定是椎間盤突出引起的。

根據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急性下背痛的診斷與治療》中,提到下背痛有 3 大類原因,第一類是下背脊椎、骨骼相關的問題,稱為「機械性下背痛」,第二類則是下背的位置可能有一些感染、發炎的狀況導致,稱為「非機械性的下背痛」;第三類的原因則跟下背脊椎無關,可能是其他的內臟疾病造成,這些原因雖然不常見,卻容易被誤診、忽略,如果下背痛長期都沒有好轉,可能就要考慮這些問題。

左下背痛的原因

機械性下背痛(97%)

  • 腰部扭傷
  • 退化性椎間盤
  • 椎間盤突出
  • 骨質疏鬆導致壓迫性骨折
  • 脊椎狹窄
  • 脊椎滑脫

非機械性下背痛(1%)

  • 腫瘤
  • 發炎性關節炎
  • 感染

非脊椎問題或內臟疾病(2%)

  • 攝護腺炎
  • 骨盆腔發炎
  • 子宮內膜異位
  • 腎結石
  • 腎盂腎炎
  • 主動脈瘤
  • 胰臟炎、膽囊炎、消化道潰瘍

下背痛會有哪些症狀?

  • 腰部肌肉疼痛,有時候會延伸到臀部。
  • 如果是椎間盤突出,膝蓋以下的小腿、腳趾等也可能有刺麻等疼痛。
  • 如果是骨折,會有僵硬感。
  • 活動時疼痛改善的話,可能跟脊椎是否有滑脫有關。
  • 其他疾病帶來的下背痛可能還會伴隨噁心想吐、腎功能問題等其他症狀。

左下背痛的原因

下背痛要看哪科?

通常有下背痛的人會去看的科別有復健科、骨科、神經內外科、家醫科、中醫科等,但很難只看一次就找到病因。從上面的症狀跟原因可以知道,下背痛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疾病,需要透過症狀、嚴重程度、持續時間來診斷。

  • 症狀還不嚴重:家醫科、復健科做初步診斷。
  • 出現神經相關症狀(刺麻):神經科、骨科做進一步診斷。
  • 後續復健:復健科、中醫科。

另外,也有些醫院有背痛、疼痛相關的整合門診,可以一次將疼痛問題問完、做好診斷,不需要自己跑很多不同的科別,如果住家附近的醫院有這類的門診,也可以考慮。

下背痛要怎麼治療?

目前治療的方法分為「保守治療」跟「手術治療」,保守治療有以下幾種:

  • 休息:對於急性肌肉拉傷,或暫時椎間盤移位的人來說,休息是身體自我修復的最好方式。
  • 冰敷熱敷:幫助減輕疼痛。
  • 藥物治療:類固醇、肌肉鬆弛劑、止痛藥等,幫助維持一部分正常活動,避免因為疼痛,讓肌肉久久不動、狀況更嚴重。
  • 物理治療、徒手治療、推拿術:幫助肌肉放鬆、學會用正確的姿勢使用肌肉,減少疼痛跟復發的機會。
  • 針刀、針灸:緩解疼痛的方式,但很仰賴醫師技術。
  • 局部注射:在急性疼痛的位置注射類固醇、麻醉劑等,緩解疼痛。
  • 護具:固定正確姿勢,減少急性期受傷,但疼痛緩解後還是要持續鍛鍊。

開刀則是針對脊椎有結構性問題,或是已經出現嚴重神經問題的患者。豐榮醫院院長應思漢表示,隨著科技及技術的日新月異,脊椎內視鏡能運用的範圍越來越廣泛,只要沒有脊椎的不穩定,像是椎間盤突出、簡單脊椎狹窄、脊椎骨刺,各種減壓的手術都適用,手術的風險也變得更低,如果真的需要做手術,千萬別忍,早點做更安全。

(全文閱讀:做脊椎手術超害怕?骨科院長:脊椎內視鏡 2 大優點!背痛腰痛別再忍)

下背痛有哪些改善方法?

除了治療手段之外,透過一些瑜珈、伸展動作,也可以緩解腰部的不舒服。

基隆醫院護理科的衛教資料就表示,針對病人發炎結束、傷口癒合,身體狀況良好的時候,就可以利用脊椎運動來加強下背部的肌肉力量。 威廉氏運動: 平趴在床上,先直舉一邊腿,維持幾秒後放下。 舉起另一腿,維持幾秒後放下。 同時舉起雙腿,維持幾秒後放下。 將頭仰起,再同時舉起雙腿,維持幾秒後放下。

左下背痛的原因

(全文閱讀:椎間盤突出要多休息?還是要多運動?醫師:這幾個姿勢可以試試看)

下背痛會復發嗎?

如果造成下背痛的原因沒有解決,復發的機率非常高,所以如果是內臟問題如腎結石等,就要趕快解決。如果只是單純的肌肉拉傷,即使暫時疼痛緩解,還是要持續鍛鍊肌肉,訓練腹部、背部的核心肌群,才能預防再度發生。

文/盧映慈 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下背痛該練的是「深層核心」!滾床 3 動作讓你找回肌肉力量

6 招拉筋操 幫你解決下背痛、預防關節炎!

剛起床下背痛、屁股酸?免疫科醫師:小心合併眼睛發炎,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