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和 我 的 冠軍 女兒 haanikaarak bapu

電影訊息

2017-05-23 20:49:57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看完《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已經好幾天了,不好好寫個感慨,總覺得對不起電影票和幾經淚目的感觸。 大概因為是真實的事件改編,不會對她們的成功加之為狗血的結局,所以看起來更為的真實感動。 能讓人感動流淚的,大多是能在生活中找到共鳴。看影評的時候,差評無非是「爸爸將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女兒身上,明顯的父權主義」。 撇下印度的時代背景不說。回到我們的生活,在小的時候,我們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就連去上學,也不是都是心甘情願。父母寄予希望,也算是他們的夢想,可是後來我們一路走來,上了十多年的學,也並沒有責怪他們,反而會慶幸。 看電影第一次感動,是通過另外一個女孩對一直抱怨父親兩姐妹說「你們的父親才是真的為女兒的未來考慮,否則到你們14歲,他將女兒嫁出去,減輕家裡的負擔,和一個從未謀面的男人,也就過完一生。而你們的父親,為你們有個好的未來,接受全世界的嘲笑和諷刺。」且不說讓女兒摔跤是不是好的選擇。 在我自己的人生觀裡,對於自己也迷茫的時候,對一件事有天賦,可以將其做好,並可以改變命運,我覺得至少不會是錯誤的選擇。就像以前喜歡跑步,更多的,無非是因為擅長而熱愛。 就像以前也想過學體育,一是覺得女生學體育並不算是個好的選擇,二則還可以有別的選擇,三則自己也害怕殘酷的訓練,逃避了痛苦的日子。現在想來,如果當時別無選擇,有人逼著學了體育,也不會怪罪於誰,反而也會感謝了。 所以我並沒有覺得電影中的父親有錯,一是他並不是一開始就想讓女兒練摔跤,而是在女兒的身上看到了天賦。他也並沒有一定要女兒一輩子練摔跤,他開始是打算拿一年來檢驗。而對於女兒來說,這算是她們能改變命運的唯一選擇。就好像我們出生於大山,能走出去,唯一的選擇也只有上學而已。 電影最感動的一幕,是大女兒和父親pk,父親輸了。妹妹說「父親的方法並沒有錯,只是他老了,體力跟不上了」。父親曾是全國冠軍,從小到大,都是在指導著女兒,可是後來女兒接受了更高的教育,質疑了他的方法,他想證明白己的方法,而由於歲月的無情,他已不是女兒的對手,她也沒有理由再多說什麼。看著他蹣跚的背景,也滿眼的無奈。就好像我們小時候高大挺拔的父親,也被歲月所洗禮,在漫長的時間中,在身體上,我們已和他一樣,不再覺得他像我們小時候時的高大威猛;在思想上,我們接受過他全部的思想,也接受了別的思想。不再全部的相信他的所有的一切。當然,父親不可能永遠是對的,可是都是為她們著想的。 大女兒輸掉了兩場比賽,知道了自己的錯誤,不敢再面對父親,她妹妹說「找父親聊聊吧,再怎麼他也是父親,最壞也就多說你幾句,還是會幫你的」 是啊,父母怎麼會真的生孩子的氣,他們的大門永遠都敞開,只要你需要,可以隨時回去。 大女兒性格很像父親,好勝心強,固執。父親送她去體育學院的時候對教練說「我的女兒很有天賦,很聰明,而且很有毅力,有耐力,只有好好培養,一定能在國際上拿獎。」這是父親對女兒的相信。他太了解她的女兒,他也相信他的女兒。 所以在後來的比賽,父親都會去了解對手,能針對女兒的長處和短處出謀劃策。 電影結尾的時候,決賽父親不在,不能再為她指導了,她想起小時候訓練的時候,父親訓練她們說「爸爸不是每次都能來救你,你得憑你自己的力量戰鬥,盡全力,救你自己。」她靠小時候父親教自己的,得到了突破,贏得了比賽。 電影真正的核心,在在印度的背景下,呼籲女權,而在中國社會主義的背景之下,雖也有很多男女不平等,至少,我從小至今,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較少,所以只能有些觸動,無法感同深受,真正觸動內心的,無非兩點:一是父親對女兒的愛。不是寵溺,不是讓她們從小衣食無憂的享樂,是為她們的未來,是改變命運。 二是她們的成功,都是在多年的汗水和艱苦的訓練下鑄就。沒有成功是輕而易舉能獲得,就算是天賦異稟,也需要無盡的努力和毅力。想要改變現狀,只有付出加倍的努力。 最後一段算是送給自己最近的毒雞湯了。撿起自己的好勝心,毅力。跟自己搏一搏吧。

評論

痾大家好 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
印度電影-我和我的冠軍女兒之不專業影評XD

片長:02時41分
演員:阿米爾罕(Aamir Khan) 、 法蒂娜薩納謝赫(Fatima Sana Shaikh) 、 沙克希坦沃(Sakshi Tanwar)

故事簡介:
改編自印度摔跤選手瑪哈維亞的傳奇故事。嚴厲父親瑪哈維亞曾得過全國摔跤冠軍,後來因為現實考量而放棄摔跤。在發現兩個女兒吉塔、巴碧塔的潛力後,強迫她們學習摔跤,希望能實現他世界冠軍的夢想。女兒從剛開始的排斥到後來接受、產生興趣、甚至熱愛,最後得到國際摔跤比賽的冠軍。

 

一、我的夢想由女兒替我完成?

瑪哈維亞原本希望生個兒子完成他未完成的夢想,不過妻子生了四個女兒。
直到某天女兒跟鄰居打架,因而發現他們的潛力,並開始訓練女兒吉塔、巴碧塔摔跤,但女兒內心是很抗拒的。
➔這其實是很多家庭的縮影….但我非常不認同,家長把自己的夢想強迫加諸在孩子身上,當然如果孩子樂在其中那就沒差。

但在孩子覺得是種折磨的情況,對於孩子是不公平的,你有你的夢想,孩子有孩子的夢想

吉塔及巴碧塔早上五點起來跑步、跟男生摔跤、後來又剪掉頭髮,走在路上總是被冷眼嘲笑、被同學排擠。
➔在印度這個男尊女卑的國家中,女生在各方面都受到社會不公平的歧視。

接著從某個女生朋友得知,在印度的女生從出生起就注定要與鍋碗瓢盆為伍,負責做家務,到了14歲就要被嫁出去以減輕家裡負擔。其實某方面爸爸也是為了他們著想,讓她們能夠決定自己的未來,這個決定也對抗著社會的價值觀。
➔這邊還要提到爸爸為了替女兒買摔跤器具(如:摔跤墊),想向地方政府申請經費,無奈女生摔跤這件事沒有得到任何支持

二、摔跤小知識

要不是看了這部,根本對摔跤一無所知XD

1.摔跤墊上有直徑九米的圓圈,最中間的紅色圓圈是比賽開始、結束的地方(中心區)
2.黃色區域是摔跤區
3.更外面的紅色區是危險區,只要出了紅圈就代表出界
4.摔角比賽中,把對方摔成不同的狀態,得到的分數也會不一樣,1分、2分、3分、5分
5.每場比賽有三回合,每回合兩分鐘,三戰兩勝

三、印度式搖頭

電影裡看到印度人在講話時會出現很多搖頭的動作
第一次看到會很納悶,

到底在搖什麼

印度人的搖頭有很多種,所以不像台灣人只有NO的意思
例如:
像不倒翁一樣左右搖頭,代表 是
斜著左右搖頭,代表 可能是 或 可能不
上面影片有詳細解說

四、超可愛插曲(壞蛋老爸 Haanikaarak Bapu)

私心推薦吉塔、巴碧塔在訓練時的一首插曲
我太喜歡這首歌了!!!!!可愛的曲風跟歌詞超級反差超級搞笑

部分歌詞如下:
OH爸爸請不要這樣折磨我們
爸爸 您對我們太殘酷 我們快要累死了
請你仁慈一些 我們還是孩子
這麼多的規矩 這麼多的戒律 我們寧願去死

OH爸爸 太妃糖 遊戲和玩具 還有無數美味佳餚
都因為您的嚴苛 與我們揮手告別
爸爸您要求瓷娃娃變大力士
這簡直是虐待

五、吃雞還是不吃雞?

因為要給女兒補充營養,瑪哈維亞給女兒吃雞肉,但妻子說不准在廚房煮
妻子看著女兒吃下去時,也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這是為什麼呢?
這跟宗教以及種姓制度有關
印度大多數人信仰印度教,瑪哈維亞一家住的城市Bhiwani,那邊也幾乎都是印度教人
印度教不吃牛肉(覺得神聖)及牛肉(覺得不乾不淨),而虔誠的印度教徒是要吃素的。

雖然種姓制度已經被廢除,但還是存在於印度社會中。
種姓制度分四個等級: 婆羅門、剎地利、吠舍和首陀羅(另外還有一種叫賤民)
一般而言等級高的才是素食主義。

六、我以你為榮

吉塔在決賽時,即使爸爸不在,她也能靠爸爸教她的技巧全力奮戰
對我來說,吉塔的成功,不僅僅破除對女性的歧視,也給了印度女性希望,能夠主宰自己未來的希望
不過,我最感動的,是她勝利後跑向爸爸的那一幕
一直以來,爸爸就是她的力量來源,看到她得到爸爸的肯定,我很欣慰地笑了
爸爸的一句【我以你為榮】畫下了最溫馨的句點❤

相關文章

Toplist

最新的帖子

標籤