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證到期結算價

:::

證交所新聞

明(100)年起新發行之權證到期結算價將變更計算方式,投資人權益更有保障

發布時間︰民國 099年12月31日 17:24

台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每日新聞稿摘錄

標題列:明(100)年起新發行之權證到期結算價將變更計算方式,投資人權益更有保障

新聞稿內容:

證交所繼開放權證發行人得發行以外國證券或指數為標的之權證後,自明(100)年1月3日起申請發行之權證,將調整其到期結算價計算方式。考量標的證券(或指數)若於到期日發生收盤價格(或指數)大幅波動,將影響投資人權益,爰修正相關規定。新制上路前已發行掛牌之權證,仍適用現行以收盤價格(或指數)作為權證到期結算價格(或指數)之計算方式。

現行認購(售)權證到期時採「現金結算」方式履約或「到期價內自動現金結算」者,係以標的證券之收盤價格或標的指數收盤指數作為結算價格(或指數),明年起以國內證券為標的之認購(售)權證到期日結算價格,將調整為以標的證券收盤前六十分鐘內成交價格之簡單算數平均價計之;以國內指數為標的之認購(售)權證,則調整為以收盤前三十分鐘內標的指數之簡單算數平均數作為結算指數。證交所將於公開資訊觀測站提供投資人查詢前開計算結果。

現行制度下,投資人持有權證至到期日,若該權證具履約價值,則有履約價與標的證券收盤價之差價利益。如一檔以台積電為標的之認購權證履約價格為50元,行使比例1:0.8,若到期當天台積電收盤價格為60元,每單位權證之履約價值為8元〈(60-50)*0.8=8元〉,以持有一張(1,000單位)權證計算,投資人可獲得8,000元結算價款。新制實施後,係以標的證券收盤前六十分鐘內成交價格之平均價作為結算價格,可降低標的證券股價大幅波動對結算價格之影響,保障投資人權益。

行之有年的權證到期結算方式,將有重大變革,證券業會商後,建議新制改採標的股票尾盤最後一小時的成交均價,作為權證履約結算價,取代現行的收盤價制,藉此降低尾盤拉高殺低作價弊端,減少券商與投資人的爭議糾紛。

證交所已經表態支持新制,並將比照期交所公告期貨選擇權結算價作法,每天主動計算並在證交所網站公告當天每一檔到期權證的結算價,也就是收盤前最後一小時成交均價,以利投資人掌握資訊;櫃買中心態度相對不夠明確,僅表示將研究辦理。

一旦新制上路,以後新發行的認購權證或認售權證到期日,將改採該標的股票中午12點30分到1點30分收盤價之間的每一筆成交價,算出平均成交價,作為到期結算價,而不再是現行的當天收盤價計算。

不過,新制不溯及既往,也就是新制上路前的市場現有權證,仍將維持現行的收盤價計算方式不變。

「新制可以降低券商作弊機會,因為計價時間拉長,券商比較不容易控制標的股票價格,相對可以保障投資人權益。」券商坦言,現行的權證到期結算計價方式,是採收盤價計算,容易尾盤作價,如果新制上路,作價難度大大提高。

但券商還是建議,權證投資人最好還是在最後交易日前,出清手中的權證,盡量不要拖到到期履約結算,「何必把結算價格留給市場決定?」

依照規定,權證到期日,需計算結算價,作為履約結算之用,但如何計價,不但影響投資人權益,也牽動發行權證券商的損益,因而備受矚目,也容易引發糾紛。

舉例來說,台積電收盤價61.5元,尾盤一個小時成交均價可能是61.7元,如果改採尾盤均價計算,則履約的認購權證投資人會多賺0.2元,如果是買行使比例1:1的認購權證,投資人履約每張權證會多獲利200元;同樣的例子,如果是買進認售權證的投資人,每張認售權證履約會多損失200元。

出處來源:自由時報〔記者李錦奇/台北報導〕

履約試算

首頁 > 統一專區 > 履約試算

權證基本條件

權證代碼/名稱

查詢條件

連結標的

-

認購/認售

-

美式/歐式

-

履約方式

-

到期日

-

履約價

-

履約價幣別

-

行使比例

-

現股結算價格

持有權證張數

履約試算

計算結果

權證名稱

現股結算價格

-

持有權證張數

-

結算價值

-

※ 到期自動現金結算

證交稅

-

是否具有履約價值?

-

手續費

-

結算給付金額

-

※ 履約方式--現金結算

證交稅

-

是否具有履約價值?

-

手續費

-

結算給付金額

-

※ 履約方式--實券交割

證交稅

-

是否具有履約價值?

-

手續費

-

履約準備金額

-

履約給付股數

-

註1 :【公開資訊觀測站】現股結算價格/結算指數查詢://mops.twse.com.tw/mops/web/t150sb02
‧ 美式權證在到期日前任一日申請履約,結算價格為:當天收盤價。
‧ 歐式權證、牛熊證僅能於到期日履約,結算價格為:收盤前60分鐘內股票成交價的均價 (標的為指數,則為收盤前30分鐘均價)
‧ 牛熊證收盤價觸及回收價,強制回收之結算價格為:觸及後次一營業日所有成交價的均價
註2:本系統只提供查詢 [未到期] 或 [已到期60天內] 之權證與牛熊證資料。
註3:試算結果僅供參考,實際收付金額可能與上述結果稍有出入。

交易篇 - 我持有的權證即將到期,需要請求履約嗎?

法興目前銷售的歐式認購(售)權證均爲自動履約,持有人無需交付任何履約通知。

存續期間屆滿時,倘權證到期屬價外則沒有履約價值,權證將會自動取消。 處於價內狀態有行使價值者,權證於到期日採用到期價內自動現金結算方式結算,扣除交易稅與手續費之後,在到期日之次二營業日將款項撥付給權證持有人 。認購(售)權證之履約、履約查詢及款券收付作業經由臺灣證券交易所及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份有限公司辦理。 

當權證到期,屬價內權證具履約價值時的結算金額算法如下 :

標的資產

結算金額算法

經臺灣證券交易所公告之指數

(例:臺灣證券交易所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

以權證到期日標的收盤前30分鐘內標的指數(下午1:00 (不含)至1:25(含),加計最後一筆收盤指數)之簡單算術平均價計之。

每1,000單位之權證之現金結算金額計算如下:

認購權證之現金結算金額 = (結算指數 - 履約點數) x 每點對應金額 x 每單位代表指數點數 x 1,000

認售權證之現金結算金額 = (履約點數 - 結算指數) x 每點對應金額 x 每單位代表指數點數 x 1,000

台灣上市個股或以經臺灣證券交易所公告之指數股票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指數股票型期貨信託基金

以權證到期日標的收盤前60分鐘內成交價格之簡單算術平均價計之,標的於收盤前60分鐘內無成交價格者,按最近一次成交價格計算。

如有「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營業細則」第五十八條之三第五項規定情事時,延緩時間內之成交價格或指數應一併列入計算。

每1,000單位之權證之現金結算金額計算如下:

認購權證之現金結算金額 = (到期價格 - 履約價格) x 每單位可認購之標的 x 1,000

認售權證之現金結算金額 = (履約價格 - 到期價格) x 每單位可認售之標的 x 1,000

有關其他權證履約給付方式,請參照相關權證公開銷售說明書的條款細則。

權證的定義
  認購(售)權證是一種『具有執行權利』的有價證券。 投資人以支付權利金(權證市價)的方式,來換取在未來某一段時間內(存續期間),可以事先約定好的標的證券價格(履約價格),向發行人要求轉換成一定數量(行使比例)之標的股票的機會。
 
權證的分類
看多及看空:認購權證 VS 認售權證
 
 
申請履約時點:美式權證 VS 歐式權證
美式權證:當權證落入價內時,可於到期前每一個營業日申請履約。
歐式權證:當權證落入價內時,僅能在到期日當天申請履約。
履約價格調整及上下限價格設定:一般型權證 VS 重設型權證VS 界限型權證 VS 牛熊證
  一般型權證:指的是於存續期間內,除了除權息、增減資等因素外,履約價格均不會調整的權證稱之。
重設型權證:權證發行或上市後一段時間內或某一時點,履約價格會依發行時所訂定之重設條款稱之。
界限型權證:分為上限型認購權證與下限型認售權證二種。
上限型認購權證:係指權證存續期間內,當標的股票收盤價高於或等於發行時設定之上限價時,即視同該權證到期,發行人將以觸界當日標的股票收盤價辦理現金結算予投資人。
下限型認售權證:係指權證存續期間內,當標的股票收盤價低於或等於發行時設定之下限價時,即視同該權證到期,發行人將以觸界當日標的股票收盤價辦理現金結算予投資人。
牛熊證:牛熊證為界限型權證的一種,分為牛證及熊證,採價內發行。
牛證:下限型認購權證,看多型價內權證,其下限價高於履約價,在存續期間內,當標的股價收盤跌破下限價時,牛證將強制提前到期,以觸界日為最後交易日,觸界日次兩個營業日為到期日。發行人將以觸界日次一營業日標的證券所有成交價之簡單算數平均數為結算價格,使用牛證結算公式,以現金結算款項予投資人。

牛證結算公式:(結算價格-履約價)×行使比例

熊證:上限型認售權證,看空型價內權證,其上限價低於履約價,在存續期間內,當標的股價收盤漲超過上限價時,熊證將強制提前到期,以觸界日為最後交易日,觸界日次兩個營業日為到期日。發行人將以觸界日次一營業日標的證券所有成交價之簡單算數平均數為結算價格,使用熊證結算公式,以現金結算款項予投資人。

熊證結算公式:(履約價-結算價格)×行使比例

投資權證的優點
   
投資門檻低:
  權證權利金經券商設計後,普遍約佔直接購入標的股票價金的兩成以下,適合資金有限又想賺取股票價差的投資人。
報酬槓桿效果大,多空皆宜:
  小額資金賺取標的股票價差,放大投資報酬率。
最大損失有限:
  行情不如預期時,投資人最多僅損失權利金,無追繳保證金壓力。
交易稅賦低:
  權證交易稅僅0.1%,較股票交易稅0.3%低;且權證交易不列入二代健保補充課稅項目。 另遇除權息時,投資人可採購入權證方式參與除權息,避免股利課稅。
權證與其他高槓桿投資工具比較
 
 現股融資券期貨權證
槓桿倍數 1倍 2.5倍 8~12倍 3~15倍
所需資金
最大損失 投資成本 投資成本 投資成本 只限於權利金
+追繳保證金 +追繳保證金
保證金追繳
投資期間 無期間 一年 每月結算 2~180天
交易稅 0.3% 0.3% 0.004% 0.1%
漲跌幅 10% 10% 10% 依標的股不同
(超過10%)
範例:股票投資與權證投資比較
   
本範例於買賣價金及獲利金額部分未考量交易成本
直接買進股票1張: 投資人於2013/3/4買進高價股漢微科股票1張需支付620,000元買入價金,於2013/3/5賣出後,獲利金額為29,000元。
若以相同成本620,000買入中信U4認購權證: 投資人可買進中信U4認購權證356張,於2013/3/5賣出後,獲利金額高達85,440元,其獲利金額相較於直接投資漢微科股票超過2.9倍。
交易稅金部份,直接買進1張漢微科股票較買進356張中信U4認購權證多繳交1,242元,約2.76倍。
顯見以相同資金投資權證會比以相同資金投資個股之獲利金額高,且交易稅部分亦大幅降低。
 
決策股票權證
代號 漢微科 3658 中信U4 707387
買進張數 1 356
2013/3/4買入價格 620 1.74
買入價金 (元) 620,000 619,440
2013/3/5賣出價格 649 1.98
賣出價金 (元) 649,000 704,880
獲利 (元) 29,000 85,440
交易稅率 0.30% 0.10%
交易稅金 1,947 705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